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追问“苟晶事件”:类似事还有没有?以后还会不会有?

2020-07-04 09: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公平,是高考始终绕不开的话题。

2020年7月3日高考前夕,山东通报了“苟晶被冒名顶替案”的调查和处理结果。虽然苟晶向媒体所述的“两次高考被冒名顶替”有所夸大,但其身份和高考分数被冒用的基本事实无可争议——

苟晶1997年高考成绩达到了当地中专分数线,但她没有填报志愿而选择了复读。她的班主任邱印林通过替换照片、涂改学生档案、伪造户籍等一系列“操作”,使其女儿以苟晶的身份、用苟晶的分数填报了志愿,并被北京一所学校录取。目前邱印林父女二人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另有13名为邱印林父女大开方便之门的公职人员被依纪依法处理。

苟晶接受媒体采访。(图:江苏卫视)

“苟晶”不是孤例。仅在山东,不久前刚刚通报了王娜娜、陈春秀两人遭人冒名顶替上学的案件。事实上,自2018年9月启动集中清查行动以来,山东就查处了242起冒名顶替入学问题。对此,山东省正面回应: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在2006年以前,当时信息化手段不足,信息公开渠道不畅,身份鉴别技术有限。

除此以外,高考冒名顶替的事件还有没有?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是每个人心中必然会提出的追问。

山东高三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备战高考。(图:中国新闻网)

对于这样的追问,不应以“历史问题”为由回避和无视。高考是我国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选拔性统一考试。40多年来,一代代人通过高考,将“勤奋刻苦”的价值观刻入肌理,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融于血液,将公开公平的理念印于心底。高考已经超越了一场考试的内涵,与个人、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承载着亿万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成为社会公平开放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伸向苟晶的黑手,侵蚀的是属于所有人的公平。

同时,高考还是为国家腾飞民族发展奠定基础输送人才的重要通道。的确,这条通往高等教育的路,虽然做不到让每一个人满意,但确立起畅通的规则,一代代人通过高考见证着个人拥有选择的自由成为社会共识,推动着社会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结构的变化,更促进着国家科技的进步、经济的腾飞和国力的增强,一步步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伸向苟晶的黑手,侵蚀的是属于所有人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讲,忽视对高考公平的追问,无视这条道路上的泥泞坑洼而不修补,无异于漠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山东这样主动追查“2006年以前”的问题不放,才是对历史最大的负责。

3日,山东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冒名顶替入学”。(图:山东省人民政府网)

对于这样的追问,必须给以最明确、最坚决的答案。高考公平的维度是多元的,有对题怎么出、分数线怎么划的技术探讨,有对“一考定终身”的反思,有以区域和阶层均衡为目标的持续改革,还有对社会现代教育理念的迭代更新。但毫无疑问,让考生不因冒名顶替而失去上大学的机会,是最底层、最基础的公平。这个最基本的公平保障不好,在其他的维度谈公平,只能是空中楼阁。

7月2日,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高考工作通报,其中针对“冒名顶替”问题,专门作出严肃表态:以最严密的程序保障招生公平,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制度规则,出重拳堵塞漏洞,切实维护高校招生公平公正。“对弄虚作假、考试舞弊、骗取加分资格或企图冒名顶替的新生,教育主管部门将坚决取消其入学资格,同时配合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一查到底”。

从政府的严肃表态到网络舆论的猛烈抨击,从中央的部署到地方落实,答案已经清晰地写在了当下:往者可追,来者可望,任何敢越雷池半步的人,都必将为其恶行付出沉重的代价。

对于这样的追问,希望这是最后一次。这些年,“被偷走的人生”一次次刺痛人们的眼球,一个个名字后面都有一段相似的被冒名顶替的境遇:黄海霞、荆高峰、王娜娜、罗彩霞、齐玉苓……没有人希望以这样的经历出现在公众视野,也不会有人乐于见到又一个她或者他出现在眼前。

如何避免再出现高考冒名顶替事件?

——靠法治。一次次现实版的“法律公开课”已经清晰说明,高考冒名顶替不只是“问题”更是“犯罪”,不只是“事件”更是“案件”,让每一个胆敢触碰底线者承担“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才能让他们的黑手不敢在伸向教育公平。

——靠科技。指纹采集、人脸识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非当年的“小米加步枪”,从技术上竖起坚固的堤坝已经势在必行,加强技术应用,才能让心怀不轨者在技术的高墙前四处碰壁。

——靠制度。扎紧权力的笼子,才能抑制权力肆意妄为的冲动,久而久之,才会让手握权柄者死了动用特权的心,只有如此,方能平复社会对公平的焦虑,建立全社会的安全感,让“冒名顶替”的悲剧永远成为传说。

苟晶不是第一个,但,希望她是最后一个。

原标题:《追问“苟晶事件”:类似事还有没有?以后还会不会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