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5岁男子平时胃胀不消化一查竟是胃癌晚期,医生提醒来了!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2019-12-03 20:56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饭后胃胀、不消化,这或许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时常遇到的一件事了,但听了下面这个真实案例,每个年轻人都该敲响警钟:癌,真的可以来得猝不及防。

张先生是一名警察,来自浙江,如今37岁。

早在35岁时,他在当地就被诊断出了一种晚期胃癌——胃印戒细胞癌,随后在浙江、上海两地接受了长达2年多的治疗。

“尽管这(胃印戒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胃癌,但却在当下胃癌发病中占了近一半,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体中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胃肠肿瘤学科带头人朱正纲教授表示。

出现胃胀、不消化等常见症状该如何对待?胃疾病检查需要注意什么?“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否都需要治疗?针对这些常见的问题,朱正纲也作了解答。

“吃饭后肚子一直感觉胀胀的”

张先生为何那么年轻就患上这样一种恶性癌症?

12月3日下午,张先生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确诊胃癌前,他患有反流性食管炎3年,这种疾病很多年轻人都有,也没太大的疼痛和不舒服,也就没放在心上,而到2017年7月,他感受到“吃饭后肚子一直感觉胀胀的、不消化,这种感受越来越严重。”

对健康问题很重视的他,就去当地医院查了下胃镜,但没发现什么异常,医生还给他做了病理检查,取了胃窦组织,最后给他配了药,回家服用。

然而,半年多来,同样的症状一直反复出现。

等到2018年4月,他明显感觉到胃口变差了很多,“以前我一顿能吃下一碗半,后来就慢慢变成一碗、半碗。”本来就看着很消瘦的张先生,在家人的建议下再次去当地医院,又做了个胃镜检查,但仍未发现异常,他又做了一次病理报告,这次取了胃体部位组织,最终确诊为“胃印戒细胞癌”,这是一种晚期胃癌。

张先生至今仍有些疑惑:“平时自己没有什么不良饮食习惯,最多是偶尔吃下油炸食品,家族里也没人得胃癌,可能也就是因为职业原因,导致吃饭不规律,一接到任务就要出发,但这也是很多‘上班族’都有的情况。”

当地医院收治了张先生入院治疗后,竟然还发现他的胃癌已经发生转移,被确诊为“胃癌腹膜转移”,无法手术直接切除。

从2018年5月开始,张先生就决定休病假,来到上海瑞金医院,接受一系列治疗。

根据医院治疗方案,他要先接受7个疗程的化疗,持续6-7个月,随后再接受胃癌根治术,将实体瘤切除,2019年1月开始做术后化疗,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再口服化疗药物,目的为了防止复发转移。

张先生庆幸,这一路持续2年的治疗终于熬过来了,而自己也保持着积极乐观的状态,“当时听到是晚期胃癌感到非常害怕,毕竟还年轻,但还是想着要积极治疗,才有生的希望。”

2019年12月3日,张先生当日在瑞金医院举办的2019中国“胃癌关爱日”(上海站)活动中,与另外一名胃癌患者收到了医院颁发的一张证书——“胃癌阶段性综合治疗结业证书”。接到证书后,张先生非常惊喜和激动,不断说着感谢,而一旁的医务人员也为他面对晚期癌症、积极治疗的乐观心态“点赞”。

而即使在出院后,张先生仍然将先接受2个月一次的定期随访,随后再根据复查情况,调整随访时间。

医生回应三个疑问

朱正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中国是胃癌大国,全球每年新增100万胃癌患者,其中中国患者占据42-45%,“每年中国新发胃癌患者有45.6万人,死亡39万人,而被发现‘胃癌腹膜转移’是最让人害怕的,因为它有着70%左右的致死率,恶性程度高。”

张先生的病例或许能给年轻人敲响警钟。

“当下,年轻人胃癌发病确实在变多,以往我们在临床中很难发现,现在10多岁、20多岁的胃癌患者都有。”朱正纲分析背后原因,“排除遗传因素,从年轻人群体角度来说,现在工作生活节奏变快了,给年轻人带来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一直存在,另外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吃夜宵、饮食不节制、不规律,这样长期下去必然会给身体带来影响。”

而针对很多年轻人都存在像张先生这样胃胀、不消化等常见症状,该如何对待?

朱正纲说,科学生活习惯很重要,不熬夜、不吸烟、不喝烈性酒、不吃或少吃夜宵,同时要少吃加工腌制食品,如腊肉、咸菜、火腿等,以避免一些致癌物质的长期摄入给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是要多吃新鲜食品和蔬菜等,其次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调整好工作和生活中的紧张情绪。

而针对胃疾病的检查中,哪类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朱正纲表示,拿胃镜检查来说,其重点对象主要有三大类,一是45岁以上人群,二是有癌症家族史,尤其是胃癌家族史的人,三是存在5大类胃癌癌前疾病,如慢性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或腺瘤、慢性肥厚性胃炎和残胃炎。

而对于当前“幽门螺杆菌”高发的情况,是否每个感染者都有必要接受治疗?

朱正纲解释说,幽门螺杆菌的确是导致胃癌的一大因素,如果检查出来是“中重度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必要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但如果是针对轻度幽门螺杆菌感染,医学界也存在一些争议,“因为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抗菌素,而抗菌素用量问题,容易导致耐药等情况的发生。”

但他认为,如果病人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存在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癌癌前疾病时,那会导致癌变的可能性更高,必须接受治疗,而感染者如果没有这些癌前疾病的话,他也建议实行“分餐制”。

“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造成的,当前国内感染情况突出,这也与我国的饮食习惯有关,而如果能实行分餐,将会减少这一疾病的高发现状,在西方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对国内则较少。”他表示。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