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国外交官顾维钧传》① | 一毕业就身涉外交风云

2020-07-29 09: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10天听完一部人物传记,解救你的阅读焦虑。

领读 | 储杨

今天,我们开启一本新书——《民国外交官顾维钧传》。

作为20世纪初期中国外交界新生代的一员,顾维钧无疑是一个幸运儿。

良好的家世以及开明的父亲,让他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长大后又前往美国留学,最终获得世界名校的博士学位。

天资聪颖、加之勤奋努力,使他成为“海归”中的佼佼者。

幸运的是,当他学成归国,又恰逢刚刚建立的“中华民国”急需大量新式人才。

就这样,在人生的起点上,顾维钧,就将大多数同代人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或许他自己也不会想到,纵然在“弱国无外交”的时代,外交官个人努力注定难以扭转乾坤,但是他本人却因为精彩的表现而一举成名天下知。

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外交官呢?他又有着怎样的精彩故事呢?

就让我们跟随本书的作者杨红林,一起重回一百年前,品味那“半个”外交家的传奇人生。

在袁大总统身边的日子

1912年4月下旬的一天,在初春夕阳的余晖中,一辆气派的新式马车,由东交民巷六国饭店,向东单附近石大人胡同内的临时大总统府驶去。

马车内乘坐的是地位显赫的国务总理唐绍仪,同行的则是一位西装革履、仪表堂堂的年轻人。

大约一刻钟的功夫,马车便径直驶进了总统府大院,显然,唐总理是这里的常客。

一走进总统府的会客厅,他便笑眯眯地对主人说:“总统先生,看我给您带谁来了?”

只见巨型办公桌的后面,矮胖而威严的袁大总统缓缓起身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

随即唐绍仪郑重介绍道,这就是奉总统之命,刚刚从美国回来的顾维钧博士。

说起袁世凯,可能后世许多人对其都没有什么好印象,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就会发现:“袁大头”可不简单。

在这方面,顾维钧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事人。

想当初,正是因为得益于袁大总统人才兴国的政策,博士还没毕业的小青年顾维钧才能被破格聘用,成了总统府和外交部的双料秘书。

当顾维钧第一次面见袁世凯时,尽管只有短暂的交谈,但他却对这位总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感觉其“坚强、有魄力,谁一见他也会觉得他是个野心勃勃、坚决果断、天生的领袖人物。”

当然,截然不同的教育背景,注定这一老一少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大相径庭。

令人欣慰的是,在外交战线上,顾维钧得到了袁世凯的信任和支持。

在袁世凯身边工作的短短3年时间里,顾维钧就从一名普通的秘书火箭般蹿升为一名驻外全权公使。

这样的官场奇遇简直是旷古未有。

被提拔为外交部四参事之一后,顾维钧一面在外交部工作,一面兼任袁世凯的英文机要秘书。

在充当袁世凯幕僚期间,顾维钧亲身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对外交涉事件。

先是在1913年,英国政府要求就西藏问题与中国政府谈判,当然,顾维钧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翻译那么简单。

他私下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西藏的历史、地理等知识,正因如此,双方在谈判桌上唇枪舌战时,中方才能在关键问题上坚持原则。

就在中英谈判处于僵局之际,俄国又跳出来捣乱,关于外蒙问题,中俄双方居然进行了多达48次的恰克图会议。

顾维钧亲身经历了这场马拉松谈判,他深有感触的表示:

“我们是个弱国,处理外交事务确实困难,唯一的办法就是坚持维护国家利益,谈判中在原则问题上不屈服”。

见证弱国外交之艰辛

英、俄两国的野心本已令政府焦头烂额,不想临近的日本又趁火打劫。

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一反外交惯例,要求在秘密状态下特别会见总统。

会晤时,他当面向袁世凯提交了日本方面的一系列要求,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

这“二十一条”的每一条都是要亡我中国的架势。

临行前,做贼心虚的日置益一再要求袁世凯保守秘密,并威胁说,一旦泄露,日本将断然采取行动。

就当时的情形来看,中国政府最大指望便是西方列强的干涉,眼看日本人步步紧逼,丝毫没有回旋的余地,袁世凯便让自己身边的顾维钧扮演了一回关键角色:

暗中将“二十一条”的有关消息透露出去,从而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于是,顾维钧将条约文本秘密首先送往美国公使馆,他们认为美国人会比英国人更加“仗义”。

果然,美国新闻界得到文本后,如获至宝,立即予以公布。

日本人1915年1月18日提出“二十一条”,到2月13日,英国《泰晤士报》的有关社论就已经出笼。

这些消息传出后,迅速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注意,更是深深地震撼了美英等国政府。

对于中国人长期以来在外交领域所不得不依赖的“以夷制夷”策略,日本人从一开始就有所防范。

为了防止消息走漏,日本代表甚至非常强硬地坚持中国方面只能由外交总长和次长出席,顶多带一个秘书,这就直接把顾维钧排除在外了。

尽管表面上不得不遵守日本人的约定,但是中方代表自有对策。

当时外交总长陆征祥在每次会谈之后,都会在外交部召开小型会议,顾维钧因此得以随时了解谈判动向。

随后在总统和总长的默许下,顾维钧便会在当晚或者第二天把情况通报给美国公使芮恩施和英国公使朱尔典。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他有时不得不从后门溜进美国使馆。

在各方压力下,中日谈判随之陷入僵局,一拖就是4个月,可惜的是,外交战线上较量向来是靠实力说话的。

最终,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失去耐心,向中国政府发出了最后通牒。

尽管当时也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想跟日本人死磕的想法,但此时的中国哪里是日本的对手?

最终,以袁世凯为首的北京政府决定,接受除第五条以外的“二十一条”所有条款。

遗憾的是,在日本人的逼迫下,北京政府又对第五条条款加上了“容日后在议”的词句。

愤愤不平的顾维钧建议,就中日交涉的全过程及被迫接受最后通牒的情况发表一份声明,以给历史学家留下真实的记录。

当天夜间,尽管已经发高烧住院,顾维钧仍在病床上连夜用英文起草了这份声明。

袁世凯无论有过怎样的抗争,也只能落个无奈与惭愧的局面,“二十一条”堪称近代史上中国外交的奇耻大辱。

当然,实事求是从细节看,当时中国的外交努力还是有所收获的。

而顾维钧的出色表现,也使他如同坐火箭一般得到了升迁,年纪轻轻就被任命为正牌驻外使节。

生来运气爆棚,是一种什么体验

毫无疑问,无论是家庭出身还是出生地而言,这位19世纪的最后一拨儿“80后”是幸运的。

多年以后,当回以起自己的童年时,顾维钧依然感慨万千。

作为嘉定县城(当时还不属于上海)首屈一指的大户,顾家祖上曾世代为官。

不过在太平军掀起的战乱中一度败落,被迫举家搬到上海谋生。

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机会虽然多,但想出人头地也绝非易事,幸运的是,在顾维钧出生之前,老顾因祸得福,在亲戚的推荐下,进入了大名鼎鼎的招商局工作。

此后几年,老顾的事业更是突飞猛进,先是加盟上海滩大买办—朱葆三的团队,不久又在朱老板的举荐下成为苏松太兵备道袁树勋的财政主管。

1911年还曾出任大清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总经理,一跃跻身于商界成功人士之列。

不知是小顾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好运,还是家境的突然兴旺催生了顾家三少爷的降临,反正从一出生起,顾维钧的运气就似乎好得令大多数同龄人“羡慕嫉妒恨”。

优越的家庭条件固然幸运,但更庆幸的是有一位开明的父亲。

老顾开明地将11岁的儿子送入了当时上海滩著名的贵族学校—英华书院上学。

尽管在全校学生中年纪最小,但天资聪明的顾维钧却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

毕业后,圣约翰书院(圣约翰大学前身)和官办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同时录取了他。

最终,13岁的顾维钧进入了收费昂贵的圣约翰书院学习。

这是一所号称上海洋行买办的摇篮,培养的大多是外商经纪人,顾维钧的海海人生,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年轻的顾维钧锋芒初露的模样,他一出生就羡煞众人,一毕业就身涉外交风云,他注定生而不凡。

学生时代的顾维钧,会有哪些不凡的经历呢?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内容吧!

小志说

为顾维钧的传奇一生

原标题:《《民国外交官顾维钧传》① | 赢在人生起跑线上,是什么感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