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省媒记者进恩施,看看他们怎么说……

恩施发布
2020-11-24 15: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点击蓝字 ↑【恩施发布】关注我-

恩施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 刘盟萌 陈航

本文图片由荆楚网记者刘建维提供

截至2019年底,恩施州实现8个贫困县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基本解决。

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里有什么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案例和奋斗故事……

=͟͟͞͞阴=͟͟͞͞天=͟͟͞͞ =͟͟͞͞小=͟͟͞͞雨=͟͟͞͞ =͟͟͞͞寒=͟͟͞͞风=͟͟͞͞

从感官上

恩施正式进入=͟͟͞͞冬=͟͟͞͞天=͟͟͞͞了

“决胜2020”网络主题活动启动

一波中央、省级媒体人来到恩施

深入基层一线

从他们的视角

讲述恩施扶贫故事

1

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

参观蓝焙玉露文化馆

了解玉露制作工艺

品一杯正宗的玉露茶

感受洞下槽户外田园的闲适

聆听非遗文化灯戏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孟永香表演灯戏)

一杯玉露茶沁人心脾

一段灯戏,唱尽人间事

记者们这样说

人民日报

“扶贫不扶懒”,国家级非遗恩施灯戏这样新说唱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一台灯戏,正在为洞下槽村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如今,洞下槽村建起了一座三层的灯戏楼,一层是大型表演舞台,三层是灯戏博物馆。平时村民们就在这里载歌载舞,以戏会友、以舞待客。孟永香告诉记者:“现在常有游客慕名来听戏,还提前打电话订哩。”

长江网

恩施市洞下槽村:打造脱贫新路子,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恩施市白杨坪镇宣传委员谭健告诉记者,为了下一步发展,近年来,洞下槽村持续在打造三个基地:一是以有机茶园和现代化生产线为基础的茶叶种植及加工基地,二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茶文化体验基地,三是集住宿、餐饮、文旅于一体的休闲养生基地。目前这里已成为州城新的网红避暑点。

2

利川市柏杨坝镇网红街

欣赏柏杨坝镇歌镇舞

参观遗宝宝扶贫馆

参观“村花厨房”“村花超市”“柏杨豆干蜡像馆”

看“村花”直播带货

品尝刚刚出炉的柏杨豆干

一曲龙船调,一支摆手舞,一场哭嫁,瞬时进入土家族的生活场景

新鲜出炉的柏杨豆干,香甜、有嚼劲、回味无穷,吃到停不下来

记者们有话说

中国西藏网

记者手记:直播带货的“网红街” 打通村民致富路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如今的柏杨坝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已经成为了一条“网红街”,谭琴琴只是这条街上诸多“网红”的一个缩影。这里增设了豆干文化蜡像馆、遗宝宝风情馆、民歌民舞体验节目、“深山奇食”传习所等诸多文旅项目。不过,整齐、宽敞明亮的一栋栋三层小楼只是表壳,直播带货的村民才是真正的里子。

荆楚网

恩施:产业融合 开辟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由于就业距离近、就业时间灵活、就业方式多样,扶贫车间也成为这个安置点里多数女性的最佳选择。目前,永兴家园内已建成柏杨豆干制造生产企业、制鞋厂、制衣厂、水厂、面厂、茶厂、电商等扶贫车间78间,提供岗位180余个。

除了产业扶贫外,柏杨坝镇还大力推动文化扶贫工作,建强柏杨文化阵地。柏杨坝镇是湖北省第一个以音乐旅游为主题的特色小镇,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诞生于此。《龙船调》所属的利川灯歌2010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江网

利川市柏杨坝镇:同唱龙船调,共享新家园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近几年,“村花”们纷纷加入了脱贫行动,打造了“村花直播”“村花食堂”等系列品牌项目。采访团来到“村花直播带货间”时,两位“村花”正在直播,向网友介绍豆干、泡椒等产品。谭琴琴介绍说,这条“网红街”已有40多名土家族“幺妹”参与这样的“村花直播”。网上直播让柏杨坝的土特产出了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网友前来参观。

3

“利川红发源地”——毛坝镇

品一杯“利川红”

和利川红首席制茶师邱建红交流

看“冷后浑”的神奇变化

亲自采摘茶叶

听一听“利川红”的前世今生,看一看两个“浑”男人和“利川红”的不解之缘

这个品牌的故事才能真的深入人心

记者们这样说

荆楚网

恩施毛坝镇:利川红名扬四海 致富梦美梦成真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全文)

星斗山红茶公司首席制茶师邱建红介绍,毛坝镇海拔在800米左右,北纬30°,是最适合种茶的地方。公司在红茶的制作工艺上秉持“原汁原味自然香”的理念,让每一个品种的红茶都有其独特的香味。

“‘12854扶贫模式’就是通过‘利川红’1个品牌带动茶叶产业发展,带动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参与8个行政村的产业扶贫,精准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500户,落实4条具体帮扶措施。”邱建红告诉记者,“我们为参与的8个行政村里的贫困户无偿提供农资、帮扶种植技术和采摘工艺,还对帮扶种植的产品,以一斤鲜叶5元至300元的价回收。”

两天的参观走访

短暂却记忆深刻

记者们表达了心声

提问

1.作为央媒,这次活动之后,你打算如何去宣传报道这个活动(事情)?

2.从整体扶贫来看,你觉得此次主题采访活动的意义在哪里?

“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鲜活的脱贫攻坚生动案例,亲身体会和感受基层脱贫故事,我会用镜头和文字把恩施的扶贫好声音传递得更广。”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邱耀洲表示,“好的扶贫经验需要推广,脱贫不是终点,老百姓对幸福生活有更多向往。”

提问

1.看了这么多脱贫攻坚的故事,你打算以什么形式把它们报道出去,这样有什么意义?

2.作为长江网的记者,你们有什么样的想法或者责任将恩施州的脱贫攻坚故事宣传出去?

长江网记者李尔静第一次来恩施时年龄还小,当时吸引她的是恩施奇雄险秀的独特自然风光,而这次,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种精气神。“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是‘我想奔向好日子’的一种精气神。”回忆两天的采访过程,李尔静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利川市柏杨坝镇网红一条街的采访,看到了扶贫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好的脱贫攻坚案例需要宣传,讲好生动的恩施故事,才能够走入人心。”

原标题:《央媒省媒记者进恩施,看看他们怎么说……》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