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建文化避难所,让我们和原住民彼此学会尊重 | 一凡访谈

2019-12-02 17: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成为解决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编辑整理 | 他者others

Chris Rainier

国家地理学会探险家、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探险家(文化保护方向),纪录片导演、摄影师。过去30年间深入世界各地部落,记录当地面具及相关仪式,2019年出版画册《面具》(Mask)。

2016年和人类学家韦德·戴维斯一同创立文化避难所基金会(Culture Sanctuary Foundation),致力于在世界各地原住民领地建立“避难所”(文化保护区),保护原住民文化、自然环境的同时,融入现代文明。

过去30年,你一直寻访世界各地部落的仪式尤其是面具仪式的意义,你的新画册《面具》(Mask)是你找到的答案吗?

► 30年前,我第一次在新几内亚的部族中见到他们的面具仪式,受到它的震撼和启发踏上了这条追寻之路。但我并不是要寻找答案,而是通过见证原住民面具仪式去理解不同的文化。面具代表的是他们的信仰、世界观,在仪式中能感受到力量、某种万物相连感。我的拍摄也是为给那些没机会去参与仪式、感受力量的人看。我想,人们在看到这些照片时的感受会和我厕身其间时的一样。这本书的意义是打开一扇窗,让人一窥面具的能量。

必须指出的是,我拍的是肖像作品,不是新闻纪录,是要让原住民服装和面具都能通过照片展现它们的力量。我试图捕捉的是面具和传统服饰本身的能量而不是它们的穿戴者,我想要捕捉面具的灵魂,展现它的灵性和神圣——这也正是原住民看待面具时所看到和感受到的。

30年前,Rainier在新几内亚第一次看到面具仪式,也由此开启他的旅程

不同的仪式、面具,代表的是人类文化多样性,但它们是否也有某种共性?

► 当然,它们既完全不同、独一无二,又是彼此相连、相关,能印证人性是相通的。尽管世界各地不同部族的面具、服饰有不同的美感和用途,但所有面具都一定程度上和自然世界有关,比如加拿大第一民族有熊面具,阿拉斯加的是乌鸦,在布基纳法索则有蝴蝶面具。自人类有历史以来我们就会戴面具了,与自然相连的面具也象征着人类文化是生于自然之中的,我们敬畏自然、恐惧自然。当然,这些自然动物也有灵性意义,部落族群穿戴上它们,试图和比地球更高维度的世界相连。也可以说这些仪式是一个管道,把不同维度的世界联系起来。

就我个人的体验,面具的共性在于它们都充满力量。我参与过各地的仪式,它们都非常惊人。我自己是加拿大人,所以对英属哥伦比亚瓜求图人(Kwakitul)的仪式感到更亲近,他们夸富宴(Potlatch)的面具舞能直击心灵。不过,不丹、西藏的面具舞也同样惊人,还有蒙古驯鹿部族的萨满舞也是。我遇见过那里的一位女萨满,她一戴上面具立刻就出神了。这证明这个面具拥有强大的力量,她完全不能自已,一旦戴上面具就进入了另一个维度,转变速度之快,一开始我根本没反应过来,还因此错过几次拍摄,后来才做好准备。

此外这些面具仪式能引发思考,让人提出各种疑问,尤其是和萨满相关的面具仪式。一切让人捉摸不透,也叫人意识到,总有什么是超出我们想象和理解范畴的。在不同的文化、信仰、时代里面具都无处不在,不论它代表的是通向另一世界的工具还是仪式本身,面具都让人类得以成为高于自己的存在。

蒙古驯鹿部族的女萨满一戴上面具就出神

你戴过原住民面具吗?感受到怎样的力量?

► 从来没有。

真的吗?!你不好奇吗?

► 我极为尊重这些面具和它代表的仪式力量,我认为戴上它们极为不妥,因而从未尝试。

我有不少面具和仪式服装收藏,有些是原住民赠送的礼物,也有通过交换获得的。你知道金·凯利的电影《变相怪杰》吗?影片里主角戴上了面具,尽管拥有了强大力量,最终后果却十分惨重——面具是不能随意戴的。

见证过这么多不同的仪式、能量,你有什么感受?

► 不论看似多么不同,只要有耐心,都可以彼此尊重。 

我们得平心静气地为对方解释自身的文化,彼此理解。归根结底,我们要知道的是,对对方来说,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不可避免的,不同族群有不同文化背景,也就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但这也正是多样性的美啊。人类存在的关键是要接受这样的多样性,接受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今天我们常常只用工业社会的眼光来看,失去拥有其他角度的可能性,才造成诸多危机。

许多原住民文化看待大自然、气候变化、风景地貌等等,都和我们的看法是不同的,今天,拥有这些视角非常关键,在21世纪,我们需要保育、拯救、逆转的东西太多了,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听取被忽略的不同声音,然后和所有人分享它们。

 

不少仪式看起来令人费解,但其中蕴含的也是现代社会很少听取的世界观

在这么长时间的旅途和记录中,你一定看到了不少部落族群的变化,你觉得他们是处于快速消亡中吗?

► 不。毫无疑问,原住民传统文化遭到威胁,但与此同时,它们有的也在蓬勃发展。就我的观察,现在正有一股复兴的热潮,或许这就是原住民文化的绝地反弹,它们在受到太多压迫后,反而有了振兴的勇气、渴望和力量。美国原住民、加拿大第一民族等都重新跳起了几个世代都没有跳过的传统舞蹈,许多仪式也在濒于消失前徘徊一阵后重新举行。

30年后,原住民的面具舞仪式不仅依然还存在着,有些甚至还保留得不错,世界各地都有发展良好之势,从新几内亚到非洲、蒙古、西藏、不丹、尼泊尔、印度、亚马孙雨林等等。

你比许多人都要乐观。

► 这只是个事实。气候危机、自然被破坏、原住民领地遭到毁灭性打击、到城里寻找出路最终沦为城中贫困人口、自杀率极高,这些同样也是事实。我在《国家地理》的20年里,和搭档、也是你们的老朋友韦德·戴维斯合作,记录、保存濒临灭绝的语言、文化传统等。2015年我参加了巴黎气候峰会,意识到仅仅是抢救、记录是不够的,必须做更多的事。于是,我也是和戴维斯一起创立了文化避难所基金会(Culture Sanctuary Foundation),在世界各地为原住民建立文化避难所的同时,让传统智慧发挥作用,保护自然、荒野,应对气候变化。我常说,我们是在文化和自然的十字路口工作,两者不可分离。

未来15-25年间,将决定人类是否能够在地球上生存,能在这关键的时间段里为地球做些什么总是好的。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的原住民仪式正在复兴之中

能具体说说文化避难所什么样吗? 

► 我们已经和不丹的欧莱普人(Olep)、肯尼亚马赛人、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玛雅人后裔合作设立了文化避难所,蒙古的也在初期阶段了。

避难所设立的目标不是把当地原住民文化冰封起来,让他们留在远古时代,好让所谓的现代社会来一探究竟。所有文化都是在变化中发展和成长,我们的目的是给予原住民文化以力量,也让原住民自己可以保育、发展自身文化、语言等等。让他们自己来做非常关键,也是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在做的只是为他们创造这样的机会,给他们相机、摄影机、电脑等等,让他们学习这些技术,然后自己去收录长老、智慧守护人的故事,记录并重新讲述出来。科技也可以是他们的工具而非压迫他们的武器,工业文明也可以强化原住民的传统力量。

如果原住民愿意,我们还可以帮助他们把这些讯息传播出去,不仅和现代社会,也和其他地区的部落族群分享。当然我们也非常尊重有些部族认为一些智慧是重要机密,是他们的隐私。但即便是这样的内容也鼓励他们为自己族群整理、记录,我们也决不会公开。要做到这些的关键当然就是和部落深度合作,建立信任。

要发展原住民文化,他们还是要生活在自己的原生土地上,那是些拥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地方。世世代代,他们一直把自己的大海、森林保护得很好,直到工业文明贪婪的一面来到那里。保护原住民文化和保护大自然是紧密交织的,因而我们也是同时进行两方面的工作。理想状态是:帮助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中生存下去,使得他们能够有力量拯救家园自然。传统智慧、生活方式有解决生态危机的答案,而救助亚马孙雨林等对全人类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族群有能力照料自己的土地和森林、拯救濒临灭绝的动物,才会有生物多样性,人类才能生存下去。

不丹的文化避难所中,人们依然过着传统生活,也欢迎远道而来的外来拜访者

在这个过程中,原住民的文化一定也会变化、发展、成熟,我的哲学是:帮助原住民社会保护他们的土地、智慧、语言等需要许多条件,科技是这错综复杂的构造中的一部分。科技能让他们接触工业文明好的一面,教育、医疗,和世界各地的其他文化相连。要在敬仰传统——不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和走向未来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工业文明和传统智慧并不是对立、互相排斥的。

► 没错,两者能互帮互助,彼此促进。其实,不论现在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少了任何一方,我们都会为对方感到非常悲伤,应当携手一起寻找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未来。事实上,两者结合得越是紧密,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越是深入,越彼此尊重,未来也会越有希望。

这并不是理想主义。一些人既有信仰也相信科学,他们就是平衡跟融合的典型,原住民也可以在保有自己文化的同时也拥抱科学,反之亦然。我认为工业社会的科技和医疗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但传统智慧同样值得倾听,在21世纪,原住民对大自然的理解或许就能让我们一起度过危机。

在我们的文化避难所中,倡导的正是这种传统智慧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生活方式。不丹的避难所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比如我们结合当地医药和现代医学推出顺势疗法,随着时间的推进,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人看到这一点。

文化避难所的选址是怎么来的?

► 它们得符合这样的条件:原住民的生活环境、生态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他们也因此深受影响。很遗憾,这样的地方很多,我们有张清单……当然,那里也得欢迎我们。在中美洲和南美洲,政府来来去去,都有自己的想法,有时政府一换,我们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今天的巴西就是典型的无法合作。选择建立文化避难所的另一个要素也在于,那得是一个有可能见到成果的地方,去撞南墙没有意义,因此我们也多和各地NGO合作,他们中的一些可能已经或正在建立国家公园,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加上原住民文化避难所。

毋庸置疑,我们肯定要花上许多时间才能一一实现它们,为基金会筹措资金也始终是充满挑战的,但在这几十年里,我也看到了积极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原住民智慧中或许有拯救全人类的关键解码。我们和NGO、私人赞助合作,让避难所越来越多。但这个世界上,谁不在和时间赛跑呢?

你认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 它必须要有一套符合实际情况、适用于当地部族的经济模式。难点也在于,这个经济模式没有统一标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问题和长处。在我看来,部落文化旅行是成功经济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原住民依然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的传统感到骄傲,与此同时和别人分享。世界上不只有我们在做这样的尝试,活态博物馆的概念也是一样的,在避难所中也设有这样的博物馆,所谓尝试就会有失败的案例,也会有成功的。我们和当地值得信赖的机构合作,确保避难所不沦为“马戏团”、“活人动物园”,也不是“景点”,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地方,是一个能让生活在工业社会的人们和传统社会的原住民产生交流、互通的地方。

不丹文化避难所就是我们典型的成功案例。这里说的成功有两层含义,其一当然是成功建立,但在这一层面,对当地和对我们来说也都只是一个开始。另一层面的成功在于,它发展很快,我们已经看到不少良好的成果了。许多原住民表现出保护自己语言的意向,仍然会说部族语言的长者也乐意站出来教年轻人;旅游已经稳定发展,避难所里的活态博物馆也运作正常。不少年轻人因此决定留在家园,另一些已经离开的也选择回来,还有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则和自己的族人展开合作,建立起更加牢固的现代社会和原住民社会的桥梁。事实上,他们可以说就是文化融合本身。

在不丹,旅游业带来的人流很大,我们和旅游局讨论,也和原住民商量,多少人前来拜访既能给他们带来经济助益也不会打破传统生活。现在就对游人就有所筛选,实行通行证模式。

我想之后要做的更多的是保持,就像种花一样,你撒下种子,看它破土而出,但依然要好好照料它,与此同时,让它自由生长。

我们不是闯入一个地方,完成工作然后离开,这么做注定是要失败的。我们深入当地,确保一切朝着对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做的是成为解决方式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从你的经验来看,部落旅行的受众是怎样的?

► 这是我这些年看到的另一个积极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仅只于旅途中寻求享受,这在选择不丹为旅行目的地的人中尤其明显,不少人寻求真正的传统体验,和当地原住民一起生活、交流。我在生态、部落旅行行业深耕多年,可以很肯定的说世界各地的旅人都是如此,旅行者走进当地、品尝原住民的食物,和他们的萨满一起走进森林……欣赏、尊重另一种文化。

建立避难所希望的也是给予现代人和原住民一个机会,了解彼此。部落旅行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和切入点。

除了部落旅行,还有哪些模式?

► 我也没办法给你确凿的答案。有些地方部落旅游或许根本无法实现,但也可以让原住民接触科技,让他们看一看世界,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发展的方式有很多,但趋势绝不是让原住民不得不以砍伐森林、杀害犀牛、大象等来养育家庭和族人。除此以外的选择就是迁往城市,最终成为贫困人口,和自己的文化断绝关系——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这么做是不可行的。新的模式应该能在原住民社区创造良好的机会,让人们愿意留下来,守住、发展自己的传统。事实上,如果生存环境有保障,一些原住民即便接触了工业社会,也依然会选择留在自己的家园。他们走出去常常是因为不得已、没有选择,在自己的家园没有出路。

当然,阻止他们走进城市也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联手创造更多的选择和机会,这是充满创意的复杂工作。

了解更多关于《面具》、文化避难所的信息

maskjourney.com

www.culturalsanctuaries.org

www.chrisrainier.org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