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生命历程角度认识性心理发展

2020-12-12 14: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周书喆 精神卫生686

常听家长们抱怨“鸡娃们”总在最不恰当的时机询问性的问题,家长虽万般头疼,但仍不知如何回应孩子的问题。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理解充满好奇心的孩子真的很想了解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性心理问题。“我到底是充话费送的还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到底从哪儿来的?”“我怎么会住在妈妈肚子里?”“我能不能跟她亲亲?”“男孩会有月经吗?”……为了更好的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性心理是如何发展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从出生到2岁

从婴儿降生的那一刻起,性就开始逐渐形成了。如同他们学习其他东西,也会通过动作、互动等方式学习性。在这一时期,父母或主要照料者对婴幼儿的抚育、爱及感情投入将为现在和未来亲密关系、爱、性关系的形成奠定基础。所有恰当形式的抚摸、拥抱都能增强亲子联结,并进一步提高婴幼儿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

即使家长与婴幼儿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但在婴幼儿摆弄自己生殖器的时候,家长仍会控制不住大声批评或制止,还会告诉孩子这种行为很“丢丢”、以后不能这样做了。实际上婴幼儿自己抚摸生殖器,或者男婴在吃奶或换尿布时出现阴茎勃起,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并没有性的目的,家长们也无需为此感到担心,更多的时候顺其自然就好。

从2岁到6岁

儿童发展的飞跃和约束都发生在2-6岁之间,即童年早期。家庭在儿童生命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教给孩子如何表达爱,也包括社会性别和性。到3岁左右,一个儿童就能敏锐地分别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了,也开始使用父母或照料者的词汇去描述他们的性部位。

在这个时期,性行为和性游戏是非常普遍的。有时孩子会玩弄自己或别人的生殖器,这是对性的好奇和摸索;有时会与其他孩子接吻、摸胸部或裆部、不穿衣服走路等,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正常现象。家长不用对此过分担心和紧张,更不要责骂孩子,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的性心理的发展。扮演医生、过家家等游戏也给予了孩子们满足好奇心、探索身体奥秘的机会。一般来说,不引起害怕、羞耻和焦虑的行为被认为是健康的和适合此年龄段的。

从7岁到11岁

儿童进入快速发育期,尤其女孩的身体发育更快、变化更大,生殖器官的发展、对异性的认识在此时期依次到来。当孩子从童年进入青春期早期,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开始减少,与同龄朋友的交往增加,尤其是同性朋友。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展现出对同性伙伴的偏好,性别的社会化也开始强化。比如异性同桌间可能会出现“三八线”,女孩只跟女孩玩,男孩只跟男孩玩,形成了一种“男女授受不亲”的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是同性恋,这只是他们探索、理解自身和环境的一种方式。

但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如有男孩仍跟女孩混在一起玩游戏,对新衣服、女孩的事情感兴趣,不愿意跟男孩一起玩。他们的行为与自己的生理性别不符合,这时候需要家长用适当方法引导,莫要一味指责。

从12岁到18岁

更为显著的性心理变化发生在青春期阶段。在青春期,青少年的社会和情感发展核心是身份形成,形成一种有别于父母的个性和身份,这种个性化的发展也会影响性心理的发展。浪漫关系对青少年来说愈发重要,但这种关系和成年人的浪漫关系并不一样。成年人更多的是彼此照顾、相互支持,寻找婚姻伴侣,而青少年主要寻求对方给予自己的支持和认同。这些在身份、亲密关系上的变化给青少年提供了体验性的新途径,包括开放的性态度和性表达。

在青春期,父母依然在很多关键方面影响着孩子。父母对性的态度是开放还是保守,如何看待青少年与异性交往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可以跟孩子主动恰当的讨论性相关的话题、提供性教育,青少年的性风险行为就会明显降低,可以帮助青少年更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从19岁到35岁

在这个时期,人的性生理已经发育成熟,年轻男女既享受着独立的好处,也承受着独立带来的挑战。青年人会性欲增强,渴望与异性发生性关系,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同时也有人可能会出现一夜情或者网络约会陌生人寻找性伙伴等性危险行为。如果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性行为而反复与人发生性关系感到自责、内疚等,这时候最好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性的启发与性教育对于今日文明社会生活的意义,要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大。因此,认识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的性心理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而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孩子问及这些问题的时候”。儿童单纯而自然地发问,不提出则已,一经提出,便应同样单纯而自然地加以答复,如此,TA的性心理发育既不至于受阻,也不至于太早,性也不会成为孩子心中神秘的话题。

参考书目:

1、《Think human sexuality》Kelly Welch著,富晓星、史晴、左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性心理学》Havelock Ellis著,潘光旦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年。

3、《父母与子女的心理辅导:呵护孩子心灵成长》林红 王成彪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年。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歉。

作者:周书喆

单位: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

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