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后安倍时代 ① | 安倍长期执政的政治性因素及其遗产

2020-10-30 15: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导语】

今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突然辞职,作为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内阁总理大臣,此举将会为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安全等带来怎样的影响?随着自民党新总裁菅义伟被指名为日本第99任首相,并组建新内阁,进入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又将发生哪些新变化,中日关系今后的走向如何,这些都引发世人的密切关注。为此,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举办主题为“后安倍时代:回顾与展望”工作坊,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本系列选取部分参会专家发言,从多个角度探讨后安倍时代的未来。

2020年8月安倍晋三突然宣布辞去日本首相职务,由他保持的首相任职时间记录也随之终结。自2012年安倍晋三再度上台后,他已经连续在任2799天,成为日本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首相,这与民主党执政时期首相更替频繁、政局不稳的情况迥然不同,因此安倍晋三在执政的八年中恢复了日本政治局面的稳定,不仅使自民党摆脱在野党的地位,重新夺回政权,还打击了其他在野党的势力,建立起自民党和公民党联合执政的长期政权。由此来看,以下问题值得关注:安倍晋三长期执政有何历史背景,长期政权得以延续的政治性因素是什么,以及安倍长期执政为日本留下了何种政治遗产。

一、长期执政的历史背景

安倍长期政权产生的历史背景是2009年日本自民党第二次丢失政权。2009年9月,日本民主党在鸠山由纪夫的带领下,打败自民党,成为执政党,日本政坛开启了民主党时代。然而,民主党政权最终不孚众望,不仅没有刷新日本政坛的不良风气,在内政外交政策上也问题频出,尤其是在应对东日本大地震过程中进退失据,最终于2012年新一轮众议院选举中丢失政权,安倍晋三率领自民党卷土重来,开始了安倍晋三长期执政的序幕。

事实上,2009年并非自民党第一次沦为在野党,1993年众议院大选中自民党尽管取得了众议院223个席位,但是没有取得半数以上优势地位,而由社会党、新生党、公明党、日本新党、民社党、先驱新党、社民联以及参议院民主改革联盟7党1派组成的执政联盟则占据了众议院的多数议席,自民党由此从执政党沦为在野党,这是自民党第一次失败,也宣告了日本政治“五五年体制”的瓦解。

然而,日本八党派联合政权缺乏稳固性,执政一年后自民党重新上台。自民党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直到2009年自民党再次选举失败,众议院席位大减,彻底沦为在野党。之后的日本政坛经历了三届民主党政权,但执政水平不负众望,选民对民主党也彻底失望,趁此机会自民党在安倍晋三的带领下重新掌握政权。2012年9月,安倍晋三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后率领自民党获得选举胜利,此后六战六胜,执政长达八年时间,自民党占据众议院半数议席,与公明党组成的联合政权在众议院中占据绝对多数议席,对其他在野党形成压倒优势。尽管自民党在众议院春风得意,但是在参议院选举中则成绩欠佳,未能获得半数以上议席,只能依靠自民党与公明党的联合政权,才能掌控参议院半数以上的议席。但无论如何,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自民党在日本政坛中依旧是独领风骚,取得了巨大进步。

二、长期执政的政治性因素

安倍晋三长期执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日本政坛中在野党溃不成军,无法形成与自民党相抗衡的政治力量,这为自民党长期执政创造了条件。2012年民主党失去政权后,与日本维新党合并组成日本民进党。在2017年的选举中,民进党试图与“希望之党”,引发党内不满,民进党中的一部分党员出走,建立立宪民主党。最终“希望之党”选举失败,在野党多党化趋势则愈发明显,难以对抗自民党。

其次,安倍晋三在自民党内缺乏竞争对手,这为安倍晋三长期掌握政权创造了条件。党内长期以来的陪跑者石破茂在民众中缺乏足够的威望,也没有领导自民党、整合党内派阀的能力,因此无法挑战安倍晋三在党内的地位。

第三,安倍晋三控制了日本政府的官僚集团和日本舆论。2014年安倍晋三通过内阁人事调整的机会,掌控600多名课长以上的政府官僚,而这些官僚正是日本国家日常行政的管理者,因此安倍晋三对政府事务具有很强的控制能力。除此之外,安倍晋三对新闻媒体采取拉拢打击的策略,压制敌对媒体,支持亲近媒体。一方面,安倍晋三利用《有组织犯罪处罚法》和共谋罪打击媒体的报道业务,迫使媒体改变报道方针,避免报道政府丑闻;另一方面,安倍晋三在NHK中安插亲信,广布党羽,掌握了NHK这一舆论平台。最终安倍晋三达到了掩盖丑闻、操纵社会舆论的目的。

第四,安倍晋三获得了年轻选民的支持。在安倍经济学的作用下,日本年轻人的就业率大幅提高,其中15-64岁人群中,男性就业率达到77.7%,女性就业率达到70.9%。因此调查显示,20至39岁年龄段的人生活满意度最高,对安倍晋三的支持率也最高。与此同时,安倍晋三之所以得到大量年轻人的支持,与当前日本社会思潮有关,相较于物质生活水平,这些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生活的自由,反对其他人干预自己的生活,对物质生活没有太多期望,因此表面上看生活态度消极。这也是日本当前“反知性主义”思想大行其道的原因,即不讲逻辑、不顾过程只关注结果,这恰恰与安倍晋三的执政风格十分吻合,因此安倍晋三得到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三、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

安倍晋三最大的政治遗产是建立了首相主导决策过程的政治决策模式。此前,日本实行的是官僚主导的政治决策模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政治家普遍缺乏行政管理的基本常识和经验,因此只能依靠官僚。但是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民党执政已经超过20年,自民党政治家的政治经验和管理知识日益丰富,因此开始干预决策过程。20世纪90年代后,小泉纯一郎推行政治改革,建立内阁府,实行首相官邸主导决策的决策模式。这一制度变迁的背景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日本政治改革和行政改革。1993年政治改革使党总裁掌握了选举候选人的推选权利,因此兼任自民党总裁的日本首相对自民党和内阁成员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这为首相权力在政治领域的扩展创造了条件。2001年日本政府开始行政改革,设立新的行政机构,将政府架构从一府二十二个省厅减少到一府十二个省厅,省厅的合并、分化和重组削弱了官僚权力,为加强首相权力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内阁官邸掌握预算编制权,从而进一步加强了首相对官僚的控制力。最终结果是通过重组行政机构,削弱省厅官僚的权力,加强首相官邸的权力,首相官邸彻底掌握了日本的财政权力。由此,在小泉纯一郎时期实现了首相官邸主导决策的决策模式,但在这一模式,首相权力还没有实现完全扩张。

安倍晋三第一次执政时期,通过增加首相助理,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掌握了安全与外交权力。此外,安倍晋三还掌握了重要官员的任命权,进一步加强了对政府官僚的控制。而在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时期,除了设立国家安全保障局和内阁人事局之外,他还恢复了一系列咨询机构,并利用这些机构架空自民党自身的决策机制。这导致了执政党事权审查功能的丧失,党内民主形同虚设,引发自民党内部的批评。比如小泉进次郎曾批评安倍晋三内阁提出的三千亿日元儿童日托计划,认为这一决策完全没有征求自民党的内部意见,这也说明安倍晋三执政期间不仅加深了与在野党之间的矛盾,也加深了与自民党内派阀的矛盾。

事实上,这种首相管理体制既是安倍晋三长期执政留下的最大政治遗产,也是后安倍时代最大的政治麻烦。因为安倍晋三作为强势领导人设计的政治制度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尤其不适合其接班人。此外日本政治历史上也有一种规律,即长期政权之后的政权大多比较“短命”,比如吉田茂、佐藤荣作、小泉纯一郎之后的政权。事实上,安倍晋三的成功既有其自身的因素,也要归功于以内阁人事局为代表的辅佐者们。这说明日本整体制度的运行并不仅仅是首相自身所能驾驭的,缺乏执行者的配合首相依旧会一事无成,这就是民主党政权失败的教训。民主党政权时期因为官僚的消极抵抗和不配合,政治决策难以贯彻,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进一步来看,菅义伟的政治生命预计将会受到挑战,因为他在自民党中无派系归属,缺乏立足的根基,也很难整合自民党党内的各个派系,最终会导致政局不稳。与此同时,在野党也在加快统一的步伐,对于重新执政跃跃欲试。其中立宪民主党获得了联合工会的支持,领导人的社会表现尚可,其前景不可小觑。

总之,安倍晋三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是因为他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政治制度,找到了符合其强势领导人特点的执政方式。但目前来看,自民党内缺乏驾驭这一套制度的强势领导人,这给日本政局的走势埋下了伏笔,未来的发展仍旧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发言学者:王新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立场无关,文责自负。引用、转载请标明作者信息及文章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