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因为缺乏海神信仰?

2020-07-03 16: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看鉴君 看鉴

就世界性的知名度而言,每每提及神话,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几乎都是希腊神话《伊利亚特》或《奥德赛》,而非中国神话的开篇之作《山海经》。

《山海经》中记载了天神帝俊,地神黄帝轩辕氏,创世神女娲,以及诸多上古神灵,如果和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宙斯、天后赫拉和战争女神雅典娜等十二主神比,都可以有所对应。

但唯独海王波塞冬,在《山海经》中似乎找不到对应的海神角色。

对于这种现象,很多西方学者认为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纯粹的农耕文明,缺乏海神信仰所致。

这种说法在过去被不少国人不加思辨的予以接受,甚至出现了中国之所以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就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纯粹的农耕文明,先天就比海洋文明弱势所致。

其实,这种农耕文明VS海洋文明的图景,也不过是照搬18世纪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那段著名论断罢了,本不值一提。

而且,即便从孟德斯鸠的后继者约米尼所提供的分析思路来看,与其说中华文明是一个纯粹的农耕文明,不如说是一个半岛文明。

中华文明由于领土广博而带来的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使我们的某些地区具有农耕文明要素的同时,在某些地区却具有海洋文明的要素。

故而,其实中华文明自古以来便不缺乏海神信仰,自然也有各种与海神信仰有关的神邸。

中国本土神话中的海神是谁?

其实早在《山海经》中,就记载了四个海神,分别是东海海神禺虢(guó),南海海神不廷胡余,北海海神禺强,西海海神弇(yǎn)兹(zī)。

北方海神禺强又叫玄冥,身份是黄帝之孙,颛顼的重臣,同时还是上古时期的风神和瘟神,人面鱼身,脚踩两条红蛇,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

庄子在《逍遥游》中记述的鲲鹏,其实就是北方海神禺强的演变形象,其中,鲲为海神形象,鹏为风神形象。

东方海神禺猇是黄帝的儿子,北方海神禺强的父亲,他的形象是人面鸟身,脚踩两条赤红蛇,耳朵上挂着两条青蛇。

但《山海经》另一处又说,禺猇是儋耳国的国君,姓任,以五谷为主食,由此可以推测,这位北方海神历史上可能确有其人,曾是上古时期某位部族首领。

西方海神弇兹,乃上古十二祖巫之一,被称为中华老祖母,是“风”姓始祖。

南方海神不廷胡余,所属不详,不过他与其他三个海神的区别是:他长着人面人身,东、西、北海的海神都是人面鸟身。

故而可以推断南方海神应该晚于其他三个海神,因为早期的海神由于受原始图腾崇拜影响,所以其形象多为人兽拼接而成。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人兽拼接体不见了,民间对海神的信仰也趋于人格化。

据《龙鱼河图》记载,汉代的人们为海神取了人名,还为他们搭了姻缘线,配上了夫人。

东海君冯青,夫人为朱隐娥;南海君赤视,夫人为翳逸寥;西海君勾丘百,夫人为灵素简;北海君是禹帐,夫人为结连翘。

到佛教传入之后,由于佛经中描述的“那伽”法力无边,能行云布雨,同我国的龙的形象相似,于是就直接翻译成了龙。

龙也就取代了中国原始海神,成为海中之王,龙王同早期的海神一样居于海的四方,负责掌管云雨,受到了老百姓的尊崇。

而朝廷为了招安民间信仰,也开始逐渐开始承认民间的龙王信仰,其中有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官方正式册封四海龙神为龙王。

天宝十年(751年)正月,唐玄宗封四海龙王为王,分别是东海广德王、南海广利王、西海广润王、北海广泽王,四海龙王又与五方中的对应方位颜色和本领相结合,于是就有了我们在《哪吒闹海》中所看到的四海龙王形象。

不过龙王外貌上虽有龙的特征,但又有人间帝王般的仪容,还可完全幻化成人形。这也表明海神的进一步人格化。

不过这种人格化的彻底完成,还要等到宋代。

从人到神

进入宋代之后,随着神文时代的影响逐渐消失,被神格化的对象不再是传说中的神灵而是那些勇于与变化莫测的海洋抗争的实在人物。

而其中最为有名的便是今日信徒遍布海内外的妈祖。

据说妈祖本是一位叫做林氏的普通女性,据南宋廖鹏飞所写的《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林氏是生长于莆田湄洲岛的女巫,能预知祸福,在死后为当地人奉为神灵。

虽然在宋代林氏的姓名与功绩都没有明确的记载。

但是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她很可能是因为熟知气象水文,以巫女的身份为当地民众出海打渔经商提供很多宝贵意见,因此为当地民众所爱戴,最终在死后被神格化。

与妈祖类似的,还有出自福建古田,据传能够呼风唤雨,降妖除魔的临水夫人。

据《十国春秋》记载,临水夫人拜道士陈守元为师,能与鬼物交流,驱使五丁,鞭笞百魅,当时有白蛇为祸一方,临水夫人便率领弟子作丹书符,除掉白蛇保了一方平安。

可见这一时期被神格化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几分巫术色彩。

其实,巫师或巫女被神格化,在是人类文明上普遍存在过的一种现象。

比如苏格兰学者托马斯卡莱尔,便认为北欧神话中的众神之父奥丁的原型,其实就是一位巫师。

还有神话时代的活化石日本天皇,也是被神格化的巫王。

虽然中华文明的知识精英,自商周时代以来,便展开了一场至今也未停息的反巫术战争,但是巫的传统依旧强韧的生存了下来。

特别在福建莆田这样的南部边陲之地,巫术甚至经常处于一种比较强势的地位。

所以才会有林氏巫女及临水夫人被神格化的情况发生。

但无论妈祖还是临水夫人,在被神格化之初,也仅仅只是一个偏远小地的守护神,但为何今日却会成为一个遍布全球各地的信仰呢?

这要说到自宋元以来,福建的汉人商帮了。

他们在那时候已经开始积极的在东欧亚海域展开跨洋贸易活动,在浩瀚的大洋之上,航行数日也可能不见一片帆影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人便会产生一种难以克制的孤独感,而且航海活动的不确定性,更是使航海者的命运凶险万分。

突然而来的一阵烈风或是海浪,都可能使船只偏离既定航向,甚至酿成船毁人亡的惨祸。

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够为航行者提供心理支持的,只有超自然的神邸所提供的各种保佑。

所以本来作为当地地方神灵而被信仰的妈祖和临水夫人,恰好又被航行者所熟知,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航行者们的守护神了。

加上他们的后人又是最早的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迁移的人,所以妈祖和临水夫人就成了全球华人的信仰,这期间还凝聚着一种对家乡的眷恋,对祖国的向心力!

总之由海神信仰折射出的中国古代海洋观念在现实和虚幻两种轨道上前行,并且随着涉海生活的深入在历史时期内越来越趋向现实,人海关系中人的力量不断增加,并创造出了与西方内涵不同,却同样渊源流长的海洋文明。

原标题:《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是因为缺乏海神信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