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面+定向降准释放9000亿,9月还会有MLF利率下调吗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2019-09-06 19:26
来源:澎湃新闻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一如市场预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发声后,市场两天后就一下子等到了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两个“礼包”。

9月6日17时22分,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央行决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

这是继1月4日后央行第二次祭出全面降准,上次是时隔35个月再度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9月6日宣布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9月4日召开的国常会在部署精准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稳”工作中提出,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本次降准释放9000亿资金超过1月

值得一提的是,与2018年多次进行的降准配合了置换MLF或债转股不同,本次降准并未同步回收部分流动性,因此,本次全面降准的力度虽是0.5个百分点,但从市场最关心的释放资金角度看,力度超过了今年1月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同时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中净释放的资金量。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的法定准备金率为6%,是金融机构中最低的,已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这三类金融机构。”

央行表示,此次降准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定向降准是完善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三档两优”政策框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服务基层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些都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本次降准的力度,是近几次降准中力度最大的一次。

今年1月,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加上即将开展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再考虑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的因素后,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

此外,本次降准释放的资金也超过了去年10月和4月降准置换MLF释放的7500亿和4000亿增量资金,也超过了去年第一次和第三次降准分别释放的3000亿元和7000亿元。

9月会有MLF操作利率下调吗?

谈及降准是否意味着稳健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因此,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不过,随着美联储本月大概率降息,中美利差走阔,再加上LPR改革后市场期待以此达到“降息”的效果,市场对9月MLF利率是否会调低从而影响9月20日的第二次LPR报价格外关注。

从本月的两次MLF续作的时间窗口上看,由于美联储本月议息决议是北京时间 9月19日早间公布,相比9月7日到期的MLF, 9月17日的MLF 续作更加值得关注。”一位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明明旗帜鲜明地认为,9月会降息。

该机构认为,从2018年以来的降准政策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在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不畅,要通过引导LPR下行来降低实际利率水平,而LPR下行的空间仍然需要降息等落地才能打开。同时,美联储再次降息在望、国内通胀压力阶段性回落,国内降息空间也将打开。从历史上看,降准和降息并不互斥,而立足当下,降息是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下的顺势而为,同时可作为一个观察LPR改革机制的契机,反而可以为后续降息铺路。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基于降实体融资成本推出的 LPR新报价机制,LPR盯住MLF操作利率,首次报价后利率降幅并不明显。为促进融资成本明显下行,央行仍需适度增加流动性投放力度,进一步为 MLF操作利率下调打开充足空间。进而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中枢稳中略降,9月20日前央行大概率下调一次MLF操作利率。

不过,市场也有不少谨慎的声音。

光大证券认为,当前,LPR报价利差尚具有较大的压降潜力,但不应该立刻降低MLF利率。在大量银行贷款暂未参考LPR的客观背景下,LPR不宜下降过快, 避免银行在切换基准时赋予新贷款过高的初始上浮比例。进一步讲, 在 LPR 报价利差尚未充分压缩的背景下,当前 MLF利率亦不宜下调,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运用市场化改革办法推动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目的。

    责任编辑:郑景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