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怎样一片新天地?

2020-11-30 19: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总编辑调查 长沙观察

视频丨总编辑调查:长沙探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本月中旬,长沙市农业农村局提供一组亮眼数据:今年前三季度,长沙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增速1.5、0.7个百分点,排名湖南第一。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长沙现代农业逆势上扬。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今年9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落实“四个不摘”,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了一片怎样的新天地?来看记者的调查。

科技创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长沙素有中国“种业之都”之称,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推进下,目前,隆平高科的种子销售已覆盖亚、非、拉60个国家和地区,收入规模及盈利能力居全国种企第一。

11月2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1500公斤大关。当日,袁隆平院士通过远程视频实时关注测产过程,听到这一结果,他非常满意。“非常激动,太激动了。原来能够达到880公斤每亩,我就很满意了,现在超过了900公斤,我是非常满意。双季稻亩产超过1500公斤,离我的禾下乘凉梦又进了一步。”袁隆平院士激动得热泪盈眶。

袁隆平团队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作突破水稻亩产“天花板”的关键,于2011年开始选育种子。历经低温寡照天气后,双季亩产仍然达到1530.76公斤,超过了袁隆平团队定下的“亩产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预计到2025年,隆平高科将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综合实力进入全球种业五强。

在长沙,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到59.2%;而良种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中的比重稳定在43%以上,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

长沙将“饭碗”牢牢握在自己的手中。2020年,长沙完成粮食播种476万多亩,同比增加5.4%;实现粮食产量215万吨,同比增长3.9%。新建高标准农田20.9万亩。

图为在建的浏阳市枨冲镇青草——新南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片

56岁的余早平是浏阳枨冲镇新南桥村的村民,最近家门口的农田被挥舞的机械手一点点平整,这里正在连片打造高标准农田。“我已向村里报名了,这么好的田,我要流转100多亩,做稻虾共生基地等,1亩至少可以产生1万元的收益,一年下来有10多万元的利润。”余早平盘算着未来的幸福日子。

长沙农业的壮大,除了有强大的高科技做支撑外,还得益于技术、设施、方法的“精雕细琢”。产业高科技,产品高效益,是长沙市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长沙市农业产业转型的新途径。

图为湖南文和友小龙虾产业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温室大棚内研究小龙虾的养殖

“看,这只小龙虾足足有8钱!”湖南文和友小龙虾产业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欣喜地惊呼。湖南文和友乔口养殖基地今年冬天首次养殖的小龙虾获得成功。

首批参与试验的小龙虾是9月投放的,在特制的温室大棚中成长。“冬天养的温室小龙虾,每亩水域有1.2万只,数量是普通养殖的一倍,所以水质控制是关键。而且温室养殖小龙虾成长周期比普通的要长10天左右,亩产约160公斤,个头在6到8钱。”湖南文和友小龙虾产业研究院博士崔松介绍道。记者注意到,智能温室大棚的水域内,有小龙虾喜食的水草,工作人员还给小龙虾们安排了洞穴,避免虾兵虾将们互相残杀。

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养殖成本较高,但是产生的效益是平时的一倍。望城农业部门也将进一步推广冬季养小龙虾的模式,让小龙虾养殖再无淡季,冬天围着火炉吃本土新鲜小龙虾,将成为长沙人的“新宠”。

与乔口毗邻的靖港,新建了一座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园。在2300平米的智能玻璃温室里,不需要土壤,只需基质,种植同样面积的西红柿,产量比普通大棚的多出近1倍。望城以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为核心,示范带动全区的蔬菜产业发展。望城区蔬菜产业瞄准品牌化战略,已初步形成了“靖港西兰花”、“东成生态辣椒”、“云麓苗芽菜”等蔬菜品牌。现在长沙“菜篮子”的品种是越来越丰富了。

在相关技术企业和产业支撑方面,长沙搭建了腾飞的平台。长沙是全国唯一拥有从研发到应用的北斗导航全产业链城市,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去看禾苗长势,农业生产流通环节可以通过区块链全程打通,水果分拣可以通过摄像头来辅助完成,灌溉施肥通过机械化自动进行……

长沙农业可喜的变化,源自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此狠抓结构调整、保障市场供给,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不断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目前,长沙市已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特色产业园14个、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61个。植入现代农业因子,长沙走上了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康庄大道。

产业链延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发展,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

图为宁乡市东湖塘镇麻山村第一书记张韬(右)在养鹅基地了解孵化情况

如何让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赶上幸福的快车道?这是85后的第一书记张韬刚到宁乡市东湖塘镇麻山村时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他在帮助乡村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工代养”长效产业帮扶模式。

要让贫困劳动力端住稳稳的幸福,就得有一门技术。张韬按照这个思路,在麻山村的养殖基地办起了教学,贫困户轮流到基地学习养殖技术,同时获取务工薪酬。“已经学会了全套养鹅技术,打算今后自己回去喂鹅,要喂3000到4000只,这样一年可赚 8、9万块钱。”说到这些,憨厚的建档立卡户陶成强爽朗地笑了。当地已经有20多位贫困户在这里学习了养鹅技术。

“我们采取这种以工代养的产业帮扶模式,是因为贫困户能够从中学习到养殖技术,并且稳定他们的收入,从而打造一种长效的产业帮扶机制,防止他们致贫和返贫。”张韬的话语铿锵有力。

麻山村有106户贫困户参与到养鹅的队伍中来,今年仅此一项每户就可增收3000多元。张韬算了笔账,如果把鹅的价值运用充分,一只鹅产生的效益为350元,比普通肥鹅要增收3成。村里有了养鹅企业再加上水果苗木基地的收入等,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40万元。麻山村还将进一步延伸养鹅产业链,在鹅绒、鹅肠上做文章。产业链长了,发展的空间也将更加开阔。

绿色发展铺就美丽乡村底色

长沙农业产业的“气质”日益明显,长沙农村的“颜值”由内而生。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府、集体、农民同频共振,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图为望城区白箬铺镇八曲河美丽屋场示范片

在望城区白箬铺镇八曲河美丽屋场示范片,这里水清岸绿、田园阡陌、屋舍俨然、如同画廊,不少村民在一起忙着清理建设后的杂物。

“到我们家去看一下咯,我们家被评为了美丽庭院。”村民张惠群言语中透着一股自豪。张娭毑家的院子不大,但是房前屋后整洁有序,门前的盆栽三角梅等把庭院点缀得五彩缤纷。

图为望城区白箬铺镇阙家湾村民张惠群在给邻居家的花草浇水

隔壁邻居在外打工,张娭毑常常帮邻居家的花草浇水。整个院落可谓处处皆画,步步皆景。“我们阙家湾搞得好漂亮的了,孙子、媳妇他们都愿意常回家小住几天。”张娭毑笑呵呵地说道。美丽屋场建设,让乡村美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让外出的游子也多了份对家乡的依恋。

村民不等不靠,美丽屋场自己建,这是白箬铺镇美丽屋场建设的一大特色。光明村党小组长阙正良主动腾出一间自家的房子,做党员活动室。像这样的党员活动室光明村已建成4个、党建教育基地630平米。“通过美丽屋场建设,我们党员带动群众捐工捐物,我感觉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是越来越高了,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了。”阙正良感慨道。

截至目前,八曲河美丽屋场示范片建设共发动党员、群众投入义务工8600天,筹得钱款、物资等1000多万元。今年5月,白箬铺镇启动八曲河美丽屋场示范片建设,沿光明大观园8公里景观游道两厢建设了7个美丽屋场,现在已基本成型。

图为望城区光明村村民文万桃在浇菜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最近,白箬铺镇11个村和1个社区的1700多座厕所已完成了改(新)建。村民文万桃的蔬菜地离家里有200米远,在这次改厕中,修了管道将污水引入菜地,经过三级化粪,浇菜时不再臭气熏天。初冬的菜园,依旧披着一身绿装,孩子们把这里当成了捉迷藏的乐园。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铺就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长沙今年已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改造21万座;宁乡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减量行政村全覆盖;启动创建125个高标准“美丽屋场”。

“长沙是省会城市,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市。”长沙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邹春林认为,长沙农村“五治”工作的坐标是“对标浙江、示范全省”,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清洁村庄,力争创建3个以上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市区)、1个全国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县(市区)。

为了让湘江母亲河得以休养生息,今年,长沙“一江六河”常年禁渔水域禁止所有生产性捕捞。部分渔民抛下渔网,成立河道保洁公司,当起了护河使者。“以前我打鱼都是晚上作业,黑白颠倒,如今我在浏阳河的普迹段打捞垃圾,河水越来越清澈了,看着都觉得神清气爽。”河道保洁公司的员工潘应交说。

目前浏阳河普迹的出境断面水质已经稳定达到了Ⅱ类B的标准,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的场景又回来了。

图为九曲浏阳河(邓霞林 摄)

九曲浏阳河,碧水润两岸。11月18日,水利部长江委组织召开浏阳河示范河湖建设验收会,会上宣布浏阳河全票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验收。

图为长沙县江背镇的水杉公路(蒋隽 摄)

位于江背镇的“浏阳河第一湾”,吸引不少游客流连忘返,一段5公里长的水杉公路,挺拔的水杉,正由绿变棕,由棕变红,搭建起一段美轮美奂的水杉隧道。

图为浏阳河畔的筒车公园 (蒋隽 摄)

江背镇金洲村还将利用浏阳河沿岸风光和长沙广电光影5D技术,对68栋民房进行整体设计,打造亲水风光型美丽屋场。一场视觉的盛宴即将启幕,长沙又将多一处网红打卡地。

美丽乡村的“磁场效应”被激发,也引来了发展的“源头活水”。乡村闲置民房摇身变成企业民宿。在初冬的阳光下,长沙首家企业共享民宿——杨祠“盈商小镇”在长沙县长龙街道湘峰村正式试运营。

图为慧润民宿——杨祠“盈商小镇” (章帝 摄)

杨祠面积约0.67平方公里。通过引进企业资本下乡,打造与企业共享的民宿,湖南慧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湘峰村集体合作,利用生态环境、闲置宅基地资源为企业建设乡村民宿等,既满足企业商务需求,又盘活乡村资源。民房变企业民宿,村民变“管家”,“一处闲置院落、一块庭院菜地、一个优质管家”的慧润模式,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当天,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云箭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盈商小镇”,成为首批入驻企业会员。

专家评点

“塑风貌,理民俗,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唤醒了乡村,还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农村,让农村建设实现螺旋式上升,从而加快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邹冬生说。

“之前我们的农业与西方是跟跑与并跑,通过一路的追赶,我们逐渐上升为领跑,所以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观点。我们中国的乡村一定要在高质量的前提下,城乡融合发展,把这个基础要筑牢。”中宣部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曹汝华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时,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补齐“三农”短板、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策划丨潘开政

撰稿丨陈路莎 刘 帅 肖振辉

制作丨陈梓欣 曹 芹

编辑丨黄 轶 肖 斌

编审丨鲍新文 雷艳飞

出品丨曾 雄

原标题:《长沙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怎样一片新天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