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佳玮,关于历史的、艺术的、文学的零碎话题,问我吧!【查看话题】
2015-08-31
历史题:从小从各种故事、课本上了解到秦就是“暴秦”,最近看了大秦帝国这本小说,颠覆了我一直以来从课本上对秦的认识,想问:你对“暴秦”的看法以及对秦始皇的看法?
有6个回答
张佳玮 2015-09-15
顾颉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史册的传统之一,是会将大家认为恶的描写得更恶些,比如桀纣,比如始皇,比如隋炀帝。
将好的描绘得更好些,比如周公,比如尧舜,比如李世民。
秦,尤其是始皇帝,法令严酷、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二世而斩,是事实。但其大统一、大建设,也是事实。
一如隋炀帝,暴是暴的,成就是有的。
没必要非得定性成好的或坏的吧?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
将好的描绘得更好些,比如周公,比如尧舜,比如李世民。
秦,尤其是始皇帝,法令严酷、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二世而斩,是事实。但其大统一、大建设,也是事实。
一如隋炀帝,暴是暴的,成就是有的。
没必要非得定性成好的或坏的吧?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
守望 2015-09-20
对于您的回答我想追问一句:从一些书上了解到法令严酷是特殊历史条件下不得以为之,但带来了秦的异军突起,贫民可以夜不闭户;焚书有之而坑儒则是江湖术士,只是被后世儒家篡写。再比如孟姜女的故事也和秦始皇八杆子打不着。劳民伤财也有待商榷,长城,郑国渠,秦直道等工程应该定义为正,而阿房宫似乎是胡亥所为。而真正毁天灭地焚毁中华文化的项羽却被世世代代传颂为英雄。让人唏嘘不已。正视历史,是不是应该全面客观评价?
张佳玮
顾颉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史册的传统之一,是会将大家认为恶的描写得更恶些,比如桀纣,比如始皇,比如隋炀帝。
将好的描绘得更好些,比如周公,比如尧舜,比如李世民。
秦,尤其是始皇帝,法令严酷、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二世而斩,是事实。但其大统一、大建设,也是事实。
一如隋炀帝,暴是暴的,成就是有的。
没必要非得定性成好的或坏的吧?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
将好的描绘得更好些,比如周公,比如尧舜,比如李世民。
秦,尤其是始皇帝,法令严酷、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二世而斩,是事实。但其大统一、大建设,也是事实。
一如隋炀帝,暴是暴的,成就是有的。
没必要非得定性成好的或坏的吧?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
守望 2015-09-20
感谢您的细心解答
张佳玮
顾颉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史册的传统之一,是会将大家认为恶的描写得更恶些,比如桀纣,比如始皇,比如隋炀帝。
将好的描绘得更好些,比如周公,比如尧舜,比如李世民。
秦,尤其是始皇帝,法令严酷、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二世而斩,是事实。但其大统一、大建设,也是事实。
一如隋炀帝,暴是暴的,成就是有的。
没必要非得定性成好的或坏的吧?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
将好的描绘得更好些,比如周公,比如尧舜,比如李世民。
秦,尤其是始皇帝,法令严酷、劳民伤财、焚书坑儒、二世而斩,是事实。但其大统一、大建设,也是事实。
一如隋炀帝,暴是暴的,成就是有的。
没必要非得定性成好的或坏的吧?非黑即白的思维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