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熬夜的代价太大,不仅让你变傻,还让你“爆火”
原创 溪子 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熬夜一时爽,明早火葬场。”这真的是一句至理名言。
原本第二天7点就要起来工作、学习了,硬是熬到凌晨还不睡。
其实熬夜引起的睡眠不足,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注意力,还会让你几天内的情绪容易变得更坏,8月27日,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leep》上。

众所周知,睡眠被认为是情感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睡眠是如何影响情绪反应却鲜为人知,这项研究首次解释了睡眠不足与愤怒的因果关系,帮助大家更好地重视起自己的睡眠问题。
睡眠不足,温柔可能远离你
这项研究项目包括对日记和实验室实验的分析。
研究人员分析了202名大学生的每日日记记录,并追踪了他们一个月的睡眠、日常压力源和愤怒情绪。初步结果显示,与平时相比,睡眠不足的人在几天内表现出更多的愤怒。
虽然愤怒是一种必要的情绪,但愤怒也要恰当性进行表达,如果是毫无缘由的情绪冲动,不仅会带给他人痛苦,也会给自己人际关系造成一定困扰,甚至影响工作和学习,造成挫败感。
为了证明这种因果关系,研究小组还在实验室对147名社区居民进行了实验。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保持正常的睡眠时间表,另一组是在两个晚上将他们在家的睡眠时间限制在5个小时左右。然后将这些居民暴露于刺激性噪音中,并评估愤怒程度。
实验发现,睡眠良好的个体能够适应噪音,两天后的愤怒程度也会降低。
相比之下,睡眠不足的参与者对讨厌的噪音表现出更高的愤怒,这表明睡眠不足会破坏人体对沮丧环境的适应能力。
另外,一个在线竞争性游戏的实验也显示出相似结果,即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愤怒。
这一结果很重要,因为它们提供了强有力的因果证据,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睡眠不足会增加愤怒和挫败感。更糟糕的是,这种影响会转化为日常生活,让性格发生变化,变成一个脾气暴躁的人。
睡眠不足还会让你变傻
去年,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 《Science》 上的研究首次观察到:睡眠期间,大脑会开启“自动清洗”模式,将大脑中的代谢毒物清除,让人醒来后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
这项研究来自波士顿大学所在的研究团队,对13名23至33岁之间的受试者进行研究,受试者会戴上脑电图(EEG)帽,再躺在MRI仪器内睡觉,研究人员就可以从MRI机中看到受试者的大脑电活动。
结果发现了受试者的大脑在睡眠期间,血液会周期性地从脑部流出,每当血液大量流出,脑脊液就趁机发动一波攻击进入大脑,并有节奏地“冲洗”大脑。
这个过程中,脑脊液是执行“洗脑”主要功能的物质,帮助大脑摆脱大脑代谢垃圾,如β淀粉样蛋白等物质,而β淀粉样蛋白是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AD)有关的蛋白,其在患者大脑中堆积形成的淀粉样斑块的蛋白。

值得关注的是,只有在睡觉时,大脑才执行这个“洗脑”过程;如果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这个过程,造成大脑的代谢垃圾堆积,增加AD的患病率。
晚上睡多久最合适?
这张表格里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推荐的睡眠时长有所不同。
不同年龄段推荐最佳睡眠时长
年龄
推荐最佳睡眠时长
0-3月
14-17小时
4-11月
12-15小时
1-2岁
11-14小时
3-5岁
10-13小时
6-13岁
9-11小时
14-17岁
8-10小时
18-64岁
7-9小时
65岁以上
7-8小时
但最佳睡眠时长不是绝对的,睡眠深度也是决定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深度睡眠比例高,睡眠总时长的需求就会有所降低。同样年龄的孩子,有的习惯睡眠8个小时,有的要睡上10个小时才满足。
总的来说,只要自己感觉到舒适,白天有精神,学习工作效率高,低于表格中推荐的最佳睡眠时间也不用过于担忧。
另外,睡眠时间够了,是否意味着睡眠质量就达标了呢?其实,睡眠的质量由睡眠时长、睡眠深度两个因素决定。
睡眠并不是均质体,夜间入睡后,我们经历由浅入深不同的睡眠阶段:首先是从醒入睡的过渡期,称N1和N2期,此时思维逐渐变得模糊,白天经历的事情有一个不太连贯的回放。继而出现深度睡眠,称N3期睡眠,此时呼吸平缓均匀,身体放松。
N1到N3期称做非快动眼睡眠期,与之对应的是快动眼睡眠期(R期)。首个R期通常在入睡60分钟后,紧跟着N3期出现。这个阶段全身骨骼肌完全放松,但大脑皮层恢复到接近清醒期的活跃状态。这时我们会体验到情节清晰,充满画面感的梦境,我们的眼睛会因为注视梦中的场景而在眼皮底下左右转动。快动眼睡眠期因此得名。
N3期和R期占有的比例,决定我们体能、情绪修复的程度,和记忆强化的程度。也就是说,这2个阶段所占比例高,睡眠质量越好。
由于N3期主要发生于前半夜,通常在11点~3点之间,而R期主要集中于后半夜。所以睡得过晚的人,比如有些经常熬夜的年轻人喜欢凌晨1、2点睡到日上三竿,虽然总睡眠时间够了,但因为错过了N3期密集的前半夜,累计N3期时长偏低,体能得不到很好的恢复,白天总是萎靡不振,精力不足。
而早上被过早唤醒的人,因R期睡眠的压缩,会有情绪不佳的表现,总是有股“起床气”。
所以,好的睡眠还是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入睡,不要睡得太晚,也不要过早唤醒,让大脑变得更加清晰,情绪变得更加温和。
参考来源:
1.https://doi.org/10.1093/sleep/zsaa056.274
2.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6/6465/628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官方微信号
本文首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本文整理:溪子
原标题:《熬夜的代价太大了,不仅让你变傻,还多了这个......》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