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68年前, 濮阳加入河南大家庭

2020-11-15 18: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68年前的今天,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正式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今濮阳市大部分地区加入河南省。

馨濮为大家梳理了今濮阳地区乃至整个豫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变迁。

冀、鲁、平原、豫:六十多年身份变换

今濮阳地区是如何一步步加入河南省的

现在说起濮(正确读音:Pú葡,不读P ǔ普)阳市,包括本地人的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豫东北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因中华第一龙在濮阳出土,因此濮阳被称为“中华龙乡”,是中原油田和中原石油工程公司总部驻地。

1

包括本地人在内,很多人不知道濮阳划归河南的历史并不长。蒙元确立行省制时代之前的沿革咱们就不再赘述了,而且那时候的河南河北山东也不是今天的含义。在自13世纪末起近700年的漫长岁月中,今濮阳地区一直属于河北省(及其前身:满清与民国初年的直隶省、明朝的北直隶、蒙元的中书省直辖地),直到1952年以后,才开始加入了河南省。

之所冠以“开始”二字,是因为今濮阳地区大部分(西三县与市区,约占总面积75%)在1952年加入了河南省,另一部分(东二县,约占25%),则要等到12年后的1964年才加入河南省,但在1949年7月到1952年11月这三年多的时间里,西部与东部又同时归属平原省。

如此复杂的变化,近年网上很多文章都说不清,所以馨濮在此给大家理一理。

2

历史上和濮阳关系密切的地方非河北省大名县莫属,沿106国道向北,过了南乐就是。

当年,大名县是大名府的首县(府相当于地级市,首县相当于市区)。在大家熟知的水浒传中,卢俊义和燕青都是大名府的。

开州(含今濮阳县与华龙区及内黄南部)与南乐、清丰、长垣、东明4县在蒙元时期归属中书省直辖,自明初以来就归北直隶大名府管辖,北直隶在满清时改名直隶省,民国17年,即1928年改名河北省。

通过现在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河北、山东、河南的交界地带很有意思。濮阳地区就像一个突出部,与河北、山东接壤。其实在1949年以前,三省的边界比现在更为复杂,可以说是犬牙交错,如同锯齿。

图1 今濮阳地区在蒙元时期属于中书省直辖地

图2 今濮阳地区在明朝属于北直隶和山东布政使司

值得注意的是,濮阳西边的小伙伴内黄、滑县、浚县在满清中期由直隶划归了河南行省(雍正三年,即公元1725年七月,河南巡抚田文镜奏请以河南省磁州换直隶省内黄、浚县、滑县以利漕运事获准),导致在明朝北直隶版图上并不怎么突出的南乐清丰濮阳长垣东明5县很突出了。

图3 濮阳区划变迁

3

民国25年(1936年)2月,应河北、河南2省政府的请求,为“便利行政并整理冀、豫两省区域”,国民政府同意将河北省的长垣、濮阳、东明3县划归河南省,将河南省的武安、涉县2县划归河北省,但未执行。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立了一个新的省份,这就是豫北与鲁西人记忆中的平原省,省会新乡。平原省由冀、豫、鲁三个省各划一部分地区组成。当然,平原省这省名曾被日伪在1945年新占领的河南省沦陷区成立的伪平原省使用。

1949年5月,华北完全解放。华北人民政府于1949年7月25日至27日召开第三次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华北行政区划及关于河北、山西、平原省人民政府组织机构与人事任命等重要决议。于鲁西南、豫北、冀南衔接地区成立平原省,并决定由冀鲁豫区党委负责平原省的筹建工作。平原省的筹建由此拉开帷幕。

平原省设立的主要原因,是因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决定的,全国各地政治形势发展极不平衡,情况各异。黄河北岸的冀鲁豫根据地所在的华北老解放区军事任务早已完成,土改早已彻底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心任务;与黄河以南刚刚获得解放的地区中心任务完全不同,因此单独设省。

在河南省先将武安、涉县、临漳划归河北省的前提下,河北省将南乐、清丰、濮阳、长垣、东明5县划归平原省,河南省也将本省黄河以北剩余地区,山东省也将包括今濮阳市东部范县台前二县在内的大运河以西地区(有小部分在运河以东)划归平原省。

图4平原省区划图

4

1952年11月15日,短暂存在的平原省完成了历史使命被撤销,原属山东的土地回归山东省,原属河北与河南的土地划归河南省。这样就相当于以平原省为过渡,河北与河南交换了土地,即河南的武、涉、临3县归冀,河北的南、清、濮、东、长5县归豫。至此,占今濮阳市75%面积的西部地区加入河南省。

5

平原省的被撤销,既有国家宏观行政区划理念的因素,也有该省自身的原因;既有政治与经济的考量,也不乏建省时间短,文化认同差与群众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建国后平原省委工作的一些失误和影响较大的公众事件(如交公粮的“濮阳事件”,如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如省里高干子弟严重违法犯罪事件。具体各位读者可以百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从国家宏观行政区划调整战略来看,平原省的撤销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行政区划调整的一部分,是国家有计划的经济文化建设尤其是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95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的社论强调: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努力,国民经济初步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国家开始转型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原有的大区和分散的省级建制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建设的需要,必须精简省级行政单位,尤其是缺乏历史建制支撑、与其他省建制完整性相冲突的省份。

其次,从平原省自身来看,其被撤销是经济、政治、历史、地理和人文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952年11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调整省区建制的决议》。决议认为,“鉴于大规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即将开始,平原省缺乏经济中心城市,而河南、山东两省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又都需要恢复原来建制,决定撤销平原省建制”。

接着《中共平原省委关于正确执行中央撤销平原省建制的指示》中就指出:平原省处在五省结合部,缺乏经济中心城市,而河南、山东两省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又需要与其原属豫北、鲁西地区相结合,且恢复大省制,有利于今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并便利于中央领导。”

从这两份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缺乏经济基础和经济中心城市,平原省如果想独立实现工业化,其困难将是很大的,正是基于这种考量,中央才认为平原省作为一个具有经济意义上的省份存在而进行工业化是不适宜的,不利于集约地利用经济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

原平原省政府主席晁哲甫在《平原省人民政府三年来工作基本总结》中所总结的那样:“三年来在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及华北行政委员会的领导下,本府团结各阶层人民大力进行恢复与发展生产方针,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及历次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议,每年均因时因地地确定具体方针与任务,经过全体干部与广大人民的努力,全省社会改革基本完成,各项事业均有很大的发展,黄河及内地河、湖基本上做到了堤防巩固,大大减少了洪水的威胁,这就给今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创造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在它存在的三年时间里,平原省事实上已完成了肃特、治黄、维稳等基本历史使命。

平原省被撤销的积极意义:

第一,配合了国家行政区划调整的步伐,对于河南山东两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豫北与冀南平原在历史上就是比较重要的粮食产区,是河南省三大中心城市郑州、洛阳、开封重要的粮食供应基地,豫北重归河南与冀南划归河南无疑对于确保河南重要城市商品粮供应具有积极影响,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河南省作为全国粮食生产重要基地的地位;安阳、新乡是内地城市中建国初期工业具有一定规模和潜力的城市,它们的回归河南无疑可以增强河南的整体工业生产能力,促进其工业发展。

此外,豫北地区回归河南还使得黄河两岸的水利设施连为一体,加强了黄河河南段的防护治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黄河中下游流域水利事业的发展。

第三,对于原属于平原省的各个地区而言,撤省归建无疑有利于他们回到更熟悉更具互补性的经济圈子中去,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其经济发展的单一性。

对于未“归建”河北的濮阳来说,划归河南省的积极意义是使其不再远离所在省的经济政治中心;另一方面,濮阳自古以来就是黄河对岸的开封的凭障,分属两省,是符合统治者将省界划分得犬牙交错以“分而治之”的原则的;

后来发现中原油田,假如濮阳仍留在河北省,中原油田也许会成为华北油田的一部分,濮阳也不会设立地级市。而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高铁之一的郑济高铁将不会从濮阳经过,而从石家庄往濮阳方向几乎没有修高铁的可能性。

但是,撤销平原省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撤省过于仓促,诸多移交工作没有很细致的完成,省委和国家对于平原省的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得不够,遗留问题较多,尤其是干部安置问题(平原省大多地区属于老解放区,历史原因导致干部众多);

第二,加剧了各个原属于平原省的地区的边缘化。平原省的很多地区都是河南河北山东三省交界处的地区,撤省归建后它们成为各个省的边缘地区,由于距离各省行政中心都比较远,它们在资源分配等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今濮阳地区。

今濮阳地区在归属河北与山东两省时期属于各自省份的边缘,在平原省时期却处平原省的几何中心,但在短短三年撤省之后又变成了所属省份的边缘地区;

第三,个别地区在撤省后建制一直没能稳定下来,这种不稳定加剧了发展的难度。比如平原省濮阳专区,部分划入山东(如观城朝城范县濮县),在河南的部分不久后被并入了安阳地区。濮阳专区原属各县很难得到重视,发展缓慢,日趋边缘化。后来直到中原油田被发现,濮阳才得以重新建市,但仍未摆脱边缘化的命运,长期以来连铁路客运也不通,成为全国极少数把几乎仅靠长途汽车出行带入21世纪20年代的地级市。

另外,很多人总是强调平原省内各地差异,实际上冀鲁豫结合部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文化风俗并不是差异很大。假如给平原省足够的时间,它是能够形成互补的统一经济体的。而改革开放后成立的“中原经济协作区”恰恰像是平原省的影子,13个成员中的9个都原属平原省,而这9个成员占了原平原省总面积90%。

6

金堤河在山东省濮县(原称濮州,州城为今濮城镇;1913年改为濮县,1949年黄河以南分设鄄城县,1956年濮县并入范县)西界入山东境。

汛期上游形成洪峰,下游范县、寿张两县不愿意无代价的接收上游客水,于是濮县/范县便在省界筑坝拦阻,这样便形成跨省区的水事纠纷,而且成为老大难。建国前长期未能解决。

1963年8月上旬,金堤河流域连降暴雨。尤其是下游寿张县段出现了记载以来的特大暴雨,几天内累计降雨量在600毫米以上,其中一天一夜降水达300毫米以上。金堤河南小堤已经漫溢,无法防守。在全力以赴紧急修筑第二道防守堤时,上游客水形成洪峰,接连推毁范县三道拦水坝,全部泄入寿张县河段。寿张县金堤以南瞬间一片汪洋,台前村至孙口村一带水深达1.5米以上,墙屋倒塌无计其数,人民财产受到巨大损失。解放军派出舟桥部队,动用大批橡皮船紧急抢救村民。

与此同时黄河水位升高,与金堤河水持平,金堤河水一时难以流入黄河。待黄河水位降低后,寿张县黄河修防段领导及技术人员,用数吨炸药,将临黄大堤张庄段爆破,使金堤河水下泄入黄河。事后在破口处建立了张庄排水闸门,即现在的张庄闸。

这次灾后金堤河水事纠纷更加恶化。范县决心重修拦水坝,对原坝加高,以防后患,但此举恐重演水淹寿张县旧事,解决金堤河水的出路问题,势在必行。

7

在国家及河南、山东两省的关注下,由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协调,提出方案,最后国务院于1964年2月29日“特急国水〔1964〕86号文”决定,采取区划调整的办法解决两省之间水事矛盾。

先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建制,将寿张县金堤以南五个区并入范县,范县金堤以北五个区划给莘县,同时将寿、范两个半县合并而成的新的范县,划给河南省、归安阳地区所辖。

至此,占今濮阳市25%面积的东部地区也加入河南省。因新范县过于狭长,难以管理,遂于1978年将东部原属寿张县的地区划出,设立台前县。

值得指出的是,在之前一年的1963年,曾属河北省划入平原省的冀南5县之一,1952年又归河南省的东明县也因水利治理问题,由河南省开封地区改属山东省菏泽地区(平原省时期东明县也归菏泽专区)。东明划归山东和今范县台前划归河南没有主观上的联系,但由于变更省属的时间接近,在客观上却像是两省交换了土地。因此在两省交界地区部分老一辈人中就流传着两省换县的说法。

8

今濮阳地区全部加入河南省后有30多年属安阳地区行政公署管辖,这也是安阳民间一直以濮阳的“老大哥”自居的心态的来源。至1983年,在安阳地级市、鹤壁地级市相继脱离安阳行署,带走安阳县、林县、汤阴县、淇县、浚县等县后,安阳行署仅剩内黄、滑县、长垣、南乐、濮阳、范县、台前8县,并且行署寄治在安阳城内,形成了安阳一城两个并立的地级单位(安阳市人民政府与安阳地区行政公署)。

而1975年开始开发的中原油田将总部设在了濮阳县城东北方向,并带来了大量的工业移民,新的城市形成萌芽,于是在1983年国务院决定将成立濮阳地级市,直接将安阳行署翻牌而来,将濮阳县改称“郊区”,新成立的濮阳市下辖郊区与内、滑、长、南、清、范、台7县。1986年,因“小马拉不动大车”,内黄与滑县划归安阳市,长垣划归新乡市。与此同时,划出“郊区”最北部设立“市区”(2002年更名“华龙区”),1987年郊区复设濮阳县。濮阳市将驻地放在了中原油田总部基地的西面,至此形成了今日濮阳市的格局。

9

濮阳西部和东部方言风俗有所差异,整个濮阳市与河南省其他地区相比,也有所差异。但由于无论西部还是东部都与河南其他很多地区同属中原官话区(其中台前东部属受冀鲁官影响的中原官话,有人说范台二县是“山东口音”,但实际上这个“山东口音”并非全国人民熟悉的相声小品里常听见的,流行在淄博济南德州等地的“正宗的山东口音”,而是和“河南话”差别不大的中原官话鲁西南口音,另外这个鲁西南口音和我省东部的商丘等地口音也差不多,难怪有范县人去了商丘会觉得两地口音差不多),风俗差异并不太大,加上历史上今濮阳各地长期在以濮阳县为治所的东郡治下,文化上也说不上差异明显,因此到21世纪后,基本实现了对所在地级市与省份的认同,原本濮阳没有的豫剧与胡辣汤等河南元素也融入到了濮阳。

濮阳是移民城市,市区仅油田职工家属就有25万人之多,建市前后,他们来到濮阳定居,以退伍军人及大学生为主,在那个时代就为今后濮阳市民的较高素质打下了基础;濮阳还是资源丰富的城市。

30多年来,濮阳市是从一张白纸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目前濮阳市面临的很大一个难题是石油资源面临枯竭,期望濮阳市未来能够成功转型。

另一个问题是占濮阳全市面积一半的金堤河滞洪区(包括濮阳县的约85%,范县台前的几乎全部)长期以来为保下游济南等大城市安澜被限制发展;

还有濮阳发展最大的短板就是几乎没有铁路客运。好在到2021年底,郑济高铁郑濮段就要通车,濮阳的交通瓶颈将会被基本打破。

濮阳终将会把“闭塞的平原城市”这一个怪异与矛盾的称号甩到太平洋去,告别“濮阳大巴通全国”这个看似自豪实则讽刺的口号,让濮阳人出门不再辗转换乘,不再客宿他乡,不再凌晨街头等车去郑州济南安阳等地坐火车;大到邀客商来投资,小到邀朋友来濮阳玩,不再让他们知濮阳无铁路客运而退!

来源:新濮阳

————————————————

原标题:《68年前, 濮阳加入河南大家庭》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