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征:旱天课

2020-05-31 16: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旱地上的天课

——王征的西海固影像《旱天课》简述

张畯

《旱天课》,应断句为:旱-天课。

旱,缺水少雨,特别突出西海固的干渴。

天课,伊斯兰宗教术语,意为将合法收入的一部分奉献出来用于接济需要帮助的人。

《旱天课》,起码有两重含义。对旱地上的穆斯林恪守信仰、完成一生天课的纪录和敬意;又何尝不是摄影家以十余年的数万张底片,为这片土地留存和履行的一份天课!没有强制的天课,只有自觉自愿的虔诚和义务。

著名摄影家、金像奖获得者王征最为人熟知的便是他的《寂寞生灵》(中国摄影家黑皮书系列之一)。《旱天课》与《寂寞生灵》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创作完成于本世纪初。《寂寞生灵》出版后面对“西海固的代言人”赞誉,王征本人保持着高度的自省,但这背后确实是他对西海固所进行的长达数十年的不懈拍摄,提起西海固仍然无法绕开《寂寞生灵》。而《旱天课》则可以看做是《寂寞生灵》的“姊妹篇”,是对西海固影像的再次挖掘和呈现。乃至他2013 年在上圈村组织的大型影像实验,也是对西海固一个移民搬迁中的村子进行的视觉人类学观察和影像留存。不管是《寂寞生灵》、《旱天课》还是上圈,都可看作王征在这片故土未曾间断的持续关注、行走和思考,并对不同阶段“乡土中国”的视觉呈现。

汪晖曾在《旧影与新知》中从电影的视觉来探讨乡土或者土地的文化意义。电影中的黄土,“是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即把自然的、普通习见事物转化为一种陌生的、令人惊奇的事物,从而发现那些在日常性中的深刻含义。”

而当下的中国乡土是历经田园文学中的乡土,“乡土文学”中的乡土,20年代乡建运动中的乡土,“革命文学”中的乡土,第四代导演作品中的乡土,“知青文学”作品中的乡土,进城农民工身后的乡土,艺术家以艺术方式介入乡建的乡土,移民搬迁和精准扶贫政策关照下的乡土等等之后所有这些历史的遗产,它是个复杂的混合物和沉淀层,或者说是个“后乡土社会”里的乡土或“乡村振兴”语境下的乡土。

西海固十年九旱,靠天吃水和种地。“水窖工程”里存的雨水和雪水,务必节约使用。曾在山区目睹他们用汤瓶在手心浇一点水,小心翼翼地捧着洗脸。看过张承志《旱海里的鱼》,也记得《心灵史》中提到穆斯林在礼拜之前有水则水净,无水的情况下也可以土净。水在西海固金贵到极致,在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中,用于礼拜前洗大小净的水,可以“清得像能生出莲花来”。

通观《旱天课》,“旱”字贯穿始终,满目黄土,植物稀少。旱,就是西海固“日常性中的深刻”。《旱天课》离不开对水的渴望:在水窖旁打水,到山沟底取水,新月时家园门口肃穆的水窖……这些都是对当地缺水生产生活方式的深描。在马金莲的中篇小说《长河》中,29岁的伊哈就是因为要解决从沟底往上挑水的难题,给家里挖水窖,结果被装满土的筐子掉下去要了命。这些因水而引发的悲剧,都可以追溯到那个地理/气候决定论上去——一个旱字。生活在这里,几乎是生死疲劳的坚守,而在这坚守中不乏精神上的清洁。自然环境恶劣,但一定要恪守天课,同时也在恪守“日常性中的深刻”。

完成《旱天课》,于摄影家也是“天课”意识驱使的夙愿。

四野无人,邦克声在心中响起;老者礼拜之前,他大约做的是土净;雪花落定尘埃,万物此间归一,唇齿间的经声回荡在雪野……那孩子跑得出去吗?身后的扬尘掩不住他留下的脚印……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恪守天命。

田间劳作的农妇、抓着一只小鸭子的女孩、待嫁的女子。都是女性,或劳作、或成长、或跨越人生的阈门,她们在各自人生的不同阶段静修!劳作的农妇让人想到米勒《拾麦穗者》这一类的图式和母题。相对于收获的时刻,这片旱田极有可能会辜负了妇人的劳作,但这仍然阻止不了她们把种子撒下去,把肥追进地里,她只管完成属于劳动的高贵和尊严;至于旱田给她的回报,她无法左右,只有天知道!(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艺术摄影圈”,观看更多精彩摄影作品。)

罗曼·罗兰曾称,米勒画中的三位农妇是“法国的三位女神。”将《旱天课》中劳作的农妇称之为“女神”有些矫情,我们缺乏这样的文化传统。但那种雕像般的结实感,则是无言站立中的千言万语,低垂的阴云更赋予画面一层凝重、悲情的基调。

墙根下拄半截木棍蹲着的老汉,两手笼在袖口的老妪,崖面背后兀立的电杆,需要躬身才能钻进去的土院门洞,看不到什么家产,能有什么家产呢?!而又能带走什么呢?这一刻的地老天荒,便是他们一生的浓缩,也必将是他们留给世间最为坦诚的标准照——在浩荡的时间之流中,摄影师勒住了那根奔跑的缰绳,夺下这人间永恒的一幕。

抱着五把锄、锨、镢头的女子侧身走在路边,应该是中学生的年龄,由于各种工具重心不稳,胳膊和手使尽了全力,拧着身子,也无法将其归拢,随时有掉下来砸到脚的危险。可能是要躲避直视的镜头吧,可显然又躲不过,这一刻她选择微微低头,闭上了眼睛。这一闭,既保全了自己,也降低了摄影师自责的程度。照相机这把“枪”,时时在冒犯对象,时时在挑战伦理。但从一幅优秀的作品中,我们必须要看出摄影师的“暴力”和“铁石心肠”,他明知伦理拷问却当机立断、人魔一体、迎上前去,坚决按下快门。正因为有了拍摄时的“铁石心肠”,才有了面对照片时的肝肠寸断,冰冷的镜头下面热烈的心跳,这真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说,优秀摄影师的心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们是内部脆弱的冷眼杀手。当然,这不是在说图像是“不道德”的,那些让我们不忍直视的,往往是最有力量的图像。

布列松认为,拍照是“寻找世界的结构——沉醉于形式带来的纯粹快乐”。以视觉呈现为主的摄影不仅要寻找世界的表面结构,这需要具备被苏珊·朗格所称的“视觉力”。优秀的摄影师必然是一个如结构主义“五巨头”之一的罗兰·巴特所说的“结构者”。但不能就此止步,还要切入对象内部,深入挖掘出对象隐藏着的内在形式和意义结构。如《心灵史》创作之前对七个“门”的结构发现。王征不但在发现西海固的表层视觉结构上,在同一代的摄影家中贡献了视觉形式语言上的醒目特征和独到创新,比如对大场景和群像游刃有余的驾驭控制能力,而且在《旱天课》文本的内部编辑架构上,也触摸到了西海固核心的“隐秘结构”。

这是一些大澄静的影像,天地间的个体孑然一身仿若先知;这是一些大寂寥的影像,聚合的人群显得更加孤单冷清。就连那最为喜庆的出嫁,都能觉出一层比一层厚重的悲凉。不知何为的仪式,像是最为肃穆的生命演出,他们集体朝着一个未知的/确知的方向走去……

西海固的影像能灼伤人的眼睛,不敢轻易去看,需要心理和目光上的双重准备,来迎接这最为凌厉的“杀伤”!聪明的读者就像石舒清笔下的那头牛,知道那清水里隐藏着致命的刀子,想躲,却躲不开。看着他们或哭或笑、或忍或受、或归于真主,这是绝望的诗意也是诗意的绝望。

摄影简单到最后只剩一个字——死!这个死有两层意思:一是照片拍下来的那一刻,作为那个时间点和物质的照片已经“死了”。当一个物象被拍下来时那个物就已经“无常”了,它是以秒的分数为计时单位的“稍纵即逝”,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如此直观地显示出一种“无常性”。二是不管你拍什么,最后你拍到的只有一样东西——死亡!哪怕图像上呈现出来的是生命的狂欢和喜悦,越发揭示出那个不可回避的终极。而这,正是摄影图像归根结底要告诉观者的事实。(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艺术摄影圈”,观看更多精彩摄影作品。)

《旱天课》中少不了葬礼上的场面,这是拍摄西海固躲不过去的题材。西吉青年女作家马金莲讲述扇子湾的《长河》中,同样是西吉,与《心灵史》的人性偏执和宗教狭隘相比,马金莲在波澜不惊的叙述中,让人直面超越宗教的终极问题:死亡。小说讲了五个关于死亡的故事:打水窖被土筐砸死;改嫁后有身孕劳动中被溜下坡的车压死(胎死腹中);先天性心脏患儿在漫山找马兰花时猝死;阿訇在宗教迫害中被抛尸;最后是母亲在久瘫后绝食而亡。劳动意外、胎死、疾病、宗教迫害、绝食。作者以一位成长中孩子的眼光,目睹了扇子湾四个人(五条命)的五种死法。这五种死法,便是对扇子湾人“向死而在”的浓缩总结。

《旱天课》里,一群回民迎着日光行走在一条长长的沟壑中,斜阳将人影拉得很长,通向远处的小路也泛着白光,形成一根具有引领和指向性的线条。天地岑寂,不知他们要走向何方……这是一幅充满了凝重感和深刻寓意的作品,这些个体和群体走在他们自己的天命里,走出了宗教般的肃穆庄严,并且忘记了周遭严酷的荒原。

路德维希·利希特曾在其回忆录中提到,有一次同三个朋友外出画风景,结果四幅画截然不同,就如四位画家有截然不同的个性那样。述者由此得出结论,根本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视觉,人们对形和色的领悟总是因气质而异的。“二人看见的是同一实物,但是各人有各人的眼睛。”这与沃尔夫林的“不存在什么客观的视觉”说法一致,亦即强调“视觉的主观性”概念。

关于西海固,除了王征的《寂寞生灵》和《旱天课》,不得不提青年摄影家刘劲勋的《苏菲的高原》。刘劲勋曾对王征的西海固和《苏菲的高原》做过一个近似图式的对照。中国摄影史上难得有这样典型的案例。在这种比较中,我们三人曾做过交流,尤其是作为两位摄影家,他们更能深深体会到具体每张片子拍摄的时点、背景、动机、目的、手段、语言调控、应变能力、审美偏向、对客体的态度和内心立场判断等等差异,简直是一览无余。残酷而真实,竟说不得谎!

贾克·洪席耶在其《影像的宿命》中说过,每个时代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观念,都与同时期的政治概念、科技发展、知识形态、生产体制、诠释系统、复制技术、叙事逻辑、日常生活形态以及历史主体之能动性等不同领域,有其共享的感知配置逻辑。因此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将王征和刘劲勋的西海固“拉平”进行比较,要时刻申明比较的“时差”(两人的作品创作时间相差一二十年),也要注意历史局限和语境差异。要从两者的比较中,看到属于两人各自时代的“知识型”和个人审美倾向,并在比较中明白:没有悬空的摄影,只有历史性的摄影和个人化的摄影。王征的西海固和刘劲勋的《苏菲的高原》,就像同一片旱地上开出的两枝花,也是两代摄影师敬献给同一片旱地的两份天课。(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艺术摄影圈”,观看更多精彩摄影作品。)

旱地如斯,天课不绝。

权当进入《旱天课》的一个引子。

王征简介: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的获得者,中国新时期纪实摄影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摄影家、策展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策展人委员会委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曾担任美国波特兰摄影节指导专家、亚特兰大摄影节专家见面会指导专家、美国“Critical Mass”担任专家评委、全国影展评委、全国青年影展评委等。第四届、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的总策展人。拍摄完成的大型纪实摄影专题“永远的西海固”,先后在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亚特兰大摄影节、美国休士顿摄影节、美国旧金山摄影周、法国巴黎中国之家、中国台湾国父纪念馆、北京宋庄艺术馆、广州双年展等地举办40余次展览。 主要学术出版物有:《中国摄影家王征—寂寞生灵》、《摄影中国1956—2006》、《像说》、《非像说》、《隐没地—上圈组文学与影像越界实验》、《乾坤湾—陕北单纯视觉与文化利用影像实验》、《华山论—新风景影像实验》、《显影》、《非常像—艺术家手机影像实验》、《影子的影子》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