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互助性养老的日照样本

2020-11-23 08: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石场乡梁家崖前村的老人在互助养老服务站吃午餐 钱玉军摄

◇很多贫困老人家里并非没粮,但有粮未必吃得上;手中即使有钱,自己未必花得了。单纯的物质保障,难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聘用村里的贫困妇女照料贫困老人,一并解决两个家庭的困境。如今,更多贫困老人想享有护理服务,更多贫困妇女想申请应聘互助养老公益岗

  

◇互助性养老的日照样本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者的劳务价值,是一场在农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探索

  

养老难,在农村养老更难,而农村贫困老人养老,则是难上加难。

  

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农村贫困老人的问题都是要下大力解决的“硬骨头”。“解决农村贫困老人的‘困’要比解决‘贫’难度更大。”山东省日照市扶贫办副主任张家增说,很多贫困老人家里并非没粮,但有粮未必吃得上;手中即使有钱,自己未必花得了。对他们来说,单纯的物质保障难以解决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如何互助?在日照,通过开发互助养老扶贫公益岗位,探索出一条“一岗解双难”的纾困新路。

  

一岗解双难

  

从日照市区前往该市五莲县石场乡李旺疃村,不过一个半小时车程,风景却迥然不同:碧水蓝天的滨海风光逐渐向后退去,一片土黄色调的山地丘陵迎面而来。

  

在当地乡镇干部的带领下,记者走进了贫困老人姚廷福家。低矮的堂屋里,一个土灶台占据了一半的面积,一只小板凳是唯一的家具,“护理员”董相逢正就着个塑料盆蹲在地上给老人洗衣。

  

“俺今年81岁,老伴儿和大儿子都已去世,小女儿前些年嫁到了邻村,小两口都是贫困户、残疾人,俺就一个人过。”穿着鼓鼓囊囊的灰棉袄蓝布衣,姚廷福掰着手指头说,“自从村里给俺请了护理员,有热乎饭吃,有干净衣裳穿,再也不用吃冷粥凉菜了。”

  

55岁的董相逢是同村的贫困户,她胳膊上戴着袖套,头上箍着白头套,笑容满面:“俺就负责给大爷洗衣做饭打扫屋子,一个月能赚700元,还不耽搁照料自己家的事儿。”

  

不同于南京“时间银行”志愿者以服务换时间的做法,也不同于上海“睦邻点”的老人抱团养老,日照通过设立公益岗,聘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妇女照料贫困老人,既实现了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就业脱贫,又解决了失能贫困老人的生活照料难题。

  

“比如,红泥崖村的村民历保美,因丈夫重度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不能外出务工,现在通过照料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石场乡党委书记姚常华说。

  

“一份投入,解决贫困妇女脱贫和老人解困两个难题。”张家增说,通过实施互助养老扶贫公益岗,日照市共选聘了1613名护理员,排查出的4618名失能半失能贫困老人全部得到有效护理。

  

善款“拐个弯”

  

解决农村贫困老人的“困”要比解决他们的“贫”难度更大,怎么办?这正是日照探索“互助性养老”意在破解的难题。

 

以姚廷福为例,2020年他可享受的村项目收益约2000元,建档立卡贫困老年人补贴2100元,低保金2817元,低保补贴434.2元,养老保险1623.6元,子女赡养费500元,收入共计9474.8元。

  

这笔收入足够老人在村里的日常开销,但解决不了他想吃口热饭、过干净日子的需求。

  

“不仅如此,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孤独。”张家增说,在日照市贫困人口中,年龄60岁以上老人占比为61.2%,一人独居的高达49.5%。许多失能半失能老人不愿住进养老机构,直接给钱给物无法解决这样的实际困难。

  

时间回到2016年,五莲县一位企业家想给当地洪凝街道红泥崖村的贫困老人捐款。“时任红泥崖村第一书记提出,何不让善款拐个弯?用这笔钱聘用村里贫困妇女照料贫困老人,一并解决两个家庭的困境。”五莲县石场乡民政所所长王文豪回忆。

  

让善款“拐个弯”,一方面,老人实现了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另一方面,护理员实现了岗位送上门,脱贫不离家。

  

由于实用有效、群众满意,这个做法很快传播开来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日照市县扶贫部门组成专题调研组,多次实地调研。随后,五莲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农村“互助养老”机制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日照市扶贫办印发了《日照市农村互助养老扶贫长效机制建设实施意见》。

  

2017年,扶贫办、财政和人社三部门携手,在全市设立了互助扶贫公益性岗位1000个,推动当地“互助性养老”扶贫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

  

探索长效机制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农村空巢老年人家庭比例为30.77%。农村成为应对老龄化的重要阵地。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于建伟多次呼吁,应对农村养老挑战,资金是关键。

  

钱从哪儿来?

  

日照的“互助性养老”实践,让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性岗位支持、扶贫项目收益、涉农资金整合、村集体经济投入和社会爱心捐赠六个筹资渠道形成合力。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长效帮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揽,最终还得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姚常华说。

  

在李旺疃村食堂的墙面上,贴着两张捐款红榜。村民们自愿捐助的500元、200元、50元,被一一公示在榜。

  

“这是为了树立激励村民的导向,不养懒汉。”姚常华说,前几年李旺疃村食堂都免费,今年也开始象征性地收1元钱。

  

“看到村里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被照顾得这么好,一些曾经不愿赡养老人的子女对自家老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改变。不少老人提出想享有护理服务,还有居家妇女想申请应聘公益岗。”王文豪说。

  

到底谁有资格、谁满足条件?当地创建了一套由“乡镇初审、村级评议、民政审核”的“两审一评”筛选程序。

  

具体流程分四步:第一步,村级广泛宣传发动,组织个人自愿申请或由村“两委”研究提名,提出初步人选名单;第二步,乡镇成立扶贫办主任、管区主任、民政助理三人工作组入户查看,征求意见;第三步,乡镇初审合格人选,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民主评议,票选结果公示;第四步,乡镇民政部门审核备案。

  

“鉴于每个村人口情况和经济实力不同,我们不搞‘一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姚常华说,石场乡李旺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好,就把贫困失能老人和8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纳入了照料范围。

  

“迈向老龄社会,农村老人不能掉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岳亮说,“互助性养老”的日照样本发扬了孝老敬老和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体现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者的劳务价值,是一场在广袤农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探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