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州市环保头条 | 曲靖:守护珠江源 构建生态屏障

2020-11-27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珠流南国,得天独厚;沃水千里,源出马雄。”

曲靖市地处云南省东部,是珠江的源头和爨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入滇锁钥”、珠江源头第一市之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曲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曲靖全市人民以维护珠江源生态安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发展绿色经济,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曲靖沾益海峰湿地的梦幻色彩

高位推进生态屏障建设

曲靖市现有林地面积2416.78万亩,占国土面积的55.67%,全市森林覆盖率今年底预期达到50%,森林蓄积量将达6983万立方米,林业草原总产值达106亿元,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84.5%。曲靖境内有国家级、省、市、县级自然保护区22个,面积30.33万公顷。

曲靖市委、市政府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关于建设森林曲靖的决定》《关于开展三年城乡绿化攻坚行动的意见》和《曲靖市2014-2016城乡绿化攻坚实施方案》等文件,以创森为抓手,举全市之力保护好“绿色曲靖”这个生态屏障。

曲靖会泽县退耕还林种植软籽石榴

曲靖市成立了以云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文荣,市长李石松任双组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财政、发改、林业等23个部门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书记、县(市、区)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兼主任、市林草局局长和市住建局局长兼副主任的办公室,作为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指挥决策、组织领导、监督管理、综合协调机构,形成了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协调推进的创森工作新机制。

同时,曲靖市围绕总体规划,秉承全域创森新理念,立足“一核、四区、九心、百片、千廊、万家”建设布局,大力开展公园建设、游园建设、送苗活动、高铁沿线绿化、道路绿化、水系绿化,发展林业产业,丰富生态文化,完善保障支撑。

曲靖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创森工作的目标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建立创森工作台账。同时,将创森工作纳入《曲靖市年度县(市、区)综合考评》及《曲靖市年度市直单位综合考评》。

经过几年的努力,曲靖市森林覆盖率由2016年的43.33%增加到2020年的50%;全市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9163.36公顷,较2016年增加了1456.49公顷;平均绿化覆盖率由36.6%提高到40.47%;城区街道树冠覆盖率由27.36%增加到36.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8.76平方米增加到12.99平方米,净增4.23平方米。

一幅“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的美丽画卷正在美丽的珠江源徐徐开启。

绿色经济助推生态扶贫

曲靖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以脱贫攻坚大决战为主线,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种植核桃、猕猴桃、花椒、油茶、魔芋、紫丹参等作为产业扶贫的重中之重,坚持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和“提质增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路子,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让贫困人口在绿化家园的过程中增收致富。

会泽县者海片区是国家重金属重点防控区,也是会泽县重点贫困乡镇。曲靖市生态环境局作为者海镇的扶贫包保单位,近年来不断实施生态工程,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同时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方式,将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2018年~2019年,曲靖市生态环境局共投入280多万元环保专项资金,用于者海镇蚂色卡村、拖茨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20年投入290万元,分别在4个帮扶村开展污水处理项目,预计受益430余户1500余人。

曲靖市生态环境局争取到中央及市级财政资金750万元,重点推进蚂色卡—新华—阿依卡片区土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协调项目投资8327万元,修复耕地约204.17万平方米,发放污染补偿款270万元/年,惠及村民543户1805人。

在推进生态产业扶贫工作中,曲靖市生态环境局积极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现引进特色产业公司9个,建成多个水果、蔬菜基地,以自然资源为优势打造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2018年以来,拖茨村驻村工作队带货为贫困户创收8万余元。2019年,拖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5257元,顺利脱贫。

在马龙县月望乡下营村,一直以来因为陡坡地较多,沙化、石漠化问题突出,村民收入来源有限。曲靖市把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列为重要生态建设工程,推进项目规划、布点、实施向贫困乡镇倾斜,实现绿色减贫与生态惠民相结合,增加贫困地区的生态福祉。2014年~2019年实施陡坡地治理11.4万亩,补助资金17100万元,其中4803户贫困户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1.85万亩,户均补助资金5778元 。

在曲靖市林草局努力下,企业流转下营村土地6000亩依托陡坡地治理项目发展苹果产业,每年每亩地租1000元,参与贫困户共95户,农户每天务工费80元~120元。

在挂满金果的刺梨林中,几千只土鸡在树下啄食杂草。“一亩土地流转费600元,流转500亩土地可以惠及200多户农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可以就近到基地打工,一个月200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曾在外打工的陈鹏回乡成了宣威市海岱镇大面积种植刺梨的第一人,他算了一笔账:“一年投入60来万,按刺梨收购价每公斤8元计算,明年就可以盈利,亩产1吨左右,500亩少说有200万元的纯收入。”

在海岱镇,像陈鹏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共有17个,现已种植刺梨2.1万亩,今年预计有5000亩挂果,2021年进入盛果期,可为当地农民创收2000万元。

从2015年起,市、县两级林草部门一方面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另一方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协助企业争取林业贴息贷款。

截至目前,全市有林下种植养殖省级龙头企业51家,林业专业合作社134个,入社成员达3290户,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41万亩,惠及贫困户4644户,共发放林业贴息贷款13.65亿元,其中大额贷款11.12亿元,小额贷款2.53亿元,兑付贴息资金4500余万元。

构建生态环境建设大格局

截至2020年,曲靖市共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9个,总面积达36.6万公顷,逐步建成了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为了做好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管理工作,曲靖市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制止偷捕盗猎野生候鸟的违法行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会泽县黑颈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栖息地调规与建设顺利推进,罗平县猕猴、岩羊、林麝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宣威市桫椤、贵州苏铁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和会泽县黄杉、松茸、红椿、金毛狗、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保护举措日趋完善。

曲靖市扎实开展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加强植物检疫,全力防范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和扩散。组织开展了林业草原有害生物调查、松材线虫病普查、贪夜蛾的监测防控等工作,与毗邻省市开展林业草原有害生物联防联治联检工作,实现区域防控协作工作常态化。

2018年,曲靖市成功在富源县承办了云贵两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联席会议。“十三五”期间,全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测报、发生、防治、检疫“四率”指标严格控制在云南省下达指标范围内。

曲靖市深入开展“森林督查”和“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等活动,近年来没有发生严重非法侵占林地(湿地)、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重大案件;森林火灾发生率呈逐年降低趋势,未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

在创森过程中,曲靖市充分弘扬森林生态文化,丰富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内涵。以“陆良八老”为引领,着力提升公众生态意识,弘扬传播生态文明。举办市县级生态科普活动2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80万份,“掌上曲靖”APP宣传栏目刊出近1000余篇创森宣传材料,印发简报120期。

曲靖市以创森进学校、进课堂为宣传重点,将生态环境保护科普教育片发放到全市所有大、中、小学校,在中心城区重要路口或醒目位置安装大型户外广告牌,使人民群众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加强。

曲靖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建绿,广泛开展树木认养活动,全市4881棵古树名木建档立卡,挂牌标识,均得到了良好保护。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类自然保护地,申报并成功创建富源补掌村等5个全国“生态文化村”,建成陆良花木山林场等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9个。

曲靖市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层次分明、景观优美,一路一景一特色,郊区森林郁郁葱葱,城市防护林和农田林网、生态廊道为城市筑起绿色生态屏障,农村不仅有碧水青山,林草产业也蓬勃兴起,林农收益持续增加。

如今的珠源大地,已经发展成为了“碧水蓝天,树木葱郁,鸟雀啼鸣,鲜花满园”的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城市。

(来源:中国环境报)

原标题:《州市环保头条 | 曲靖:守护珠江源 构建生态屏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