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秦岭会客厅】秦人 秦岭 秦帝国 ——《大秦岭》纪录片里的秦岭传奇

2020-08-05 11: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文化艺术报CBB 文化艺术报社

十年前的2010年,八集纪录片《大秦岭》在央视《探索·发现》频道首播,让世人领略到耳目一新的秦岭。

这部片子拍摄制作前后耗时一年,第一次以纪录片的形式从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进程中来审视一座山脉,聚焦于秦岭人文精神的独到视角,掀起了一股“秦岭热”。

本期,我们邀请到纪录片《大秦岭》撰稿人之一,原陕西电视台《开坛》栏目制片人白玉奇先生,与我们分享“秦岭传奇”。

秦人 秦岭 秦帝国

——《大秦岭》纪录片里的秦岭传奇

主持人:我知道关于纪录片《大秦岭》,您负责撰稿解说词的是第一、五、八集。在第一集您撰稿的标题是《秦人秦岭秦帝国》,虽然这一篇解说词后来未被采用,但追溯秦岭的地理历史价值的精神颇具前瞻性。那么,我们先从秦人与秦岭的历史聊起。在这篇解说词中,您提到《剑桥中国秦汉史》以局外人的客观眼光在分析秦国胜利原因时,第一条便是“河之南通往秦的几条通道被山脉所阻,只有很少几个战略关隘可以通行。在这些屏障后面,秦能在攻打其他国家之前聚集力量”。是否可以说,秦岭为秦帝国的逐渐壮大提供了地理上的天然优势;没有秦岭,就没有秦帝国,也就是您所说的“造国之功”?

白玉奇:我是2008年10月从陕西卫视抽去为纪录片《大秦岭》撰稿的。《大秦岭》共八集。我的任务是一、五、八集的撰稿。虽然后来第一集没有采用,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第一集,而且这一集我下的功夫最大,享受到写作的快乐最多。第一集原初叫“秦人秦岭秦帝国”,总编导起名,我一听就喜欢,这个题是要确定在秦人缔造秦帝国的550年历程中,秦岭的历史功绩,是要寻找地理的历史价值,但难度也相应地大了。

白玉奇

关于秦岭与秦人的关系,我决定自己把秦人的奋斗史和秦岭放一起对照分析。这样,我发现并确定了这样一个事实:秦岭对耶稣降生200年前诞生的世界最大的中央集权制帝国(黄仁宇观点)有造国之功。秦人因为犯错才从东部迁徙到西部边陲的,垫在周人和西戎之间做“防火墙”“护城河”。秦人生活的区域已经到了秦岭的余脉,得不到秦岭的庇佑。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环境中,等待命运的奇迹。

公元前771年,秦人牢牢抓住了周王室危难东迁洛阳的历史机遇,建立了小秦国。从这一年到公元前221年,是锻造秦帝国的550年的历程。这个历程可以分成两段,第一段是弱小的小秦国在1600公里长、数百公里宽的大秦岭保护下的成长,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国运跌宕起伏,这一时期最伟大的一件事是“商鞅变法”,是“改革开放”使小秦国走向了强大,这一段可以说是“以秦岭为翼的崛起”,花了45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以秦岭为轴的征服”,以小秦国跨过秦岭征服汉中、巴蜀为标志,秦人和秦岭的关系变了,从寻求大山保护,发展、成长、壮大崛起,到能动地跨过秦岭驾驭秦岭征服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终成大业。这一阶段花了100年的时间。在思考中,我建立、确定“秦人”“秦岭”“秦帝国”三者的关系。

秦人550年的功业是在秦岭的庇护下,在秦岭的辅佐下完成的。如果没有秦岭的庇护和辅佐,小秦国是走不出襁褓的。在冷兵器时代,像秦岭这样高大峻挺而又宽厚绵长的山脉,对于刀兵的确有一种阻隔作用。即使军队翻过秦岭,那险峻的道路也让军队战斗力成了强弩之末。《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率军“六出岐山”,《三国志》说是五次北伐,都失败了,是败给了司马懿,但更是败给了秦岭。

主持人:似乎秦人对于秦岭的认识与倚重,有一个逐渐递增加深的过程。比如你提到的,起初“秦人只利用了秦岭的战略屏障功能,而没有开发秦岭的农耕文明价值”,直至后来“秦国对秦岭作为战略屏障的依托,开始向秦岭卓越的农业文明资源的能动开发转移”。同时,秦岭在秦国霸业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比如在事关国运的转折点,秦人选择了司马错伐蜀,而不是张仪伐韩的战略方向,使秦国的版图从秦岭之北拓展到了秦岭之南。秦人披荆斩棘用550年终成霸业,这其中似乎有一个看不见的定律——越靠近、拥抱、相偎秦岭,秦人便逐渐走向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霸业之路,这一现象该如何解释?

白玉奇:有学者认为三个时代把秦国推到了统一天下,舍我其谁的高光时刻:一个是孝公时代,标志事件是“商鞅变法”;第二个是昭王时代,标志事件是长平之战;第三个是嬴政时代,标志事件是秦楚之战。这三个时代里我认为孝公时代是最基础、最根本、最有智慧含量的改革。孝公只有一个梦,那就是:强国梦。秦孝公通过强力推行“商鞅变法”,使秦落后的贵族制被废除,小秦国崭新的国策只两个字:耕战。他要用这两个字的国策来兑现强国梦。

农业生产第一次放在了“战”的前面。这个一直以来的半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战争动员方式,社会管理模式,全面地开始了向先进的农耕文明升级。“耕战”国策其实是为了强国,之后称霸,“耕”是为了“战”,目的明确。孝公时代的改革,深刻影响了此后另两个时代,长平之战把40万赵军围起来往死饿,而秦军粮草充足,这一围就是两年。秦楚之战就是在打农业,60万军队,一去就是两年,如果不是农业立国,游牧民族是打不起的。农业为秦帝国的立国建立了不朽功勋。而关中平原农业文明的发祥得益于大秦岭这个襁褓。李希霍芬认为黄土高原是“风成”的,那么风是从西北吹来。最绵软、最细腻、最有生殖力、最适于原始耕作的黄土在风梢上,而风梢子又被秦岭挡住了,所以关中地区就堆积着世界最高质量的黄土,中国的农业文明就在这里诞生了。这样看,秦人由牧而农的文明转型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就有了“命定”的意味,多了一层宿命的神秘。

八集纪录片《大秦岭》

主持人:在第五集中,纪录片关注的焦点聚焦于秦岭之水。你的一个假想很值得深思——“如果把秦岭从中国版图上搬走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自然后果呢?”你似乎是想讨论这样一个问题,长安之所以在唐代之后成为废都,与隋唐两朝对秦岭生态破坏有着直接关联。比如,你提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秦岭是各个王朝的建材场地,生活资源地,甚至是动乱年代的民生避难所,但历朝历代对秦岭却只有感恩而缺少回报。”长安国都地位的衰落,究竟与秦岭生态有着哪些具体关联,又对今人产生了哪些值得反思的经验教训呢?

白玉奇:“如果把秦岭从版图上拿走会咋样?”我把这个问题端给陕师大历史地理学朱士光老教授时,他吃惊地看着我,认真地告诉我,“那可不行的,会有灾难发生的。没有了秦岭的阻隔,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的寒流直接照面,产生龙卷风啊!美国就缺一座秦岭啊。”

第五集我起初撰稿时起名《龙脉》,因为不喜欢“龙”的形象就又改为《命脉》,总编导在播出版正式命名《感恩秦岭》。我当时的思考是可着“命脉”来的。寻找秦岭的水与国运的关系并成稿,是我当时在一个月内要解决的问题,要完成的工作。我的大量时间压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长安在唐代被“废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人们对长安成为国都很清楚,但对长安如何被“废都”却并不清楚。许多历史书中对这个问题说得含混不清,大部分是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角度谈得宏大而空泛。

废掉都城长安是唐王朝迫不得已的痛苦选择,迁都不像乔迁新居一样喜庆。那么原因一定是一个具体的,在当时只能逃避的困难。资料中这样一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唐中央政府工作人员及家属集体到洛阳“就食”(吃饭),行程26天。频次增多以后又减少。频次的多少要和在洛阳居留时间结合起来看,在洛阳的时间越来越长。在长安吃不上在洛阳就能吃上,说明不是粮食问题,是运输问题。粮食运不进长安是运输渠道出问题了,而且从“就食”情况看,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中国古代的物资运输一般采用水运,陆运成本太高。汉武帝时代,武帝为了汉匈战争的物资运输,修了一条水运专用道:漕渠,把长安走渭河900里到黄河的运程,一下缩短到300里。及至唐代,渭河的运力已经彻底不足了,300里漕渠也彻底破产了。“关中大旱,颗粒无收”,不是“颗粒无收”把国都饿死的,而是“关中大旱,舟楫断绝”把国都困死的。我认为这个调查分析能站住脚,就拿了草拟的提纲向总导演请示,总导演认为,国家没有认可的知识,还在讨论、探索的问题都别表现。这样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一集,有点肤浅,我对不起观众。

主持人:在第八集中,独具匠心地以唐诗来追寻秦岭的前世今生,唐诗中的秦岭有李白笔下飞流激湍的壮美,也有王维笔下辋川的诗酒田园。但你似乎更注重秦岭的“精神内涵”,比如对王维而言,“能消解人生苦难的也许只有秦岭了”。同时,这一篇的结尾,同时也是整个纪录片的结尾,是以老子的《道德经》里“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来结尾的。秦岭能够赋予我们现代人怎样的“精神内涵”?以《道德经》里的这段话为结尾,有着怎样的深层寓意?

白玉奇:《大秦岭》总编导说第八集是整部《大秦岭》的结尾,要写得有色彩。和朋友们一起谈,他们建议用唐诗表现秦岭,让唐代诗人为咱们做撰稿人。他从开始就想有一个华丽的收场,现在看来是想好了。我觉着用唐诗收尾倒是富丽堂皇,但体量感、分量感会欠很多。我就回去构思,我第二次见他时提出了我的看法和建设性提议:加上秦岭的地质构造、秦岭的诞生的地质史诗、华山大地震这些沉重的东西,用地质压稳片子,唐诗肯定是向上飘的,以上观点得到总导演认可。我受母亲影响对唐诗很熟,用唐诗表现秦岭我也很喜欢。本集写到最后,我试了几次,唐诗都轻得压不住结尾,我想到了《道德经》。试一试吧,因为这一集写得快一点,我可以匀出时间通读一遍《道德经》,读后我选了两章。因为对自己理解经典缺乏自信,就找朋友王东岳看,他看了认为选得对。

老子在2500多年前就告诫人们,不要以万物灵长自居企图主宰万物,要遵循宇宙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不遵循“道”的结果是可怕的:天不能保持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能保持安宁,恐怕要震毁;人不能保持灵性,恐怕要终结;河谷不能保持流水,恐怕要干涸;万物不能保持生长,要灭绝。其实他在说,人如果不遵循宇宙规律,倒行逆施,那就是世界末日。

我喜欢老子在秦岭发布这样黑漆漆的警告,也喜欢用老子的狠话为《大秦岭》结尾。

文 |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刘龙 魏韬

本文选自2020年8月5日《文化艺术报》A04版 详情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阅

扫码立即下载文化头条APP

责 编 | 张瑞琪

审 核 | 梁飞燕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原标题:《【秦岭会客厅】秦人 秦岭 秦帝国 ——《大秦岭》纪录片里的秦岭传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