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会适当麻烦别人,勿让亏欠感绑架你的生活

2020-12-08 08: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澎湃号·湃客“懂点心理学”专栏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师生撰写,内容聚焦时事热点,科普生活知识,涉及亲子教育、家庭关系、职场之道等诸多方面。将心理学应用于日常,让生活更加精彩。

撰文/  张晓璇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生

王艳梅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做家务的男人》第二季开播后,很多观众都特别关注王祖蓝和李亚男夫妇。王祖蓝作为演艺界出了名的“宠妻狂魔”,在综艺节目中却有些“翻车”。

下班回家后的王祖蓝,一走进厨房看到发霉的刀具架,就忍不住开启了唠叨模式,坚持要把所有发霉的地方处理干净。李亚男在旁全程听他指挥,但似乎并不在状态上,还差点把刀具继续放回已经发过霉的水槽里。这一举动,让王祖蓝说话的声调忍不住提高。看到在厨房里忙着灭菌的王祖蓝,李亚男原本挂在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语气里满是愧疚:“你那么辛苦回家,还要弄这种东西,我感觉我好像没有尽责。”这番听起来很暖心的话,却惹来了网友一波吐槽:为什么李亚男要这么低三下气?自己还怀着二胎,偷点懒怎么了?甚至“王祖蓝大男人主义”这个词条也出现在了微博热搜。

图/ 网络

李亚男觉得王祖蓝在外工作已经为家庭付出了很多,自己却没能做好家务而心怀愧疚。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对另一方的付出总是心存愧疚,自认为做不好做不够,可能会让这段亲密关系失衡。因自己做的不能与对方的付出对等而常常自责或否定自己,大概就是“亏欠感”在作祟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下,“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桃报李”“知恩图报”等不仅反映了感恩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对助人者的亏欠之情,因此,受助者在收到帮助后,既可能产生感恩情绪,也可能产生亏欠情绪。心理学研究中会将感恩与亏欠对立起来,认为感恩情绪是积极的,与心理健康、亲社会行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关,而亏欠情绪则更多与反社会倾向、行为或人格特质相关。

图/ unsplash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亏欠感呢?研究者认为,亏欠感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自尊。发表于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y的一篇研究表明,感恩与自尊、社会支持和生活满意度积极相关。感恩的人会体验到更高的自尊水平,相反,亏欠感更多的人自尊水平会较低。自尊水平较低的人们会缺乏自我价值感,认为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自卑心理让他们无法看到自己的价值。一方面内心比较敏感,担心如果麻烦别人,会让别人不想与自己产生联系;另一方面每当受到帮助,总想着马上回报以小心翼翼地维护人际关系。

另一个是错误归因。研究表明,如果受助者将他人的帮助意图归因为善意的,认为其帮助意图是无私的或者不求回报时,受助者会产生较少的亏欠感,而会较多地感恩,此时受助者不仅更愿意回馈助人者,还愿意继续帮助其他遇到困难的人;如果将他人意图归因为功利性的,受助者将产生较多的亏欠感,这种欠人人情的感受让受助者立即思考怎样回报帮助者,如选择当面感谢、送礼物交换、偿还资助金额等等。此时受助者会将精力更多投入对助人者的回报,不会再去帮助其他困难的人。

那么如何产生适度亏欠感,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首先,需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建立高水平自尊。正如《自卑与超越》一书中说的:“人生就像一场在平原上追逐太阳的旅行,自卑恰似日落偶然投下的阴影。自卑感本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却常常因为我们对它的不同解读而给生活带来麻烦和桎梏。”我们要看到自己的价值,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他人,也相信自己值得被他人帮助。人们就是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受他人的亲近和友善,勇敢地互相亏欠,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图/ unsplash

其次,正确使用认知评价,对他人的帮助正确归因。将他人的帮助更多地解读为对自己不求回报的关怀与鼓励,因此不用立即思考要怎样去回报,将他人的帮助理解为来自外界的善意,同时做一个懂得麻烦别人的人,学会打破边界,适当地示弱,当你收到他人不求回报的善意时,也会不求回报地回馈他人以善意。如此循环,在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营造出心怀感恩,适度亏欠的氛围,将有利于我们建立长期稳定的高质量人际关系。

在生活中,带着亏欠感回报他人的帮助,这段关系只会徒增压力。受助者会因亏欠感产生回报的压力,而助人者也会因自己的帮助反而带给他人压力而减少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因此,受到帮助时,不要想着立即回报,也不要怕麻烦别人,人际关系中有些牵扯、互相麻烦,关系才能稳定积极地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不把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当作绑架他人的借口,让他们觉得有所亏欠,同时,我们在向他人求助的时候,也不要因为急于回报,而或置自己的真实需求于不顾。不要让亏欠感绑架你的生活,不亏欠别人,不委屈自己,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Kong, F., Ding, K., & Zhao, J. (2014).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gratitude, self-esteem, social support and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6(2), 477–489.

2. Watkins, P., Scheer, J., Ovnicek, M., & Kolts, R. (2006). The debt of gratitude: Dissociating gratitude and indebtednes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2), 217-241.

3. Oishi, S., Koo, M, Lim, N., & Suh, E. M. (2018). When gratitude evokes indebtedness in different cultures. Applied Psychology: Health and Well-Being, 11(2), 286-303.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