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蒋晓松授勋记

2020-09-23 16: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 静说日本

8月28日,是个艳阳天。

应日本政府之邀,蒋晓松走进了皇宫,佩戴上了以日本天皇名义授予的“旭日中勋章”,授勋的理由是“在促进与加强中日两国关系及两国相互理解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83年以来,共有45名中国人获得过日本天皇的授勋,其中获得“旭日中勋章”及以上勋章的是11人,包括原中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先生在内。蒋晓松是第一位获得“旭日中勋章”的旅日中国人。

蒋晓松发了一条微信:今天获得日本国家授予的“旭日中绶章”殊荣,作为来自民间的中国人,我感到荣耀、无愧、自豪。感激中日两国政府对我长年以来就加强两国关系及两国相互理解所作努力的肯定和褒奖。感恩上天,感慨人生,感谢大家!

1/ 去西藏拍了一部获奖电视报告剧

蒋晓松出身于艺术世家,父亲是著名电影导演蒋君超,母亲是著名电影演员白杨。

蒋晓松与爸妈和妹妹的全家福

从小就有导演梦的蒋晓松,在中国改革开放刚刚拉开门缝的1980年,他就到了日本研修,师从世界著名的记录片大师牛山纯一先生。

著名演员,也是著名作家的黄宗英女士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小木屋》,讲述了研究高山植物生态的女科学家徐凤翔,克服重重艰难,实现在西藏建立一个观察站的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感动了蒋晓松。

1983年,蒋晓松组织了一个中日美三国人员参与的摄制团队,奔赴了西藏。三进三出,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爬山涉水,蒋晓松几次因为强烈的高原反应而送医院救治。

这一部电视报告剧,在第28届纽约国际电视电影节上获得了电视导演奖,蒋晓松也成为获得电视导演奖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

“一位女同志在那个年代选择在西藏扎根,即便是不被人理解也一往直前,这种执著的职业精神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让我感动,并潜移默化地融化到了我的血液之中,做人做事,既需要激情,更需要专情。”获奖时,蒋晓松这么说。

《小木屋》之后,蒋晓松还带着当年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日本影星中野良子(电影《追捕》里的“真由美”)和作家白桦一起去云南体验少数民族生活,拍摄了一部《今年在这里》的电视报告剧。1986年开始,蒋晓松在美国加州大学讲授“东方映像”课程。

青年时候的蒋晓松

1989年,蒋晓松回到日本,开始与日本NHK电视台共同策划拍摄了大型系列纪录片《大中国》和《故宫》,尤其是在拍摄《故宫》时,要将两岸故宫的宝物第一次汇聚在一部纪录片中,在当时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但是,蒋晓松帮助NHK实现了这一愿望。

这些纪录片在日本NHK电视台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后,诱发了日本社会一股浓浓的“中国热”,一大批日本人开始踏上中国的土地,寻访他们梦中的“中华”。

如果蒋晓松一直搞影视,中国的导演群体中,除了张艺谋、陈凯歌,可能还多了个蒋晓松。

但是,蒋晓松没有往这一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2/ 创建博鳌亚洲论坛

在拍摄《大中国》记录片时,蒋晓松就开始关注海南岛的开发。对于蒋晓松来说,海南岛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父母亲曾经多次在海南疗养,与海南有着深情厚谊。他一直有一个梦想,应该为海南做点什么?

1989年,他来到了海南,坐着拖拉机,寻访到一个叫“博鳌”的小渔村。

万泉河等三条江在这里交汇,从村边缓缓流过,芭蕉叶映衬着蓝天。淳朴的村民,笑眯眯地打着招呼,砍下椰子,端给你一碗清香的甜汁。

蒋晓松被大自然的美丽和淳朴民风深深吸引,想要好好看看博鳌,于是向当地渔民租了一条小船,从玉带滩到龙潭岭,兜了一大圈儿,最终,为他摇撸带路的渔民还不肯收钱,好说歹说,最终才勉强收了2元钱。

“这是一个天人合一的胜地,我应该干点什么?”蒋晓松有了一种创作的冲动。

“博鳌水城”的开发理念,就这样在他的心中诞生—— “三江三山抱三岛”的山水格局。

若干年后,蒋晓松的“晓奥集团”与中远发展等公司组建了“海南博鳌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亿元人民币,开始了“博鳌水城”的开发建设。

但是,蒋晓松以艺术家的眼光发现了博鳌,又以企业家的视角审视了博鳌,他觉得,如果单单把“博鳌水城”做成房地产开发项目,没有多大的价值。

“能不能将博鳌建设成为东方的达沃斯,或者21世纪的亚洲日内瓦?”当蒋晓松开始描绘这一蓝图时,边上的人开始笑:“就这么一个破渔村?”

1997年元旦期间,蒋晓松在日本的家里请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

当蒋晓松把博鳌的愿景讲给细川前首相听时,细川也跟着激动了起来,他也觉得,亚洲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论坛。

于是,蒋晓松还联系了他的好朋友、澳大利亚前首相霍克。细川与霍克也一拍即合,全力支持蒋晓松的“博鳌梦”。

1998年7月,晓奥集团在博鳌建成了第一个全岛型林克式高尔夫球场,蒋晓松以个人的名义请来了细川护熙夫妇和霍克访问博鳌。就在博鳌,三人敲定了创建“博鳌亚洲论坛”的计划。

左起:细川、霍克、拉莫斯、蒋晓松(1998年9月4日于马尼拉)

但是,细川前首相觉得,单是三人的话,份量还不够,于是联系了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加盟。1998年9月,蒋晓松和细川、霍克一起前往马尼拉,拜会了拉莫斯前总统,拉莫斯愉快地答应参与。这一次的会见,诞生了一份创建博鳌亚洲论坛的《马尼拉宣言》。

1998年9月5日,细川、霍克与拉莫斯签署了《马尼拉宣言》。

这一份宣言发表后,一份送到了中国国家元首的手中,另一份送到了海南省长的案头。博鳌亚洲论坛构想就此启动,进入筹建轨道。

1年之后,拉莫斯、霍克和蒋晓松一起专程前往北京,向中国政府汇报了创建“博鳌亚洲论坛”的构想,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博鳌举行,中国国家元首、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尼泊尔前国王比兰德拉、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澳大利亚前首相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20多个国家的政要和前政要参加了会议。拉莫斯担任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蒋晓松担任副理事长。

因为蒋晓松的一个梦想,博鳌这一个中国南端的小渔村,一下子变成了世界领袖的舆论场,一个中国与国际社会对话的大舞台。

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与论坛盛况

没有蒋晓松,便没有今天博鳌的辉煌!

2003年,蒋晓松先生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秘书长。2018年,博鳌论坛新一届理事会为感谢蒋晓松对于创建博鳌亚洲论坛的特殊贡献,授予他特别的“荣誉会员”的称号。

与蒋晓松聊起博鳌亚洲论坛,他说了一句话:有人称我是“博鳌之父”,这个荣誉过大了。真正的“博鳌之父”是一个复数,很多人在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的努力,才促成了今天的博鳌。我欣喜地看到,从第一届论坛的开幕,到今天,马上要迎来20周年的日子,博鳌亚洲论坛从海南走向了世界,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对话平台,让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也拥有了自己应有的舞台,这是最令人感到欣慰的事,我对亚洲的发展,尽了一份贡献。

3/ 为中日两国搭建沟通渠道

如果说,蒋晓松的一生,做过几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小木屋》获奖是一件,创建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件,另外还有一件,应该是在中日两国关系最为困难的时期,他搭建起了一条沟通联络的特殊渠道。

蒋晓松的东京办公室,位于皇宫前的大楼里,从那里可以看到护城河与樱田门,并与日本国家机关所在地霞关毗邻。

我在他的办公室里,看到一张照片,是1998年时,中国国家元首和夫人访问日本,在东京的迎宾馆里,单独邀请蒋晓松夫妇和女儿共进午餐的情景。

随着中国的崛起,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种舆论,叫“中国威胁论”。这一种舆论也出现在了日本的媒体上。

第二届博鳌亚洲论坛即将召开,蒋晓松代表论坛筹委会联系了时任内阁官房长官的福田康夫,希望邀请小泉纯一郎首相出席论坛。小泉首相欣然答应。2002年4月,一架政府专机从东京羽田机场直飞海南机场,这是日本现任首相第一次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作为东道国领导人的朱総理会见了小泉首相,在大会发言中,小泉首相说出了一句话:“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是不存在的,日本欢迎中国的崛起与发展。”

此语一出,全场震惊。

正因为有博鳌之缘,蒋晓松与中日两国的高层分别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渠道和私人友谊,也因此了解了两国政府对于中日关系的期许与战略考量。

2007年,福田康夫出任日本首相。2010年,他接替拉莫斯,出任了博鳌亚洲论坛的第二任理事长。

二阶俊博是日本政坛的重量级政治家,作为执政的自民党的干事长,这一次他一手导演了“菅义伟首相诞生剧”。

蒋晓松与二阶俊博的友谊,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作为田中角荣前首相的政治弟子,不管两国关系发生多大的波折,二阶俊博始终坚持与中国友好交流的路线,经常组织几千人规模的大型访华团访问中国,而水面下的许多沟通,蒋晓松也发挥了许多特殊渠道的作用。

前排左一是二阶俊博、左三为福田康夫。后排右一右二为蒋晓松夫妇。

2015年,中日关系陷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冷点。当年3月,二阶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第一次见到了中国国家元首。5月23日,二阶俊博率领3000多名日本人访问北京,蒋晓松也随团同行。中国国家元首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二阶俊博,并来到大宴会厅与到访的日本友人们见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二阶转交了安倍晋三首相的亲笔信。

这温馨的一幕,成了第二天中日各大媒体的大新闻,中日之间涌起了一股暖流。

2017年,中日两国开始寻求关系突破的平衡点。当时的海内外舆论一直关注日本政府在参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的态度。是年5月,蒋晓松也随同二阶俊博访问北京,出席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阶俊博不仅给中国国家元首带去了安倍首相期望改善中日关系的亲笔信,而且在论坛上公开表明了日本政府支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态度。

二阶先生总喜欢说一句话:“晓松先生是我的中国搭档”。在中日之间遇到一些新课题或难题时,二阶先生经常愿意和蒋晓松交换意见,听取建议。直到今天,二阶俊博作为自民党成立65年来任期最长的干事长,把控着日本的政局,还随时与蒋晓松见面。

蒋晓松陪同二阶俊博访问中国

“从第一次到日本,到现在,我与日本的缘,已经整整40年。中日两国有历史的恩怨,但是也有2000年的友好交流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困难时期,日本也给予了中国许多无私的援助。如何翻过历史这一页,做一对互助互惠互信的好邻居,共同开创亚洲与世界的未来,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事中日交流事业的人,去付出毕生的努力。推进中日友好,是我的使命,也是我毕生的追求。中日关系好,大家都会好。”蒋晓松这样说。

4/ 出任日本医疗国际化机构理事长

“博览天下,独占鳌头”,这是蒋晓松当年建设博鳌水城的一个宗旨。他说,博鳌像一个百花园,有草有花也有树,而博鳌亚洲论坛已经在这片沃土中茁壮成长为一棵大树,成了一张中国的名片。

蒋晓松念念不忘健康养老事业。2013年,在他的倡议与撮合下,国务院专门批复给海南省成立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谱写博鳌的第二篇章。

他认为,自己应该利用在日本拥有的丰富的医疗康养资源,为中日两国的医疗与医药产业的合作,为提升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水平,做一份阳光普照的事业。

蒋晓松目前担任一般社团法人日本医疗国际化机构的理事长,这一机构汇聚了众多日本的医疗与康养资源。蒋晓松要做三件事:

第一,将日本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医疗设备引进到中国,在中国建设“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区”。

第二,将日本先进的制药技术与康养经验,引进到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惠及更多的民众的健康。

第三,通过组建会员制俱乐部,为中国同胞赴日治疗疑难病症、进行高端体检、开展医学研修等提供最好的服务。

目前,日本医疗国际化机构已经在东京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医疗机构,与山东省合作建设“中日医疗合作示范区”的计划,也在积极推进中。

蒋晓松在东京办公室

今年初,一场百年一遇的新冠病毒疫情袭击中国,医疗物资全面告急,二阶俊博根据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请求,立即调集了12万套防护服送到中国。到了3月,疫情也在日本蔓延开来,马云先生立即联系了二阶先生,将在海外采购到的160万只口罩和15万套防护服捐赠给了日本,回报日本对于中国抗疫的援助。蒋晓松和日本医疗国际化机构受马云的委托,将这些口罩和防护服一一捐赠给了日本各医疗机构和地方政府,谱写了一曲中日两国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疫情的赞歌,在日本最困难的时候,传递了中国人民的友谊。

蒋晓松代表马云向日本医师会横仓会长赠送医疗物资

博鳌亚洲论坛也忘不了蒋晓松这位创始人,前不久,博鳌健康论坛组委会与日本医疗国际化机构签署了协议,两个机构将开展全方位合作,推进日本医疗与康养事业在中国和亚洲各国的开花结果。

我去蒋晓松的办公室采访他,蒋晓松说了这么一句话:“人生在世,总要做成几件事。虽然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够做成,但是,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幸运儿。”

当日本政府就天皇授予蒋晓松“旭日中勋章”一事照会中国政府时,得到了中国政府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与认可。能够得到中日两国政府的双重肯定,蒋晓松不是幸运,而是几十年孜孜不倦努力的结果。

这一枚“旭日中勋章”,并不只是肯定他为亚洲创建了一个博鳌论坛的功绩,更是感谢他在过去几十年间,始终不渝地推动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终身荣誉,受之无愧!

蒋晓松的办公室里,放满了各界要人赠送的祝贺蝴蝶兰。

我觉得,蒋晓松无论是拍电视报告剧,还是创建博鳌亚洲论坛、撬动中日关系,骨子里都离不开父母遗传给他的艺术基因,他始终在担当一个导演和创作家的角色,把舞台搭建得宏伟坚实、把故事搞得惊天动地,把结局演绎得完美无缺。

不过说起成功,蒋晓松说:“最成功的还是生了一个女儿”。

女儿由依刚从英国研修回来,目前服务于日本银行。我发现,只要聊起女儿,蒋晓松一定会把眼睛笑成一条缝。

蒋晓松的全家福

日语中有一个流行语,叫“親バカ”。经历了人生风风雨雨,在女儿面前,蒋晓松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傻瓜爸爸”。

有爱的人,总有梦想!

原标题:《蒋晓松授勋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