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者手记 | 那一刻,高浓病毒距离我的相机镜头只有20多厘米

2020-05-22 16: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2020年新春,火箭军派出3名记者参与武汉抗疫防控一线报道,向外界传递火箭军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战斗动态和感人故事,带给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记者战位,就在战斗打响的地方。今天,通过一篇记者手记,我们再去感受一下那些真实的战斗场景……

出征

2月14日,情人节,北京。按照“惯例”,我是每年增加一朵玫瑰送给爱人,再亲自下厨献上一场温馨家宴的。“出征!”危情在即,新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即将驰援武汉,火箭军派出3名记者同去战斗。丢下浪漫,我赶紧开始准备各种“战地”物资:领药,打针,打包单位特批的200个口罩……

画家曹天龙作画,为笔者补一幅情人节献花场景前路风险未知。当晚,家里送行宴气氛有些冷场。从不在意家外“大事”的母亲突然说了一句,“去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随后话风一转,安慰我说,“放心吧,菩萨一定保佑你!”我竟无言以对。

2月15日一早,首长相送,同事送行,庄重又带点悲壮。向着武汉,动车启动了,我发了2020年的第一条朋友圈。“来了,黄鹤楼,我们用责任和爱力,从这里拿走荣光!”

车站

2017年冬天,我到武汉出差时,曾登顶黄鹤楼眺望长江天际,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但这次,一下车就发现,封城后的她仿佛睡着了!

火车站空空荡荡,到入驻的酒店有40多分钟路程,期间,我只看到了3辆救护车、几个骑电动车的人。车上,是来自全军宣传战线的精英们。以往见面,大家是各种寒暄“表白”。这次,大家集体性沉默,静静地看着窗外。“听说空气也能传播病毒?”有人悄悄问话,却无人回答。车一路走,一路放下人。灯火阑珊,看到他们拉着箱子离开的背影,我心里默念:兄弟们,保重,希望咱们不负重托!

踩点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座在建医院,这里,即将变身不见硝烟的“战场”。2月16日,记者3人去医院踩点。虽然还没有接收患者,到处都在紧急施工,但还是感到离病毒更近了一步,我们不敢乱动、乱摸、乱串。

2月17日,武汉天河机场。为了抢机位,大家不停前挪,大有摆到飞机落地线的架势——工作面前,职业习惯难改。终于,轰鸣的运-20带着115名高原火箭兵来了!和他们素未相识,却因为同样的求胜目标,我感觉到了一种亲近、一种崇敬。因为预有准备,我们最快在火箭军新媒体发了消息《战疫第一线,火箭军来了!》,让广大民众知道了这支队伍已然入列!当天,一名医疗队队员也发了一条朋友圈:“热干面病了,你不要怕,兰州拉面温暖你来了!”

战斗姿态

2月21日,医院首次接收患者,考虑到要爬上爬下、变换机位,我只戴着2层口罩做防护,在距离病人入口20米外的角落等着拍摄。“怎能这么大胆?”在场的院领导不放心,把我和战区的另一个记者“抓”到了隔离墙外,还要求我们蹲下来、相机伸过墙外,搞“潜望镜式”观察拍摄。这明显是无法工作的!等他们开始关注患者时,我们又恢复了“战斗姿态”。只是,会留意一下风向,尽可能顺风方向拍。

医院接收首批病人病房里,我也被警告“不要触碰接触任何东西”“不要大声说话和快走快动”。但真的工作起来,这些也很难做到。一次,跟拍抢救患者画面时,我们跑了起来,惊得后面一串提醒,“别跑,你们别跑啊!”因为怕成为污染源,我的相机被4层保鲜膜裹上,光圈和快门只剩2、3个档位可用,相当于傻瓜模式。戴着三层手套操作,时间一久,按快门的手指头会又麻又疼。我们不仅要做好自身防护,还要平均分配好精力体力,做好打好每一次“遭遇战”的准备。

三名记者在前往医院的班车上

防护服

“不让进,今天领的防护服不多!”2月23日,我第一次进“红区”,就被感染十四科负责管理物资的“总管家”王伟拦住了。每天早早去库房排队领物资,每一件都要用到刀刃上,她的算计,我们理解。软磨硬泡,搬出领导打电话,最后才如愿以偿。从那以后,我们就告诫自己,要珍惜每一套防护装备,尽量在里边“呆够钟”。

刚穿上防护服的我,紧张、好奇、憋闷还有些许恐慌,感觉自己挺像个宇航员。“嗨,热干面!”大家对我打招呼。原来,调皮的护士在我隔离衣上写上了“热干面”的字样。后来,由字到诗到画,大家的防护服上演变出一道道“最美”景观。

穿上防护服后不能吃饭喝水,不能上厕所,有些人是戴着尿不湿参加战斗的。超过两个小时后,人就开始浮躁、烦闷。最佩服从军31年的护士长李晓莉等“聚能环型”强人。她们穿上防护服就不愿出“红区”,战斗状态满格。其实,大家是上班不喝水、下班拼命补。敬业与忍耐,奉献与无畏,全在这一袭白衣间。

李晓莉对患有严重压疮的老年患者进行清创护理

护目镜

穿过三道缓冲区,推开最后一道门,我们来到了“红区”。虽然此前我已经6、7次到这里踩点,非常熟悉病房环境。但接收患者之后,这里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透过护目镜,我看到医护人员眼睛里的丰富内容,有坚定,有希望,也有焦急,甚至有一些彷徨,这是他们对污染区产生的初期本能反应。我曾看到医院“插拔管敢死队”(通俗叫法)队员累得靠墙睡着,也有年轻护士呕吐在口罩中,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严重者眼睛会压出淤血……但在病患面前,医者本色格外动人。

队员单润刚走出病房后累得睡着护目镜上的雾气挡不住他们填写医嘱的标准;三层胶皮手套影响不了他们抢救生命的娴熟技能;看似羸弱的女护士,竟能独自为不能自理的老年病患翻身护理……

对记者而言,只要护目镜起雾,就无法取景,等于变成了“伤员”。吃过两次亏后,进“红区”我都要把护目镜带子勒紧。时间一长,人开始头疼、恶心、冒汗。我只好用力地眨眼、拱鼻子(不能用手去调整),希望借此舒缓一下,但带子却像紧箍咒一样更加难缠。眩晕,实在受不了!我坐到护士站的角落闭目养神。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再用实用主义“欺骗”自己:坚持下来,再拍一点,就可以少进来一次了!

出“红区”要经过三道缓冲间。我每脱一层防护服,还要给相机脱一层“衣服”、严格地消一遍毒。另一边,记者李永飞、许溟用纸杯端着酒精,杯里泡着防水运动相机。约一小时后出门,终于等来最爽体验,那就是摘下护目镜的一刻:豁然开朗,春光明媚,整个世界又是我的了!

记者许溟出“红区”后,到医院补给站补充能量

ICU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是许多记者的座右铭。ICU,是医院感染风险最高的地方,也是医护人员与病魔交锋的战场。这里,注定有不一样的新闻和画面。3月9日,医院组织首例摘除ECMO(人工膜肺)手术。各种仪器嘀嘀,队员紧张走动,因为是一场大手术,病房内的空气有些凝重。病床左上角,好机位!但那里,也是堆放手术污染物最多的地方。去不去?敢不敢?思想在斗争,脚步却不由自主地一点点挪过去。

同时,我看到许溟也从另外一边慢慢地退过来。他的后背贴到我的镜头时停顿了一下,那种心照不宣,两人最懂得。3月11日,采访时突然听到医护人员的喊声:“快!17床危险!”一名患者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眼看要休克!“插拔管敢死队”队员单润刚赶忙冲过去,开气道、测心率、不到一秒时间完成插管……因为相机被裹住,我只能靠前拍摄,镜头距离患者口部喷出的强浓度病毒,不过20多厘米。

拍摄过程中,我一般是小碎步慢慢移动,不能动作过猛,以免引起防护服内外的气流涌动,同时还要时刻警惕四周,生怕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开卷有益!”这是我们3名记者的一致观点。不管是一起进ICU采访,还是单兵突击,我们一般都是把设备电量耗尽、挖到最多素材再出去。

军礼

“我想给妈妈过生日。”患者张宇翔和母亲在医院的不同病区隔离,进院后就再没有见过面。医护人员带着他和长寿面、生日蛋糕,到病房里完成了心愿。同房的患者有感而发,“感谢火箭军,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见到解放军,我们就有救了”是很多刚入院患者的真实想法。“用生命护佑生命”是全体医务人员的心声誓言。科主任李惠珍带着救治患者“作战图”工作,副主任医师张红霞发朋友圈求特效药,护师马雅丽喂患者一次饭就得半小时;更多医护人员给患者送零食、生活用品,播撒胜利阳光……多少次与死神掰腕,天天地护理胜亲人,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热泪。

“闺女,我要出院了,让我抱你一下”“武汉不一样,再来时,我请客,保证你们每天吃的不一样”“谢谢您为我们拼过命,热干面人民铭记于心”……在现场,记者亦被感动温暖。

3月28日,感染十四科最后一批患者出院。一名女士深深地鞠躬致谢,队员单润刚赶紧还礼,这也是他们献给武汉人民的军礼!

4月初,一直负重前行的医院沉寂下来,陆续展开洗消、清理作业,大家没有机会再进去战斗了。

“心里当然是希望它早日关掉,但真正离开时又舍不得,这里有我们和武汉人民难以割舍的情谊。”许多医务人员对记者这样表达心声。

血脉同胞,以身护航,交融鱼水深情!

世上本没有超级英雄,大家只是挺身而出的担当者,在这个特殊战场留下了各自的光点。但这一道道光,照亮了黑暗,带来了光明。

如今,杏林春暖,落樱缤纷,让我们再敬一个军礼吧,向着英雄的武汉!

​​编者按:2020年新春,火箭军派出3名记者参与武汉抗疫防控一线报道,向外界传递火箭军支援湖北医疗队的战斗动态和感人故事,带给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希望。记者战位,就在战斗打响的地方。今天,通过一篇记者手记,我们再去感受一下那些真实的战斗场景……

出征

2月14日,情人节,北京。按照“惯例”,我是每年增加一朵玫瑰送给爱人,再亲自下厨献上一场温馨家宴的。“出征!”危情在即,新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即将驰援武汉,火箭军派出3名记者同去战斗。丢下浪漫,我赶紧开始准备各种“战地”物资:领药,打针,打包单位特批的200个口罩……

画家曹天龙作画,为笔者补一幅情人节献花场景前路风险未知。当晚,家里送行宴气氛有些冷场。从不在意家外“大事”的母亲突然说了一句,“去吧,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嘛!”随后话风一转,安慰我说,“放心吧,菩萨一定保佑你!”我竟无言以对。

2月15日一早,首长相送,同事送行,庄重又带点悲壮。向着武汉,动车启动了,我发了2020年的第一条朋友圈。“来了,黄鹤楼,我们用责任和爱力,从这里拿走荣光!”

车站

2017年冬天,我到武汉出差时,曾登顶黄鹤楼眺望长江天际,感受这座城市的脉动。但这次,一下车就发现,封城后的她仿佛睡着了!

火车站空空荡荡,到入驻的酒店有40多分钟路程,期间,我只看到了3辆救护车、几个骑电动车的人。车上,是来自全军宣传战线的精英们。以往见面,大家是各种寒暄“表白”。这次,大家集体性沉默,静静地看着窗外。“听说空气也能传播病毒?”有人悄悄问话,却无人回答。车一路走,一路放下人。灯火阑珊,看到他们拉着箱子离开的背影,我心里默念:兄弟们,保重,希望咱们不负重托!

踩点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一座在建医院,这里,即将变身不见硝烟的“战场”。2月16日,记者3人去医院踩点。虽然还没有接收患者,到处都在紧急施工,但还是感到离病毒更近了一步,我们不敢乱动、乱摸、乱串。

2月17日,武汉天河机场。为了抢机位,大家不停前挪,大有摆到飞机落地线的架势——工作面前,职业习惯难改。终于,轰鸣的运-20带着115名高原火箭兵来了!和他们素未相识,却因为同样的求胜目标,我感觉到了一种亲近、一种崇敬。因为预有准备,我们最快在火箭军新媒体发了消息《战疫第一线,火箭军来了!》,让广大民众知道了这支队伍已然入列!当天,一名医疗队队员也发了一条朋友圈:“热干面病了,你不要怕,兰州拉面温暖你来了!”

战斗姿态

2月21日,医院首次接收患者,考虑到要爬上爬下、变换机位,我只戴着2层口罩做防护,在距离病人入口20米外的角落等着拍摄。“怎能这么大胆?”在场的院领导不放心,把我和战区的另一个记者“抓”到了隔离墙外,还要求我们蹲下来、相机伸过墙外,搞“潜望镜式”观察拍摄。这明显是无法工作的!等他们开始关注患者时,我们又恢复了“战斗姿态”。只是,会留意一下风向,尽可能顺风方向拍。

医院接收首批病人病房里,我也被警告“不要触碰接触任何东西”“不要大声说话和快走快动”。但真的工作起来,这些也很难做到。一次,跟拍抢救患者画面时,我们跑了起来,惊得后面一串提醒,“别跑,你们别跑啊!”因为怕成为污染源,我的相机被4层保鲜膜裹上,光圈和快门只剩2、3个档位可用,相当于傻瓜模式。戴着三层手套操作,时间一久,按快门的手指头会又麻又疼。我们不仅要做好自身防护,还要平均分配好精力体力,做好打好每一次“遭遇战”的准备。

三名记者在前往医院的班车上

防护服

“不让进,今天领的防护服不多!”2月23日,我第一次进“红区”,就被感染十四科负责管理物资的“总管家”王伟拦住了。每天早早去库房排队领物资,每一件都要用到刀刃上,她的算计,我们理解。软磨硬泡,搬出领导打电话,最后才如愿以偿。从那以后,我们就告诫自己,要珍惜每一套防护装备,尽量在里边“呆够钟”。

刚穿上防护服的我,紧张、好奇、憋闷还有些许恐慌,感觉自己挺像个宇航员。“嗨,热干面!”大家对我打招呼。原来,调皮的护士在我隔离衣上写上了“热干面”的字样。后来,由字到诗到画,大家的防护服上演变出一道道“最美”景观。

穿上防护服后不能吃饭喝水,不能上厕所,有些人是戴着尿不湿参加战斗的。超过两个小时后,人就开始浮躁、烦闷。最佩服从军31年的护士长李晓莉等“聚能环型”强人。她们穿上防护服就不愿出“红区”,战斗状态满格。其实,大家是上班不喝水、下班拼命补。敬业与忍耐,奉献与无畏,全在这一袭白衣间。

李晓莉对患有严重压疮的老年患者进行清创护理

护目镜

穿过三道缓冲区,推开最后一道门,我们来到了“红区”。虽然此前我已经6、7次到这里踩点,非常熟悉病房环境。但接收患者之后,这里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透过护目镜,我看到医护人员眼睛里的丰富内容,有坚定,有希望,也有焦急,甚至有一些彷徨,这是他们对污染区产生的初期本能反应。我曾看到医院“插拔管敢死队”(通俗叫法)队员累得靠墙睡着,也有年轻护士呕吐在口罩中,长时间佩戴护目镜,严重者眼睛会压出淤血……但在病患面前,医者本色格外动人。

队员单润刚走出病房后累得睡着护目镜上的雾气挡不住他们填写医嘱的标准;三层胶皮手套影响不了他们抢救生命的娴熟技能;看似羸弱的女护士,竟能独自为不能自理的老年病患翻身护理……

对记者而言,只要护目镜起雾,就无法取景,等于变成了“伤员”。吃过两次亏后,进“红区”我都要把护目镜带子勒紧。时间一长,人开始头疼、恶心、冒汗。我只好用力地眨眼、拱鼻子(不能用手去调整),希望借此舒缓一下,但带子却像紧箍咒一样更加难缠。眩晕,实在受不了!我坐到护士站的角落闭目养神。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再用实用主义“欺骗”自己:坚持下来,再拍一点,就可以少进来一次了!

出“红区”要经过三道缓冲间。我每脱一层防护服,还要给相机脱一层“衣服”、严格地消一遍毒。另一边,记者李永飞、许溟用纸杯端着酒精,杯里泡着防水运动相机。约一小时后出门,终于等来最爽体验,那就是摘下护目镜的一刻:豁然开朗,春光明媚,整个世界又是我的了!

记者许溟出“红区”后,到医院补给站补充能量

ICU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这是许多记者的座右铭。ICU,是医院感染风险最高的地方,也是医护人员与病魔交锋的战场。这里,注定有不一样的新闻和画面。3月9日,医院组织首例摘除ECMO(人工膜肺)手术。各种仪器嘀嘀,队员紧张走动,因为是一场大手术,病房内的空气有些凝重。病床左上角,好机位!但那里,也是堆放手术污染物最多的地方。去不去?敢不敢?思想在斗争,脚步却不由自主地一点点挪过去。

同时,我看到许溟也从另外一边慢慢地退过来。他的后背贴到我的镜头时停顿了一下,那种心照不宣,两人最懂得。3月11日,采访时突然听到医护人员的喊声:“快!17床危险!”一名患者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眼看要休克!“插拔管敢死队”队员单润刚赶忙冲过去,开气道、测心率、不到一秒时间完成插管……因为相机被裹住,我只能靠前拍摄,镜头距离患者口部喷出的强浓度病毒,不过20多厘米。

拍摄过程中,我一般是小碎步慢慢移动,不能动作过猛,以免引起防护服内外的气流涌动,同时还要时刻警惕四周,生怕影响了医护人员工作。“开卷有益!”这是我们3名记者的一致观点。不管是一起进ICU采访,还是单兵突击,我们一般都是把设备电量耗尽、挖到最多素材再出去。

军礼

“我想给妈妈过生日。”患者张宇翔和母亲在医院的不同病区隔离,进院后就再没有见过面。医护人员带着他和长寿面、生日蛋糕,到病房里完成了心愿。同房的患者有感而发,“感谢火箭军,你们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见到解放军,我们就有救了”是很多刚入院患者的真实想法。“用生命护佑生命”是全体医务人员的心声誓言。科主任李惠珍带着救治患者“作战图”工作,副主任医师张红霞发朋友圈求特效药,护师马雅丽喂患者一次饭就得半小时;更多医护人员给患者送零食、生活用品,播撒胜利阳光……多少次与死神掰腕,天天地护理胜亲人,赢得了患者的赞誉和热泪。

“闺女,我要出院了,让我抱你一下”“武汉不一样,再来时,我请客,保证你们每天吃的不一样”“谢谢您为我们拼过命,热干面人民铭记于心”……在现场,记者亦被感动温暖。

3月28日,感染十四科最后一批患者出院。一名女士深深地鞠躬致谢,队员单润刚赶紧还礼,这也是他们献给武汉人民的军礼!

4月初,一直负重前行的医院沉寂下来,陆续展开洗消、清理作业,大家没有机会再进去战斗了。

“心里当然是希望它早日关掉,但真正离开时又舍不得,这里有我们和武汉人民难以割舍的情谊。”许多医务人员对记者这样表达心声。

血脉同胞,以身护航,交融鱼水深情!

世上本没有超级英雄,大家只是挺身而出的担当者,在这个特殊战场留下了各自的光点。但这一道道光,照亮了黑暗,带来了光明。

如今,杏林春暖,落樱缤纷,让我们再敬一个军礼吧,向着英雄的武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