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好莱坞对你的大脑做了什么?音乐为何让你颤抖?丨莫扎特效应

2020-11-18 16: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NR 神经现实

Hello,大家好,本期周发又带着新鲜有趣的内容来啦!

本期周发将会从心理学的角度介绍鬼屋为什么会让人既恐惧又快乐;蹦迪中的色彩心理学;强制休假制度与职场心理健康的联系;人们观看英雄视频时的心理倾向。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知识干货:夜间灯光对于昼夜节律的影响;莫扎特效应的广泛应用;听音乐听到浑身起鸡皮疙瘩的生理机制;以及社会运动的相关定义。

话不多说,想知道具体内容就请往下看吧!

好莱坞式英雄叙事,对你的大脑做了什么

极速飙车、火场救人、枪战厮杀……好莱坞动作片的名场面总能让观众脉搏加速,热血沸腾。走出影院意犹未尽时,你是否好奇这种英雄叙事是如何屡屡使你兴奋的?你的大脑在其刺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有没有可能被坏人利用?

在11月11日最新发表于《科学报告》的一篇论文中,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极端组织ISIS利用具有好莱坞式英雄叙事结构的宣传视频、让人变得“极端化”时,脑电图发生的变化。

研究从ISIS的宣传视频中截取了若干能利用观众英雄主义牺牲叙事(heroic martyr narrative)或社会性牺牲叙事(social martyr narrative)的视频片段。前者重点关注个人的荣耀与力量,而后者侧重于个体对族群和宗教的义务。研究者向238名被试播放了这些视频,并检测了被试与恐怖主义相关的行为学指标(视频对被试的吸引力、叙事传输(narrative transportation)以及心理状况(利己主义和同理心强弱)),其中叙事传输和利己主义与同理心之间的作用预测了视频在招募方面的吸引力。实验记录了其中80位被试的脑电图,还采用若干互补的单变量和多变量技术,表征了不同叙事下被试脑电图功率谱密度(spectral power density)的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视频能够增加大脑前部的β波和全脑α波强度,而带有社会性叙事的视频能增强大脑前部的θ波(表征负面反馈与情绪调节)。该研究证明,ISIS所用的英雄主义叙事是精心处理过的,并且能诱导人产生与其它招募叙事不同的心理倾向。

由此来看,哪怕是招募和宣传视频,也可以对观看者产生不小的变化。虽然这项研究最近才发表,这种效应或许已经在被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

Yoder, K.J., Ruby, K., Pape, R. et al. EEG distinguishes heroic narratives in ISIS online video propaganda. Sci Rep 10, 19593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0-76711-0

夜间照明,昼夜节律迈不过的坎

在科技不发达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作息几乎完全受日照支配[1, 2]。自白炽灯被发明以来,现代照明技术点亮了无数个黑暗的角落,拓宽了人类夜生活的边界,却扰乱着我们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夜间暴露在光照中会抑制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褪黑素的分泌,并因此导致失眠和睡眠质量下降[3]。

近五年的研究表明,光照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远超我们原先的认识。但这些研究在实验中使用的传感器多佩戴在被试者的腕部,受衣袖的影响不能很好地反映环境光线,更不能准确体现视网膜上调控昼夜节律的光敏色素——黑视素(melanopsin)接受的光照强度。因此,在11月5日发表于《科学报告》上的一篇论文中[4],来自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及其马来西亚分校的团队开发了一种可以探测眼部附近光照强度,并据此计算出光线对黑视素影响的可穿戴设备。

研究人员选取正常生活的成年人为被试,利用该设备测量了他们的接受光照的模式。结合对被试睡眠质量的测量,研究通过个体对光线的剂量-响应曲线估测出了室内照明对人类昼夜节律调节的效果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接近一半家庭的夜间室内照明情况对褪黑素分泌的抑制可达50%,但对个人的影响从0-87%不等。夜间照明强度与入睡时间呈正相关,且睡前3小时黑视素接受的光照强度越高,入睡后90分钟内的睡眠质量越差。

光不在亮,够用就好,选择一个亮度可调的灯具,或许能使你拥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参考资料

1 . Yetish, G. et al. Natural Sleep and Its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ree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Curr Biol 25, 2862-2868 (2015).

2 . Pilz, L. K., Levandovski, R., Oliveira, M. A. B., Hidalgo, M. P. & Roenneberg, T. Sleep and light exposure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of urbanisation in Brazilian communities. Sci Rep-Uk 8 (2018).

3 . Lewy, A. J., Wehr, T. A., Goodwin, F. K., Newsome, D. A. & Markey, S. P. Light suppresses melatonin secretion in humans. Science 210, 1267-1269, (1980).

4 . Cain, S.W., McGlashan, E.M., Vidafar, P. et al. Evening home lighting adversely impacts the circadian system and sleep. Sci Rep 10, 19110 (2020).

蹦迪中的心理学

很多年轻人喜欢参加party、酒吧蹦迪等休闲活动。这些场所中,不只有音乐调动人们的身体——视觉,作为重要的感觉之一,在“灯红酒绿”的地方也很重要,可是氛围灯究竟是怎么调动人们的身体和情绪的呢?

我们日常所说的“红”光“蓝”光,是指波长(长短)(约380-760nm间)在视觉系统上分别产生蓝色或红色感觉的光。颜色感觉是由三个物理属性决定的:波长、光强和光谱纯度。而颜色的物理维度和心理维度是存在关系的,波长决定色调,光强决定明亮度,光谱纯度决定饱和度[1]。

1984年,有一项研究提出了情绪Stroop任务 (emotional stroop task)。试验向被试呈现字体颜色不同的词语(情绪词和中性词),并要求被试忽略词语本身的意义,尽快说出词语字体的颜色 [2]。大量重复研究发现了情绪Stroop效应,即被试说出情绪词语字体颜色的时间长于说出中性词语字体颜色的时间[3-4]。

这研究似乎表明,颜色与情绪之间存在着关联。颜色的三个维度看似单一,却会交织的影响着人们的情绪,甚至是生理。

色调对于人类情绪的影响似乎是显著的。红色在一些人眼里似乎意味着恐惧(如恐怖片里表现的),但研究表明,红色事实上并没有增强恐惧感,而是特定于威胁而存在(如,警报[5]),并与负面情绪无关[6]。恰恰相反,穿红色衣服或是接近红色的衣服,似乎可以增加对异性的吸引力与好感度,而正红色调的口红也可以让女性提高吸引力[7]。除此之外,红色似乎可以提高体育比赛中的表现,2004年奥运会的四项格斗运动(拳击,跆拳道,希腊-罗马摔跤和自由式摔跤)中,身穿红色套装的参赛者获胜次数更多(在其他因素相当相等的情况下)[8]。

色调也会影响生理状况。相关研究表明,在红色与黄色光下照射2分钟后,被试的心率发生了显着增加,而在蓝色光下,他们的心率则略有下降(色调))[9]。这似乎能解释蹦迪场所中,大量蓝紫色和红黄色交替出现的原因。通常绿蓝紫被认为是凉爽,舒适,放松,和平与平静的,并且可以减少焦虑程度。而红黄橙被认为会引起温暖和刺激,可以激发感觉[10] 。

除了色调,明亮度对于情绪的影响似乎也是显著的。

一项早期的研究表明,人们通常将明亮度较高的颜色(如,白色,粉色)与积极情绪(如,快乐,放松)相关联,而将深色(如,黑色,棕色)与负面情绪相关联情绪(焦虑,悲伤)[11]。另一项研究进一步佐证,人们的确倾向于根据明亮度来推断一个物体的价值(好或坏),因此白色(明亮度高)的积极词和黑色(明亮度低)的消极词会被更快地分类(stroop)[12]。而在不同强度(光强)下照射2分钟后,人的心率也会发生显着变化[13] 。

除了单一维度的影响,色调,明亮度,饱和度也会产生共同影响。

高明亮度、高饱和度的颜色,更多被用于描述外向(活泼开朗精力充沛)的人,而低明亮度、低饱和度的颜色则相反。同时,人们会认为身穿高明亮度、高饱和度颜色衣服的人更为外向和开放[14]。

由此来看,将多维度的刺激(音乐和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对人产生显著的影响。在人的感受中,速度较快的大调音乐可以产生更饱和、更明亮、更黄的颜色联想,而速度较慢的小调音乐则相反(选择的颜色更不饱和、更深、更蓝)。不仅如此,音乐情感联想和选择与音乐搭配的颜色间有很强的相关性(0.89 < r < 0.99)[15]。

当我们在享受蹦跳感觉的时候,放松与舒适,刺激与爽快,这些情绪的产生,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不只音乐与节奏有关,就连颜色、光线所打造的场景,也是不可忽略的要素。

参考资料

1. Schiffman, H. R. (2001).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An integrated approach. John Wiley & Sons.

2. Gotlib, I. H. McCann, C.D. (1984). Construct accessibility and depression: An examination of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facto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 (2), 427-439

3. Mathews, A. &Milroy, R (1994).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meaning in anxiety. Cognition and emotion, 8 (6), 535-553

4. Williams, J M. G, Mathews, A. & MacLeod, C (1996). The emotional Stroop task and psychopathology. Psychological bulletin,120 (1),3-24

5. Travis, D. (1991). Effective color display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cademic Press.

6. Young, S. G., Elliot, A. J., Feltman, R., & Ambady, N. (2013). Red enhances the processing of facial expressions of anger. Emotion, 13, 380–384.

7. 张腾霄. (2019). 口红颜色的心理效应及其选择情境性.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06), 071-82.

8. Hill, R. A., & Barton, R. A. (2005). Red enhances human performance in contests. Nature, 435(7040), 293-293.

9. Abbas N, Kumar D, Mclachlan N.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Light and Colour on Space Users, 27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 Shanghai China; 2006.

10. Clarke T, Costall A. The emotional connotations of color: A qualitative investigation. Color Res Appl 2008;33:406–410.

11. Hemphill, M. (1996). A note an adults’ color-emotion association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7, 275–280.

12. Meier, B. P., Robinson, M. D., & Clore, G. L. (2004). Why good guys wear white: Automatic inferences about stimulus valence based on bright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 82–87. doi:10.1111/j.0963-7214.2004.01502002.x

13. AL‐Ayash, A., Kane, R. T., Smith, D., & Green‐Armytage, P. (2016). The influence of color on student emotion, heart rate, and performance in learning environments. 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 41(2), 196-205.

14. 张腾霄, & 韩布新. (2013). 中国人对基本色的心理感受和偏好. 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15. Palmer, S. E., Schloss, K. B., Xu, Z., & Prado-León, L. R. (2013). Music–color associations are mediated by emo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0(22), 8836-8841.

鬼屋为何令人害怕又着迷

刚刚过去的万圣节是各种恐怖鬼怪爱好者的盛会,可是为什么那些逼真恐怖的场景没有让人退却、反而有些令人上头呢?近期被《心理科学》收录的研究发现:恐惧之所以会让我们产生诡异的愉悦感,是因为这种被称之为“娱乐性恐惧”的感受会引发某种特殊生理反应,让我们感到有点害怕,但不至于被恐惧吞噬。

过去关于娱乐性恐惧的研究,并没有能够在享受和恐惧之间建立直接的关系,对恐惧反应的研究还大多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比如用恐怖电影的短视频剪辑,刺激相对温和从而使生理唤醒程度较低,其试验结果或许会与现实情况不同。这一次的新研究则选在了一个有50间鬼屋的场景进行,有些吓唬人的手段很突然很强烈,可以给体验者身临其境的恐怖感。研究给110名鬼屋体验者安装了一个心率监测器,并配合监控视频记录他们走过每一个“惊吓点”的实时数据;在走完全程后,参与者还需要评估他们每次遭遇的恐惧和愉悦程度。

根据最后分析的数据绘制自我报告的恐惧和愉悦感之间的关系图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倒U型的趋势,这意味着,人们在感受恐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一个可以最大限度享受恐惧带来的愉悦感的临界点。如果人们不是很害怕或者太害怕,他们就无法享受这种恐惧带来的吸引力。数据还显示,参与者的心率特征也呈现类似的倒 U形,这表明,享受恐惧的临界点与人的正常生理状态的偏差程度有关:基于记录的脉搏频率在较长时间内频繁上升和下降来衡量的话,当可怕的遭遇触发了长期大幅度偏离正常状态时,害怕等不适感往往随之而来。

这么看来,大家去鬼屋或者密室逃脱,尖叫着躲避那些挥着电锯的疯子和吃人的僵尸或者追赶而来的骷髅其实是在主动“玩弄”恐惧,寻找恐怖刺激带来的那种在失控中掌控快乐临界点的新消遣。

参考资料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fear-enjoyment-haunted-house-17233/

莫扎特效应是真是假?

对于音乐的研究,最广为人知的或许就是“莫扎特效应”,它最早出现在《自然》杂志1993年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实验里,聆听十分钟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能够提高大学生们在智商测试中的成绩,特别是空间推理能力。这种现象就是后来被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的“莫扎特效应”(Mozart Effect)。

这个实验的影响十分深远,其概念远渡重洋、传到中国以后,很多人把这个研究结果简化为:听音乐能让人更聪明。于是市场上很多关于莫扎特的“智商税产品”应运而生。

然而,后来的几项研究都对莫扎特效应的存在提出了质疑。比如Steele等按照劳舍尔等的实验程序,采用逆向数字广度测试考察了莫扎特效应的有无。实验条件包括:聆听莫扎特的奏鸣曲(K448);聆听风雨声;无声静息。这个研究发现,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测试成绩并无差异[1]。Kackson和Tlauka在也研究中尝试使用一个电脑模拟的迷津学习作业来考察莫扎特效应,依旧未能发现聆听条件之间所产生的差异[2] 。Crmec等随后考察了136名5年级学生(平均年龄10.7岁)在莫扎特奏鸣曲(K. 448)、流行音乐(Zorba' dance)和无声静息条件下空间作业成绩的差异——空间作业是Fizgerald折纸测试,这个测试在澳大利亚被标准化后用于测试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好的信度和效度。同样地,这个实验也未发现莫扎特效应[3]。

然而,不管莫扎效应对人的“智商”和空间能力有无影响,最近有一项显示,听莫扎特音乐可以减少癫痫发作的频率。每天听莫扎特的音乐不仅能显著降低癫痫发作的频率,还能减少与癫痫相关的异常大脑活动[4]。

更重要的是,虽然莫扎特效应的真实性存疑,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学习音乐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但实验同样也表明音乐训练可能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自尊。音乐教学中的某些元素,比如算术音乐符号,可以用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5]。

虽然莫扎特效应可能并不一定存在,但它对我们有了更多的启示,即音乐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及健康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参考资料

1 . Steele, K M, Ball, T. N., and R Runk ." Listening to Mozent doas not enhance backwords digit span performance."[J]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997.84: 1179-1184

2 . Kackson,C S. and M.Tlauka"Route- Leaming and the Mozart Effect"[J] Prycholoey of Music, 2004, 32:213 -220.

3 . Cmcec, R, Wilaon,S.J.,and M. Priar."No evidence for the Mozart effect in children. "[J] Music Percepion, 2006,23 (4): 305 -317

4 .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mozart-effect-epilepsy-17012/

5 . https://neurosciencenews.com/music-training-memory-children-17140/

强制休假制度与职场心理健康

10月29日,深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提出推行强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作为国内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规,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实施。

在“996”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人们的工作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重点。虽然直到20世纪中期,职场心理健康( Workplace Psychological Health )才开始正式形成,但在20世纪的研究中,职业健康心理学家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有赖于劳动者的健康”[1]。

工作健康是经常被忽视的话题。201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将近220万人死于职业病和工伤[2]。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 2.7亿起非致命性的工作事故发生,并且有整整1.6亿人患上职业疾病,其中日本过劳死尤为严重,有约每年10万人死于过度工作[3]。

长期在高压力下工作,会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一项大规模研究就发现,因为压力会对自主神经系统和腺体活动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工作压力和冠心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4] ,而且相对其他压力而言,工作压力更会让人产生应激反应。

工作压力会导致一些症状,比如说,头痛, 高血压、营养不良,等生理症状; 或是焦虑、愤怒、抑郁、低自尊等心理症状; 以及嗜吃、药物滥用、 工作表现糟糕和亲密关系变化等行为症状[5-6]。

工作压力也会让人们在心理或情绪上过于紧张,从而造成导致职业倦怠或者说心理枯竭(Burnout)[7-8]。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状态,并且有三方面的特征:情绪疲惫,愤世嫉俗或有脱离感,个人成就下降[9] 。它的产生因素很多,如缺勤、高工作交替率、工作时间内长时间休息等[10]。同时,工作环境之中的压力,包括忙碌的节奏和同事匆忙、焦虑的行为,也会导致职业倦怠[11]。大多数情况下,心理枯竭也是由于工作压力[12]。

那么,如何缓解职业倦怠呢?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调节工作量(减少工作量,减少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报酬以及工作中的可控感,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13]。由此来看,强制休假制度的产生,能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心理健康,缓解工作压力,减少职业倦怠与其他职业病。

参考资料

1. Barling, J., & Griffiths, A. (2003). A history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2. Kaplan, S., & Tetrick, L. E. (2011). Workplace safety and accidents: A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3. Brough, P., O'Driscoll, M., Kalliath, T., Cooper, C. L., & Poelmans, S. A. (2009). Workplace psychological health: Curr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4. Ciccarelli, S. K., & White, J. N. (2010). Psychology: an explora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5. Ciccarelli, S. K., & White, J. N. (2010). Psychology: an exploration. Pearson Prentice Hall.

6. Mortimer, J. T., & Staff, J. (2004). Early work as a source of developmental discontinuity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6(4), 1047-1070.

7. Maslach, C. (2003). Job burnout: New directions in research and interven- tion. Current Directions, 12, 189–192.

8. Leiter, M. P., Gascón, S., & Martínez‐Jarreta, B. (2010). Making sense of work life: A structural model of burnout.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40(1), 57-75.

9.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 Leiter, M. P. (2001).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2(1), 397-422.

10. Schernhammer, E. (2005). Taking their own lives—the high rate of physician suicide. N Engl J Med, 352(24), 2473-6.

11. Parker, P. A., & Kulik, J. A. (1995). Burnout, self-and supervisor-rated job performance, and absenteeism among nurses.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8(6), 581-599.

12. Maslach, C., & Jackson, S. E. (1984). Burnout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annual.

13. Maslach, C., & Leiter, M. P. (2005). Reversing burnout. Stand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43-49.

你爱的音乐甚至让你颤抖?

这是快乐过载的现象

当音乐随机播放到你最爱的歌曲或乐章时,会引起你愉悦的感受和快乐的回忆,让你汗毛倒立,甚至会有一股“寒意”激得你打个冷战。法国贝桑松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学的研究者采用EEG脑电图,将这种因音乐引发的寒颤行为与激活奖赏和愉悦系统的多个大脑区域联系起来。

实验扫描了18名平均年龄为40岁的被试(11名女性和7名男性)的大脑。这些被试有很好的音乐理解力,在听他们最喜欢的音乐作品时经常激动到感到寒颤。被试们还需要填写一份问卷指出他们何时感到那种激动的“寒意”,并对他们从中获得的愉悦程度打分。当然,这种感受不只发生在主观预测的音乐部分,还发生在其他时刻。当参与者感到寒冷时,研究者通过EEG脑电图观察到被试参与情绪处理的区域的前额脑区底部、参与运动控制的中脑区域运动辅助区,和参与听觉处理和音乐欣赏的右侧大脑区域右颞叶的特定电活动。

脑电的研究结果认为:这种现象表明大脑皮层的连接性更强了。那些被激活的大脑区域一起工作来处理音乐,触发大脑的奖赏系统,并释放让人感觉良好神经递质多巴胺,引发人类强烈的积极情感。再加上被试对音乐中最喜欢的部分的愉快期待综合在一起,让被试的快乐过载,从而感受到生理性的寒意刺激。

参考资料

1.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nins.2020.565815/full

2.https://neurosciencenews.com/music-pleasure-eeg-17246/

社会运动从何而来?

想象在社会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们对于现实的不满、他们对于事情如何变得更好的想象、或者对事情会变成什么样的想象,往往会引发社会运动。反过来,社会运动也会孕育人们新的想象,因此,社会运动通常伴随着集体的想象以及集体可能取得的成就。

我们可以粗略地将社会运动定义为“对权威、当权者或文化信仰和实践发起的集体的、有组织的、持久的、非制度性的挑战”。社会运动的规模不同,有的是地方性的(如社区园艺活动),有的是国家级的(如黄背心运动),还有的是跨国的(如反抗灭绝组织)。社会运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如游行、罢工、集会、请愿、宣言、政策建议、艺术行动主义、社交媒体传播等。

不过,想象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人们暂时地远离此时此刻、回到过去或未来的过程,被称为想象。它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文化以及人们从文化中获得的各种资源,既滋养又限制了想象。想象的过程让人们远离当下,预示着对当下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因此,想象让人们和集体逃离无法改变的时刻,便会刺激社会运动以及城市骚乱的发生。

在同一场社会运动中,是什么将人们联系了起来?对这一点的想象构建了社会和集体的身份。尤其是当其他人的想象会危害公共事务时,这种想象可以是国家层面的,举个例子,当塞尔维亚(南斯拉夫成员国)想象自己未来加入欧盟,这便危害了整个国家的身份。当对共同的未来进行想象存在困难时,这限制了人们对其他人的认识,比如巴以冲突、希腊裔和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的矛盾。不过,有的时候,尽管存在矛盾冲突的历史,人们还是可以在危机面前联结起来,例如爱尔兰面对经济衰退时,叙述遭遇到的共同苦难让人们团结起来。

最后,文化产物在想象与社会运动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产物是一种非常强有力的工具,想象可借此进行传播与分享,文化产物也可用于控制人们的想象和社会行动。艺术、小说、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文化产物能够将人们或集体的想象客观化,进而成为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最后滋长新的想象出现。这也使得传播或多或少一致的愿景成为了可能,通过这些文化产物,人们能够分享想象中的体验,从而驱动集体行动。

历史上,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小说在点燃社会运动方面功不可没,科幻小说在促进技术创新方面影响非常大,与环境有关的小说也成为了一种突出的文学体裁,描绘了具有更加绿色未来的乌托邦或面临世界末日的反乌托邦,旨在激发读者采取行动。考虑到文化产物在想象世界方面的作用,控制人们对文化产物的接触,能够系统性地影响人们的想象。纳粹对于想象的操控,如传播一些政权认可的艺术作品以及对于危险作品的审查,强化了压迫性的意识形态系统。文学作品最终能让人们对社会运动有更高的觉知,奥威尔的小说《1984》便可以成为历史教育的资源,向世人展现出审查制度是如何限制了人们对未来的想象。

参考资料

Hawlina, H., Pedersen, O. C., & Zittoun, T. (2020). Imagin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35, 31–35. https://doi.org/10.1016/j.copsyc.2020.02.009

作者:沁仔,Xhaiden,平原,chen,格致,Dora

封面:Cyril Rolando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