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8.7%!守护力↑↑↑

2020-11-18 12: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目前,南京全市共拥有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42个

比2015年的2337个增长38.7%

医院床位数5.9万张

比2015年的4.66万增长了26%

……

守护健康

南京行动ing

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今天

“十三五”成就看南京

“卫生健康”专题新闻发布会

一起来看南京

在卫生健康、医疗保障方面的进展成效

☟☟☟

推进健康南京建设

“十三五”期间,南京围绕推进健康南京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具有南京特点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之路,逐步建成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体系优化、技术领先、特色明显、充满活力、覆盖城乡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鼓楼医院江北分院。南报融媒体记者 姚强 冯芃 摄

(滑动看全文)

一、群众健康满意度持续攀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人均期望寿命提高1.4岁,主要健康指标水平稳步提升。截至2019年底,全市人均期望寿命已达83.59岁,比2015年底的82.19岁,提高了1.4岁。婴儿死亡率3.74‰、孕产妇死亡率5.03/10万,三大基本健康指标均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1.7%,位居全省前列并稳步提高。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9.9%。溧水区打造“健康中国”国家试点样本。高分通过第四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全市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人数居全省首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优质高效。全市目前共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42个,比2015年的2337个,增长38.7%;卫生人员11.46万人,比2015年的7.89万,增长45.2%;医院床位数5.9万张,比2015年的4.66万增长了26%。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儿童医院河西院区、市中医院新院区、鼓楼医院江北院区等四大医疗中心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规模超过100多亿元,新增床位4500张。全市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床位数6.95张、执业(助理)医师4.2人、注册护士5.0人,均位居全省首位。2019年,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9290万人次、住院人数188万,分别比2015年7150万和132万增长了30%和43%。目前全市共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8家,公共卫生人员4239人;拥有急救中心(站)45个、71个站点,救护车159辆。

二、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健全

聚焦疫情防控,严格管控措施、强化医疗救治,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累计收治本地确诊病例93名,全部治愈出院。先后派出514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

建立较为规范的监测预警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基本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成全市中毒、传染病、儿童等多个省级紧急医疗救援基地。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有效提升。

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成效明显。标准化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建成率达100%,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

全面推开医疗领域“证照分离”改革,审批事项群众满意率100%。

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网络体系建设基本建成。溧水区、六合区已建成二级妇幼保健院,江北新区、江宁区已按照三级标准规划建设妇幼保健院。全市共建成482家社区亲子室、817家托育机构,具备较规范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三、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显著,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

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位列全省第一,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在全省率先开展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考核结果与院长年薪挂钩,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成绩显著,三家医院获A等。

分级诊疗制度和考核体系不断完善,全市组建不同类型医联体52个,共建联合病房97个,涉农区全部完成医共体建设。

在全省率先出台《南京市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方案》,细化综合监管部门责任分工,建立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

提升老年健康服务水平,构建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建成市级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和3家安宁疗护试点医院。

四、各级医疗资源布局规划合理,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

科学配置医疗资源,完善空间布局。积极鼓励引导新增资源向新城区发展。全市共有三级医院34家,其中:部省属12家、市属9家、区属6家、社会办医7家。涉农区基本实现三级医院全覆盖。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医师数达到4.2人。全市新增6家二级康复医院,康复床位数3131张。医疗专业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共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2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59个。

建成“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家门口看病更方便。全市共有13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67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市基层机构床位数达11957张,基层卫生人员数32381人,每千常住人口分别达到1.37张和3.8人。乡村医生1807人。创成全国“百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挂牌省级社区医院32家。建成省级基层特色科室31个、市级基层特色科室239个,全市城乡基层诊疗人次占总诊疗量50%以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最低补助标准提高100元,服务内容31大类。全市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23万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市10类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已达到70.32%以上。

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医疗资源分布更均衡。建成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初步构建大传染病防治格局。建成儿童医院河西院区,缓解了儿科资源短缺矛盾。建成鼓楼医院江北院区,填补江北优质医疗资源的空缺。建成市中医院新院区,打造南部新城医疗中心。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启动了市妇幼保健院丁家庄院区新建项目;建设国内一流心血管病医院,扩建市第一医院河西院区。江宁医院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溧水区人民医院、高淳人民医院、六合区人民医院通过三级评审。支持涉农区医院提档升级,溧水区中医院、浦口区中医院、江宁区中医院通过省中医院管理局现场评估,已成功转设为三级中医院,我市已实现三级医院各板块全覆盖。

鼓楼医院“紫东医院”项目框架协议签署,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一期工程开建,南京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六合分院正式动工。通过规划和实施,实现了对新五区等资源短缺区域的优先发展,改善了全市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加强了专科及中医类医院的建设,优化了医疗机构功能结构;突出应对疫情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公共卫生应急体系。

五、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药品供应保障持续强化

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已经建成。增挂成立市中医药管理局,各区卫健委增设中医科。30万㎡市中医院新院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市中医院开展的多学科一体化诊疗创新模式在全国推广。建立国医大师工作站5个、市名中医工作室36个。

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成熟。率先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和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基本药物“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的管理目标。全面构建药品集中采购新机制。南京市主导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联盟已扩大到12个城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核心控制指标全部达标。

六、打造卫生科教创新高峰,开创智慧医疗建设新局面

实施“科教兴医”战略,卫生科技和医学水平整体提升。市直属单位均建成科研中心,科研专职队伍近200人,博士比例超过80%。启动南京临床医学研究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建设。组织开展第二轮全市十大临床医学中心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亿元。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8项,含重点项目14项,获资助经费2.7亿元。鼓楼医院孙凌云团队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红斑狼疮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市共获得省科学技术奖31项,其中一等奖7项。

卫生信息化发展势头稳健,智慧医疗建设增质提速。全面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已建成16家“互联网医院”。建成南京远程医疗会诊、临检、影像、心电等四大中心,已接入南京都市圈城市和新疆、西藏、青海等省市200多家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全市各区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全部达到省级测评4级标准以上,南京12320公众健康服务平台服务总服务量超过800万人次,稳居全国第一,成为行业优质服务品牌。

改革创新医疗保障

“十三五”时期,南京医疗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医疗保障工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市医疗保障局组建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南京医疗保障事业取得了新进展。

南报融媒体记者 董家训 摄

(滑动看全文)

待遇保障更加公平适度

南京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原居民医保和原“新农合”医保参保人员在刷卡就医、住院报销、首诊转诊等方面再无差别。完成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强化了基金共济保障能力。

截至10月底,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91.12万人,参保率达到98.6%以上,相比“十二五”末增加118.61万人。人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100元以上,居全省第一。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8.9%和73.6%。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提升到60%以上。

实施了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两病”患者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300元增加至800元,最高达到1200元。另外,还建立了门诊专项药品保障政策,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基金支付限额分别达到75%、65%。

医保扶贫更加精准细致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原有困难人员基础上,进一步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明确困难人员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补助。同时,对困难人员给予待遇倾斜,其大病保险起付标准比普通参保人降低50%,各费用段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住院和门诊大病发生的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用,按90%给予救助,不设上限。截至目前,已救助13.83万人,提供救助资金2.15亿元。

医药费用负担稳步下降

我市先后推进三批国家谈判药品在南京落地,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幅52%以上,已节约医药费用4.17亿元。积极参与国家和省,以及南京牵头组织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谈判产品最高降幅达98.5%,累计节约医药费用6.22亿元。其中,我市与淮安、泰州组成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南京联盟”,于2019年8月16日与医用耗材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形成以量换价、量价挂钩的采购新机制,仅该次谈判我市已节省医药费用2.65亿元。

建成南京医用耗材(药品)阳光监管平台,将全市1400多家具有采购主体的定点医疗机构纳入管理,监控医疗机构耗材(药品)采购使用、监控配送企业保障供应、监控医保基金合理使用、实施监管平台集中结算、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基金监管更加严密有力

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市医保局加大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力度,会同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综合运用协议、行政、司法等手段,全力开展医保基金源头治理。自去年以来,已实现全市近3500家定点医药机构现场检查全覆盖,追回基金超2亿元,解除医保服务协议12家,有力维护了医保基金安全。

在制度建设上,制定了《南京市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南京市定点医药机构失信行为惩戒实施细则》等文件,扎实推进医保诚信体系建设。

医保服务更显方便快捷

根据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工作部署,南京于2019年6月实现与上海门诊直接结算,先后实现与浙江、安徽门诊直接结算,我市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更加便捷。

全面开展公共服务专项治理年活动,推进以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为核心的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四化建设”,确保年底前实现“最优办事流程、最短办事时限、最少提供材料、最小自由裁量”的“四最服务”。在溧水开展了医疗救助零星报销不见面审批试点工作,最大限度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

疫情防控更加有力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救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影响救治,对全市47家开设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预拨周转金14.13亿元。

为帮助医疗机构缓解医用防疫物资紧缺状况,根据市指挥部要求,市医保局作为采购主体直接开展医用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工作,直接采购医用紧缺防疫物资超过200万件,并通过“防疫物资采购调配大厅”向全市数百家医疗机构进行了科学调配。

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健康南京建设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健康保障水平努力提高

“十四五”时期

南京卫生健康事业

将继续新征程

原标题:《+38.7%!守护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