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创建文明城市|系列专访之十四:濮阳市民政局篇

2020-08-26 1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彰显创建文明城市新作为

濮阳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冯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市民政局举全局之力,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公益宣传、民政救助、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等目标任务,精准对标,强力推进,为全市“三保三创”工作贡献民政力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重要的是做好本职工作。将民政公共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就是为创建工作尽心尽力。”龙都民政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公益路标

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地名标志是一个城市的脸面,也是城市导向文化的基础。为做好市城区标准道路地名标志的日常管理工作,市民政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引入社会资本设置市城区道路地名标志牌管理体制,建立市城区地名标志规范体系,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地名标志设置,优化城市管理环境。

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市民政局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认真做好市城区1464块道路地名标志的巡查、保洁、维修和公益宣传工作。为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市民政局组织运营公司30余人利用夜晚时间,加班加点开展地名标志牌大清洁行动,对全市主次干道1376块灯箱广告、路名牌,由原来的每月一清洁改为两周一清洁。利用巡查机制及数字城管平台案件处理系统,及时维修、补设损坏路牌,确保8小时内完成维修任务,达到了市城区“有路就有路名牌、有路名牌就美观整洁”的要求。做好文明城市公益宣传工作,编制《濮阳市中心城区路名牌公益广告设置规划(2019—2020年)》,合理配置、均匀布局城区公益广告,建立系统化、协调化、统一化的管理机制。

亲情救助

彰显民政为民情怀

作为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重点,民政救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救助管理站以“自愿求助,无偿救助”为原则,以“以民为本,亲情救助”为宗旨,坚持“热心、爱心、细心、恒心”的工作理念,探索实施四级联动网格化救助的新型救助管理工作模式,在全省救助管理工作中率先实现“全覆盖、零死角、无伤亡”的工作目标,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救助管理站开通24小时值班热线,围绕重点区域,携带救助物资,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对自愿来站求助的,将其接回站内;对身体有疾病需要及时救治的,先救治、后救助;对需要护送返乡的,安排专人护送返乡;对拒绝入站接受救助的,视情况发放食品和衣物。

民政人的救助,让无依无靠的人们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龙都的“温度”。

移风易俗

倡树城乡文明新风

市民政局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公共卫生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管理,针对新矛盾、新问题、新要求和热点难点问题,制订新规新约,集中规范村风民俗,重点整治不良风气,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同时,打造67个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精品示范村,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教化作用,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公认、促进和谐的良好效果。

研究制订关于推进婚丧礼俗改革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推行婚嫁彩礼“限高”倡导标准,规定婚嫁彩礼农村不得高于6万元、城区不得高于5万元、村党员干部不得高于3万元、公职人员不得高于2万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开展拒绝高价彩礼婚前登记承诺活动,提倡“不要车、不要房,自己家业自己创”的自强创业观,鼓励支持青年夫妻创办特色养殖、菌类种植、服装加工等致富项目,为新事新办的青年提供创业贷款、举办集体婚礼,倡导“婚嫁从简、喜事新办”新理念,营造了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尚。

倡树文明殡葬新风,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河南省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实施方案》,加强宣传引导,大力倡导移风易俗、推行文明殡葬。加强殡葬设施规划建设,要求每个县区建成1个占地面积不小于100亩的城市公益性公墓,每个建制镇至少建成1个占地面积不小于50亩的示范性农村公益性公墓,市、县城区有条件的街道建设示范性城市公益性骨灰堂,有条件的城区村单独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加强殡葬服务监督管理,要求殡葬服务机构全部实行收费公示和明码标价,保证中低价位殡葬服务和用品足量提供。全面实施惠民殡葬政策,扩大补助范围,提高补助标准,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督导指导各县区、各经营性公墓规划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区,提高节地生态安葬率。开展城区占道治丧问题专项整治,坚持疏堵并举,依托城市公益性骨灰堂等场所,完善相应设施,为城中村群众治丧提供便利。大力推行文明祭祀,倡树尊重生命、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遏制大操大办、炫富攀比、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

社区建设

描绘社会治理蓝图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城乡社区协商的实施方案》《濮阳市社区服务用房规划建设移交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健全社区治理工作制度体系。

全市已按照“一有七中心”规范化社区建设标准,建成62个省级规范化社区;实行“一社区一民警”“三官一员进社区”制度,加强物防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力建设社区图书馆分馆,推动文体活动进社区,丰富了居民文体生活;深入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近年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3600万元用于社区办公和人员工资,社区工作力量不断增强,社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在学习借鉴各地先进社区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部门、县区、街道、社区反复研讨论证,初步提出濮阳市“12341”社区治理工作模式,即“突出党建引领一个核心,落实经费和阵地两个保障,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大工程,建设社区工作者、红色物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四支队伍,实现一个建设幸福家园的目标”,为各县区社区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我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了方向和路径。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养老服务

打造更美桑榆晚景

市民政局研究制订《濮阳市(2019—2022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市城区每个街道至少建设1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每个社区都要建立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行、紧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务。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扶持培养综合化、专业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支持其取得合理回报、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支持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居家养老支撑,将专业服务延伸到家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务料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建立居家探访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和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机构,重点面向独居、空巢、留守、失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探访与帮扶服务。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让居家老年人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养老服务。

2020年是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大考”之年。作为重要职能部门,市民政局将认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具体任务要求,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创建工作贡献民政力量。

来源:《濮阳日报》

————————————————

原标题:《创建文明城市|系列专访之十四:濮阳市民政局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