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疫情社区·融合|在韩留学生如何参与本地事务

口述:李好 整理:澎湃新闻记者 李麑
2020-07-08 14:56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这是李好在韩国生活的第四个年头,他是庆熙大学经营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今年新冠疫情暴发期间,韩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4月1日起,所有入境韩国的旅客需要配备“居家隔离安全保护App”(Self-Quarantine Safety Protection App)以通报健康状况。

然而,在留学生返韩高峰的2月,很多留学生并不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校方也没有足够人力进行排查。庆熙大学位于首尔市东大门自治区,是区域内国际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

李好和几个留学生牵头,向东大门区政府提交了一份针对国际留学生的防疫方案,2月下旬获得认可。这支名为“东大门国际志愿团”的编外军共招募了来自11所大学的46人名国际留学生,他们联系了近5000名东大门区范围内的国际留学生。

李好表示,留学生的身份总有些边缘,他们并不只是单向度地在国外接受教育,很多人想要认识另一种社会和文化,参与本地事务。以下为受访者口述:

“总是很被动”的留学生

早期韩国的防疫重点是境外输入型,一些党派的争论焦点在于,要不要全面禁止中国人入境。比如目前最大的在野党——保守派的未来统合党,其党代表黄教安就提出“全面禁止中国人入境”。

1月底,有人在青瓦台政府请愿网站上发出类似请愿,跟帖数一度超过了70万。但很快被青瓦台驳回,韩国总统文在寅和首尔市长都明确表达了对中国的支持。当时我们留学生都很受鼓舞。

留学生的身份有些尴尬,我在韩国并没有遭遇过歧视,但还是有些焦虑。我们想借鉴中国国内的防疫经验,设计符合韩国本土情形的外国人防疫借鉴方案。很快我们发现,春季返韩入学的留学生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最初,韩国政府计划筹建针对留学生疫情管理的“留学生防疫运营支援团”,但尚未出台明确的防疫措施。

首尔有很多留学生。以我所在的东大门自治区为例,辖区内有三所大学,庆熙大学、韩国外国语大学和首尔市立大学。我是庆熙大学的学生,这里的中国留学生数量最多,约有3800人,加上其他国家的留学生,约有4400人。

能不能更主动做些什么?2月初,针对刚刚返韩的留学生,我和几名团队成员拟定了一套防疫解决方案,包括从入境到隔离期结束,不同部门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比如提前确认返韩日期,对接校方安排专车从机场接回返韩学生,以及隔离期需要做哪些服务。

我们将方案提交给了东大门区政府,希望通过政府、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团体的合作,向东大门区内的外国居民,特别是外国留学生提供帮助。但提交之后迟迟没有回应。

转变出现在2月中旬,大邱市发现了“第31例超级传播者”,一名61岁的大邱女性确诊新冠。【编者注:大邱市的“第31例超级传播者”此前并未出国,也未与来自疫区的高风险者有“明确接触”史。2月20日,韩国中央应急处置本部副部长金刚立表示,新冠疫情开始在社区全面传播。】

由此,首尔市各自治区政府开始部署本辖区内的全面防疫措施。东大门区政府邀请我们参与讨论,并将我们的提案推荐给了辖区内的三所大学。庆熙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最多,人手最为紧缺,他们最先发出邀请。

我们成立了“东大门国际志愿团”,总共招募了46名在韩留学生志愿者,其中42名是中国留学生,其他4名分别来自美国、挪威、乌兹别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

从2月24日开始到3月20日,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5点,东大门国际志愿团负责对国际留学生进行电话问询、与校方对接、对各类相关文件进行多语种翻译和整理,以及社交媒体运营等。最终统计了一下,我们的总奉献时长为2043.5小时,服务了近5000名国际留学生。

监管漏洞与文化差异

正值春节,很多中国留学生回国度假,2月是返程高峰。我们东大门国际志愿者团队的工作就是提前做好排查工作。

很多人认为,这应该是校方的责任。但一来,庆熙大学的行政人手严重不足;二来,语言是一大问题。

电话问询时的官方语言是韩语,但很多非韩语授课的留学生韩语水平有限,我们在电话询问健康状况时,很多医疗术语专业性强,一些外国留学生一知半解,沟通存在障碍,急需母语志愿者。

中国人留学生之外,越南和乌兹别克斯坦分别是韩国留学生中的第二和第三大群体。庆熙大学约有1000名“英讲生”,是英文授课的外国留学生。后来,我们也招募到了一名印度尼西亚留学生和一名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志愿者,负责用英语和其他语种对英讲生进行电话问询。

我们需要给所有能联系到的留学生打电话,弄清楚他们人在何处、本学期是选择休学还是返校,以及返韩日期。再将这些数据汇总,反馈给校方和教育部。有了这些信息,校方或防疫部门就可以提前做准备,而非事后应对。

之后校方会进行后续工作,比如派大巴去仁川机场接学生,全程“封闭式运输”,或是安排住校生入住单人宿舍,隔离观察。

最忙碌的时间段,一个志愿者平均每天需要打四五百通电话。

学生的联系方式由校方提供,但很快我们发现,信息有错漏。有时我们打过去发现是留学中介,也有的是学生家长。一些毕业生也收到了我们的电话,他们接电话时也不免有一些抱怨。

庆熙大学的新冠病毒应对监察小组。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志愿者签到表以及交接班时的工作记录便利贴。

受疫情影响,我们志愿者小组更新了庆熙大学几乎所有外国留学生的联系信息,我们会告诉对方,如有问题可以联系我们。

我们还发现了疫情监管上的“漏洞”。

在中国,学生由校方负责筛查,社会上也有居住小区、用人单位,很多人可能登记过很多次信息,经历过多次地毯式排查。但在韩国,除了学校和出入境管理局,很多机构并没有权限获得这些个人信息,这或许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差异。

很巧合,我们电话筛查到了一名今年2月刚刚毕业的留学生,对方处于无人看管的“游离”状态。

这名毕业生之前去过韩国疫情高风险地区,已经出现了咳嗽症状,并自费进行了核酸检测(检测费用为45万韩元,约合2700人民币)。不久检测结果出来,确诊感染新冠。

由于刚刚毕业,其学校的医疗保险已经过期。我们与校方沟通,能否对这些“近期毕业生”进行医疗费用减免,或是保险延期。

每年2月是韩国春季毕业季,有大量“近期毕业生”,他们的个人信息基本上只有原大学和出入境管理局拥有。最终和校方商量,我们又专门给所有留学生发送了邮件,提醒大家“注意社区感染和注重个人防护,并在有需要时及时联系学校”,并对近期毕业的留学生进行了一轮电话寻访,看是否有一些具体需求。

韩国的防疫措施更多依靠主动检测、主动申报,但近期毕业生群体往往会有顾虑,比如医疗保险过期,不愿意自费检测。这有可能延误病情、增加感染风险、扩散病毒。

东大门区的挪威和美国志愿者。

留学生参与本地事务

新冠疫情是一次特殊事件,但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尝试过一些志愿服务。

传统印象中,留学生出国只是去接受教育的,他们并不会过多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

韩国大学有一门课程是“社会奉献课”,鼓励学生进行社会服务。他们需要去一些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实践,每学期需要做30至35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才能拿到学分。但对留学生而言,怎么找到合适的机构和工种,这历来是个问题。

举个例子,庆熙大学有自己的医疗院,一些韩国学生会选择在那里做社会奉献课,根据申请的志愿岗位,他们会被分配在大厅进行问诊协助、登记信息,但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中国留学生很可能因为韩语能力达不到相关岗位的要求而落选。

庆熙大学的外国留学生较多,校方会提供一些有资质的机构列表,供学生选择。但很多学校并没有推荐,需要学生自己去联系机构,申请岗位。一些人生地不熟的学生,并不了解机构,也有的联系上了机构,却无法提供有效的服务。

我自己第一次在韩国参加社会奉献活动时间点很巧合。2017年,我在首尔参与了一次“延南世界村中心”的活动。

首尔有几处外国人聚集地,比如梨泰院,那里曾是美军驻扎地,欧美人居多;还有“日本城”,而延南世界村中心所在地区的华人较多。当时我在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地铁口做翻译,为外国游客做指引和导览。

慢慢开始有同学联系我,找寻类似有资质可以提供社会奉献“认证”的机构。最初是庆熙大学的同学组建了微信群,很快,临近几所大学的国际留学生都加入了进来,人数扩大到了2000多人。

2018年我们注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义工机构“首尔国际联合会”。

每周,“首尔国际联合会”的志愿者都会进行中韩、汉英、韩英语言交流会。

京东市场内的“京东市场多元交流社群”空间,一场面向孩子们的的中文课。

比如在东大门区的“京东市场”,我们就有一个长期服务“基地”。

京东市场是韩国最大的药材传统市场,1960年成立。你可能听说过一些分门别类的药令市场、菜市场、批发市场,京东市场是这些市场的集合体。

我们的“基地”名为“京东市场多元交流社群”,和首尔市政、韩国国会和京东市场合作。活动场地就在市场内部的一处咖啡厅,我们邀请来自各国的留学生和本地人来这里交流。

由于是传统市场,京东市场中的常见面孔是中老年本地人,偶有游客。很难想到,市场内有一处地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交流。

语言课是一种人们认识彼此的方式,我们定期开设了面向幼儿、学龄儿童和妈妈们的语言课,教授韩国人中文和英文。京东市场内有一处游乐场,很多市场内的商户和临近住区的家长会带孩子来玩耍,空闲时间里,他们都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

短期来看,大家都是为了修学分,但长期看来,通过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留学生能够有机会真正了解本地社会,参与本地事务。疫情恢复常态后,我们还会继续。

新冠疫情可能让大家更能感受到,没有人可以真正置身事外,留学生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后疫情社区”

2019年,“社区更新观察团”走进上海5个社区,听社区实践者分享在地经验,与关注社区议题的人,一起漫步、观察和讨论。2020年,社区成为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后疫情社区将有哪些变化?社区治理会有哪些转向?我们将在“融合”、“治理”和“数据”三个主题下,继续观察,探讨社区的未来。

海报制作:尹惠璇 摄影:周平浪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