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讲武谈兵|“火刺猬”之争,我军需要坦克支援车吗?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黄国志
2019-07-04 18:1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防务 >
字号

本文2019中津防务车辆装备展上展出的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图片来源:本文QN-506为澎湃新闻记者 谢瑞强 图

在上周举行的2019中津防务车辆装备展上,出现了一款名为 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的装备。该系统采用无人炮塔设计和主战坦克底盘,装备有小口径自动炮、反坦克导弹、无人机和巡飞弹等多种车载武器。

有媒体称之为“中国版的BMPT坦克支援车”。那么,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能否被冠以这个称号?我军究竟需不需要装备一型类似于俄罗斯BMPT的所谓坦克支援车?

中国QN-506≠俄罗斯BMPT

BMPT坦克支援车是一型从苏联时代就开始研制的新型战车,也是目前为止俄罗斯独有的陆战装备。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经多次设计方案更改,但是BMPT坦克支援车的基本布局一直延续下来,包括1座装备有2门30毫米自动炮、4枚反坦克导弹和1挺并列机枪的无人炮塔,采用主战坦克底盘,所有成员均位于底盘内,同时在车体前部两侧还各设有1具人员操作的3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用于对付近距离出现的步兵等有生目标。由于火力非常猛烈,防护力又非常强,被人们经常称为“火刺猬”。

从总体布局设计来看,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确实与俄罗斯BMPT坦克支援车有一定的相似度。比如,都采用主战坦克底盘和无人炮塔,车载武器从都以小口径自动炮和导弹为主。但是,如果进行全面比较,则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显然比BMPT坦克支援车要“高大上”得多。

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除了1门30毫米自动炮和1挺7.62毫米机枪,还包括 S570巡飞弹、QN-502C通用反坦克导弹和QN-201经济型多用途导弹。

在车载武器方面,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除了1门30毫米自动炮和1挺7.62毫米机枪,单是导弹武器就有3种之多,包括4枚S570巡飞弹(最大射程10千米)、4枚QN-502C通用反坦克导弹(最大射程8千米)以及多达20枚的QN-201经济型多用途导弹(最大射程4千米)。而BMPT坦克支援车只装备有4枚9M120“突击”反坦克导弹,射程也只有6千米,不在一个层次。

与车载武器类似,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的观瞄侦察设备也远胜于BMPT坦克支援车,包括升降式光电转塔、综合瞄准镜、全景系统、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和旋翼无人侦察机等,总数超过24件。尤其是依靠旋翼无人侦察机的辅助支持,使得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依靠自身装备就能获得半径10千米以内的敌方目标信息。而BMPT坦克支援车虽然也装备了车长周视观瞄系统,只能发现和跟踪视距内出现的敌方目标。可以说,两者在情报信息获取能力方面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综上所述,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坦克支援车的设计要求。因此,我们已经很难再将该系统与坦克支援车划等号。不过,在笔者看来,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更像是一个研发商用来展示自身技术实力的“概念产品”,而非真正用于实战的作战车辆。就像是我们经常会在国内外各大车展上看到诸多知名车企推出一辆又一辆让人惊叹的概念车,而最终会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走下生产线的型号则寥寥无几。

一方面,各国现代装甲战车的设计思路虽然千差万别,但是都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够用就好。比如,苏联/俄罗斯研发坦克支援车作为主战坦克的伴随作战车辆,不携带载员,不负责超视距支援火力,只用来“清扫”敌方各种反坦克火力,特别是火箭筒手、反坦克导弹射手等。而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堆砌了大量各种类型和射程的导弹,看似威风八面,实则不仅大大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也使得该车的设计定位很模糊。无论是我军还是欧美国家陆军,以及俄罗斯陆军,都不会有依靠一种战车打遍战场所有目标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这样的战车似乎无所不能,但是在实际战场上却会沦落到处处不够精的尴尬局面。

QN-506导弹发射箱,集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导弹。

另一方面,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集成了6种车载武器以及5类24件各型传感器,而最终的操作却只有2名成员(车长和炮长)来完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每个人都有神话中哪吒那样“三头六臂”的本事。因为各型传感器都会收集到大量视频、声音以及图像信息,再加上指挥中心的指令以及友军平台传输来的情报信息,则足以将2名成员“彻底淹没”。尽管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配备了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车载管理系统,并且为成员设计了全玻璃化的操作终端,也不足以应对如此规模的“信息轰炸”。特别是在操作武器系统进行作战的时候,3种导弹武器都需要人工进行跟踪和制导,2名成员很容易顾此失彼。

俄罗斯BMPT坦克支援车则不同,除了驾驶员,还有4名成员可以进行作战。这样,不仅车载武器的配置更为优化,而且在作战中4名成员可以相互配合,操作不同的武器打击不同方向和距离上的敌方目标。所以,综合来看,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固然在配置上比俄罗斯BMPT坦克支援车“高级”,但是更像是一件“看上去很美的玩具”。而俄罗斯BMPT坦克支援车才是真正为作战而设计的实用型战车。

QN-506还配备了无人机,有助于增强其态势感知能力。

我军对坦克支援车需求并不强烈

既然我们通过分析发现,其实QN-506多用途察打一体化武器系统并不是理想的坦克支援车。那么,我们就不免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军现在需要坦克支援车么?

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主战坦克原本的配合作战车辆应当是步兵战车,对于苏/俄陆军来说就是BMP-1/2/3系列步兵战车。这些型号的步兵战车一直配合T-72、T-80以及后来的T-90主战坦克协同作战,承担消灭敌方反坦克兵力以及支援与敌方主战坦克作战的使命。不过,由于BMP-1/2/3系列步兵战车在设计上强调火力与机动性,忽视防护能力,使得其在山地、城市等作战环境下无法抵御敌方从高处发动的火力攻击,自然也就无法胜任与主战坦克配合作战的任务。所以,苏/俄才不得不另起炉灶,研发了BMPT坦克支援车。

从车载武器配置来看,BMPT坦克支援车虽然火力比一般的步兵战车要强得多(比较典型的BMP-2步兵战车只装备了1门30毫米自动炮和1具反坦克导弹发射架),但是武器类型基本上是一样的。而BMPT坦克支援车最大的性能优势所在,就是大幅提升了防护能力。比如,所有5名成员都在车体内,炮塔则采用无人遥控设计。这样,车内成员就可以避开炮塔这个非常容易受到攻击的部位。即便敌方火力集中无人炮塔,也不过是摧毁了车载武器,车体内的成员依然可以保证安全。

而且,BMPT坦克支援车采用的都是主战坦克的底盘,最初为T-72主战坦克底盘,后来又更换为动力更加强劲的T-90主战坦克底盘。这两型主战坦克底盘本身的防护装甲就比BMP-1/2/3系列步兵战车强得多,再加上加挂附加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以及目前最为流行的格栅装甲等,防护能力则更会提升一个档次。这样,面对敌方反坦克火力,BMPT坦克支援车的战场生存力就要比BMP-1/2/3系列步兵战车高得多。

俄罗斯BMPT坦克火力支援车。

不过,BMPT坦克支援车毕竟是最初根据阿富汗战争以及车臣战争的实战经验而研发的。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BMPT坦克支援车的地位也变得比较尴尬了。比如,目前俄军新一代主战车辆装备体系中就有以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底盘进行设计的T-15重型步兵战车。该车的总体防护能力比BMPT坦克支援车还要更胜一筹,而且在火力配置上除了只装备1门30毫米自动炮之外,并没有逊色多少。所以,当T-15重型步兵战车出现后,BMPT坦克支援车就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这也是俄罗斯国防部曾经在2011年宣布不再继续研发和采购BMPT坦克支援车的原因之一。

对于我国陆军来说,情况也有所不同。我军目前的主力步兵战车就是被称为“二代步战”的04式步兵战车,其火力系统虽然继承自俄制BMP-3步兵战车,但是车体设计和防护性能却是按照高机动、重防护的原则来设计的。所以,04式步兵战车基本型号的防护性能就已经远胜于俄制BMP-3步兵战车。之后,进一步提升防护性能的04A式步兵战车也随之出现并开始批量装备部队。该车相比基本型号,战斗全重有所增加,全面加装附加复合装甲,同时车体防弹外形设计也更加优化,降低了水上浮渡能力的要求。

从总体性能来看,04A式步兵战车与99A主战坦克配合作战没有任何问题,即便是在山地和城市战环境中也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所以,从目前的我国陆军的装备体系来看,对于坦克支援车确实没有很强烈的需求。而且,国内目前已经逐渐接受以“雌虎”为代表的国外重型装甲人员输送车(同样采用主战坦克底盘)的设计理念。如果以99A主战坦克底盘为基础改装的话,这样一款性能先进的重型装甲人员输送车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代替坦克支援车的位置,成为与04A式步兵战车协同作战的最佳搭档。

    责任编辑:谢瑞强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