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悲伤发生,无法改变现实的我们,想要治愈就必须做这件事

2020-12-11 14: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野草

策划 / Ivan

插画 / Always

编辑 / KY主创们

多亏了许多勇敢的能人志士,性暴力这头"房间里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穿越重重叠叠的禁忌,"皇帝的新衣"背后的真相慢慢地呈现于世——与10年前甚至5年前相比,在今天,性暴力已经不是一件明显却被集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做讨论的事情。

乘着近期热搜的浪潮,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的,有以下这些重点:

文章内容可能会引发创伤回忆,请读者们密切关注自己的精神状态。必要时,请确保身边有能信任的人陪同。

01.

有哪些身心因素,导致性暴力受害者/幸存者很难和ta人讲述自己的经历?

对于性暴力,几大普遍存在的疑惑是:为什么ta不说?为什么ta不早点说?为什么ta过了那么多年还不说?

我们将从以下三个切入点去回应这些疑惑:

1. 当性暴力发生时,受害者的大脑状态未必有条件形成可叙述的记忆

在过去的文章中,我们曾运用神经生物学的知识,解释了人在遭受性暴力的过程中,自身的决策、推理、记忆、感受、行为惯性等方面会产生哪些不同寻常的突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旧文:在这里,我也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回顾:由于发生了生存条件反射(如:定格、战或逃等)和极端生存条件反射(如:解离、强直静止等),在暴力发生时,受害者/幸存者的大脑功能可能无法如常地运作。这意味着,当事人未必能在认知层面分析、理解、意识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日常情况下,当我们和ta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我们是有能力以故事的形式流畅地进行描述、讲解的。

我上周末和几个朋友去了海边玩沙滩排球。天气和环境很宜人,我感到身心非常放松。可惜时间过得太快!

我们之所以能够以叙事的形式回述过去,是因为我们当时的记忆、感受、对时间的体验等等,都是整合的、一致的。

然而,性暴力当事人的记忆很可能是碎片化的(或岛状的、点状的)——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旁听者,不懂得从时间不完全连续的、逻辑不完全通顺的、因果不完全连贯的描述中,得出当事人真正想传达的意义。因此,第三方可能听不懂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更别说,有一些受害者/幸存者可能对自己遭受性暴力的经过完全没有记忆。

2. 由于缺乏表达性暴力的词汇,幸存者/受害者可能不知道要如何说起

幸存者/受害者讲述性暴力的经历是一个沟通问题,而沟通涉及语言。

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Parker & Mahlstedt(2010)指出,许多性暴力受害者/幸存者遇到的困境是:在语言上,ta们缺乏描述自身经历的词汇。

这是因为语言既赋予了人们用以沟通的词汇及概念资源,也限制了人们对现象的描述和理解。

Parker & Mahlstedt一语中的地写道:“如果没有特定的名字,就好像某种现象真的不存在”(“If there is no name for it, it’s as if the phenomenon does not exist”)。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举个例子:

同样是对海洋生物的概念

这是因为专家掌握了丰富的、与海洋生物相关的词汇,所以才能运用非专业人士不具备的背景知识和内在逻辑,以叙事的形式讲述各种关于海洋生物的故事,而这是非专业人士做不到的。

在美国,与性暴力相关的术语(如“幸存者”、“约会强奸”、“熟人强奸”)自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Parker & Mahlstedt, 2010)。

KY的另一篇旧文也曾谈及“权势性侵”这个词汇及其指代的现象,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旧文:因为有了这些术语及概念,它们指代的现象才有可能被看见,受害者/幸存者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也才能向ta人倾诉自己的经历。

3. 强烈的羞耻感使得一个个性暴力受害者/幸存者变成一座座孤岛

假设一位幸存者/受害者成功跨越了、或“有幸”绕过了前两道坎,那么至少还要跨过这第三道坎才能实现讲述——羞耻感(Alix et al., 2020; DeCou et al., 2017; Hlavka, 2017)。KY的一篇旧文曾比较深入地介绍了羞耻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羞耻感是一种有控制权的情绪(Master Emotion)。每当羞耻出现时,我们对其他情绪的表达就会受到抑制(Scheff, 1991)。

我们曾这样介绍羞耻感:

“想象小时候在班上蠢蠢欲动想要举手回答问题的你,在那个瞬间,一种情绪涌上来,让你死死按住了想要举起来的手,让你保持沉默”。

Alix等人(2020)的研究发现,由性暴力引发的羞耻感会持续很长的时间。部分受访者在经过长达6年的时间后,依然承受着羞耻感的困扰。

其次,“羞耻是灵魂的疾病。它是自我体会到的、关于自我的一种最令人心碎的体验。羞耻是我们体内感受到的伤口,它把我们和自己分开,同时也把我们与ta人分开”(Kaufman, 2004)。

Hlavka(2017)的研究发现,“性暴力受害者”这个身份与“男子气概”的身份是不相容的。

02.

为什么大家一起把性暴力的伤痛说出来,对当事人来说有治愈效果?

幸存者/受害者所采取的策略,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

我们通过今年年初的一篇定性研究来更具体地了解一下,为什么应对策略对个人更有治疗效果。

以下是本调查的结果:

遭受性暴力是一种让人失去力量的经历(a disempowering experience),往往会让人陷入沉默。而为社会文化的变化付诸行动的过程,是一个慢慢找回力量、找回声音、找回自己的过程。

1. 找回自己

2. 帮助ta人治愈,并从中得到治愈

11位参与者表示,帮助ta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愈方式。

3. 与ta人产生联结

高危预警

反暴力工作意味着需要长期接收关于暴力的信息——对于每个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绝对不可忽略的压力因素。上述实验的参与者们也发现,以下这些点需要特别警惕:

点击展开阅读提醒&建议

如果你想找人倾诉,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与平台,那么欢迎目前在上海的KY小伙伴们加入我们的身心健康营,和KYers一起聊聊天~最后,来普及一个冷知识:

性暴力是全球最大的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人权及经济问题之一。前三点比较容易理解,但为什么性暴力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性暴力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社会议题。

我们离统计到这样的数据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当性暴力成为公共话题,我们就向解决这个问题走近了一步。

在此,感谢所有反对性暴力的推动者和亲友团,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连接了一座座孤岛~

请大家点在看、转发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一起创造一个“治愈性”的社会。

References:

Alix, S., Cossette, L., Cyr, M., Frappier, J. Y., Caron, P. O., & Hébert, M. (2020). Self-blame, shame, avoidance, and suicidal ideation in sexually abused adolescent girls: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child sexual abuse, 29(4), 432-447.

DeCou, C. R., Cole, T. T., Lynch, S. M., Wong, M. M., & Matthews, K. C. (2017). Assault-related shame mediat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gative social reactions to disclosure of sexual assaul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Psychological trauma: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and policy, 9(2), 166.

Feiring, C., & Taska, L. S. (2005). The persistence of shame following sexual abuse: A longitudinal look at risk and recovery. Child maltreatment, 10(4), 337-349.

Hlavka, H. R. (2017). Speaking of stigma and the silence of shame: Young men and sexual victimization. Men and Masculinities, 20(4), 482-505.

Kaufman, G. (2004). The psychology ofshame: Theory and treatment of shame-based syndromes.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ittleton, H., & Breitkopf, C. R. (2006). Cop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rape.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0(1), 106-116.

Peterson, C., DeGue, S., Florence, C., & Lokey, C. N. (2017). Lifetime economic burden of rape among US adult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2(6), 691-701.

Parker, J. A., & Mahlstedt, D. (2010). Language, power, and sexual assault: Women's voices on rape and social change.

Scheff, T. J., & Retzinger, S. M. (1991). Emotions and violence: Shame and rage indestructive conflicts. Lexington, MA England: Lexington Books/D. C. Heath and Com.

Strauss Swanson, C., & Szymanski, D. M. (2020). From pain to power: An exploration of activism, the #Metoo movement, and healing from sexual assault trauma.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