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学生求职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海正诠释“众人拾柴火焰高”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少颖 张慧 资深记者 陈伊萍 记者 高文
2020-05-23 13:4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在家如何准备春招?简历怎么写?视频面试怎么准备?……大学生求职的疑惑,都可以在刘健制作的短视频里找到解答。

刘健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辅导员,制作求职动画短视频、收集分析招聘信息、缓解学生焦虑情绪……三个多月来,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他的头等大事。

何蕊 设计

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预计总量19.3万人,比去年增加0.3万人。受新冠疫情影响,不少毕业生的求学、求职计划被打乱,正因如此,对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视,也不同以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出现了39次。

如今,正有更多的“刘健”们在鼎力相助。

高校在抖音上开就业指导讲座,联合企业举办线上招聘;上海发布促就业举措,上线“毕业生就业随申码”……找工作,应届毕业生不是在孤军奋战,上海各方正为他们提供着不断线的就业服务。

辅导员鼓励学生成为“斜杠青年”

刘健制作短视频指导学生就业。  受访者供图

今年1月底,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辅导员刘健意识到,今年有留学打算的同学升学可能会受到疫情影响。更让刘健焦心的是,他们在求职方面尚处于“零”状态。

刘健制作的求职短视频  受访者供图

如何让这些学生快速进入求职状态?利用自己擅长的信息技术,刘健开始制作系列视频“大学问”。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求职问题,刘健系统性地整理了相关建议。而这些建议都是他结合自己以往实习和工作的切身经验、留意行业动态、参考资料总结而来。

作为辅导员,及时向同学转发招聘信息也是他最常做的一件事。他还会简单分析岗位和地区发展前景,以期学生能快速了解岗位,有针对性地投递简历。

刘健接到最多的电话,还是学生们的求职咨询。应届硕士生小欧(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学了七年德语的硕士毕业生,小欧表示,“还是想找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但目前,各外国语中小学的招聘工作仍处在停摆状态。想到自己的理想或与现实相差甚远,她悄然落泪。

刘健则安慰她说,“也未必太纠结于专业,可以拓宽视野,继续保留自己的专业兴趣,做斜杠青年也挺好的。”听了辅导员的建议,小欧开始尝试更多的工作机会。目前,她已经开始在同济医院德语翻译岗实习。

刘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他的经验来看,实际上,今年本科生收到的offer质量都比较高,签约单位涵盖广为人知的教育机构、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部分原因在于,受疫情的影响,学生知道着急了,做好规划,更加主动出击。”

特殊时期,特殊形式,特殊举措

今年4月,上海师范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联手FESCO Adecco外企德科推出线上“职业能力提升训练营”,直击诸多求职“痛点”。

对应届法学硕士毕业生张溪田来说,训练营让她受益匪浅。“听了就业形势分析后,对求职有了更系统的规划。”张溪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去年刚开始找工作时,她把精力主要放在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上,训练营帮她打开了视野,之后也参加了一些银行、高校的招聘,尝试更多可能性。

“STAR法则是,Situation情形、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5月,接档训练营,上师大推出三期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讲座直播,帮助女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增强求职信心,这也是该校每年的惯例。

首场直播便吸引了很多女生,获得近四千点赞。“很有意思、互动性也很强。”这是会展专业毕业生庞婷婷首次观看抖音直播讲座。她说,讲座内容很有启发,可以帮助自己找到想要的方向。

努力帮助学生就业,体现着校方责任。在特殊时期,面对特殊形势,要用特殊举措来促进就业。

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获悉,自5月8日起,该校领导班子成员全部下沉学院,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该校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织10多名专兼职职业咨询师,全天在线指导;梳理8项就业手续,对学生开展“不见面”在线服务。下一步,学生处还将针对求职有困难的学生群体实施就业援助计划,力度不减,动态管理,确保就业援助、服务和保障不断线。

空中招聘活动“不打烊”

促就业不仅要帮助毕业生打开思路,更要为他们搭建更宽广的就业舞台。

高校致用人单位和校友的一封信,请求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举办线上招聘会、专场宣讲会、空中双选会……这些都是今年各大高校的常规动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表示,要以60周年校庆契机,盘活借力校友资源,完善“实习就业生态链”,从源头抓起,形成招生、培养、就业的相互联动和良性循环机制。

受疫情影响,线下招聘取消后,线上的招聘活动依旧热闹。

疫情期间,一家信息类外企与上海海洋大学爱恩学院签约了7个学生。

爱恩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届毕业生尹力就是其中之一。“通过疫情期间的网上宣讲会,更加了解这个企业,加上老师介绍了学院与公司历年合作的情况,我决定加入这个公司。”她说,“签约之后发现,原来公司有不少学长学姐,我们也会把工作情况与同学们交流。之后陆续又有好几个同学签约来到了这里。”

爱恩学院就业指导老师秦梅介绍,疫情期间,学院专门组织了公司的线上宣讲。此外,学院和公司还签订了就业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双方信任度和合作度都在不断提高。

学院还多方了解各企业的需求,企业招聘信息一出来,马上通过微信群、qq群、腾讯会议等与学生沟通,点对点进行就业帮扶。

为了及时地向学生传达就业信息,同济大学选择通过网络进行矩阵式就业信息推送,通过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同济就业”微信公号、就业工作微信群(教师)、毕业班班级联络人微信群(学生)、手机短信等,确保信息到达率。

2月以来,“同济就业”微信公号共推出300余篇推送,阅读量累计数十万人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主动跨前一步

帮助大学生就业,绝不仅仅只是学校的责任,上海各方也一直在行动。

5月,上海推出九大“硬核”行动促进大学生就业。其中“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措施受到关注。这一举措通过补助来激励企业,间接达到帮扶大学生就业的目的。 

澎湃新闻记者还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2月18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布《关于应对疫情做好2020届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3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上海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主动跨前一步,提前对接区域内高校,通过“云指导”“云讲座”“云聘会”等形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线上就业创业培训服务。

5月21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正式发布“毕业生就业随申码”,通过一网通办服务,结合随申码应用场景,将“就业服务”和“就业管理”进行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推进上海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19.3万应届毕业生和21318家用人单位发布的61786个岗位通过一网通办和随申码联系在一起,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表示,虽然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但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不能停、不能等,将继续努力推出更多“硬核”举措稳就业、促就业,与各界协力实现疫情防控和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双胜利”。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