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Z博士的脑洞|深圳的选择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19-08-21 19:53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的深圳特区,再次领受了新使命。7月24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第九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强调,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城市范例。

说起深圳的成功,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深圳速度”,所谓“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据说当年深圳的第一座全国最高楼50层的国际贸易中心是就是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设起来的。

不过,“速度”终归只是个直线化的衡量方式。而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的成功,一定经过了许多曲折的过程,成功的要义,总是在选择。

地方怎么发展?关键的选择

深圳特区的建立,就是一个关键的选择。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怎么改,从中央到地方依然还是在探索之中。

深圳那时还是宝安,这个“边缘”之地几乎是一穷二白的,不仅如此,由于地处边境,上世纪多次发生相当规模的偷渡、逃港事件。防止逃港、防止偷渡是广东省的最重要政治任务之一。而上世纪70年代末,“逃港”高潮再次到来。中央对此高度重视。

怎么看待和应对?时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是习仲勋,经过细致和深入的一线调研,他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群众之所以要偷渡外逃,根源还是在于生存遇到了危机。为此,他坚决反对把偷渡外逃的群众视为犯罪分子,反对一味抓人。他认为防范外逃要标本兼治,“标”,是采取反偷渡外逃的专项斗争,这能一时奏效;“本”,是要对外开放,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才能稳定人心,有效刹住偷渡外逃风。此后他为解决偷渡外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认为堵不如疏,应该探讨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来巩固边防。广东省随即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央在北京召开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期间,习仲勋在发言中提到,希望中央能给广东更大的支持,多给地方处理问题的机动余地,允许广东吸收港澳华侨资金以及开展“三来一补”等。

1979年4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向党中央提出建议,引进外资,在深圳建立加工区。后来邓小平提出,就叫“特区”。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对外宣布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

钱怎么用?创新的选择

“摊子”支起来了,但是怎么做?很不容易。

特区要打开门做生意,首先就要遇到外汇的问题。而在1979年以前,我国对外汇实行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出口收入全部结售给国家,企业用汇由国家计划安排。企业出口创下的外汇只能到银行去结汇,按照国家规定的牌价换算成人民币;进口需要外汇,也只能去银行按照牌价购买外汇。

1979年美元公开挂牌价是1.5元,就是100美元兑换150元人民币,内部结算价是2.8元,外汇结算实行双轨制。1980-1985年,深圳开始步入外向型经济大发展时期,累计利用外资9.2亿美元,兴办了数千家外商投资企业。1985年,深圳出口总值达56亿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占当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3.9%。由于管制,换汇成本不断上涨,中间的巨大套利空间也使得黑市猖獗且愈演愈烈。

此事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中纪委加上广东省派出一支近百人的队伍去到深圳,任务就是打击外汇黑市买卖。

在中央与地方各方的协调疏通下,大家最终还是达成了共识,认为其中一些贸易公司的购汇换汇行为虽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外汇管制规定,但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从内向型转向外向型后,过去压制出口的外汇政策难以匹配新变化造成的,不能简单的将这些企业基于自身正常运营需要的“超常规”购汇换汇行为都列为“非法”且予以惩处,而是应该与时俱进,建立更符合新经济结构需求的外汇协调机制。

1985年,经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司法部门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等单位的反复酝酿,深圳经济特区“外汇调剂中心”挂牌营业了。但这个“中心”当时未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正式批准。最初,中心调剂范围仅限于国营、集体企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被排除在外;调剂价格采用限价,在出口换汇成本10%的范围内进行浮动;调剂方式则进行撮合成交。直到1988年5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才正式下文给予其外汇调剂经营的许可证。

企业怎么管理?突破的选择

企业是创造经济活力的主体。管理企业选择那种方式?很重要。

当时,几乎所有政府机构都自己办着企业。这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挂着国有企业的牌子,靠着政府担保的信用,企业的资产负债等等却都往往是扑朔迷离的糊涂账。深圳是最早对这一套“动刀”的,1987年成立了全国可能最早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从财政部门手上“夺了权”,经过一系列清理,到1989年才算弄清楚从建特区到1989年深圳国有资产净资产达到32亿元。

想要经济发展,必须让企业内生有更强的动力。

1986年10月,经反复调研、征求意见和修改,深圳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

1987年2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这是我国最早允许私营企业成立的政府规定。其中有许多重大突破,比如,现金、实物、商标、专利、技术等可以投资入股分红,商标、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得到尊重、保护;只要有技术、专利等,可以办国有企业,也可以办私营企业,实现了企业形式的多样化。这是我国最早提出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营高科技企业。华为等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都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

机制改革的突破一个接着一个。1987年12月1日,深圳市规划国土局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的第一槌。4个多月后,全国人大修宪,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国营企业搞活了机制,民营企业发展起来了,股份制有了,股票交易需求日趋强烈。1990年,为了加强对股票交易的管理,深圳加快了建立证券市场的步伐。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到1991年底,深圳共有股份有限公司136家,其中属于企业股份制改组的45家,属于新建的股份有限公司91家。上市公司17家,内部股份公司119家。在17家上市公司中,6家属于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造,8家属于中外合资企业股份制改造。

危机怎么管控?艰难的选择

深圳从一开始有,就没有断过危机,更没有断过争论。

据说,1984年深圳推出工资改革方案,改革了劳动分配制度,可是广东省认为标准太高了,要求停止执行。

1985年,深圳经过最初几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急剧升温,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投资结构不合理、外汇和财政收支不平衡、基建规模过大等,资金全面紧张。香港《信报》连续12天刊登一组文章,总题为《深圳庐山真面目假大空》,把特区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说得一无是处。

上世纪80年代末,国内外形势发生变化,姓社姓资的争论再起,深圳的改革与下一步中国该往何处去都遇到了困境。

但每一次,深圳都在困境中选择了更加自信的继续走开放之路。适合市场化道路的,就大胆的改;自身有短板的,就勇敢地改。1986年初,中央召开了全国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给深圳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圳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主要作用并不是自己创造多少产值,而是要先走一步,创造出新鲜经验来。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更是肯定了中国的改革方向,深圳和全国的改革发展都进入了快车道。

正是1992年,深圳还发生了一件“大风波”。8月,新股认购抽签发售。为认购新股,全国各地120万人涌入深圳。由于舞弊现象严重,导致了广大排队购表股民的极度不满。8月9日售表当天,一些发售网点的秩序就开始混乱。8月10日晚上,少数人开始行使暴力,砸汽车,砸摩托,攻击执勤干警。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还是那个“宜疏不宜堵”的办法奏效了,市里向群众广播,决定增发500万张抽签表,将第二年的部分额度提前发行。第二天还在原来地点买。结果,游行群众一听呼啦一下散去,都排队去了。一场危机,终于被化解。

自主机制、创新意识、开放战略,选择带来了结果

到了今天,深圳的一切都不一样了。

1979年,深圳的GDP只有1.96亿元,还不足同期香港的0.2%(香港1979年GDP约1117亿元人民币)。2018年,深圳的GDP24221.98亿元,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仅次于东京、上海、北京、新加坡,跻身亚洲前五。

2018年全年经深圳口岸进出贸易量达6.78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货值近四分之一。海关监管货运量8.5亿吨,日均2000余万吨;监管运输工具1478.7万辆(艘节架)次,日均4万辆(艘节架)次;监管进出境旅客2.5亿人次,日均66万人次;均居全国第一;监管快件超过1亿件,日均28万件;邮递物品1235.8万件,日均3.4万件;审核报关单1301.5万份,日均3.6万份,均居全国第二。

根据《深圳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研究结果显示,截至2017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367家,广泛分布于国内外主要资本市场,仅仅在2017年就有46家深圳企业以IPO方式实现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剔除长期停牌、未公开年报等特殊状况的26家公司,341家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02998亿元,相当于同年深圳GDP的4.59倍;营业收入总规模4070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8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披露研发投入合计为777.48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4.8%,45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六成上市公司(211家企业)披露了境外收入情况,实现了国际化经营,其中四成上市公司(139家)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10%以上;雇佣员工总数达到258.93万人,比上年增长7.0%;合计缴纳税收3856.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截至2018年底,深圳辖区共计285家境内上市公司。

许多以前的人不想留、钱不能换、企业没有活力等问题,现在都已经不是问题。这是因为,在任何遇到矛盾的时候,深圳都是用一种自主机制、创新意识、开放战略来进行问题的解决,这实际上是深圳立足的基础。

后记

40年改革开放,深圳一定是成功典范之一。但是成功的关键在哪里呢?一代又一代人坚强、坚毅、坚韧的打拼精神当然是值得敬佩的。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危机始终会伴随,而应对危机的方式,面对危机的选择,决定了未来道路的方向。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选择的基础,是走出一片光明前途的保障。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