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释藤:从色彩到空间:浅谈我眼中的集美 . 阿尔勒

2020-12-03 11: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编者按:第六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于厦门开幕,26场不同主题的展览,呈现了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比利时、新加坡、立陶宛等国家共87位艺术家的作品,为期38天的影像盛会由此拉开序幕。笔者今年是第四届参观这个展览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写一点属于个人的观展体验和想法!

冬日的厦门温暖如春,如果非要用一个色彩来形容这个城市,我想可以用橙色。明快,温暖,大气又带点时尚,就像我眼中的集美.阿尔勒摄影季。

集美.阿尔勒摄影季迄今已是第六届了,但是每一次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一次跟随浙江省摄协观摩团来厦门集美.阿尔勒,我想从色彩到空间的角度来浅谈自己对摄影季的一点观感体验。

色彩关系

张大千先生曾经说过:“色彩像炸弹一样具有威力,可是也像炸药一样,要用很好的方法去控制它。”在这里他提到了关键的两个点,威力,控制,在摄影当中,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语言和重要的表现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节奏上如何更好的把握和控制,让其发挥更大的优势和价值,则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如果提到集美.阿尔勒摄影季,我想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优秀的作品,其中色彩和视觉感官上的认知,应该也是一大亮点。

本届的摄影季亦是如此,走进展览中心门口,你的视觉首先就会被一些色彩所吸引,无论是墙上大幅的海报,还是展陈空间的色彩变化,都给人一种轻松愉悦却又国际范的感觉。比如展览馆门口的两张海报,一张是艺术家陈文令的作品《每日一顶》大面积的蓝占据视野,另一张是艺术家孙瑞祥作品《陌生的日子》其中一张拍摄花卉的浓烈的红照片,在视觉上就非常抢镜,站在巨幅海报前面,就会让人有走进展厅一观究竟的冲动。

展馆门口张贴的海报

其次便是展馆空间里的色彩表达,摄影季主展场位于集美市民广场一楼,空间相对来说比较宽敞,不过在设置展场的时候,主办方非常巧妙地把空间做了间隔,并设计了视觉上的错落感和趣味性,空间的展墙更不是一味地白,而是利用色彩来做反差和区分。

明快的黄,安静的蓝,醇厚的红,清爽的绿,还有主色调大面积的白,这些色彩既互相交融,又独立存在,和影像之间形成了衬托和互补。色彩将照片中的温度,人物,影子,物件,情绪都恰到好处地融合到了一起,形成属于自己的节奏和视觉语言,让人在观看的时候不至于产生审美上的疲劳,而且又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的效果,这不得不说是摄影季的点睛之笔。

其实谈到色彩,其本身就是性格和语言的传递,我们内心潜意识的选择一般都是自己喜欢的色彩,尤其是在影像的表达上,许多人更注重色彩这个度的把控和权衡。

展馆和色彩的关系

本届摄影季,就有好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在色彩上“做文章”,让人在观看的同时先入为主,产生停留的兴趣,比如在10场聚焦华人优秀年轻摄影师的“发现奖单元”展览,由策展人于渺提名展出的青年艺术家马海蛟的作品:《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西双版纳》,其中首次展出的新作《如果把绿色删除,如果开始关心植物》以“绿色”和“植物”为双重母题展开具有联想和交织的叙述,人造绿植、用于抠图用的绿幕、绿色交通信号灯、具有植物隐喻的艺术史图像、播放着绿色流动文字的LED 屏幕交替在场景中,同时也在影像叙事中穿插出现。在这里绿色是一种主色调,在展览空间上,不仅是屏幕上播放的绿吸引人的眼球,其中空间的墙壁也粉刷成了绿色,和黑白色彩的照片,以及主题形成了很好的互动关系,让人在观看的同时又产生一种视觉上的新意和舒适感,这种绿会深刻地留在脑海深处,挥之不去,不过小的弊端就是很容易让观者在被色彩吸引的同时忽略主题的阐释,所以在展览当中视觉上好看了,还得让主题进一步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马海蛟的作品现场

在发现展的现场,还有一位艺术家的照片在色彩上夺人眼球,让人记忆深刻,那就是由策展人沈奇岚提名的艺术家孙瑞祥的作品《陌生的日子》,展厅当中悬挂三张巨幅的照片,而且都是大面积的浓烈的红,艺术家拍摄的花卉图片经过无限放大并直接展示在观者面前的时候,让人在视觉上获得了一种质的升华,花朵的神秘,色彩的浓郁和奔放,就像艺术家对作品的表达,充满了时尚优雅却神秘的气息,在这里你似乎透过这些影像感受到了生命的绽放和艺术的炽热,这样的色彩运用无疑是成功的,笔者被吸引的同时,又细细地观看了艺术家其他碎片式的影像,发觉这个年轻人对视觉的敏锐度和国际视野还是很宽阔的,虽然他拍摄的是身边的一些日常,但是却拍出了不寻常,如果没有对影像的把控能力,还是很难做到的,就因为这三张红色的照片,我去了这个展厅三次,还特地拍了好几张照片,这也算是对我个人而言的一种吸引吧!

孙瑞祥的作品展览现场

提到色彩,我想不得不谈一些影像本身的语言,比如本届获奖的两组作品,一组就是由策展人鲁小本 提名并获得“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师奖”得主艺术家徐晓晓的作品《饮马长城窟行》,这组作品色调非常淡雅,浅色系成为主色调,画面叙述和影像语言把控得体而温和。

在展览现场该奖项评委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总馆长王璜生介绍:“徐晓晓的作品探讨了长城和当下中国的关系,把长城作为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的“中介”,打开了被过往长城话语所限定的中国故事的叙事空间。她独特的图像语言,包括展陈和摄影书在内的整体呈现,都令人印象深刻。”其实她的作品不仅探讨了长城和当下中国的关系,同时也让观者通过大量的自然场景,空间,物体,人以及生活的环境等方面看到了不一样的“长城”她的视觉表达给人一种缓慢而自然的气氛,扑面而来的不是汹涌的澎湃,而是微风细雨一般的和煦,你在看照片的同时,似乎能够走进这些普通的空间中去,随同艺术家的视角打开另一扇窗,我想这一定是一位极为克制的艺术家,她对影像的克制,对色彩语言的克制恰到好处,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奇妙关联。

徐晓晓作品展览现场

而另一组作品则是今年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获得者沈绮颖的作品《流沙志》,她的作品探讨了全球可用沙资源枯竭的问题。从2017年开始,沈绮颖辗转全球多地,拍下沙丘或遗迹的景观:海中的岛屿、儿童玩耍的沙丘、从空中俯瞰雪山山顶……看似浪漫的风景背后,是全球化视野下,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组作品说实话,在现场很多人并不看好,能够获得大奖当时许多人都说出乎意料,因为照片表面都是看似简单的风景,大尺寸的图片在展厅中一目了然,而且表达的形式上也是四平八稳,如果没有文字的说明和策展人的阐释,很容易让人忽略其本质和思想性的内核,不过笔者印象深刻的也是视觉上其色调的把控,整组照片色调淡雅,基本上以轻盈的淡蓝色为主,视觉上比较舒服,这可能要得益于艺术家自身对美的一种自我理解,即使拍摄的是反应全球化环境的大问题,但是也没有过于刻意地强调,影像语言也是张弛有度,而且在展览的空间背景墙上,淡蓝色成为了作品的背景色,展厅顶上透明的玻璃幕墙,在阳光的投射下产生了另一种视觉上的观看效果,和照片形成了奇妙的互动,整个展示还是起到了加分的作用,不过发现奖的获得应该是其宏大的主题和当下关注的大环境,以及自然,生命等人类共通的话题才引起评委的驻足吧,具体缘由笔者不去细细揣摩了,总的来说,能够获奖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沈绮颖作品展览现场

空间及其他

在每一个展览的现场,空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语境。空间语言是借助空间的传播符号,即利用空间距离表达信息的一种方法。空间语言一般包括区域距离、空间位置和领域划分。而在摄影当中,除了在二维平面上进行三维空间表现的一门语言艺术,在具体的摄影创作过程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恰当运用透视原理来表现空间的。不过在这里笔者是想借助集美阿尔勒的展览空间来谈一下对影像所产生的一种空间距离和视觉感受。

摄影季的展馆被进行了不同规则的分割,让本来空旷而无趣的空间产生了更多的关联,首先便是空间比较大,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设计和改造,听说主办方为了整个展览的效果,基础准备工作就用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其次便是把空间进行了有效的划分,每一个不同的区域都做了隔墙,但是展厅和展厅之间并没有完全堵死,而是做了镂空的视窗进行延伸,这就让空间在观看的同时又具有互动的效果,尤其是取景框形式的设计,让观众很容易就停留下脚步,举起手中的相机去拍摄定格这样画面。这些空间就像一个个独立又开放的小画廊,让艺术家的作品在各自的空间里静静生长,又获得延伸的读取,这样的设计和打造无疑是一个展览十分重要的关键点,整体性既没有破坏,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给了艺术家和策展人一定程度上的尊重和施展的尺度,展览的照片能够得以更好的呈现,和空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在谈完空间本身的基础之后,笔者其实更想说作品和空间的关系,一个好的空间,能够让影像介入其中并产生不同的视觉效应,比如空间小了,作品大了就显得局促,如果空间很大,你的作品很小,就有头重脚轻的嫌疑,所以把握空间的尺寸和度则显得尤为关键。

在本届摄影季当中,有几组作品在空间的度上把握的很恰当,比如比利时艺术家菲利普·布拉格涅的《地球不是圆的》这组作品,大小不一的照片以平面展呈的形式,张贴于墙上,图像本身的力量在空间里凸显,在观看这组作品的同时,你需要反复揣摩,反复去取读其影像背后的内涵。通过作者自己的阐述我了解到《地球不是圆的》这个名字源自一本极具影响力的书,书中阐述了一种极端的阴谋论,声称地球是平面而非球形。艺术家通过将纪实摄影的客观与个人明确的主观相结合,展示了他在创作实践中采取坚定反思的立场。这样一来,无论是阴谋的修辞,还是照片会自动传达摄影师观点的刻板印象都受到了质疑。在一个后真相和全球化信息的时代,菲利普·布拉格涅的作品代表了一种批判性的反思,思索我们与图像之间的关系,以及图像作为阴谋论代言者的潜在力量。所以在展览的现场,几张巨幅照片和其他的图片形成了一种互动,尤其是一张代表地球表面的图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空间的距离产生了作用,人和空间,和图像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菲利普·布拉格涅作品展览现场

另一组作品则是 “日本影汇”单元展览:每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关注一个亚洲国家的摄影境况。继印度(2019)、韩国(2018)、印度尼西亚(2017)之后,今年集美·阿尔勒聚焦日本,由荣荣&映里策划的展览《时代的洞察-日本写真的现在》展出了川内伦子、片山真理、山城知佳子、志贺理江子四位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的日本女性摄影师的作品。其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片山真理的作品,女艺术家由于先天性四肢疾患,9岁时她便双腿截肢。此后,她用手工缝制的作品与施以装饰的假肢创作自拍像。这次展出的作品是《on the way home》系列,拍摄的主题就是艺术家的自拍像,照片尺幅也很大,面对这些照片的时候,你能够看到艺术家眼里闪烁的那种光芒,清冷,寂静,却又带着一种疏离的感觉。在展厅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女孩子,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照片面前,沉默了很久,也对视了很久,或许她是从这些画面中找到了内心的一种呼唤和渴望。就像片山真理的自述一样:“摄影是一个生理动作。我的座右铭就是无论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都要按下快门。每次我拿着沉重的相机,都能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以及它的局限。即使我感谢我的身体,我仍然无法爱它的全部,如果一定要坦诚地说明自己的感受,我只能说除了厌恶之外没有其他。但奇怪的是,一旦我的身体进入摄影,厌恶的感觉和拍摄的艰辛瞬间成为过去,被永恒的时间所取代了。这种印象就像我家乡的风景,恒古不变,不能更改。这里没有痛苦,幸运,喜欢或者厌恶,所有我曾有过的想法和立场似乎都微不足道了。”这些话让我们看到了身体上的缺陷带给艺术家的痛苦,但是摄影又成为了解救自己的方式,在生命面前,很多东西都变的微不足道了!所以在这里,空间不仅是一个距离,更是艺术家本身,以及图像本身的呈现和观众之间的距离,空间的意义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片山真理作品展览现场

展览不是结束,而是从新审视自我,开启另一段艺术之旅的起点,所有的作品都是艺术家的视觉转换和思想呈现,观者则需要透过影像,读取其内核并汲取一二即可,所以观展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打开自我的一扇心门!

(文字/ 释藤)

©作者介绍

释藤 专栏作者、视觉评论、独立策展人、栏目编剧。毕业于中国文联策展人研究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获2017年大理国际摄影节最佳策展人金翅鸟奖,2015、2017、2019年丽水国际摄影节优秀策展人奖。

原标题:《视角 | 释藤:从色彩到空间:浅谈我眼中的集美 . 阿尔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