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乡音审查:古代科举如何打击高考移民?

徐春伟
2019-09-18 17:5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今年高考,广东等地又出现了高考移民现象。当代屡禁不止的高考移民现象其实自古有之,源远流长。自从科举制度出现以来,历朝历代为扩大统治基础,对各地录取名额进行定额分配,平衡各地的取士人数。针对这一政策,科举发达地区士子为了更容易地考取功名,跑到欠发达地区,占用当地人的学籍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出现了古代的高考移民现象——冒籍。为了防止冒籍,清朝发明了审音制度,即通过审查考生乡音方言,来审查士子是否冒籍。那么,这一举措有何科学依据呢?

科举考音韵其实是考方言

科举考试出现后,音韵成为一个重要考点之一,特别是明清八股文,平仄对仗要像律诗那样严格,这需要有过硬的音韵学基本功才行。不少声韵位置,南方方言分得清,北方(官话)方言分不清。这样,从实质上说,考音韵成了考方言。

中国语言史上有一个重要人物陆词,字法言,后以字行,世称“陆法言”。陆法言的《切韵》是现知最早的一本韵书,被称作“韵书之首”,之后的《唐韵》《广韵》和《平水韵》等历代官方韵书都是它的继承者。隋开皇(581—600年)年间,陆法言集当时八名文人(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彦渊)于家聚会时讨论商定,并于仁寿元年(601年)成《切韵》。关于它的音系,音韵学家周祖谟认为:不是单纯以某一地行用的方言标准,而是折衷南北音韵而定。根据《切韵》的语音系统,可以上推古音,下推今音,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基本上可以从《切韵》系统上得到解释。

李荣《切韵音系》

由于战乱的缘故,北方方言很多韵在《切韵》时代就已经不分了。以鱼虞为例,《切韵》序中说“支脂鱼虞,共为不韵。”意思是“支与脂”“鱼与虞”不属于一个韵,读音是有区别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举例:“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这是说当时的北人已经鱼虞不分;但在今天的南方,宁波、温州、丽水还保持着部分鱼虞分野。这意味着,在科举的起点上,不同地区的人开始的起跑线就不一样。南方人在考科举时自带语言优势,北方人则是劣势。

宁波话的鱼虞分野

古今方言有异是明嘉靖年间音韵学家陈第才提出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意为字音会随着时空产生变化。前人并未有此发觉到这点。由于《切韵》不利于北方士子,唐代就有北方人怀疑《切韵》记录的是江南吴语,陆法言是江南人(吴人)。赵遴(844年前后)的《因话录》有记载:“又有人检陆法言《切韵》,见其音字,遂云:此吴儿,真是翻字太僻。”更有名的是广明元年(880年)李涪闹的笑话,他还针对《切韵》出了《刊误》,他批评《切韵》“舅甥之舅则在上声,故旧之旧则在去声”。按照《切韵》的标准,舅甥的“舅”字属上声声调,“故旧”的“旧”字属去声声调。然而,当时北方话有一个明显变化,出现了“浊上归去”,一部分上声字归入了去声。本属上声的“舅”成了去声调,与“旧”字读音合并。身为北方人的李涪分不清“舅”“旧”两字的读音区别。他先用西京(今西安)音检验《切韵》,发现西京音和《切韵》对不上;后想到用东都(今洛阳)音,发现也对不上。最后,他得出结论:《切韵》是吴音,“吴音乖舛,不亦甚乎”。其实,陆氏虽是典型的江南大姓;陆法言却是个鲜卑人,本姓步六(陆)孤,其家族是北魏后才改汉姓陆。

唐朝是科举刚产生的年代,北方方言就有不小的劣势,后来的朝代就更别提了。自从赵遴、李涪怀疑《切韵》是吴音后,宋元明还出现过淘汰“吴音”、突破传统音韵标准的尝试韵书。这些都是陈第之前的产物,现在看来纯属哭笑不得的事。这些韵书中最有名的便是周德清《中原音韵》。在作曲中是以《广韵》为标准,还是以实际语音为标准,当时有着不同的意见。显然,周德清属于后者。查阅《中原音韵》时代的北方话,浊音和入声都没了,科举劣势进一步加大。

《中原音韵》音系

虽然历朝历代语音都在发生变化,但直到清末,科举考的还是中古时期的《平水韵》。

这意味着:在考科举时,官话区人像学外语一样,必须人为背出中古音韵分野,这当然是记忆上的重大负担。为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不得不采取平衡地区取士的做法。

方言历史层次分析工具表

因考方言而生的分省取士

唐代科举尚在草创阶段,正式考试只有省试(此处“省”同三省),即中央一级,还没有对各道、州录取名额的分配作制度化规定。总体上还是北方多过南方,如《会昌五年(845年)举格节文》反映,除京师国子监外, 解送限额最多的是东都国子监、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华州(治所在今渭南市华州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 解送名额为进士30人、明经50人;后来有“江浙文人薮”之誉的浙东、浙西两道, 所送进士限额不过为15人、明经为20人。

五代以后,北方战事频繁, 其经济、文教和方言受到了三重打击。科举录取率出现了南北易置的现象。宋嘉佑(1056年—1063年)吴孝宗所撰《余干县学记》说: “古者江南不能与中士等。宋受天命, 然后七闽二浙, 与江之西东, 冠带诗书, 翕然大肆, 人才之盛, 遂甲于天下。”在科举录取人数南北比例十分悬殊的情况下, 到北宋中叶, 终于爆发了科举取才的南北地域之争。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永兴军路陕州夏县人,今山西夏县)提出“分路取人”,即按高级行政区划“路”(相当于当代的省)配给名额,建议以各路、州府考生的十分之一名额录取进士。欧阳修(江南西路吉州永丰人,今江西永丰)予以激烈回应,坚持“凭才取士”。欧阳修还强调,南北差异不同,如果全国各路都录取十分之一,难免有资质不好的北人滥竽充数。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和宰相王安石(江南西路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为了照顾北方语音系统不如南方符合《切韵》的劣势,还一度取消诗赋试;次年甚至还规定,京东东、京东西、陕西、河北、河东五路有优惠待遇。元祐四年(1089年),最终规定“经义取士、诗赋取士各五分取人”。这些政策便是分省高考和照顾欠发达地区政策的滥觞。

元丰八年北宋疆域图

即便如此照顾,北方的进士并没有因此增多。南北文教发展程度已经处于不可逆转的形式。以宋朝的明州/庆元府(今宁波)为例,它只不过是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所设立的新州,但在唐宋开发后,一跃成为两宋录取进士最多的州府。

1148年和宋代进士录取图

元朝继承了宋朝的做法,规定全国选乡试合格者300人赴会试,其中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各75人,各族又按行省分配名额。会试录取100人,也各占25人。

元代乡试中额表

明初并未继承分省取士制度,但洪武三十年(1397年)丁丑科会试,北方考生全数落榜,导致南北榜事件。落选的北方士子认为主考刘三吾(湖广茶陵人,今湖南茶陵)为南方人,照顾其乡亲。太祖朱元璋特命侍读学士张信(浙江定海人,二十七年状元)等人复阅试卷,复查结果发现刘三吾并未舞弊违法,维持原榜不变。北方士子不服,又有人上疏告张信等人和刘三吾暗中勾结。五月,朱元璋下诏称刘三吾等人为“胡蓝余党”,实为“谋反”,处死张信等考官和状元陈䢿(福建闽县人)等人。他亲自阅卷,录取了任伯安等61人全为北方人士,无一人是南方人。南北榜事件其实并不是一次惩治科场舞弊的案件,而是朱元璋为笼络北方士人而人为地贬抑南方士人的事件。刘三吾、张信怎么可能是陈䢿会的乡亲。

之后,明朝在建文元年(1399年)至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间,共录取进士1938名,其中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等南方进士达1621名,占总数的83.6%之多。针对此局面,洪熙元年(1425年),又一个江西籍宰相(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江西泰和人)提出了南北分卷的设想。宣德二年(1427年),南北卷制度正式确定,并增加了中卷,其具体细则为:若录取100名,则南卷取55名,北卷取35名,中卷取10名。南卷为南直隶的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为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卷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及南直隶的凤阳、庐州二府及滁徐和三州。

防止冒京籍的审音制度

清朝正式形成分省取士的制度。这样保证了文教欠发达地区的录用率,但增加了发达地区的学子录取难度。由于对录取名额有一定的限制,东南省份士子竞争的激烈程度是非常厉害的。浙江、福建等省,大约是一百零几名中才能取中一人。于是,文化发达地区的考生就想通过冒籍冒充文化落后地区的考生,使自己更有机会被录取。

清代各省会试中额表

冒籍是被清廷严厉打击的。《钦定科场条例》卷三十五“冒籍”“现行事例”一部分中,第一条即云“士子考试俱由原籍送考,其有假冒籍贯者,该生及廪保一并黜革。因而中式者,革去举人,照例治罪。仍将原送教官、收考官、出结官、学臣、地方官、教官一并议处”。清朝还规定,自童试起, 就只能在本县考。顺治二年(1645 年)定下规矩,须祖父、父亲入籍二十年方可在入籍地报考。唯一例外的是京官弟子,为了防止特权舞弊,他们必须回原籍地考试。康熙年科举史料《何楷题应立乡试条规事本》明确记载:“京官子弟应归本省乡试也。”

即便如此,冒籍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冒籍主要分以下几个方式:冒商籍、冒边远地区籍、冒京籍。相比之下前两者,作为京师的顺天府,历来是冒籍最严重的地区。顺天府的大兴、宛平是两京城附郭县,地位特殊, 在入学和取士方面享有很明显的优惠。如雍正二年 (1724年),准直隶顺天府、大兴、宛平一学, 实分三学, 各取进二十五名。这种不公平也造成了冒籍、学额纷争等问题。边远省份虽然容易考,但是录取名额少。而顺天府所属两京县,得到朝廷的照顾,其录取名额是最多的地区,其本地士子的考试水平不如江浙,这就是江南士子喜欢在冒两京县籍的原因。

清京师顺天府

下有对策,上有政策。为了防止考生冒京籍跨考,清朝发明出了“审音”制度,并设立了专门的考官——审音御史。审音,即核对考生的口音,以判定是否为本县人。在1913年,读音统一会确立老国音之前,中国是没有官方语音标准的。如果不是土生土长或是拥有极高的语言天赋,很难混过去。这一政策,确实是打击冒京籍的利器。某种意义上说,冒籍“审音”也算是考音韵,只不过考的是京音的音韵。

《清实录》曾多次记载审音查冒京籍之事。雍正十二年四月 二十一日,“顺天学政吴应棻疏言、定例岁科两试。文武童生、先由本县考取。造册送府。该府再行考试。惟宛平大兴两县童生、向例止凭审音。并不衡文。以定去取。嗣后请照例由县审音。再行考试。”乾隆六年七月四日,“礼部议准、通政司右参议薄海奏称、顺天桃选乐舞生。照考试儒童例。取具廪保甘结。由教官加结送县。审音委系本籍。方准选补。至考试时。仍令教官查确。申送院考。如有顶替。将出结各官照例参处。从之。”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已经六十多岁的乾隆皇帝自己还亲自抓出了一个冒籍的绍兴官员,“本日户部三库、带领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引见。听其所奏履历。似绍兴语音。因加询问。据奏、幼曾随父至绍兴、住居数年。遂习其土音等语。此与浙人寄籍顺天者何异。而其言尚未必信然也……至于顺天大宛两县。土著甚少。各省人民来京。居住稍久。遂尔占籍。从前曾令自行报明。改归本籍。其中或实系无家可归者。亦令呈明原籍某处。一体回避。今张廷泰既系如此。”

“审音”制度是清代科举制度实践中极易操作的措施,其制定的直接目的就是禁止冒京籍。不过,时至今日,由于学生都会说普通话,且新一代好多00后南方人都不会方言。这个辨别高考移民的利器恐怕是无法再使用了。

    责任编辑:熊丰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