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年轻人的状态:一个时代的文学切面

2019-09-21 10: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年轻人进入社会时的那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是艺术家陈维一直以来所关注的。(02:26)

In The Waves #6图片版权归陈维所有

文字 | 吴佩悦

摄影 | 陈维

视频 | 史阳琨

年轻人进入社会时的那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是艺术家陈维一直以来所关注的。他当年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也许正是为了对这样一种处境做出回应。在结束学生生涯后,陈维常常问自己:“你到底要在这个成年人的世界里做一个怎样的人?”十五年前,不满足于只是在业余时间玩音乐和写作,陈维辞去了电视台的全职工作,在一些艺术家朋友的帮助下,开始了艺术家的生涯。

2008年年底,陈维跟随几个艺术家朋友一起从杭州搬到了北京,为自己的艺术事业寻求更多机会。“然而2008年是金融危机,”陈维回忆起当时的状况:“刚搬到北京的时候,觉得冬天特别冷,风特别大,特别荒凉。刚好又碰到有很多艺术家在往外搬。”那一年经济萧条下的社会景观,一定程度上使陈维重新理解了年轻人与大城市的关系,也为他之后的一系列创作埋下了伏笔。

One bedroom 图片版权归陈维所有

 2013年起,在名为“新城”的项目中,陈维在摄影棚中自己搭建建筑模型,拍摄了一系列尚未竣工就被废弃的楼盘和工地。当这些荒诞、孤独的建筑废墟被陈维以一种近似于雨雾天里的霓虹灯光所笼罩,浪漫而空灵的氛围立即在画面上弥漫开来。这一文学化的视觉表达,或已成为对年轻人观看外界时的一种隐喻——世界被自动加上的柔化滤镜。除了“新城”系列,陈维曾在工作室中再现了人们记忆中90年代的舞厅,试图在这样虚设的夜总会空间里捕捉当下年轻人在夜间特有的情绪。

陈维的艺术创作因其始终围绕着年轻人这一群体与物质世界若即若离的关系,而不自觉地捕捉到了原本藏在一层薄雾之后的中国现实社会的精神肖像。“就像当年人们像跟随一个风潮一样搬到北京,这两年你会觉得突然间又有很多人要离开北京。当然不只是艺术家,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虽然每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我能感受到一个共通点,就是某种不安全感在这里,或者出于某种无奈。整个展览会围绕这样一种抽象的状态来进行描述。”

Disco图片版权归陈维所有

In The Waves #3图片版权归陈维所有 

陈维的作品间接展现了一个异乡人观看城市的视角。“夜总会(Night Club)”系列除了表现了都市青年对于白天现实生活的逃避,还表现了一种夜晚“无家可归”的感觉。而“新城”系列中建筑工地在夜色中散发出的情绪,也十分接近一个漂泊者将自身视为外来务工者时,心生的悲怆诗意。“我从小到大一直在换地方,所以我对所谓的这种归属感从来都是有怀疑的。” 

目前,在上海的香格纳画廊和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上,观众都可以近距离看到陈维的最新作品,这些作品聚焦了他近些年来对周围人事变动的观察和思考。陈维通过被倾撒一地的红酒、被玻璃门封住的彩球池、被大石块布满的篮球场等一系列意象,捕捉了人们日常经验中,从与朋友相伴的状态切换回到一个人的世界时,那一瞬间的恍惚。离别这一事件在年轻人的生活中被不断被常态化后,或多或少也迫使人们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去处理这一种不得已的伤痛。

陈维个展现场。 香格纳画廊 供图 

陈维的作品在和观众搭建深层互动时所使用的视觉语言,一定程度上,是对二十世纪末后现代文学中的一些文本的转译。这一文学类别凭借其对现代社会中支离破碎的人类情感的精湛刻画,塑造了许多八零后、九零后最初对于文学和艺术认知。而这一共同文本,将怎样伴随这两代人进入他们的三十岁、四十岁,甚至五十岁?在他们越来越多地与社会中复杂的现实问题碰撞与调和时,这一套在过去可以轻易调度人们情绪的文学手法是否依旧成立?

陈维从超越时代差别的生命经验的共通性切入,回答了这一问题。陈维认为文学的世界不完全是闭合的,它为每一代读者或多或少都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与现实世界相处的经验。文学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持久作用,也是超乎人们现阶段对文本的理解的。“文字语言中的某种东西,它会永恒。我跟六十年代末跟七十年代初的那批人好像是不同时代的人,但我们有交叉的部分,然后我们(八零后)跟八五后、九零初的人也有交叉的部分。我们会为很多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被写下来的小说而激动,是因为这些小说把那个时代某些精神上的东西留存下来了。”

与其去担心这一种文学性的抒情模式在八零后和九零后未来的人生中变得苍白,陈维觉得自己更应该把精力花在去捕捉每一代人年轻时所散发出的精神状态,因为那才是一个时代里最具有张力的文学切面,是最值得被记录和分享给后来的人的。

陈维的作品在2019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史阳琨图 

今年9月的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陈维的作品也正在展出,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到现场观看。

2019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史阳琨图 

→点此阅读更多关于影像艺术的文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