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建好扶贫车间 助力脱贫攻坚——咸宁市扶贫车间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咸宁发布
2020-11-25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抓好扶贫车间建设,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务实举措。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对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开办扶贫车间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扶贫车间把车间建在家门口,让不少农民变身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既解决了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的难题,也解决了贫困群众安于现状、“等靠要”的问题。今年从5月份开始,我先后到各县市区,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访谈贫困户等形式,对我市扶贫车间运营模式、生产效益、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等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看看发展难点何在?

一、全市扶贫车间建设基本情况

全市已注册认定扶贫车间51家,主要从事饰品、配件等行业,辐射带动148个村1446名农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7人,每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65.75万元。

1.依托特色“建”,推动产业扶贫。全市18家扶贫车间从事当地农特产品加工,年加工中药材、楠竹等特色资源48011.2吨,产值6.53亿元,辐射基地5.86万亩。一是依托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全市7家扶贫车间从事楠竹加工,生产竹青丝、竹炭等特色竹制品,经加工,每吨原竹产值由450元增加到1257.2元,实现了由卖原料向卖产品的转变。如咸安区汀泗桥镇大坪村投入240万建成2000平米扶贫车间,以每年8万元价格租赁给聚安竹制品有限公司,该车间就近收购花纹山竹农竹子,消化大坪村楠竹每年约20万支,主要生产竹筷、竹席等半成品,年产值达2000万,吸纳24人务工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8人,月均工资2500元。二是依托特色产品,发展特色产业。如通城县关刀镇道上村,依托云溪水库优质水资源可生产最高品质云母片的优势,引进通城县云溪云母制品有限公司在当地建设扶贫车间,发展特色云母制品加工产业,解决就业人员18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人,月均工资2200元。通山县大畈镇板桥村协力果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发展特色枇杷果酒加工产业,年产果酒500吨,2019年综合产值1.6亿元,不仅带动该镇2300余户枇杷种植户,还带动了附近通羊、大路等乡镇枇杷产业发展。三是依托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如赤壁市赤马港镇种植猕猴桃近11580亩,年产量达750万斤以上。赤马港工业园神山兴农鲜果加工车间,依托该镇猕猴桃特色产业,新建鲜果分拣、冷藏、包装加工车间,吸纳农村劳动力16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1人,延长了猕猴桃产业链条,年产值8600万元。

2.创新模式“带”,促进就业增收。各地积极创新扶贫车间生产管理模式,有效带动了从业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4200元。一是集中加工带动。根据企业订单或产品,组织贫困劳动力在车间集中生产加工。如崇阳县湖北一窝疯食品有限公司,进行订单加工或来料加工,吸纳贫困劳动力17人,人均日收入50-100元。通城县鑫彬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湖北玉立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产品进行集中加工,发展砂轮、磨具等产品,吸纳周边村民就业3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2人。二是居家计件带动。将订单和原料送到贫困户家中,按件计酬,实行居家生产、居家就业。如嘉鱼县渡普镇杨家咀村唯衣服装加工厂,鼓励贫困户将服装剪线、吊牌穿线等工作带回家中加工。目前,该企业已吸纳18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6人,月均工资2000-3000元。三是入股分红带动。引导村资金、村集体和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扶贫车间建设,贫困户除了可得土地租金外,还可以通过在扶贫车间务工的方式实现增收。如咸安区汀泗桥镇黄荆塘村利用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茶叶加工车间,2018-2019年共生产茶叶9800公斤,实现产值290余万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9人,2019年户均增收4400余元。四是错峰计时带动。实施错峰计时人性化管理。如崇阳县青山镇铺前村扶贫车间设置工位30-50个,贫困户随到随干,实行计件报酬,解决务工与照料家庭成员时间冲突的问题。该车间工人张青辉,现在务工月收入可达1800元,既照顾了患病的丈夫和儿子,又赚到了生活费,实现了稳定脱贫。五是龙头企业带动。发挥龙头企业聚集带动效应,兴建扶贫车间。如湖北中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在崇阳县石城镇、青山镇等地建设扶贫车间12个,提供260个工位专门生产中健公司部分低值耗材和技术含量低产品,年产值4000万元,2019年发放劳务费490万元。嘉鱼县高铁岭镇九龙村引进紫祥生物燃料有限公司建设生物燃料颗粒生产扶贫车间,年产值9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租金3万元,带动该镇10个村4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六是返乡能人带动。鼓励支持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如通山县通羊镇泉港村许善斗,外出务工创业10余年,他于2018年返乡创办发卡加工厂,吸纳65名农村留守妇女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31人,人均月工资达2500元以上。高新区横沟桥镇鹿过村程传贵回乡设立线钻加工扶贫车间,吸纳50余名农户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0余人,月工资2000-8000元,特别是车间转卡部门的21名员工都是65-70岁老人,每人每天工资不低于50元。

3.落实政策“扶”,破解发展难题。一是落实优惠政策。如通城县麦市镇陈塅村玉书教学仪器扶贫车间,2019年减免税收3.6万元。崇阳已注册登记扶贫车间获得技改资金57万元,同时,崇阳县白霓镇金星村崇阳利丰塑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2019年抵税180万元;崇阳县青山镇崇高科技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生产用电每度电费0.47元,每度补贴0.43元,2019年全年节省电费38.4万元。嘉鱼县对贫困劳动力在车间年收入达10000元以上的,按每带动一名贫困劳动力奖补扶贫车间2000元的标准实施奖补。二是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如通山县洪港镇西坑村设立昱山竹制品加工扶贫车间,村集体独立注册运营,生产竹炭、竹筷等产品,年加工楠竹5000吨(占本村楠竹年产量的90%),年产值400万元,村集体收益20万元;吸纳本村村民务工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人,年收入2-4万元。三是破解资金周转难题。如嘉鱼县康凯米业大米生产扶贫车间带动就业13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8人,年产值3000万元,每年稻谷收购季节,资金周转缺口超过1000万元。2019年该县协调农商行为车间提供贷款1300万元,并落实财政贴息50万元。截止目前,车间所属基地已增加到4600亩,每年向王家巷村分红5万元。赤壁、崇阳、通城三个县市扶贫车间共获得贴息贷款837万元;赤壁、崇阳扶贫车间获奖补资金340万元。四是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难题。依托扶贫车间实现就业后,贫困群众完成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质变。如通城县关刀镇高冲村的吴金霞,由于身体有缺陷,靠低保和残疾补贴为生,经常受到歧视。进入扶贫车间后,每月能拿2000多元工资,找回了自尊,实现了人生价值。

4.加强统筹“帮”,助力乡村振兴。一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如通城县共投入2030万元,建成52间钢架结构厂房,以租赁的方式,优先供当地扶贫车间和就业车间使用,减轻了扶贫车间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压力。目前,该县52间厂房入驻扶贫车间6家、就业车间46家,共吸纳670余名贫困劳动力,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二是统筹项目资金使用。赤壁市整合项目资金485万元,为宇汇小龙虾加工扶贫车间配套建成1000平米千吨级冷库厂房、1000平米小龙虾交易市场及配套设施。目前该车间年加工小龙虾1000吨,醉仙虾真空小龙虾产值达到2000万元,吸纳当地农户务工41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4人。三是统筹就业技能培训。全市51家已注册扶贫车间共有1085名员工接受就业技能培训,比例达92.5%。如崇阳县安排50万培训资金,2019年共为扶贫车间800余名员工提供岗前免费培训。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总体规模小,带贫效果不明显。总体建设进度慢,且多为技术含量低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有一定难度。县域之间车间分布不平衡,其中崇阳县30家、通山县7家、通城县6家、嘉鱼县3家、赤壁市2家、咸安区2家、高新区1家。整体带贫效果不理想,全市认定的51家扶贫车间共带动农户务工1446人,其中贫困户597人,占比41.3%;同期十堰市建成扶贫车间829家,吸纳农户务工24296人,其中贫困户13460人,占比55.4%。

2.产业层级低,抵御风险能力差。全市代工车间24家,占比47%,主要生产服装、医疗防护用品等,缺乏自主品牌和销售渠道,对上游企业依赖较大。如嘉鱼县渡普镇杨家咀村唯衣服装加工厂,主要代工外贸服装,疫情期间,只能靠零利润代工争取订单。粗加工车间16家,占比31.4%,全部处于产业链末端,主要是果蔬、小食品等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市场同类竞争压力大。其它生产床上用品、家具、工艺品车间11家,占比21.6%。

3.政策落地难,生产运营负担重。市级层面没有出台专门扶持政策,主要是各县市区出台一些优惠措施,参照当前唯一省级层面扶持政策——《湖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办法》第4条,虽然明确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扶贫小额信贷,但由于该扶贫企业贷款未明确承贷行,且大多数“扶贫车间”缺乏有效抵押物、财务核算不规范,金融部门扶持积极性不高,导致该政策无法真正落地。如疫情期间,通城县湖北玉书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积压400多万元教学仪器无法销售,导致资金紧张。

4.监管不全面,员工权益难保障。少数企业逃避一些经费“支出”,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务工者买工伤保险等,导致务工群众的利益未能得到全面保障。如通城县关刀镇蓝极星广告有限公司,有54人上班,如果按照每人每年300元的标准缴纳雇主责任险,共需16200元,企业老板认为这笔费用会增加过多成本,而选择不为员工购买保险。去年,在该车间上班的贫困户潘某不小心摔了一跤,但是因为没有购买保险,加上她本人舍不得花钱去医院治疗,不得已只能选择在家静养疗伤。

三、加快建设扶贫车间的对策和建议

扶贫车间的潜力在创新,生命力也在创新。对咸宁而言,必须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传统文化与农民技能等资源禀赋条件,不断地创新合作模式和带贫机制。

(一)建设上找准“三个依托”。一是“自然资源”依托型。坚持市场导向与本地资源要素结合,注重贫困地区优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切实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充分尊重当地自然资源禀赋和文化传统,注重挖掘地方特色传统文化,避免引入可能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项目。二是“特色产业”依托型。依托当地特色产业,吸引地方行业龙头企业,将生产线或加工点向贫困地区延伸,既延长产业链条,又带动贫困户稳定就业,确保扶贫车间成为融合产业发展的“金钥匙”。三是“能人返乡”依托型。充分发挥能人在外经商务工过程中积累的技能和资源,支持创办扶贫车间,在引导发展自主品牌、彰显地方文化、创新特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下功夫,推动扶贫车间更加优质高效发展。

(二)发展上聚焦“四种模式”。一是“筑巢引凤”模式。车间及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统建,市场主体自带生产设备,解决市场主体资本不足问题。二是“整体发包”模式。由村委会根据地方扶贫实际筹资建立生产车间及全套生产设备,招聘市场主体运营,保底租赁。三是“集体运营”模式。争取政府、社会各方资金,利用旧厂房、旧学校等闲置资源设立扶贫车间,村集体独立运营、自负盈亏,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四是“业主投资”模式。尊重市场规律、经济规律,通过亲友、老乡,利用商会、行业协会等平台,招引市场主体在乡村设立扶贫车间。

(三)服务上加大“五项扶持”。一是加大“政策”扶持。梳理整合行业部门政策,推动减税免税、用水用电补贴等政策资源向扶贫车间聚集。如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可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给予2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属于返乡创业的贫困人口,给予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二是加大“项目”扶持。将扶贫车间建设作为加快扶贫产业发展和贫困户就业的重点项目,优先立项审批扶贫车间项目,每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于支持扶贫车间的比例不低于30%。力争2020年新增扶贫车间数量不低于10间,带动地方就业不少于200人。三是加大“金融”扶持。坚持财政资金引领、金融跟踪服务等激励措施,鼓励金融机构为扶贫车间融资。如对带动贫困人口10人以上,且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扶贫车间,可提供不超过100万元贷款扶持,并按3%的利率给予贷款贴息。四是加大“基础”扶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全力整合国土、交通等行业部门项目,优先改善扶贫车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五是加大“培训”扶持。坚持政府主导、校企联动,采取以工代训、订单定岗培训等方式,为扶贫车间提供上门培训、免费培训,对已经开展培训的扶贫车间,给予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培训补贴。

(四)管理上注重“六大方面”。一是完善认定机制。健全认定机制,并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对因企业经营不善等原因关门闲置或吸纳贫困人口比例、就业人数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取消认定;对新建扶贫车间及时认定。二是压实监管责任。按照“县级负总责、乡镇抓落实”工作机制,各乡镇要担起扶贫车间日常管理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好工作台账,同时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加强对扶贫车间运营情况排查摸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督促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引导保险机构针对扶贫车间开发专属保险,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四是发挥带贫作用。扶贫车间要坚持扶贫性质,多渠道增设适合贫困人口就业的岗位,积极推动贫困户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真正做到依托“小车间”带动“大扶贫”、服务“大民生”。五是注重防范风险。将扶贫车间产品纳入消费扶贫产品目录,鼓励全市党政机关、企业等社会组织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引导建立扶贫车间联盟,形成市场共享、产品互补、资源综合利用共建格局。六是加强考核督导。将扶贫车间建设情况纳入年度扶贫成效考核,引导各地在扶贫项目谋划上向扶贫车间倾斜。各部门应加强工作指导,帮助做好选址、产业引进、车间管理、入驻企业正常退出等工作。规范考核验收标准,切实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作者:市政府副秘书长、扶贫办主任 顾兴旺

1

2 孟祥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坚决做到“三快三联三抓” 高质量编制全市“十四五”规划

3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建好扶贫车间 助力脱贫攻坚——咸宁市扶贫车间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