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丨“勤俭持家”这事儿不分男女

马青
2020-08-14 21:2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这两天,珍惜粮食、拒绝餐饮浪费,成为热门话题。全国妇联发出倡议:勤俭持家,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看了新闻,每天负责柴米油盐的先生不甘示弱:“持家何必妇女,男人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嘛。”

这我严重同意。要论节约,我真比不上先生。这两天我们正在搬家,收拾出几幅鞋带,我问:“还要吗?”他一把抢了过去:“要!”“那绑回鞋子上。”“鞋子已经没了。”“鞋子都没了,鞋带你留着干嘛?!”他理直气壮:“万一以后用得上呢?”

几乎每次收拾东西,我俩都有一次这样的争论。但欣慰的是,在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我们始终有共识:不要浪费,不能浪费。

话说回来,妇联的倡议,也有道理。如今,在很多家庭中,都是女性掌握了“财政大权”。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女主人往往比男主人更清楚。倡导妇女勤俭持家,抓住了在家庭推崇勤俭风的关键。

在我家,吃饭不剩饭,外出就餐吃不完打包,买电器选节能的,买马桶选节水的,夏天开空调打高一度,洗完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都是大家默认的行为。

这和父母辈的教育有关。我母亲出生于抗战时期,经历过战争和饥荒。她常跟我念叨往事,上学时,外公去看她,从裤子口袋里摸出仅有的两角五分钱给她当生活费。她参军后,寄回家两斤白糖,外婆一直舍不得吃。

老一辈人都是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对物质的珍惜,已经刻印在骨子里。我小时候,一条裤子磨出了洞,母亲舍不得扔,但又不愿意让我穿打补丁的裤子,于是用一双巧手在膝盖处绣上两朵花,这成了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件衣服。潜移默化中,我有了概念:节俭和满足,是可以并存的。

如今,物质富足,我们不必沉浸于那些已十分遥远的往事。今天的消费市场,也并不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我们现在提倡的“勤俭节约”,也应该与时俱进,有一些新观念、新做法。

有网友在妇联倡议那条新闻下方,留言:“一边说要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一边说要节俭,这该怎么做?”要解开这个疑惑,就是要扭转脑子里固有的一根“筋”,要明白,勤俭节约和鼓励消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节约需要科学,消费应该合理。按需消费,珍惜使用。

我家搬家时,不少电器需要更新换代,但旧电器都还能用。我们可以为它们找好“下家”,或者卖给网上的回收公司,还能顺便在蚂蚁森林里收能量种树。帮助了他人,节约了能源,比单纯的一扔了事好多了。

其实,细看妇联的倡议,它对日常餐饮、外出用餐、子女教育等各方面,给出了“如何节省”的具体操作办法,但同时,也提出“以健康为重,科学定量”“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家庭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为了不浪费去吃变质的剩饭菜,为了节水不洗澡,这些看似“勤俭节约”,但并不是我们追求的,因为它超出了节约的度,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了人的幸福感。

倡导节约,不必像严监生那样,看着两根灯草咽不下气。那不叫节约,那叫吝啬,是病,得治。消费也不是浪费,喜欢吃海鲜什么的都使得,只要别一边吃一边扔就行。《道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大概是节俭的最高境界吧。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