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印象》:世博会博物馆·博览世界的窗口

2020-10-19 0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纪实人文频道 纪实人文频道

“对话”:世博会博物馆·博览世界的窗口

黄浦区蒙自路818号,十年前,这里是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D09地块。如今,这块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黄金宝地”上,建起了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它是国际展览局认定的首个国际性综合博物馆,以传承世博遗产、发扬世博精神、保存世博精髓为宗旨,全面综合反映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同时介绍世博会历史及2010年以后各届世博会的情况,为世博会相关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平台。

世博会博物馆外景

世博会博物馆2017年5月建成开放,三年多来,博物馆的建筑获得了国内外大量设计类的建筑奖项,包括由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和欧洲设计协会颁发的A design设计大奖银奖,上海“白玉兰奖”,建筑信息模型化管理系列奖等等。

博物馆建筑分为两大部分——历史河谷,欢庆之云。历史河谷是中间4万多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它由白色的砂岩和红铜色的铜铝复合幕墙包围,象征着世博历史冲刷之后形成的斑驳陆离和多折面的一个河谷,留下来的是世博的精髓,历史河谷是面向过去的、静谧的、永恒的。另外一个是欢庆之云,就是中间的大型钢结构网壳结构,承载了1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体验厅,它像一个面向未来的、开放的、灵动的,让市民探寻和分享城市文化的体验。

这个建筑是一个超级工程,欢庆之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型网壳结构的异形建筑,博物馆集合了国内顶尖的设计和施工团队,进行了大量技术攻关才得以建造完成。这个建筑结构体有三个难点,首先它是由1300多吨钢材、200多种不同规格的、几万个不同品相、角度、长度都是非标的钢结构件构成,外面3730个玻璃三角形也都是非标准的,下面还有三根云柱,支撑起了这么1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做到了恢宏大气、形态典雅、布局合理、功能多元。

历史河谷

欢庆之云

世博会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通过还原世博会历史的演变,呈现不同阶段世博会举办的形态模式,也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世博会对人类文明的推进过程。为参观者展现了一段“行进中的世博发展史”。

世博会的故事始于1851年的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第一次让众多国家通过参与世博会汇聚一堂。1855年,接力棒传到了巴黎手中,这座法国的首都城市共举办了六届世博会,在短期内推动了整座城市的现代化,并使其成为之后世博会场馆规划的模板。

1929年到1965年期间举办的世博会,将寻求平衡和维护和平作为探讨的中心议题,这时的欧洲大陆刚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前卫艺术家和装饰艺术运动带来了夺目的创造力,也为世博会确立了新的审美。值得关注的是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和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它们从形式和概念上都展现了欧洲世博会和美国世博会的精华。

20世纪下半叶,世博会的举办主题更关注人性,重点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这个时期值得关注的是:具有示范效应的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拥有广泛主题的1970年大阪世博会;对世博精神进行革新的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以及将可持续性和平衡发展概念完美融合的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进入21世纪,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最广泛的参与度缔造了世博会历史的里程碑,以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创造了世博会160多年历史上的华彩篇章。

1962年西雅图世博会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世博会的建筑包含了创新的理念,以及技术含量的突破,160多年来,很多建筑都成为举办地的文化坐标,也影响了未来的建筑发展发现。比如第一届1851年伦敦世博会,它的建筑物是水晶宫,它的特点是钢结构、玻璃幕墙,再加上预制的拼装建筑的模式。其实世博会博物馆的建筑特点,也有向水晶宫致敬的意思。

1889年巴黎世博会的代表建筑是埃菲尔铁塔,大家非常熟悉了,到了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它的标志性建筑,是将原子的形态放大了1650兆亿倍,形成一个球体,用9个这样的球体形成了一个原子塔的标志性建筑,它其实是要警示人们,要对原子能进行和平的利用。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美国馆的造型,被称为富勒球,也是建筑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它本身是一个直径67米的球体的建筑,分为20层,采用了一个叫做穹顶网格式的建筑模式,来做成这样一个球形建筑。它的建筑设计师是巴克敏斯特·富勒,他是美国的一个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也是一位思想家、哲学家,他是从自己的哲学理念出发来设计这个建筑。富勒认为:原子是世界上最小的单位,但是把它解构,无限复制的时候,它可以形成巨大的一个圆形,成为最大面积的一个球体,如果它能无限延伸,这种球形可以把整个地球都覆盖。富勒还有一个哲学的理念,就是doing the most with the least。他一直在探索怎么样用球形的这种最小的结构体,最合理的结构,用最少的材料,最少的投资,来形成这么一个最大容量的建筑体。所以这个建筑是划时代意义的,以后非常流行,包括我们上海大家熟知的类似美罗城的这种球形的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马戏城的建筑等等,都是这种建筑的一个延续。

水晶宫

原子塔

富勒球

“讲述”:李沁阳·绽放舞台背后的精彩

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的首席舞台工艺设计师李沁阳,毕业于灯光设计专业,后又半路转行,做了舞台工艺设计,十多年来,他参与完成了国内30多个剧场的舞台专项设计工作,获得过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和上海市“白玉兰奖”。

李沁阳的母亲在锡剧团工作,经常到各地去演出,李沁阳自小便跟随母亲“跑码头”,穿行于台前幕后,对舞台以及表演的流程非常熟悉。2002年,李沁阳考进了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学习灯光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上海舞台技术研究所工作。在这里,他面临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折。

一场优秀的演出需要,通过一个完美的舞台,才能更好的呈现,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李沁阳主持建造了一系列大家耳熟能详的剧院建筑——共舞台、大宁剧院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上海市奉贤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艺海剧院等诸多舞台工艺设计和舞台修缮项目,都得到了业内外的肯定。

在从事舞台工艺设计工作的同时,李沁阳在舞美灯光设计领域,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设计风格,至今他已完成了数十台舞台剧,旅游秀和省市级大型活动的,舞美灯光设计工作。

舞台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除了台前的精彩,奋战在幕后的舞台建设者同样值得尊敬。今年,李沁阳获得2020“文广演艺之星”称号,他用自己对舞台的无限热爱,谱写着属于自己的舞台画卷。

“搜客”

本周文化热搜:原创音乐剧《蛋壳里的心跳》

《蛋壳里的心跳》

本周文化热搜:法领馆官邸百年庆典发布

法领馆官邸

本周文化热搜:第四届中国泼彩画双年展

中国泼彩画双年展

本周文化热搜:2020“致幻”抽象艺术展

“致幻”抽象艺术展

本周文化热搜:“不因特别而孤独”艺术疗愈公益展

艺术疗愈公益展

《印象》每周日19点30分在纪实人文频道播出。栏目以20至45岁对文化艺术领域感兴趣、或有一定了解的中青年人士为目标受众,聚焦长三角地区的各类文化活动、文化人物、文化现象。

栏目分为“对话”、“讲述”、“搜客”三大板块,分别对应嘉宾访谈、人物专题片、文化艺术短视频三种样态。抽屉式的编排方式赋予节目弹性的制作空间,也为观众带来了节奏明快的观赏体验。

《印象》

10月18日

19:30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印象》:世博会博物馆·博览世界的窗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