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女篮1分不敌韩国!晋级奥运受阻,我们又要打生死战了

澎湃新闻记者 于渤
2019-11-14 16:49
来源:澎湃新闻
运动家 >
字号

女篮队员遭遇韩国队包夹。

当终场前还剩1分钟,李梦飙中反超比赛的关键三分,中国女篮落后了一整场比赛,终于看到胜利的曙光。

但紧接着连续两次失误,韩国队抓住机会打成反击,中国队80比81,1分之差,遭遇奥运资格选拔赛第二阶段开门黑。

整场比赛中国队失误频频,主教练许利民在末节一次暂停时告诉队员,“你们要调整啊,要打出年轻人的劲儿啊,现在你们身上看不到朝气蓬勃的感觉。”

甚至他对队员喊出“输了怪我!”但也没能让队员卸下包袱……

还剩面对新西兰与菲律宾两场比赛,中国女篮要想从奥运资格选拔赛第二阶段突围,必须要确保余下两战力争全胜,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前两名,参加将于明年2月进行的奥运资格选拔赛第三阶段——终极资格赛。

全主力出战,却有18次失误

9月底进行的女篮亚洲杯上,中国女篮在缺少多名主力的前提下仅以3分惜败日本,获得亚洲杯亚军的同时,轻松从奥运资格选拔赛第一阶段突围。

一个半月之后的第二阶段比赛,李梦、王雪朦、孙梦然等主力悉数回归,黄思静也伤愈复出,外界对于中国女篮第二阶段选拔前景十分看好。

但首场比赛面对韩国,中国队的表现难言令人满意。

内有WNBA内线新星朴智秀、外有2014年亚运会冠军的主力锋线金丹菲,在两人的带领下,韩国队从开场就展现了十足的攻击力,虽然身高上处于劣势,但多次利用速度优势,同时快速转移球找到错位机会单打,在半场就领先了中国女篮近10分。

反观中国女篮,李梦、黄思静、李月汝等人皆轮番掀起过得分小高潮,韩旭尽管手感不佳,也通过造犯规站上罚球线的方式尽力取分,但全队出现多达18次失误,成为了整场比赛中国队失利最大的原因。

第四节初,中国队打出7比0的得分高潮,一度将分差迫近至3分,但随后两个防守回合,中国队暴露出的场上队员沟通不到位、内线队员没有协防意识等问题,再次让韩国队轻松将比分拉开。

现场转播镜头呈现出了主教练许利民的无奈,只见许利民在叫了暂停过后并没有拿起战术板,而是紧皱眉头大喊道,“你们要调整啊,要打出年轻人的劲儿啊,现在在你们身上看不到朝气蓬勃的感觉……”

“输了怪我!输了怪我!”许利民连声的呼喊,还是没能唤醒队员们,而最终失利的苦果,也只能等队员们慢慢消化。

进军终极资格赛,中国女篮陷入被动

一场意料之外的失利,浇灭了外界对于中国女篮信心满满的热情。

决定中国队能否进入第三阶段的终极资格赛,第二阶段亚大区预选赛中国女篮必须要取得小组前二的成绩。

根据分组,中国队与新西兰、韩国、菲律宾同分A组,原本按照计划,中国女篮最大的对手是新西兰队,毕竟之前在亚洲杯小组赛上,中国队与新西兰有过遭遇战,并且场面一度十分焦灼。而此番第二阶段比赛是在新西兰主场,队伍原本将对阵新西兰一役称为“中国女篮最艰难一战”。

同时许利民在赛前也说过,根据小组赛的不同对手,已经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我们也准备再跟新西兰打一场教学赛,是内部的而不是公开的比赛,球队能够得到适应时差、气候和赛前最后一场比赛的节奏和氛围的机会,同时再去考察队员。”

中国女篮必须掌握自己的命运。

但如今,惜败韩国之后,中国队在争夺奥运资格的关键时期局面陷入了被动,只有在剩余两场和新西兰、菲律宾的比赛中取得全胜战绩,才能保证顺利获得小组前二的成绩。否则,再输一场,中国队身后便是万丈深渊。

当然,从硬实力来讲,或许并不需要如此悲观。

亚洲杯赛上中国女篮刚刚67比44击败过新西兰,而对阵菲律宾,中国队更是104比57大胜过对手,只要发挥出正常实力,两场全胜并非难以做到。

甚至还有一大利好的是,中国队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仅为24岁,无疑保证了队伍在关键场次、关键时期将有更充沛的体能保证。

对于如今这样的局面,许利民并不是毫无准备,缺少多名主力打了大半年比赛,此时终于阵容完整,“我心里非常欣慰,但能否做到1+1等于甚至大于2,还需要努力。”

“我们还是既要充满信心,去完成资格赛的任务,同时也要做好困难的准备,做好打持久战、恶仗苦战的准备……”

16日中午面对新西兰,中国女篮不容有失。

    责任编辑:腾飞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