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扮靓美丽乡村 勾勒脱贫画卷!焦作举行“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焦作发布
2020-11-20 12: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昨日上午,焦作市“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发布会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以及沁阳市、孟州市相关领导出席,就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五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深入开展“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活动,结合焦作实际,学先进、寻思路、出实招、促提升。尤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充分学习借鉴湖州、上饶经验,以城乡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供水一体化为抓手,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破题开篇的突破点全面推进,取得了很好效果。

— 脱贫攻坚方面 —

脱贫目标即将完成。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累计实现脱贫10.29万人,1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44%降至0.21%。全市所有剩余未脱贫人口已在国办系统完成预脱贫标注,将在今年底全部实现脱贫。

贫困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市累计投入各级扶贫专项资金10.89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454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极大提升。

“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充分保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做到“应助尽助”,动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保。

基层基础日益夯实。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90个贫困村党组织全部实现晋位升级,65个贫困村和扶贫任务较重的村党组织跻身“五星级”党组织行列。全市累计派驻第一书记1612名,工作队员4928名,筑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

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在全市全面开展了集中医养和贫困兜底线保障工作,构建了“1+9”医养政策体系,投资2亿元建设47个医养中心,吸纳入住545名失能失智重病重残贫困人口。

— 乡村振兴方面 —

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所有县(市)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县(市)区委书记担任,确定了工作思路,出台了相关文件,乡村振兴工程有序开展。

全面改善农村环境。6县(市)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全覆盖、城乡保洁一体化全覆盖,被评为“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市”。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市”、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市。

扎实推动五大振兴协调发展。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乡风文明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军/文 蒋鑫/图

焦作市“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

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实录

主持人: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主任 李旭华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焦作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这场发布会是焦作市“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四场,发布主题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市五年来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动实践和取得的显著成就,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党组书记王国建先生;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同文先生;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翟福友先生;沁阳市副市长卫国宾先生;孟州市副市长王刚先生,请他们就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关推进措施、取得成效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王国建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焦作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党组书记 王国建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同志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下面,就我局承担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

五年来,特别是今年年初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市农业农村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活动,认真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深入开展“学湖州晋江、促高质量发展”活动,结合焦作实际,学先进、寻思路、出实招,促提升。尤其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充分学习借鉴湖州、上饶经验,以城乡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供水一体化为抓手,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破题开篇的突破点全面推进,取得了很好效果。截至目前,我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加快实施,全市农业农村领域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态势。

脱贫攻坚方面:

一是脱贫目标即将完成。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实现脱贫10.29万人,19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44%降至0.21%。全市剩余未脱贫人口已在国办系统完成脱贫标注,将在今年底全部实现脱贫。二是贫困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市累计投入各级扶贫专项资金10.89亿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2454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极大提升。19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通路、通车、通邮,1804个20 户以上的自然村全部实现了4G 网络和光纤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整治,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全部达到国家贫困线标准以上。三是“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充分保障。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做到“应助尽助”,动态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学生;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实现动态清零;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实现全覆盖;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基本医保,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下。四是基层基础日益夯实。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190个贫困村党组织全部实现晋位升级,65个贫困村和扶贫任务较重的村党组织跻身“五星级”党组织行列。47个支部班子偏弱、战斗力不强的贫困村党组织,实现转化提升。全市累计派驻第一书记1612名,工作队员4928名,筑牢夯实基层战斗堡垒。五是兜底保障更加有力。在全市全面推开了集中医养和贫困兜底线保障工作,构建了“1+9”医养政策体系,投资2亿元建设47个医养中心,吸纳入住545名失能失智重病重残贫困人口。将农村低保年标准由3900元提高到4500元,全市剩余未脱贫人口中符合低保条件的4599人全部纳入低保、特困兜底保障,兜牢兜好脱贫底线;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扶贫救助保险和防贫保险两类保险,分别投入114万元扶贫救助保费资金和298.46万元防贫保险保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农户进行投保。目前,扶贫救助保险已为1429名贫困兜底线对象理赔124.37万元,防贫保险完成理赔13例15.4万元,有效防止返贫和新致贫。六是焦作特色更加鲜明。脱贫攻坚以来,全省健康扶贫现场会、全省电商扶贫现场会、全省旅游扶贫推进会和全省“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扶贫”现场观摩培训会先后在我市召开;我市的“两定制兜底线”健康扶贫模式、“中国社会扶贫网”运营推广、防贫保险工作和沁阳市“扶贫小菜园”做法,分别受到国家、省有关领导肯定。集中医养和贫困兜底线保障工作先后在《半月谈》《河南日报》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乡村振兴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中心工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揽全市“三农”工作全局,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所有县(市)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均由县(市)区委书记担任。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确定了“总体规划引领,政策方案推进,示范试点带动,项目投资支撑,督导考核保障”的工作思路,先后出台《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焦作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了“实施意见+总体规划+配套方案”的“1+1+N”政策体系,开展了“111”示范创建工程、“112”政策配套体系工程、“113”项目投资工程等乡村振兴工程。三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全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破题开篇的突破点,学习借鉴湖州、上饶经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6县(市)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全覆盖、城乡保洁一体化全覆盖。农村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市卫生厕所累计达到46.22万户,普及率达到88.9%。1123个村完成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任务,建成107个“四美乡村”。我市先后被命名为“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市”、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市,孟州市改厕典型作为全国九大范例之一向全国推广。四是扎实推动五大振兴协调发展。第一,乡村产业快速发展。粮食总产连续9年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夏粮单产水平始终保持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地位。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平均亩产841.5公斤,创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单产新高。规划建设面品、乳品、怀药等9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6个,数量均居全省前列。第二,生态环境持续优化。被纳入全国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打造森林“六化”样板工程示范点26处,森林覆盖率达35%。完成514个村的农村污水治理,17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进入市政管网。化肥、农药投入量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2%。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第三,乡风文明显著提升。建立完善“一约四会”的行政村1363个,占比74.6%。全市在届县级以上文明乡镇36个、文明村778个、各类“星级文明户”3.5万户。第四,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完善。建成农村党建综合体示范点450个。建成县级文明实践中心5个、乡(镇)实践所43个、村实践站131个。所有乡、村建成规范化综治中心,全市平安村动态保持在90%以上。武陟县詹店镇、沁阳市万北村、孟州市源沟村、温县西南王村被命名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村。第五,农民生活更加幸福。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6767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5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标,182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安全饮水,1188个行政村完成电网改造。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9.5%。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全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致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作出应有的贡献。发布完毕。

谢谢王书记。下面请记者朋友们就本次新闻发布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媒体。提问现在开始。

河南日报

这个问题请问王书记,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焦作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了全面的了解,都知道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那么脱贫攻坚结束后,焦作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请您介绍一下。

王国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四季度“三农”重点工作视频调度会精神,明年“三农”工作要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开展扶贫工作。扶贫工作将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从脱贫攻坚超常规举措转向常态化帮扶,从集中攻坚转向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结合焦作实际,考虑在脱贫攻坚结束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第一,保持扶贫工作稳定。“十四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期,也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过渡期内,按照“四个不摘”“四个不变”(坚持开发式扶贫不变、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变、兜底保障政策不变、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对口帮扶不变)要求,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抓乡村振兴,保持扶贫机构不撤、扶贫队伍不散,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规模、力度不减少。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统筹开展乡村振兴与扶贫工作。在新的政策实施前,严格按照现有政策执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继续实施,公益岗位扶贫政策继续保留并不断完善,“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政策措施不变,有序推进扶贫工作。

第二,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成色。一是加强“两类人群”监测帮扶。加大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群”的监测帮扶力度。对因病因灾因疫情等原因收入骤减、支出骤增带来返贫致贫风险的,只要符合标准就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同时,严格落实边缘易致贫户扶贫小额信贷贴息、技能培训、扶贫公益岗位、参与扶贫项目等帮扶措施,做到“应享尽享”。二是持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在乡村振兴的总体框架内,持续抓好产业、就业和消费扶贫工作。开发式扶贫的政策继续保留,努力提高贫困地区产业的竞争力和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进一步完善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对失能失智重病重残等特困群体,实行集中医养。对丧失劳动力无业可扶、无业可就的贫困人员,统筹落实好低保、特困救助、基本养老、扶贫助残等综合保障措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四是继续实施防贫保险。对因病因灾和意外事故导致收入下降的防贫保险对象,及时开展理赔,有效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第三,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是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对我市脱贫攻坚期内出台的各项帮扶政策进行分析评估,及时研究过渡期内各项帮扶政策衔接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确保新旧政策无缝衔接。二是总结提炼脱贫攻坚经验。将在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责任体系、考核体系、工作机制、推进措施、保障措施等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固化提升,并有效运用到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中去。三是提前科学谋划。“十四五”期间,扶贫工作以巩固脱贫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目标,力争用3-5年时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农村已脱贫人口不返贫,实现致富增收。把巩固脱贫成果、加强农村特殊困难人口的常态化社会保障等内容列入“十四五”规划“大盘子”,提前谋划重要举措、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为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打好基础。四是适时转移工作重点。加快完善由特惠向普惠逐步转型的惠农支农政策体系,进一步推动从精准到共享、从特惠到普惠的转变。产业兴旺方面,从对贫困户的产业扶持转到县域内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来,不仅惠及贫困户,也惠及到全体农户;生态宜居方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抓好“四好农村路”绿化,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乡风文明方面,进一步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明新风宣传教育,进而实现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

回答完毕。

河南日报农村版

这个问题请问市人社局于局长。贫困群众的收入很大部分来自务工收入。作为就业扶贫这场硬仗的牵头部门,市人社局在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

于同文

感谢您对人社工作的关注。

就业是“六稳”“六保”之首。特别是贫困群众就业更是重中之重。人社部门在就业扶贫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开展就业扶贫百日专项行动。按照《河南省就业扶贫百日攻坚方案》要求,迅速召开了就业扶贫百日攻坚部署会议,安排部署了在全市开展为期一百天的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制定了《2020年打赢人社扶贫硬仗专项工作方案》,联合扶贫部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强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帮扶的通知》、与财政、扶贫部门联合转发了《河南省稳定和扩大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12条措施》。并成立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工作专班。特别是中央、省脱贫攻坚总攻动员会召开以后,我们进一步加大问题整改力度和调研督导力度,确保就业扶贫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二是实施了贫困劳动力实名制台账制度。根据扶贫部门提供的名册,分别完善了已就业人员实名台账、未就业人员实名台账、未就业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人员实名台账,为所有贫困劳动力实施了实名制、台账式、精准化跟踪服务。三是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大力支持就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建设,和妇联、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了“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建设,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鼓励培训机构将培训班下沉到乡村,在家门口为贫困劳动力开展岗前或在岗培训。今年年初以来,发放技能培训补贴376万元。四是抓好公益岗位兜底安置。合理开发公益岗位,优先安置贫困家庭劳动力,特别是“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员上岗,切实发挥其兜底线、救急难作用。目前全市公益岗位在岗贫困劳动力1612人。五是优先组织外出务工输送。疫情期间,按照上级要求采取包车“点对点”方式组织乘运,确保劳动力离开前、中途、到达后的防护安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期间,我市共参与组织赴杭州务工专列3辆,赴厦门、上海、郑州等地务工专车130辆,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达6058人。同时,我们与浙江宁波、绍兴、福建宁德、山东威海、山西太原等地的15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劳务协作对接机制。

取得的成效:一是贫困劳动力实现应就业尽就业,应培训尽培训。截至10月底,全市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1363人全部实现就业,就业率100%;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受训条件19991人全部培训,培训率100%。二是外出务工人数实现“一个超过、两个不少于”要求。截至目前,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全市享受政策贫困户2020年外出务工人数23431人(县内务工15121人、县外务工8310人),超过2019年外出务工人数1168人(县内务工、县外务工人数均不少于2019年人数)。三是贫困劳动力公益岗位实现兜底安置。全市共设置公益岗3251个,其中人社部门设置811个,扶贫收益设置2440个,共吸纳贫困户3251人就业增收。

大河网

还是请问于局长,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对各类人才的吸引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回乡创业。请问在人社方面,焦作市在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于同文

首先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我市为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健全组织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成立了新的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印发了《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返乡下乡创业提升专项实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十条措施》《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强化政策支持、优化创业服务、加大资金支持、强化示范带动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二是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针对疫情突发,积极开展线上培训,部署“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和“返乡创业能力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截至10月底,全市共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1434人次,创业辅导2104人次;新增农民工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5450人。三是营造创业氛围,落实奖补激励。在全市开展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五个一”专项服务活动,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同时,强化就业创业激励措施,对符合政策规定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岗位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截至10月底,全市发放创业补贴60.6万元、求职创业补贴823.8万元、就业创业服务补贴662.79万元。四是同台创业竞技,开展网络比赛。今年,我市举办了主题为“战疫情返创助力,搏e赛豫谋振兴”的返乡创业网络大赛活动,为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创业兴业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五是明确创业政策载体,助推创业政策落实。开展了省、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项目、“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评选活动。目前我市共有省、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3个、示范项目11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1个。今年向省厅推荐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个、示范项目2个。六是加强创贷发放力度,提高创业者能力。今年将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15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同时扩大了贷款覆盖面、降低了申请门槛和利率水平,简化了审批程序,允许合理展期,降低或免除了反担保要求。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合计3609笔,发放金额4.86亿元,其中新增发放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2.85亿元。

大河报

这个问题请问民政局的翟局长。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请介绍一下。

翟福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今年年初以来,市民政局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紧紧围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总体思路,健全社会救助兜底机制,完善救助政策措施,全方位服务保障好困难群体基本生活。

(一)落实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机制,做到“应保尽保”

一是严格落实兜底保障政策。以低保、特困救助为主体,以临时救助为补充,对全市建档立卡未脱贫对象、非稳定脱贫对象、贫困边缘对象进行全面排查,精准识别,今年年初以来扶贫对象兜底保障20962人,发放资金3002万元。落实低保渐退、未脱贫户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单人户”纳入低保制度,今年年初以来未脱贫户中重病、重残对象按“单人户”纳入低保兜底202人,返贫和建档立卡边缘对象纳入低保保障94人。落实刚性支出、社保缴费、就业成本减免和低劳动力系数照护费核减机制,确保因残、因病、因学等刚性支出较大的贫困家庭能够及时享受救助,全市剩余5570名未脱贫人口中纳入低保、特困兜底保障4599人。加强和改进临时救助工作,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赋予乡镇部分审批权限,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截止到目前全市临时救助3432人次,其中返贫和建档立卡边缘对象实施临时救助341人。

二是进一步提高救助标准。继续提高救助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农村低保年标准由3900元提高到4500元,实现了低保标准与扶贫线有效衔接,农村低保实际补助水平达到217元,位居全省前列。集中和分散特困供养年标准分别为9600元、6000元,集中供养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得到妥善照料,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三是及时足额发放资金。今年年初以来,市级共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27307万元,截止到第三季度,累计救助城乡低保对象69万人次,发放低保金17263万元,为5431名特困人员发放特困供养金2958万元,发放临时救助707万元,发放困难群众临时价格补贴2364万元。

(二)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应养尽养”

一是落实高龄津贴。继续实施80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制度,今年年初以来发放高龄津贴2996万元。二是积极筹措资金。成功创建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河南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试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587万元,省级财政资金275万元。争取城市老旧小区改造资金1.2亿元,切实增加我市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三是推进养老示范带动。落实好2020年市委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和民生幸福工程,扎实推进146家农村幸福院、30家城乡示范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有效保障。

(三)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力争“应扶尽扶”

加强特殊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全方位、多角度织密特殊困难群众安全保障网。一是健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聚焦孤残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感染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群体的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全市已建成儿童之家452家,共有儿童督导员111人,儿童主任1992人,实现了乡镇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全覆盖,为442名孤儿和34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672万元,为困境儿童提供有效保护。二是持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工作。今年年初以来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3927万元,其中为28万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672万元,为37万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255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为8万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00万元,为4万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照料护理补贴245万元,确保了残疾人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三是实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活动,全市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248人次,流浪和其他人员发放资金868万元。

东方今报

还是请问翟局长。我们知道“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环,请问民政局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中做了哪些工作?

翟福友

2018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建设、推动乡村移风易俗为抓手,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进一步优化村干部队伍。周密组织村委换届选举,树好选人导向,通过换届选举,将能力强、素质高的候选人选进村(社区)“两委”班子,在2018年当选的村(社区)“两委”干部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有2731人,占28.12%;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6688人,占68.87%;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水平大幅提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村(社区)“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比例,进一步优化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严把选人用人关口,严格落实村委候选人资格审查,实行村(社区)“两委”班子意向人选预审和候选人三级审查制度,坚持凡进必审和届中集中联审,严把入口关,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的人员排除在村“两委”干部队伍之外。

二是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市1826个村都建立了村民议事会,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注重全面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协商工作,推动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提升乡村自治水平。有效发挥村规民约效能,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融入村规民约,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村规民约,亿祥社区居民公约和孟州市寺上村村规民约被收入全国优秀村规民约并被《乡镇论坛》(2019年5月下)刊载。推动乡镇、村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发挥群众舆论和道德力量,促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更好地落地见效。

三是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在全市各村(社区)建立红白理事会,目前,全市1826个村全部建立红白理事会,建成率达到100%。规范农村婚丧嫁娶、婴儿满月、子女升学、乔迁新居、参军入伍、老人做寿等民风民俗类事宜,规范祭祀祭奠类和民俗文化节日类活动内容。全面推进殡葬改革工作,4月24日,市委办印发了《焦作市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实施方案》(焦办〔2020〕17号),多次召开推进会,全面推进我市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殡葬新风工作。大力推进市县两级城市公益性公墓的建设,今年计划全市60%的乡镇完成乡级公益性公墓的建设,目前各级公益性公墓建设工作都已启动,计划年底前完成所有建设任务。全市惠民殡葬政策从4项增加到7项,惠民殡葬标准提升到市级不少于1200元/具、县级不少于1000元/具。

凤凰网

请问沁阳的卫市长,消费扶贫是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家对消费扶贫工作日趋重视,并就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请问沁阳市是采取哪些措施实施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

卫国宾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凝聚社会合力、助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建成了全国首家中国社会扶贫网县级运营中心,以此为平台,实施消费扶贫“五大行动”,累计实现销售8738.59万元,带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长效增收。一是“定向购销”。截至目前,我市经国务院扶贫办认定的扶贫产品共计77种,供应商达35家,鼓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国扶办认定的扶贫产品。二是“电商营销”。利用“消费扶贫直播间”和乡镇电商企业开展“直播带货”活动31场。三是“推介展销”。策划举办电商年货节、农特产品采摘节、黑陶等特色产品文化节,推广乡村产品,推进消费扶贫。四是“爱心助销”。设计制作“扶贫大礼包”,鼓励帮扶单位“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结合“百企帮百村”活动,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认购”“企业消费带贫”。五是“单位直销”。与5家机关、企业建立长期定向采购合作机制,在8家商场超市免费设立专柜,开展了扶贫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等“九进”活动。

焦作电视台

这个问题请问孟州的王市长。我们知道厕所革命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刚才王国建书记也提到了孟州市改厕典型作为全国九大范例之一向全国推广,那么请问,孟州市在推进农村厕所改造过程中,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实效?请介绍一下。

王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一下孟州的改厕情况。

农村旱厕是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一个短板。我们孟州曾有这样一个说法:“农村一大怪,厕所户外盖”“苍蝇满街飞、臭气熏全村”,正是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孟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指示精神和上级安排部署,下决心开展“旱厕改造”,采取的措施可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在组织推动上,高标准定位、全方位保障。我市把厕所革命定为“一把手工程”,并纳入2019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提出当年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要大头落地,基本实现常住户应改尽改。目标任务确定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研究论证改厕方式、资金投入等难点问题,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实施,又专门设立了改厕服务中心和11个工作组进行技术指导,从上到下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并从工作机制、技术规范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在模式选择上,因地制宜施策、分类分步实施。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到底采用哪种模式,我们的考虑是: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结合村庄规划,科学确定改厕模式。首选模式是并入城市管网:在城郊村、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集聚区内的66个村庄,通过城市管网向农村延伸,实现集中收集处理,让农村像城市一样一劳永逸解决改厕治污问题。其次,是集中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对城市管网辐射不到、人口相对集中、地势条件合适的77个村庄,建设无动力或微动力小型污水处理站,以比较经济的成本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次,是建设三格化粪池:对不能并入城市管网、又不适宜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的107个村庄,联户联村建设大三格化粪池或小三格化粪池,通过人工抽粪、资源化利用的方式,达到无害化处理效果。我们这种改厕治污一体化推进及资源化利用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健委等三部委确定为全国推广的9种范例之一。

三、在具体实施上,示范先行先试、群策群力推进。一是充分宣传发动。我们通过广播电视专题讲座、“给群众的一封信”、印发“农村改厕50问”和上门向群众讲解等途径宣传改厕的意义、技术规范、操作办法等,极大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二是坚持以点带面。考虑到群众有疑问、有顾虑问题,我们确定了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就是:先选择示范乡,乡再选择示范村,村再选择示范户,进行先改先试。同时,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率先改,并组成“互助组”,以实际效果激发群众改厕的自觉性。三是多种途径筹资筹劳。采取省、市、县、乡各补一点,集体和群众自筹一点的“五个一” 筹资模式,解决资金问题。在建设中,根据群众意愿,我们灵活掌握,也有一部分采用财政资金奖补、农户自主出工建设的方式。各村还选派3至5名群众代表进行全程监管,最终形成了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通过三年改厕攻坚,截至目前,我市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已基本实现农村常住户应改尽改。通过改造前后对比可以发现,有三个明显变化:一是村容户貌整洁了,卫生状况改善了,蚊虫苍蝇减少了,空气变得清新了;二是群众个人卫生观念转变了,卫生习惯改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生活质量提升了;三是通过共同参与,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都觉得这件事办得好。实践证明厕所革命是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小厕所关系大文明。

焦作日报

这个问题请问沁阳的卫市长,刚才王国建书记提到,沁阳“扶贫小菜园”是我市消费扶贫的一个亮点。请问卫市长,沁阳市在具体推进扶贫小菜园建设中,有哪些创新型举措?取得了什么实效?

卫国宾

我们通过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在20个贫困村每村建立了一个“爱心帮扶小菜园”,吸纳贫困群众在“小菜园”务工就业,并探索建立了六个服务保障体系。一是精准帮扶体系。从全市筛选20家学校、企业、帮扶单位开展“一对一”订单种植和产品包销,提前签订《供销协议》,解决好“种什么”和“谁来要”的问题。二是定向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服务队伍,全程指导蔬菜种植,并及时开展土质和产品抽样检测,确保安全、绿色、无公害,解决好“谁来管”和“保品质”的问题。三是统一配送体系。新置20台车辆专门配送,为20名贫困群众安置配送司机公益岗位,解决好“谁来送”和“如何送”的问题。四是风险防控体系。为小菜园购买农业保险,解决贫困户的后顾之忧。制定风险防控应急预案,提前对接24家企业、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作为替补供应点,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在学校或企业放假的情况下,将菜品配送至替补供应点,解决好“保风险”和“停滞销”的问题。五是公司运营体系。每个贫困村都成立了运营公司,实行公司自营模式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收入,解决好“谁经营、谁受益”的问题。六是社会购销体系。通过定期举办消费扶贫小菜园农特产品购销活动,设立农特产品购销摊位,动员更多爱心企业和客商代表与扶贫产品供货方签订认购意向书,解决好“社会化”和“促销费”的问题。

截至目前,20个小菜园共种植蔬菜406亩,实现销售148万公斤,帮助贫困群众及贫困村集体增收450余万元。

河南日报农村版

这个问题请问孟州的王市长,我们关注到在8月11日全省第五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上,孟州市被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区”。请问孟州市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请介绍一下。

王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一下孟州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近几年来,孟州市持续开展三城同创,实施三十工程,城乡功能显著提升,城市环境明显改善,而农村人居环境成了均衡发展的短板。从2018年开始,我市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硬仗来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明确主攻方向,全域统筹谋划。2018年,孟州就提出“争做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的目标,并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同四好农村路创建有机结合,重点围绕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梳理任务10大项、23小项,建立台账、责任到人。在整治标准把握上,我们“就高不就低”,高标准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严格落实“四清一规范”“五改两化”等要求,力求“全域净、一眼净”。这些顶层设计,为我们后来实现创建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坚持标本兼治,创新工作举措。我们本着“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的原则,把近期集中整治和远期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在农村厕所改造方面:我们不只为完成任务而改厕,而是着眼长远效果,尽量不增加后期麻烦,不留后遗症,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推进“改厕治污一体解决”。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一方面,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存量垃圾清理行动;另一方面,探索长效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新建14座压缩垃圾中转站,购置垃圾清运车70辆,组建700余人的农村保洁队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在村容村貌提升方面:除了五改两化、四清一规范外,重点开展空心院治理。累计整治空心院3500余处,并利用腾出的空间,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目前建成文化广场(85个)、幸福院(近120座)、停车场(约165座)、小游园及小菜园(1250处)共1600余处,农村人居环境由“一处美”变成“处处美”。

三、强化机制保障,确保整治效果。一是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了由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具体抓,一周一督导、一月一排名。二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三年来,孟州市财政累计投入2.58亿元,争取上级资金5962万元,申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债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难题;并将农村垃圾治理市场化运营专项经费223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三是建立服务保障机制。如在旱厕改造管护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售后服务工作,群众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使用中的问题。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孟州农村人居环境发生重大蝶变,特别是有些村由过去的贫困落后村变成先进示范村,老家莫沟由过去的窑洞空心村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美丽源沟由深度贫困村变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红色岩山也由省级贫困村变成以红色革命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基地,全市整体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乡村振兴必须生态振兴、生态振兴必须整治环境,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好的,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和各位发布人的回答!

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其他感兴趣的问题需要了解,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对各位发布人进行深入采访。

各位媒体朋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通过刚才各位发布人的解答,相信大家可以清晰感受到,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全市“三农”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稳定器”和“压舱石”的重要作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在焦作大地徐徐展开。

在此,希望广大媒体充分发挥自身平台优势,持续加强对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工作的宣传报道,动员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凝聚强大合力!另外预报一下,明天上午十点将举办本次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发布主题为“科技创新”,将邀请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出席,届时诚邀各位媒体朋友继续参加,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总监制:李旭华

监 制:杨文旗

主 编:王晨光 统 筹:王 鹏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薛 莹

编 辑:杨 柳

原标题:《扮靓美丽乡村 勾勒脱贫画卷!焦作举行“五年大学习、五年大提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