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倍推动在华产业链转移,中国如何破局?

2020-08-26 13: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语】在当前全球深陷新冠疫情影响,中美关系恶化的背景下,巩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更显重要。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推出系列新芽沙龙“疫情下的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邀请国内外近四十名青年学者,从跨学科的角度,探讨当下中国与部分周边国家关系的突出特点,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我们希望这个系列的文章能够引起大家的接续思考,将想法转化成文字,给本专题投稿。

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和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安倍政府推出促进日本供应链(零部件与材料的采购及供应网)生产据点重返国内的补助金制度,配合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产业“去中国化”的政策。此举将侵蚀稳定中日关系大局的“经贸合作基础”,如应对不当,恐不利于今后双边关系的发展。

一、安倍出台产业链转移补助金制度

2020年4月,作为应对新冠疫情的对策,安倍政府在年度第一次补充预算中推出促进供应链转移补助金制度。该制度主要分两大类:一方面是鼓励产业链(零部件与材料的采购及供应网)生产据点重返国内;另一方面促进海外产业链生产据点多元化。其中,鼓励产业链生产据点重返国内的预算共计22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规定对于生产据点集中在海外和依赖进口的产品、零部件材料,若转移至日本国内建设生产据点,则补助最多四分之三的设备引进费,单项补助金额上限为150亿日元。对于促进海外产业链生产据点多元化的预算共计235亿日元,该项目支持日企将海外集中的生产据点迁至其他国家。

二、安倍转移:产业回归,联美制华

疫情下,安倍政府出台产业链重返国内的补助金制度旨在引导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回归国内生产,实现产业链多元安全化,并配合美国的产业链“去中国化”战略,强化对华制衡。

(一)鼓励产业链重返国内和稳定国内就业

疫情在全球蔓延,使日本经济和国内就业遭受较大冲击。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降至负3%,与1月的预测相比下降6.3%。其中,日本的经济增长率也将降至负5%。根据日本学者柳田键介的研究,新冠肺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导致国内个人消费低迷(内需减少);(2)各国经济衰退造成日本对外贸易降低(外需减少);(3)海外入境人员减少导致观光和交通等服务业萎缩(外需减少);(4)国内生产活动减少(供给减少);(5)产业供应链断裂(供给减少);(6)人、物的流通体系受阻造成成本增加。从需求维度来看, 2020年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严重性”的“高位”影响数值是负增长5.4%,造成约27兆日元的损失;而“一般性”的“低位”影响数值是负增长1.9%,约损失10兆日元。另外,新冠疫情对日本国内就业产生较大压力, 根据木内登英的预测,日本的国内的就业状况将急剧恶化,若以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就业弹性系数0.34为基准,此次恐有265万人失业,失业率达到战后最高的6.1%;如果加上隐性失业人数,总体失业人数达到517万人,包含隐形失业率的总体失业率将达到11.3%。在此情况下,安倍政府尽力将产业链转移至国内,有助于减轻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特别是缓解国内失业率升高的压力。

(二)减少对华产业链依赖,增强产业链安全性

新冠疫情使日本意识到国际产业链的脆弱性和过度依赖中国的安全隐患。在中国暴发疫情之初,中国政府关闭工厂、限制人员流动等措施使部分产业的零部件供应遇阻。为此,因在华供应链的断裂,部分日企停止了产品生产,使日本政府意识到疫情下国际产业链的脆弱性。此外,在各国疫情扩大之际,包括日本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面临严重的医疗用品短缺现象。根据世贸组织(WTO)的统计,至4月下旬全球约80个国家都对口罩和防护服等医疗用品实施出口管制政策。对于各国的医疗用品短缺,率先控制疫情的中国全力复工生产各国亟需的医疗用品,支持全球抗疫。在此情况下,日本认为过度依赖中国的医疗产品供应会对国家安全产生威胁,安倍表示,希望出现短缺的医疗用品和其他物品的供应能重回日本生产。另外,对于中国全力支持各国抗疫,向各国供应亟需的医疗用品,包括日本在内的欧美国家指责中国正通过“口罩外交”扩大国际影响力,并炒作中国的医疗用品存在“质量问题”等。

(三)配合特朗普政府的产业链“去中国化”,强化对华制衡

安倍政府加入美国主导的产业链“去中国化”联盟和封锁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联盟,强化对华制衡力度。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新冠疫情重创美国经济和社会,美国国内黑人种族歧视问题激化,以及特朗普总统力图赢得连任等因素影响下,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制衡趋于露骨和极端。5月20日,美国白宫发布了《美国对中国战略方针》,称中国正在经济、价值观和国家安全三大方面对美国发起强烈挑战,以渲染“中国威胁”争取国内公众和盟友支持其遏制中国,维护自身的霸权。面对疫情和国内种族歧视问题激化,特朗普政府鼓吹中美脱钩论,并表示切断与中国的所有关系可以节省5000亿美元。尽管中美经济脱钩并非易事,但美国正在试图构建产业链“去中国化”联盟和封锁中国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联盟。作为美国的同盟国,安倍政府在配合美国的产业链“去中国”政策中表现突出,甚至先于美国出台了出现了产业链转移至国内的详细的补助政策,日本政府鼓励日企撤出中国的威胁似乎更加现实。

三、中国如何应对安倍转移?

在产业链的构建与演变过程中,政府的产业政策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市场因素仍是决定产业链去留的关键。安倍产业转移政策的效果与中国产业链本身的优劣势息息相关。为减弱安倍产业转移政策的负面影响,中国应重视提升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重新确立制造业成本优势,以及发展数字经济等降低服务成本,巩固全球产业链枢纽的地位。

(一)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即将丧失,但大规模引进工业机器人有望重新确立优势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中等技能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劳动力成本优势趋于丧失。因此,在市场规律的影响下,主要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中低端制造业日企会趋于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实际上早在2012年,中日两国因钓鱼岛问题致使双边关系陷入低迷,日本政府便开始推进“中国+1”战略,推动在华产业转移至东南亚。此次安倍政府的产业链回归国内和转向东南亚的多元化政策,以实际资金补助在华日企转移产业链,将加剧在华中低端产业重返日本国内或转移至东南亚。对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趋于丧失,中国制造业正在大规模引进使用工业机器人,以提升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如此,高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中国制造业有望再次降低在华生产成本,借助中国齐全的工业体系、完善的产业链和广阔市场,维持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枢纽地位。

(二)中国生产基地的服务成本提升,但以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将降低交易成本

物流成本和交易费用是影响生产据点服务功能的重要因素。国际物流成本受国际货物运输费用和贸易限制政策的影响。仅以海上运输为例,近年来,中国主要海运航线的国际物流成本都在呈上升趋势。另外,在美国对华征收报复性关税的基础上,中国的国际物流成本以达到了历史性高点。中国生产基地的服务成本提升,无疑会加剧日企转移在华产业链。对此,中国应有效利用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缓解生产基地服务成本上升的劣势。如在信息通讯服务的基础上,积极利用电子商务和区块链技术,逐步扩大线上交易规模,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的便利化。为此,远在海外的制造商或原本难以获取有效信息的中小企业,都能在数字经济中降低获取商业信息和交易的成本,有利于推动中日产业链的扩大与融合。

(三)有效发挥消费市场的吸引力和完善工业体系是维持全球产业链枢纽地位的关键  

不同于日本在华低端制造业因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提升和被中国企业逐渐取代而被迫离开中国,高端制造业为占据广阔消费市场而不得不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尤其是中国具备完备的工业体系,相关产业所需的零部件供应一应俱全。以日本引以为豪的汽车产业为例,日系车企通常实施“本地采购、贴近市场生产、产地直销”的原则,如果日企迁走产业链,则意味这放弃了中国广大的消费市场。尽管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低迷,日本车企在华销量却逆势增长,丰田汽车在华5月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0.1%,达到166,300多辆,连续两个月超过上年业绩;日产汽车5月也增长6.7%,为130,016辆,连续两个月同比上升;本田略微下滑1.7%,基本保持与去年持平的水平;马自达则增加31.6%,实现了大幅增长。而且,构建高端产业链的周期和投资周期都相对较长,在华高端日企较难离开中国市场。因此,有效发挥消费市场的吸引力和完善工业体系是维持中国全球产业链枢纽地位的关键。  

安倍政府意图推动在华产业链回归国内和转移至东南亚的政策效果有限。日本在华低端制造业会随着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转移至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而高端产业短期内转移在华产业的意愿不大。根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于2020年3月—4月对在中国华东地区710家日企和华南地区457家日企的调查,华东地区14%的日企和华南地区15%的日企会对产业链进行调整。这意味大部分在华日企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体系是维持全球产业链枢纽地位的最大优势。另外,中国应大力推动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展,重新确立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的优势,进一步引领全球产业链的融合。

 

(作者:由凯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