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行媒体:金融宏观调控的空间和工具储备仍然很充足

张末冬/金融时报客户端
2020-03-23 17:29
金改实验室 >
字号

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下行的风险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存在一定下行压力。总体来看,前期落地的一系列宏观政策已发挥效用,经济活动正逐步改善,金融市场预期稳定。更重要的是,对于下一个阶段,政策工具箱与调控空间仍然很充足,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波动。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2日召开的“应对国际疫情影响,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布会上表示:

前期,央行通过准确的公开市场操作和定向降准来提供短期和中长期的流动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市场果断如期开市之后持续平稳运行;

及时设立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和增加5000亿元的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有力精准地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会同银保监会等部门对疫情发生之后受影响比较大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给予展期和续贷的政策,帮助这些企业保持现金流的稳定,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还积极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政策组合拳正在产生显著成效——国内复工复产稳步推进,经济恢复态势明朗。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运行平稳,防风险能力不断夯实,与境外市场相比,A股市场展现出了比较强的韧性,投资者行为也更加理性。这些无疑都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和金融政策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面临诸多压力及不确定性,作为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保持货币政策常态化的国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政策空间和政策工具仍然很充足。

首先,从数量型工具来看,有调控的空间。传统的数量型政策工具主要是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影响主要经济变量的目的。在多国降息宽松的背景下,中国并未盲目追随,而是结合自身状况,根据经济需要来灵活适度调整。与国际上比较,现阶段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较高,“三档两优”的框架建立也有助于结构性调控。专家普遍预计,下一阶段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再贷款再贴现和逆回购操作等数量型工具依旧会在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二,在价格工具上,我们也有空间。市场所关注的存款基准利率四年未动,亦有调控空间。此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作出调整。在3月16日降准之后,央行并没有如市场预期继续下调中长期政策利率,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上月持平。央行方面多次表示,将继续推进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逆回购利率、MLF利率等选项料将继续发挥作用。分析认为,这些有利条件都可以使我们在恰当的时间窗口下进行调控以期“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保证流动性合理充裕之外,降低融资成本可以依靠各类工具。

其三,作为各项政策调控的重要参考指标,2月份CPI同比涨幅虽超过5%,但核心CPI同比增长1%,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最低值,并未给货币政策操作造成紧迫压力。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3月22日发布会上指出,2020年1、2月份的CPI同比上涨了5.3%,这既有结构性上涨的特征,也有阶段性上涨的特征。他指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平稳,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基本平衡的,所以不存在长期通胀或者通缩的基础。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民经济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商品供给逐步改善,物价整体的形势将会逐渐趋于缓和,预计从二季度开始会出现逐季下降的态势。

此外,我国赤字率水平总体较低,政府部门债务风险可控,债务形成的资产多数有较好的营利能力。从这个角度看,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财政政策可以进行结构性调整,适当提高赤字率,达到新的平衡。

综上,我国宏观调控空间和政策工具仍然很充足,把握好政策的力度、节奏、重点,多方权衡、综合施策,能够灵活适度护航经济平稳运行。(原题为《金融宏观调控的空间和工具储备仍然很充足》)

    责任编辑:郑景昕
    图片编辑:蒋立冬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