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五卅运动95周年︱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的五卅运动史料编纂

马军
2020-05-30 10:19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五卅运动史料》从最初收集资料,到最后出齐的43年间,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尤其是现代史研究室的许多同人都曾参与其事。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军

(一)

作为上海史、中共党史、中国工运史、中国现代史、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几十年以来五卅运动史可谓一门“显学”,资料集、著作、论文、文章等各类成果数不胜数。

早在1962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就秉承中共上海市委的指示,开始组织力量编纂五卅运动的史料,3年间便积累了大量的资料。由于“文革”的影响,该工作停顿了十多年,直到1978年才重上轨道,并将成果陆续汇编出版。《五卅运动史料》分为3卷,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于1981年11月、1986年8月、2005年12月,总字数达212万,是为建国后第一部较为系统的五卅运动资料书。若以内容划分,则可分为五大部分,即:一、重要论著、回忆和历史文件;二、从二月罢工到五卅运动的爆发;三、五卅运动中上海各阶级、各团体的活动;四、五卅运动在全国各地的展开、侨胞和国际支援;五、帝国主义、军阀政府对五卅运动的镇压和破坏。

该书取材广泛,包括《热血日报》、《民国日报》、《申报》、《新闻报》、《大陆报》、《字林西报》等十几种中外文报纸和《向导》、《中国青年》、《上海总工会日刊》、《血潮日报》、《国闻周报》、《图画时报》、《密勒氏评论报》、《中国经济月刊》等四十余种中外文期刊,以及相关书籍、档案。

当年,课题组曾派人走访了许多资料收藏单位,如北京图书馆、中国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北京外贸学院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东北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市档案馆、中华书局编辑部图书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上海市公安局档案处、上海市纺织工业管理局、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上海第二棉纺织厂,等等。上世纪60年代初,还曾派人专程到北京采访问了李立三,请其回忆二月罢工和五卅运动的经过。嵇直、陈宝聪、沈孟先、姚天羽等亲身参加者也应约写了回忆文章。 为了使这套资料能尽量生动、形象地反映当时的情况,课题还花了较多的时间搜集到许多照片,最后选用了180余张。

《五卅运动史料》从最初收集资料,到最后出齐的43年间,历史研究所,尤其是现代史研究室的许多同人都曾参与其事,其中有沈以行、张有年、傅道慧、沈幽蕡、汪绍麟、刘运承、倪静兰、叶庆俊、章克生、吴绳海、王作求、叶元龙、顾长声、金亚声、姜沛南、张铨、张培德,等等。他们为之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和精力。

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好评,有力地推动了五卅运动研究的开展。国内外学者以此为基本史料撰写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天津、武汉、安徽等地的学者则相应编纂了五卅运动在该地的资料汇编,研究水平由此上了一个台阶。

《五卅运动史料》3卷本

(二)

从1963年5月起,现代史组成员傅道慧在组织和参与五卅资料收集、编纂的同时,还奉上级之命撰写一本有关五卅运动过程的简史。她在顾歧山、曾演新的协助下,于1964年3月完成初稿。先由副所长沈以行审阅,再分送所内外征求意见,先后听取了北京黎澍、缪楚黄、奚原、曲跻武、金冲及等,和上海黄逸峰、杨宽、方诗铭等二十多位专家的意见,并据此进行了修改,于1965年定稿。由于十年动乱,这本书被搁置了十几年。直至“文革”结束后历史研究所恢复重建,傅道慧找出旧稿,又到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继续调查、搜集资料,反复修改了4次,才最后交付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85年3月正式出版。

傅道慧著《五卅运动》

就在上书出版的两个月后,由历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成员任建树和张铨合著的《五卅运动简史》一书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面世。对此,任建树后来在《终身反对派的书写者》一文中是这样回忆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的李新还是比较慎重的,他当时在主编一套《中国革命史丛书》,他说陈独秀不是不可以写,但不能作为这套丛书的第一本,第一本应该是上海事件的研究,你们找找。于是就有了《五卅运动简史》。1985年离五卅运动60周年纪念只有三四个月,时间很紧,我和所里的张铨合作,提纲、目录是我列的,张铨负责收集材料、写第一稿,而我负责第二稿。我们两人没日没夜地赶稿,终于及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任建树、张铨著作《五卅运动简史》

又过了30年,2015年初,现代史研究主任马军组织室内外青年同人,与上海市总工会《主人》杂志编辑部合作,联合推出了一本专门面对工人群众的小册子——《回望五卅:纪念上海市总工会成立90周年》(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10月版)。该书以教育性、故事性、可读性为基本特点,文字通俗易懂,注重将历史场景与现实状况紧密联系,试图较为全面地反映五卅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现代史研究室同人2015年撰写、出版之《回望五卅》

除了以上三书外,这几十年间,上海社会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尤其是现代史研究室和工人运动史研究室围绕着“五卅运动”、“沪西工友俱乐部”、“顾正红”、“二月罢工”等专题,贡献了一大批论文、文章,在此恕不一一列举。

不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还曾主办纪念五卅运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是为第一次全国性的五卅运动学术讨论会。参会有北京、天津、黑龙江、内蒙、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上海等16个省市代表和美国、日本来宾共98人,提交论文58篇、专著2部。现代史研究室主任任建树先生担任大会秘书长。大会围绕着五卅运动的历史地位及意义,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作用,总商会的阶级属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取得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反响。

报道五卅运动6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历史所简报》

(三)

当年3卷本《五卅运动史料》的编余资料,今天仍保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代史资料室内,其中尤以外译汉资料数量较多,且最为珍贵。其中主要是档案和报刊,前者有美国对外关系文件、日本外务省档案、内外棉株式会社参考资料、英国议会辩论记录、英国蓝皮书、六国调查沪案委员会报告、上海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上海工部局警务处五卅档案、会审公堂记录等;后者有《字林西报》、《大陆报》、《远东时报》、《中国快邮电讯报社论》、《美国亚细亚杂志》、《美国新共和国杂志》、《美国外交季刊》、《英商公会月刊》、《英国大圆桌季刊》、《中国经济月刊》等,字数总计在200万字以上。我们拟对上述资料进行仔细校订,并寻机作为《五卅运动史料》第4、5卷予以正式出版,以此应对2025年五卅运动100周年的来临。

保存有大量编余资料的现代史研究室一角

除此之外,今后几年间,我们还将对五卅运动研究进行通盘性的爬梳、归纳和整理,主要涉及:过去几十年间到底有哪些机构、哪些专家做过这一研究?在此过程中,与政治形势的变化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当时是如何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是否进行过口述采访?是否举办过专门的学术讨论会,其进程如何?书写和编撰按照的是怎样的思维和逻辑?成果到底有哪些,彼此间的优劣长短如何?研究方法和观点的历史局限性又在哪里?等等。对于这些内在、规律性的东西,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反思和总结,并编制相应的目录索引。由此基础上,推出若干专著。

总之,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过去一直是 “五卅运动”研究的重镇,今天仍然应该继续努力,争取推出新的、更好、更多的成果。

    责任编辑:彭珊珊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