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道长三角·绍兴篇③】文化资源用得巧,城市气质就是好!

台州发布
2020-11-19 00: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以来在国内考察途中多次强调的领域。

城市的发展,总处在对社会文化、历史文脉的吸收传承和自身不断修正调整的过程之中。新时代,如何加快文化与旅游跨界融合、深度融合,实现将文化资源的厚度转化为文化发展的高度?11月9日-10日,台报全媒体采访团走进古城绍兴,进行深入探究。

现场考察

大禹陵景区提升工程

投资23亿元,广场面积扩大10倍

▲大禹陵碑

11月10日,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绍兴越城区的大禹陵。

当天上午,柯桥实验小学组织三年级学生恰好来此秋游,访禹陵、听讲解、体验祭禹祈福仪式……

“像这样的研学活动,景区平均每周要接待2-3批。”景区讲解员包佳宁介绍,作为“跟着课本游绍兴”的文旅体验点之一,目前,景区制定“禹陵祈福游”“禹陵深度游”等不同类型的研学产品,参与人数逐年增加。

▲柯桥实验小学研学游感受大禹文化

作为华夏立国始祖、上古治水英雄大禹的陵寝,大禹陵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大禹文化。当下,“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尊重自然、严明法度”的大禹精神,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愈发彰显时代的力量与价值。

2019年8月,景区提升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约23亿元,分两期实施。今年4月,大禹陵景区一期项目完成,并恢复开放,将祭禹广场由3200平方米扩建至3.2万平方米,可容纳参祭人数由1500人扩大到1万人。当前,二期工程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在明年元旦前后完工。

新建的大禹纪念馆是大禹陵景区提升工程的一大亮点。建筑设计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操刀,外形以“禹铸九鼎”为设计理念,为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纪念馆主体部分建在地下,走进馆内,有着穿越时空的神秘感。

绍兴大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亚娜介绍,大禹陵景区提升工程有三重目标——建设中国大禹文化学术研究中心;以大禹文化为媒植入新型旅游业态;打造传续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文地标。

走在大禹陵景区,处处能体会到绍兴“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思路,景区内以大禹元素为IP设计的鼠标垫、徽章等文创产品;大禹姒姓家族后裔的繁衍生息处,如今是开元旅业首家文化度假村,古村即酒店,酒店即美景,有着独特的人文色彩……

▲棂星门

走访权威

全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是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是其最独特的印记,然而,绍兴文旅产业发展也有幸福的烦恼。

“在古越文化、南宋文化,唐诗、书法、戏剧、黄酒等多元主题下,城市文旅主品牌欠缺,标志性不足,绍兴尚未形成持续响亮和市场号召力的品牌。” 绍兴市文旅部门负责人说。

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重塑城市文化体系”的战略目标,深度推进文旅资源激活、转化和创新,助力城市文化资源再拓展。

01

展现城市的厚重精神

“游中有所感,感中有所思,思后有所得。”研学旅游是绍兴的特色,目前,绍兴已制定并发布研学旅游标准,全力打造国内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

绍兴整合了市区名人故居资源,以名人故居为主打品牌,重点建设“一城三故里”——投资80亿元的阳明故里项目、投资30亿元的书圣故里项目、投资30亿元的鲁迅故里二期项目。通过文、商、旅联动,将名人故居打造成青少年游学、红色之旅重要旅游目的地。

2016年,绍兴成立了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两年后,中国阳明心学论坛永久会址落户绍兴。

▲王阳明研究院室内一景

“阳明先生不忘初心、历经坎坷、孜孜追求、知行合一的精神,在当下,仍对党员干部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该负责人说,通过对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炼,绍兴正不断提升城市的精神风貌。

据了解,围绕浙东运河文化带、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古越文明文化带和古城、兰亭“两个硬核”,该市还编制了《绍兴市三大文化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设计》和《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在深入研究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当地独特的文旅资源和地域特色。

02

提升古城的商业价值

11月8日,2020绍兴马拉松开跑,这是绍兴连续第四年举办“越马”。

创办以来,“越马”旨在打造“最有文化味的马拉松”,力求体现“绍兴味”。赛事中,选手途经众多经典景观、城市地标。今年,还将历史文化名人和经典语录浓缩在了赛道上,尽显城市气质。

赛事还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给当地企业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绍兴本土企业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连续4年成为“越马”赛事冠名商。借助“越马”的超高人气,公司名利双收,让更多人了解到喜临门作为健康产业引领者的形象。今年“越马”前后,鲁迅故里、沈园等各大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各大酒店的入住率、就餐率也迎来疯涨。

节会带来的井喷式人流,是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节会期间,绍兴积极安排相关产业活动,拓展节会产业链,例如兰亭书法节期间,主办单位组织书法节博览会开展文房四宝及书画作品交易活动、举办西泠(绍兴)春拍书法拍卖专场等产业活动。

03

创新时尚的文旅产品

在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绍兴共接待游客3313.4万人次,同比恢复56.8%;旅游总收入344.7亿元,同比恢复54.5%,这一数据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今年启动的浙江省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创建中,绍兴成为全省首批五个试点城市之一。据悉,随着“夜购、夜宿、夜娱、夜食”点等有效载体的持续打响,绍兴市发布了全市十大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夜间经济”热度持续升温,打造出迎恩门风情水街、夜鲁镇等一批夜间消费场景。

绍兴还利用“历史与文化、山水与生态、民俗与风情”资源,开发一批特色文创产品。举办绍兴城市礼品暨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重点策划以绍兴黄酒、博物馆、乡村土特产为主题的旅游文创商品,使绍兴黄酒从普通商品转化为旅游文创商品,让博物馆资源转化为现代旅游产品,让乡村土特产升格为乡村伴手礼,进而提升为时尚的城市礼品,实现绍兴文化旅游之城既有卖点,更有买点。

台州启示

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绍兴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绍兴文旅融合有声有色。

绍兴的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产生了“1+1>2”的效果——文化与旅游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促进彼此产业链的增值,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台州也有着众多独特的地域文化,如佛教天台宗文化、戚继光的海防文化、黄岩蜜橘文化,大陈岛垦荒精神……台州也有紫阳古街、十里长街、章安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如何留着城市的文化根脉、乡愁记忆,植入更易被年轻人接受的新兴业态。绍兴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

聚力打造具有独特韵味的标杆文旅项目

为打响“绍兴古城”这个品牌,绍兴每年从三区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作为绍兴古城更新、建设资金。今年绍兴优选推进124个文化旅游项目,计划总投资1242.07亿元。其中,阳明故里综合保护利用项目、绍兴871LOOP全新城市文旅综合体项目、绍兴黄酒小镇(东浦片区)等7个项目,单个总投资均超过50亿元。

台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例如,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多地都有历史遗迹,但是这一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整合、转化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近年来,台州的神仙居、天台山通过大投入,成功创建5A级景区,区域旅游的档次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后台州发展文旅产业同样需要这样的大手笔,打造更多标杆文旅项目。

2

借助创意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魅力

绍兴兰亭景区,以兰亭文化为主线共研发了书法、雅集、兰、竹、鹅等七大系列千余款文创产品。通过运营4家实体店、3家线上店及1个公众号,2019年,景区文创产品销量突破1000万元。

旅游产品能够让游客在游览之余把景区文化“带回家”,实现二次推介传播。绍兴的做法是与国内设计类院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招募百位设计师,帮助绍兴挖掘、设计、打造文化IP,使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例如传统乌毡帽经过改良创新后,变成了彩色、有花纹、有各种戴法的Q版乌毡帽,固定成为了绍兴体育赛事的伴手礼。

台州不缺土特产和非遗项目,也有美景与故事,但却缺乏巧妙的包装与嫁接,台州需要向绍兴学习,让本地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非遗项目、特色美食鲜活起来、时尚起来。

原标题:《【问道长三角·绍兴篇③】文化资源用得巧,城市气质就是好!》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