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外卖消费达1952亿元,24岁以下人群占一半以上
这是一条吃货撑起的热搜。昨日,微博热搜排名第一的是一则消息:中国外卖消费达1952亿元。

其中,外卖市场的两大巨头均表现亮眼:已在香港上市的美团Q2首次实现盈利,股价今年以来接近翻倍,并在近期突破80港元,市值达到4698亿港元。

中国外卖消费达1952亿元
Analysys易观近日公布了一个数据:2019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整体交易规模预计达1952.9亿元人民币,环比上涨11%。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35%。
这意味着,中国一天的外卖规模超20亿元。

市场订单量和客单价的稳步提升,其中最主要是得益于订单量的持续增加,客单价微有上涨。
虽然正餐餐饮品类仍是主体,但新零售品类的订单量依然明显提升,增速抢眼。
实物配送需求大幅增加,消费者越来越愿意为便利付费。即时配送网络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且不仅服务于餐饮外卖领域,外卖配送网络的服务承载持续扩大,进而为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服务,推动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全面协同。
随着业务的下沉,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商户入驻外卖平台。
事实上,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从2015年行业交易规模进入高速增长,至今连续5年以来,依然维持全行业规模稳定扩大。
美团占比超50%
饿了么超40%
而数据显示,外卖市场格局完全二分天下,行业竞争壁垒高筑。
从2019年第3季度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厂商交易份额情况来看,美团在外卖市场的交易份额占比预计达53.0%,饿了么+饿了么星选的市场交易份额占比预计达43.9%。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持续挤压市场空间,其他交易份额占比仅余3.1%。


美团:股价今年近翻倍
二季度扭亏为盈,赚了近15亿
而8月末,美团点评公布了靓丽的2019年第2季度财报,并实现了首次盈利,餐饮外卖业务也首次实现盈利。
根据财报显示,截止6月底,美团点评在过去一年内已经为4.23亿人提供本地生活服务,更为高达590万商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第二季度总收入227亿元,同比增长50.6%。经调整净利润15亿元,经营利润率稳步提升,上市以来首次实现盈利。主要源于两大亏损业务板块经营的持续向好:餐饮外卖板块业务营收效率的大幅提升,新业务板块亏损大幅收窄。

进入3季度,美团在外卖业务上维持常规运营,保障配送运力,继续研发针对餐饮外卖商家的在线营销产品。在美团点评整体业务模块上,仍维持以“吃”为核心组建用户平台,精细运营到店、到家业务,缩窄新业务投入。
而从今年的股价表现来看,美团更是收获近翻倍的涨幅:
股价不断创新高,从年初的40港元涨至最新的81港元,涨幅93.74%。最新总市值达到4698亿港元。

饿了么:背靠马云
不断打通阿里新零售大生态
美团在去年上市了,饿了么则在去年被阿里巴巴给收购了。
去年4月,阿里巴巴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半年后的10月,阿里巴巴宣布饿了么和口碑合并,并正式组建本地生活服务公司。
而今年二季度饿了么的动作重点是,与口碑一起继续落实推进基于本地生活的数字化全链路平台赋能服务,并将数字化带去下沉市场。
易观分析认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持续不断地推进数字化全链路服务,意在推动本地生活从行业和区域两个维度,全面进入数字化新赛道,而不再停留于流量抢夺的层面。

根据数据显示,饿了么的新零售品类交易规模环比增速保持在50%以上,交易额持续扩大。相比1季度,新零售品类交易额实现翻倍增长。
虽然目前新零售品类交易规模只占据了饿了么整体规模的较小占比,但基于目前饿了么不断深入协同打通阿里旗下新零售大生态各项服务,例如前不久,盒马宣布上线入驻饿了么等服务的全面打通。饿了么新零售品类交易规模预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谁在点外卖?
24岁以下的占50%以上
那么,哪个年龄段的人更喜欢点外卖呢?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4岁以下的人群。其中,美团外卖24岁及以下用户占比52.59%(也就是95年及以后出生的年轻人),饿了么的占比则高达65.27%。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微信编辑:陈嫡
(原标题《热搜第一!中国人又叫了近2000亿外卖,你贡献了多少?》)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