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关了!武汉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今天休舱

2020-03-10 20: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3月10日下午

位于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

最后一批49名患者治愈出院

正式休舱闭馆

作为最早开舱、最晚休舱的武昌方舱医院,运行34天,累计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124人,它的关闭,宣告着武汉14家方舱医院患者清零,全部休舱。

作为非常时期的关键举措,方舱医院的建设,为无数病患托举起生命方舟。面对着医疗资源紧张,病患就医人数“井喷式”增长,疫情形势极为严峻的多重压力,党中央果断作出建设方舱医院的决策。

从2月3日起,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推动下,武汉及全国各方救援力量连夜行动,将武汉市的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成方舱医院,集中收治确诊轻症病人。武昌主城区的洪山体育馆,是武汉市首批建设的三所 “方舱医院”之一。

2月3日晚8点,工作人员开始拆除前期比赛器材腾退场地,3日晚上12点,中国一冶集团进入洪山体育馆开展测量,4日早8点开建,5日上午8点方舱内水电完成交付,当天下午便投入了使用,共提供床位800张。

2月5日开舱至今,武昌方舱医院累计收治1124人,累计出舱833人,零死亡、零感染、零回头。

方舱,这些天

35天,方舱里发生了哪些故事?

“生命之舱”如何力挽狂澜?

2月3日:“方舱医院”什么样?只有边建设边摸索

国家卫健委医管中心主任王健这些天无数次来到江汉方舱,他难以忘记2月3号第一次来到这里时的情景。

王健:当天晚上给中央指导组汇报以后,确定建方舱,2月3号晚上决定,2月4号建设,5号晚上就收病人了,时间很短。

记者:当时心里有底么?

王健:当时啥叫方舱(都还在摸索),这边定了要建方舱医院,那边就下命令全国22支紧急医学救援队往武汉汇集,医院在路上跑,这边的病房在路上改,非常急。完了以后就硬要在这搭出来一个医院,这么多的车辆从全国过来,153台车从全国各地(跑了)一天一夜,最远的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800公里,(接近)4000公里赶到这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特别感谢武汉人民。

2月5日,王辰院士在《新闻1+1》解读方舱

一个多月前,在武汉疫情防治最为关键的时候,王辰院士提出“方舱医院”的建议,他说,方舱医院是解决收治问题的现实之策。

王辰院士:方舱医院主要收治的是轻症病人,它的医疗条件并不像正规医院那么完备,但是对于轻症患者来说,主要是进行生活照顾和基本的医疗。这种医院是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的改动,能够最快地达到提高收治容量的作用,这是目前解决问题的非至善之法,但是没有比它更完善的办法的时候,这个办法就变得可取了,是解决收治的主要矛盾的现实之策。

一声令下,从2月4号起,洪山体育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客厅开始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方舱”改造,总计划床位超过4000张。

记者现场播报:我现在是在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方舱),现场的施工团队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3号晚上10:00左右就已经迅速地赶到了体育馆,因为要把一个完全不是医院的场馆改成一个临时的医院。整个改造包括空间上的分隔,还有上水、下水、水电、通风、取暖等等各个方面,现在基本上处在边设计、边施工、边调整的状态。

施工人员:床已经摆到位了。现在开始安插座。全部重做,在床旁边全部铺装线槽,装上插座。

江汉方舱施工现场,多个工程队同时作业,抓紧抢工

记者现场播报:大家能听到现场施工声音非常密集,目前正在进行下一步线路通电的工作。

记者:这个什么时候能搭好。

施工人员:还要通电,下午就可以完工。

2月5日:方舱开始收治第一批确诊轻症患者

2月5号中午,武昌区区长余松正在武昌方舱医院现场指挥调度。从酒店征用床只,从中小学借来书桌,甚至被子的颜色都来不及统一。

2月5日上午,洪山体育馆武昌方舱,小书桌上还印着它的“出处”

他说,每一个困难都极其具体,比如用来容纳患者排泄物的移动厕所排污口,与之前准备的污水储存罐的接口粗细不一致。

余松:昨天折腾了一晚上,一直到现在发现,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如果时间不是这么紧,这个问题不是大问题,但是时间非常紧。所以我们在想备用方案,及时清运,及时收到这里头找另外的场地,但是也要保证污染物能够有效的得到控制。

余松:要保证今天要把这个地方要交付出去,给移交给医疗队。

记者:现在我们看到不断的有人往里面进?

余松:对,都是全国各地支援来的医疗队,最早的是前天到了第1批,今天应该会陆陆续续全部到齐。

2月5日,武昌区区长余松正在武昌方舱现场指挥调度

记者现场播报:我们现在所在的场馆就是武汉市洪山体育馆,今天和昨天相比,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床位的间隔进行了调整,昨天(设计)1000张床位,今天按照专家的要求,调整为了800张床位 ,把床的间距拉大,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制作蓝色隔板,作为病区的分隔。

记者现场播报:现在是2月5日晚上8点35分,从今天傍晚开始,这里已经采取了一定程度限制人员进出的措施。

2月5日晚到2月6日,第一批患者入住武昌方舱和江汉方舱。60岁的患者老王就是其中一个。他说,一间病房20个人,像是集体宿舍,最开始那几天,虽然大家症状大多不重,可相互间交流却很少。

老王:(交流)都很少,因为这个年龄层相差不齐,各个地方的人也都有,感觉交流也没有多大意思,唯一的愿望就是赶紧出院。

2月4日尚未收治患者的江汉方舱

2月8日:那些隔离服挡住的,都通过大拇指尖流淌了出来

老王的手机像素不高,却喜欢记录方舱里的每一天。略有些晃动的镜头,每一条的结尾都是“谢谢!”和“辛苦了!”,不经意间拉近了方舱里的距离。

老王:你是哪个医疗队的?

贵州医疗队队员:我是贵州的。

老王:今天是元宵节知道么?

贵州医疗队队员:知道,元宵节快乐!加油!

在老王有些摇晃的镜头里,那些隔离服挡住的,都通过大拇指尖流淌了出来

最让老王满意的是方舱的伙食。那天的午餐是一份三拼盒饭,土豆炖排骨、青椒炒腊肉、外加一份小素菜。可由于送餐量大,餐到得有先有后,老王说,饭菜虽可口,但有时收到餐时菜已经放凉。

第二天,老王拍的视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方舱医院东西两侧各安装了三台微波炉,吃上热乎饭的问题有了临时的解决方案。

老王视频同期:这边也安了微波炉,今天下午安的,刚刚安。

老王拍摄的视频截图:2月9号方舱新添的微波炉!

江汉方舱的生活和医疗配套在逐步完善,空调、氧气瓶、洗漱池、淋浴器……每一天的方舱都在发生新变化。

患者刘海艳是一名社区书记,因为热心肠,还被推选为了方舱志愿者临时党支部书记。电热锅炉水烧不热怎么办?WIFI带宽不够怎么办?舱里的问题反馈途径也有了成型的机制。

刘海艳:起初大家可能都发现了有些住在里面不太舒适的地方,我们成立了支部,发动志愿者,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

新华街循礼社区书记刘海艳(左),又成了方舱里的“书记”

在志愿者们和各省医疗队的配合下,方舱里的色调逐渐暖了起来,健身操、广场舞、打太极……一时间方舱医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

刘海艳:方舱刚开始一两天,跟病友也不太熟悉,后来渐渐地大家在里面健身、跳舞、做八段锦,因为你不可能老躺着。我感觉好像跟好了一样的,可能真是心情的原因呐。

“清流哥”在江汉方舱结识了一位15岁小病友

2月11日:“吃了饭再走呗”,送病友像是送邻居

2月11日,江汉方舱和武昌方舱迎来第一批出院患者。

工作人员:我们这边有个救护车停着,叫他们往救护车方向走……

工作人员:好好,出来了,出来了,出来了…

汉阳区的张女士提着两兜简单的洗漱用品,走出隔离区。她在江汉方舱度过了难忘的6天。

张女士:医院的护士、医生他们细心的照顾,吃的住的都还可以,营养也蛮到位的。吃的、住的、洗的、睡的都还可以。前天做了CT,然后两次核酸检测,再就是两个静脉抽血,今天就接到医院医生说都还可以出院了。我还蛮高兴的。

同一天,武昌方舱也迎来了首批出舱的28名康复患者。一位9岁的小男孩呱呱,在门口等着接他的妈妈出院,他说,以后“妈妈要听呱呱的话”。

呱呱:打算跟她说一句话,妈妈,你以后要多喝水多锻炼,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妈妈我爱你。

老王说,方舱里的患者已经逐渐熟络起来,一位患者要出院,同一个病房的病友们给他送上了掌声和祝福,还有的顺着掌声闻声而来,说“干嘛不吃了饭再走”,就像是在送来串门的邻居。

2月15日:“大雪天”的方舱日记

2月15日,武汉市下起了少见的大雪。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为出院患者准备的爱心贺卡

记者现场播报: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外,(15号)下午一共有17位患者成功出舱。由于天气条件非常恶劣,现在现场是下起了鹅毛大雪,15号预报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三度,所以出于对患者安全的考虑,今天的医生和患者告别的(仪式)都在方舱内部完成。

大雪天,街道、社区工作者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门口等候患者

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宁夏医疗队护士冯文送患者出院

各方舱医院原本都是体育馆、会展中心等空旷场地,寒潮来袭,武汉市各区紧急调集棉被、空调、取暖器保障方舱医院取暖。

大雪天,江汉方舱添置了“小太阳”取暖器

医患之间的理解和鼓励,也让方舱“暖”了起来。

老画家周修通,自从住进江汉方舱以后,手里的铅笔和画板就没有停下来过。

老画家周修通说自己画得不好,但这段时光太值得记录了

他说,其中一张画是凌晨四点他起床时看到的景象,夜班的医护人员疲惫不堪,却还在商讨工作方案,组长站在当中,其他医护都歪歪斜斜躺在椅子上强打精神。

周修通:他们夜班一线的工作人员通宵不能睡觉,他们顶多就是像我画得那样躺着,但是也没有合眼的,这个感动就在这里,他们是为了武汉,为了战胜疫情,我们作为武汉人,是终生不会忘记他们的。因为他们救了我们的命,给了我们一张张笑脸,挽回了很多生命,很高尚的。

不少患者都经历了常人难以理解的伤痛,即便方舱里有了种种热闹,他们还总是躲在自己的角落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际应急医疗队队员、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精神科医生冯强说,大灾之下,紧张、恐慌是人的正常应激反应,他们要主动找到那些把自己的心关在“小黑屋”的朋友们。

“方舱心理医生”冯强

冯强:我们就看到一个情绪非常不好的19岁男孩,他就拒绝跟我们说话。我们说我们是心理大夫帮你看看。他说,我没病,你不要跟我说话,我要睡觉。我们就走了。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又都回来了,打消了他的一些念头,然后他才坐起来,给我们讲他的故事。有些病人就要慢慢的跟他接触,才能够了解。

“方舱心理医生”冯强(右)

在隔离服上写字,是医护人员每天最有仪式感的时刻。

武昌方舱广西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朱家裕在队员身上画了“海绵宝宝”、“飞天小女警”。

朱家裕:昨天就有个大哥,就喊说,飞天小女警,我可以测血糖了!整个病房的画风,变得好可爱起来。

还有护士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写在衣服上,以至于不少患者记不得医护人员的名字,反倒记下了他们孩子的名字。

武汉客厅方舱福建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雷乐莺在衣服上写的,是“咽拭子”。随着方舱里患者的病情好转,即将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2月底以来,危险系数极高的“咽拭子”采集,她每天要做至少70次。

雷乐莺:一名叫“咽拭子”的护士

雷乐莺:我们这个职业比较高危一点,是因为要近距离地接触患者,而且病人是开放气道的,病人要嘴巴张大,发出“啊”的声音,就会产生大量气溶胶,而且我们采集的时候,会刺激病人的咽部,所以导致病人会不停地呛咳。

3月1日:第一家方舱“关张”了

记者现场播报:现在是3月1日上午11点,我所在的位置是江汉方舱,马上江汉方舱将迎来出院的第1000名患者。我们在现场还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顺利共同出舱,他们的主治大夫告诉我们一个细节,因为两个人出舱的日期并不一致,医护人员了解到他们想共同出舱的心愿之后,做了及时的调整,最终完成了他们俩的心愿。

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顺利携手出院的小夫妻

从2月21号开始,出院患者还要去康复观察点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医护人员和各区、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接力,把患者带到“康复驿站”。

武昌区出舱后的患者来到湖北大学康复观察中心

宁夏队护士:病人东西太多,她一个人拿不了。

患者:谢谢,谢谢。

宁夏队护士:没事,你先上吧,东西我给你拿上去。

患者周先生:非常感谢他们,所以今天我们能恢复这么快,恢复得这么好,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他们太辛苦了,我们有今天的样子,他们是我们的恩人。

3月6号下午4点半,武汉光谷方舱医院最后一名患者出院,成为武汉第二家休舱的方舱医院。

3月1日,武汉硚口武体方舱医院最后一批34名患者出院。其他76名患者进行转诊处理,这里成为第一家“休舱”的方舱医院。很快,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床等人”成了常态,曾经满满当当的方舱,渐渐空了起来。

位于塔子湖体育中心的江岸方舱3月8日休舱

对讲机里传来:“方舱医院,最后21名患者出院完毕,东湖高新的来接自己的患者”……

塔子湖体育中心江岸方舱医院的“小苹果””

3月9日:开舱时不敢说“开舱大吉”,现在终于可以说“关仓大吉”了

3月9日,各支医疗队队员的歌声回荡在江汉方舱外。

这是胜利的前奏。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那个即将到来的春天。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当时方舱医院开舱的时候,我们还不敢叫“开舱大吉”,今天我们可以叫“休舱大吉”。方舱医院这段历史也会写在武汉,写在湖北、乃至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史册上。方舱医院我们创造了一个中国经验。武汉的春天已经来了,我相信离我们取得这次抗击疫情最后的胜利也不远了,这个日子一定会最终到来。

塔子湖体育中心江岸方舱的心愿墙

14家方舱医院在运行的30余天

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12000多人

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之舱

原标题:《全关了!武汉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今天休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