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4岁女童患罕见病:每年花费140万,父亲写千余封挂号信

2019-07-19 17: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三伏烈日下,40岁的丁建州左手抱着女儿,右手举着药瓶子,一路快走想赶紧把女儿送回家中空调房里。他手里举着的,是女儿的救命药——伊米苷酶。这是一种治疗罕见“戈谢病”的特效药物,费用高达2.3万元每支。患有这种病的孩子,因为体内缺乏一种代谢酶,会脾脏肿大,若不治疗则肚大窒息流血而亡。农村走出来的丁建州变卖家当,坚持给女儿治疗,看着这背影,让人觉得有一丝悲壮和辛酸。

丁建州一家来自河南省驻马店市,女儿丁馨巍今年5岁半。孩子4岁那一整年,没有长1公分个子,丁建州的一位朋友建议孩子去看看医生,是不是发育出了问题。在医生建议下,孩子开始注射一些生长素,没想到20天后,孩子肚子疼得半死,被送进当地医院。随后,孩子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像喝了女儿国的水一般。

因为情况特殊,丁建州赶紧带着孩子前往郑州市多家大医院进行检查。在河南省,有约20个家庭的孩子患有“戈谢病”,他们自己也叫这是“孕妇病”,因此丁建州很快在郑州的医院给孩子确诊的病情,可以说是最快确诊的患儿。全世界所有的罕见病中,有百分之一的病种有药可医,戈谢病就是其中的“幸运儿”。可该药物在河南省并未纳入医保,如果孩子足量用药,每年的花费将达到140万元左右(根据体重不同,用量不同),且终身服用,这无异于“天价”。

“我们算是幸运的。”丁建州说,“我身边很多家庭的孩子,拖了2-5年才确诊病情,有些孩子甚至错误治疗了几年。我们因为打了生长激素,意外触发孩子机关,让孩子的体内的戈谢病细胞提前被激活。这样的好处是,孩子能提前治疗,不会被误诊。但也意味着,我们现在开始,要承受的是每年百万元的天价药。”

这种天价药,在中国部分省市有医保政策,比如浙江省的报销比例接近100%,相当于患者可以免费用药。只要像治疗糖尿病、高血压一样,终身服药,患者就可以和常人无异。可对于河南省的23个家庭来说,这些政策他们一分钱都享受不到,几乎宣判了孩子的“死刑”。2017年,有3个孩子先后因为无钱医治,窒息离世。目前河南省部分患儿因为费用不足,医治不及时,被切除脾脏,危及肝和骨头。

在得知孩子患病之后,丁建州和爱人莉芳每日以泪洗面。他们拿出了家里本准备在驻马店买房的积蓄,又东拼西凑,给孩子用了大量特效药,如今孩子从外表看,已经与常人无异。同时孩子还因为治疗及时,开始生长,身高从发病前的97公分,增长到105公分。

在给孩子治疗初期,丁建州暗下决心,要豁出这条命,给孩子挣钱买药。但他算了下每年的开支,依然感到绝望。在病友组织里,他认识了同病相怜的方林玉。方林玉15岁的儿子方浩然在5年前查出患有戈谢病,家中也是砸锅卖铁为孩子去治疗。可最后,方林玉决心,要为孩子们去跑医保政策,只有这样,他们的孩子才真的能像《药神》里的慢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一样,吃得起药。否则,小家庭的一切努力,都将归为泡影。

从2018年9月开始,丁建州的爱人莉芳留在驻马店,白天在童装店里上班,顺便照顾丁馨巍。童装店一个月的工资约4000元,成了这个家庭现在的全部收入来源。丈夫丁建州则外出跑政策,从市里到省里,每日不停。夫妻俩每个星期,只能见上1次,成了异地伴侣。

“孩子白天上幼儿园,下午下课了,我去接到店里来。”莉芳说,“孩子在店里特别乖,客人们都喜欢她,有时候还会说,把‘你女儿身上这件衣服给我来一件’,仿佛成了小童模。”如果困了,丁馨巍就会在店里的仓库,打个地铺,沉沉睡去。“她眼里,自己得的是一种打了针就会好的‘小病’,全然不知道钱的概念。”

与此同时,丁建州就和其他几个河南患者的家长一起,前往郑州市。在那里,睡公园、啃馒头、找政策,希望能够将戈谢病的特效药,纳入医保范畴。(图为几个河南省戈谢病患儿家长,在公园打地铺,和家里人视频报告进展情况)

时至今日,方林玉和河南患者家属已经先后为了跑医保政策,跑动3年,写了1200余封挂号信。“只要给我时间来让我讲,我就一定能征服你。”方林玉说,“这些年,无数个相关部门的领导,被我们这些孩子的家长,说得泪流满面。一些部门的负责人,甚至和我成了朋友,一直在帮我推动政策。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听到最多的还是——‘等’。”

“孩子,就在身边,但药却在遥远的那一边,我们就这样看着它。用了它,孩子就能活着;用不到,孩子就等死。”丁建州说,“你说,哪个家长能看着孩子眼睁睁在你身边离开?”2019年6月时,曾有罕见病SMA(脊肌萎缩症)的患者家长,为了1448万元的特效药,张榜“贩卖自己余生劳动力”,去拯救孩子。这样的故事,是中国2000万罕见病患者家庭的真实写照。

丁建州多次谈及了自己的梦,他说自己晚上难以安睡,入睡后,脑子里经常浮现梦境,全部都是跟孩子治疗有关、跟医保政策有关的画面。“醒来,发现是场梦,就会哭,就会感到绝望。”丁建州说,“但看到身边熟睡的女儿,我又告诉自己,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下去。我们就是一边吃着一个月大几万元的药(不足剂量情况下),一边等着政策下来,能让女儿活下去的那一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