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东方、中公爆发路线之争,募集百亿资金,图谋重构“线下”

2020-11-25 19: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

教育培训巨头们,在疫情常态化后,开始重新思考出路。

公考培训龙头中公教育上市以来,首次发布定增募集资金计划。

11月23日,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在怀柔进行学习基地建设项目,经营规模将进一步扩张。

据悉,中公教育拟在北京怀柔建设的学习基地主要用于招录考试、考研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封闭班学员的集中培训。

项目落成后,预计能为学员提供包括学习、餐饮、住宿等在内的一揽子综合服务,项目新建教学、办公、生活等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最高可同时容纳2万名学员。

中公方面表示,相较于早前学习基地所采用的租赁方式,此次自建学习基地将有利于降低营业成本,提高公司毛利率。

此前,中公大部分的培训场地通常是与协议酒店开展长期合作,以约定的协议价格租入酒店的会议室和客房以开展封闭班。

就此《长江商报》记者江楚雅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贫道以为:

对于教育机构,无论线上线下,目前都在探索新的路径,有的选择线上线下一体的OMO模式,有的则选择加大线下基础设施走向真正的“学院派”,其目的都是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定位和护城河,跳出过去简单考前培训或简单将课堂搬到线上的路数。

中公教育选择的是在线下形成自己的基地,用越来越正规的学院派模式,形成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的差异化,不排除未来真正成为一个高中低端搭配的标准学院,而非单纯补习机构的可能。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东方,昔日也是与中公走类似路数的教培巨头,近期也动作频频。

日前,新东方在港交所挂牌二次上市,发行价为1190港元,首日早盘高开约16%,成为港股历史上首支千元股。截至11月13日收盘,新东方股价1320港元,总市值约为2229亿港元(约合1898亿人民币)。

此次上市,新东方的意图同样明确,和中公教育一样,融资来拓展自己的新战略。

与中公教育押宝线下资产的路数不一样,新东方则是用OMO模式,想要打穿另一处壁垒。

新东方的港股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14 年开发并推出 OMO 系统,将其作为标准化数字课堂教学系统,以将公司的线下教材及教育资源数字化。

据其官方介绍,依托自身开发且不断成熟的OMO模式,新东方逐步实现了城市下沉。

截至2020年5月31日,公司的实体网络覆盖91个城市,包括104所学校、1361个学习中心及12家书店,拥有新东方在线、东方优播及多纳等知名品牌。

所谓OMO,并不是一个新鲜事,较之2014年新东方的概念定位,其实现在的OMO重新定义,改为学习过程的线上线下融合。

今年以来,新东方将线下业务与线上业务搭建,完成向线上业务的转移。

据新东方招股书显示,此次全球发售募集所得款项的40%将用于技术投资(包括大数据分析及AI技术)以及改约,30%用于业务增长及地区扩张。

两大教培机构频频动作,也是因为年景。

国内教育培训由于今年新冠疫情影响,其在线教育部分曾经一度出现高爆发,但也由此暴露出大量的问题,使得本身作为课堂教育的辅助教培存在的在线教育,在过快的用户增长和被普遍拉低的用户体验(其中新增用户不适应网络教学的原因较多),使得其在新冠疫情常态化之后开始极速回落。

同时,线下教培在上半年尽管遭遇寒冬,但由于在线教育的短板爆发,反而让许多用户在疫情常态化后,回归线下,并形成了深度黏性。

这就形成了两种路线的分叉。

加上投创领域对其过热发展开始冷静思考、业内同质化竞争的加速,因此,有能力登陆股市的教培企业,有必要从股市上获取进一步拓展的资金,来解决自身走向差异化的战略资金需求。

特别是这种差异化,其实最终都是在线下构建更多的场景,而不仅仅是继续停留在把课程搬到网上的轻模式。

两种路线的分叉,也仅仅在于,到底在线上还是线下,投入比重更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