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燕云台》里的服化道靠谱吗?

2020-11-27 20: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尘大隐 博物馆丨看展览

历史传奇剧《燕云台》近日热播,女主萧燕燕以大辽萧绰太后为原型,该剧讲述了公元十世纪中后半叶,大辽力求汉制改革走向兴盛,与北宋结下澶渊之盟,形成120年相对和平的历史故事。

此前在影视剧中出现的萧太后形象,多是以北宋为背景而呈现的负面形象,而这部剧却完全展现了大辽的契丹民族文化,刻画了一个既能戎马弯弓、又可治国理政的萧太后形象。

近日我在追剧的同时,经过仔细考据,发现该剧在很多细节上,真实还原了契丹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从契丹的政治中心、礼仪、服饰、发型、道具等方面逐一分析。

契丹的政治中心:捺钵

电视剧一开始,就展现了辽代契丹人特有的习俗——捺钵(nà bō)。“捺钵”一词是契丹语的译音,又译作“剌钵”、“纳跋”、“纳钵”、“纳宝”等,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的“行在”或“行幸顿宿之所”。

《辽史·营卫志》载:“有辽始大,设置犹密,居有宫卫,谓之斡鲁朵,出有行营,谓之捺钵”。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为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

四时捺钵

时间

主要活动

春捺钵

在正月上旬至四月中旬

钓鱼、捕天鹅、召见女真首领

夏捺钵

四月中旬至七月中上旬

避暑、议政

秋捺钵

七月中上旬至十月

射鹿、召见各部落首领

冬捺钵

十月至正月上旬

避寒、议政

尽管辽代设立了都城,但皇帝却不在都城里办公,而是保留了其原本游牧民族的特性,四季在不同的地方驻扎,百官随行,边游猎捕鱼练兵,边议事处理政务。

辽朝四时捺钵之制,既是契丹皇帝的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捺钵是辽国实际的权力中心,而这个中心是虽四时变化移动的。

春捺钵遗址群,2009年经考古工作者在吉林省乾安县发现,它位于吉林省乾安县的花敖泡东南岸和查干湖西南岸。2013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乾安春捺钵遗址及其出土的陶佛教头像

该遗址规模宏大,有9百余座土包台基星罗棋布,东西绵延3公里,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季节性营地遗址。

考古发现的吉林西部春捺钵遗址群位置示意图

经过研究发现,该遗址每次驻跸停留时间短暂,遗落器物稀少。但是圆圈遗迹罕见、小城建筑奇怪、道路直长、野炊灶大、还有铁匠炉、水井、灰坑等遗迹,遗址保存较好,不仅土包台基基本得到保留,而且周围的自然环境——湖泊、草原、沼泽湿地都没有大的改变,基本保持了辽代春捺钵时期的原有风貌,是一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吉林乾安 辽代春捺钵遗址
左:院落遗址

右:平地搭建毡帐的圆圈遗迹

《燕云台》捺钵主题海报

看来,《燕云台》以历史遗迹与文献为依据,比较准确地还原了辽代契丹人的捺钵制度。

礼 仪

历史上,辽代“因俗而治”,可以说是最早实行“一国两制”的朝代,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 契丹人与汉人可以各自保留自己的服饰礼仪,并不像清代那样强行改易。契丹统治者及上层贵族亲汉,有意向汉俗靠近,这体现在敬孔子、建孔庙、建立都城、创建文字、学习汉文化等方面。

这一点,也贯穿于《燕云台》的剧情与制作。

首先,在剧中可以看到契丹与汉人不同的礼仪。

耶律贤登基时,左右两侧的朝臣行不同的礼仪,契丹人着红衣,行双手交叉抱胸礼;着蓝衣的是南人汉臣,手执笏板,行跪拜礼。

契丹人日常平辈之间只需站立行双手交叉抱胸礼:

而在重要庆典、朝会等场合,如耶律贤迎娶皇贵妃的婚礼,或耶律贤登基上朝时,众朝臣则行跪拜礼:
契丹贵族行双手交叉抱胸礼跪拜皇贵妃

需要注意的是,契丹人的跪拜是右腿跪地,而汉人的跪拜是左腿跪地。

再看看在辽代契丹统治下的汉人如何行礼:

作为南人汉臣,韩匡嗣和高勋在上朝时手执笏板,向耶律贤行汉礼
三司使女儿李思的丫鬟站立半蹲行汉人礼

不仅是礼仪,在服饰、发型等方面,辽代的契丹统治者也充分尊重汉人的文化,允许契丹人与汉人各自保留原有的习俗,并且在上朝时也是这样做的:

耶律贤登基后南北大臣行礼

辽帝上朝时,南北两侧分别为契丹与汉人官员,所以分称“北面官”与“南面官”。 南面官治理汉人,穿着汉服;北面官则为契丹贵族,穿国服。这就是辽代契丹人实行的“官分南北”制度。

《辽史·百官志》记载:“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剧中男主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便是辽朝“一国两制”实行后,最早任命的一批汉官之一。

除了日常和重要庆典的礼仪,《燕云台》还展示了契丹贵族的婚仪。

《辽史·礼志五》卷五十三记载,皇帝纳后,要选择良辰吉日,在婚礼当天,“皇后乘车到便殿旁,宗正夫人请皇后下车。随后,率领一干人系,手捧银罂(瓶子)、银縢(绳子)等物件,引导皇后从黄道而入。队伍前面捧镜的妇人,还要倒着行走。黄道上置放着一架马鞍。皇后跨过马鞍后,走到神主室三拜。”

来看看电视剧是如何还原的:

手捧银罂引导皇后
跨马鞍
捧镜的妇人倒着行走

可见,《燕云台》基本上还原了契丹的婚仪,要给剧组礼仪指导加鸡腿啊~

服饰发型

上文提到,契丹人与汉人可以各自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下面就来看看这两种服饰有什么不同。

汉服有三个特点:交领右衽(可以理解为领子交叉,右边系带),褒衣博带,上衣下裳。

汉服交领右衽
汉人韩德让在剧中着交领右衽的汉服

而契丹人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服饰设计必须要方便骑射,因而最大的特点是常装圆领左衽,骑射装多开衩,以适应草原马背生活需求。

契丹喜隐大王在剧中着左衽的契丹服饰
《文姬归汉图》中的胡服后开衩

再来看女装的不同。萧燕燕十五岁常装,上边是她穿着李思的汉服,下边是契丹的骑射装,可以明显地看出,汉服交领右衽,契丹骑射装下摆开衩便于骑射。

除了宏观上体现了汉人和契丹人服饰的特点,剧组在细节上也可谓匠心独运,很多衣服上的纹饰、佩饰都参考了出土文物。

如萧燕燕的这一套十五岁常服:

裙摆上的花纹图案源自一件辽代文物——蓝罗绣梅花蜂蝶卷草纹巾,它在赤峰市巴林右旗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现藏于巴林右旗博物馆(图片来源:动脉影);而项上所戴琥珀璎珞正是参考了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琥珀璎珞。

又如乌骨里大婚时身着团窠对凤纹捻金线棉袍,脚踏蓝色绣花罗棉鞋,这个鞋也在是参考了内蒙古博物院藏的辽代文物:

上:乌骨里大婚时的喜服

下:通辽市扎鲁特旗出土的辽代兰色绣花罗棉鞋(图片来源:动脉影)

再如这一套萧燕燕的十五岁常服,发型参考了契丹女子的髡(kūn)发(但没有完全还原),鞋子源自陈国公主墓出土的云凤纹鎏金錾花银靴:

右: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驸马萧绍矩的云凤纹鎏金錾花银靴
契丹男女髡发

说到发型,剧中男子的配角基本上还原了契丹髡发。

剧中男配角的髡发
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中的契丹髡发

契丹女子,如萧燕燕成为皇后的蝴蝶发型也源自于壁画。

萧燕燕成为皇后的蝴蝶头
宝山辽墓壁画中的契丹女子蝴蝶头

契丹人在北方草原居住,风大寒冷,因而带风帽、棉帽都是比较常规的操作。

剧中萧燕燕的帽子与辽墓出土的帽子

其他道具

除了发型、服饰、礼仪还原了契丹人的文化习俗,在道具上也可以找到很多原型。

首先,萧燕燕营救耶律贤掉了一块双鱼玉佩,是按照陈国公主墓出土的玉佩还原而成的道具。

剧中耶律贤捡到萧燕燕的双鱼玉佩
陈国公主墓出土的双鱼玉佩

另外,萧燕燕与韩德让相遇时误闯了法场,拿出宰相府的令牌,这个令牌上的虎头纹也源自辽代契丹文驸马调兵符的文物。

剧中的宰相府令牌
辽契丹文“迪辇驸马郡王令”调兵符

还有耶律璟喝酒的酒杯也源自出土文物五瓣花形金杯。

左:剧中耶律璟喝酒的酒杯

右: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辽代五瓣花纹金杯,1992年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辽耶律羽之墓出土(图片来源:动脉影)

最后,剧中皇帝耶律阮、耶律贤等人所佩戴的金冠样式与纹饰也源自出土的文物。

耶律贤所戴金冠与辽宁省博物馆藏辽代鎏金银扞腰(一说金冠),图片来源:动脉影
耶律阮所戴金冠与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高翅金冠

陈国公主(1000年—1018年),辽景宗耶律贤的孙女,还没享受多久的荣华富贵,婚后两年即病卒,年仅18岁。驸马萧绍矩,史籍无太多记载,论辈分还是陈国公主的舅舅,比公主死亡时间略前,时年35岁。

总的来说,虽然在一些细节上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主演没有全部采用髡发,但整体而言,《燕云台》剧组仍按照历史文物、文献、遗迹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契丹与汉民族大融合的辽代。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参考资料:

王飞《简述辽代的四时捺钵》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乾安县辽金春捺钵遗址群后鸣字区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徐光冀、汤池、秦大树、郑岩编《中国出土壁画全集·河北卷》

搜狐网 《燕云台:契丹服饰真的就只爱“左衽”吗?| 剧说服饰史 》

搜狐网 《燕云台:不敢剃“髡发”,怎敢称契丹!》

腾讯视频 《<燕云台>小百科》

腾讯视频《<燕云台>美术造型纪录片》

搜狐公众号 《多元视角解读,<燕云台>怎样勾勒文化叙事的共时性价值?》

豆瓣文章《契丹族专家,博主契丹史搜罗解读萧燕燕》

文 博 / 历 史 / 文 化 / 展 讯 / 馆 舍 推 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微信ID:atmuseum

微博:@博物馆的那些事儿

原标题:《《燕云台》里的服化道靠谱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