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顶云之变》│第八章 传承与发展

2020-12-15 16: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引题:面临大改革的中国,关岭顶云人在“拨乱反正”的年代充当了农村改革的先锋。穿越时空隧道,改革一脉相承,“顶云精神”涤荡着关岭人的心灵,改革之风拂暖黔中大地,处处万物复苏,关岭正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化,正在撕下贫困的标签,贴上亮丽的名片,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承和发扬“顶云经验”的精神

关岭,贵州西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历来被称为“滇黔锁钥”,雄关峻岭。

1978年初,关岭县顶云公社广大农民,为改变生产落后、群众吃粮难的现状,全公社29个生产队,有16个生产队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以秘密的形式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当时,县委派有一个工作队到顶云公社。工作队本来是要在顶云公社纠“资本主义尾巴”的,当工作队在顶云公社深入调查了解后,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将顶云公社农民“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做法向县委主要领导作了汇报,得到县委第一书记的肯定。继而县委领导和工作队在顶云公社多次召开相关群众会,对顶云公社“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创举进行了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一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变革由此拉开序幕。

关岭顶云人冲破各种阻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先河,因而成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认真总结“顶云经验”,继承和发扬顶云人改革创新精神,无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顶云经验”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摆脱了“左”的束缚,解放了思想。1979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关岭全县范围内推广“顶云经验”,一千多个生产队实行生产责任制。到1980年,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在全县基本建立,顶云从而成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面旗帜,为推动农村的第一步改革起到了示范和带动的作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在“顶云经验”的引领下,关岭的经济产业从无到有,由有创优,索岭儿女们以战天斗地的信心决心,在这片石漠嶙峋的不毛之地上,种下朵朵产业发展的“奇迹之花”。

1982年,关岭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历届关岭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在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探索脱贫致富的路子,不断推进关岭经济社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县委、县政府从关岭实际出发,确定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远抓林,近抓牧,当年抓好农工副”这条山区致富的路子。

1985年,科技兴农在断桥成功大规模种植早蔬,打开了四川、重庆、广东、湖南等省外市场,让农民步入市场经济致富。一年四季的关岭,无论是海拔370米的低热河谷,还是海拔1850米的高原,都有早熟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卖到省内外部分大中小城市。板贵乡是关岭县一个边远、落后的极贫乡,山高坡陡,特别是土地石漠化尤为突出,自然环境恶劣,每年需要大量的救济粮解决群众的吃粮问题。板贵乡抓住国家实施以工代赈建设基本农田工程的大好机遇,确定了“坡改梯+小水利+科技”的综合治理模式,广泛动员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掀起大规模搬石造地的热潮。经过9年的努力,板贵人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完成坡改梯面积2万多亩,完成土石方180万方,种植地埂经济林木60万株,修建大小水池600多个,新安装生活用水管道2000多米,解决1万多人和4000多头牲畜饮水困难,人均增加耕地0.19亩,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增加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到板贵视察工作时,对板贵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板贵精神”。在继续搞好生态建设和保护的同时,板贵乡努力寻找经济增长点,把花椒、砂仁、火龙果的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的切入点,从而带动全乡经济的发展。现在板贵乡花椒种植面积13000多亩,砂仁种植面积5000多亩,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板贵花椒”品牌,农民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

1987年,国务院把关岭县列为国家扶持的贫困县之一进行重点扶持。为了打好扶贫攻坚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抓粮饱肚,抓电起步,抓种、养、加、销和经济作物致富,抓商品经济和乡镇企业迈步,走一条以种养为基础、以加工为龙头、以销售流通为突破口脱贫致富,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的扶贫攻坚构想和“逐步实现一户一亩基本农田,一户一亩林果园,一户一年出售一头商品猪或牛(马),每户一个庭院工业,每户有一个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生产”的分户脱贫奋斗目标,围绕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扶贫工作在全县展开。

首先是稳定粮食生产,以解决农民的吃粮问题。依托“3146”等项目,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进行大规模中低产田土改造,兴修水利,疏通沟渠,增加保灌面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依靠科学技术,大力推广“两杂”优良品种和农业适用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

其次,抓好商品基地建设,疏通渠道,促进山区经济发展。根据关岭县立体气候的特点,在断桥、八德、新铺、上关等乡镇低热河谷地区发展早熟蔬菜,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早熟蔬菜远销省内外,形成了农户为主体的早熟蔬菜生产基地。早熟蔬菜基地的建成又带动了运输、服务、商业等其他产业的兴起,形成近万农户参与的市场经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关岭县早熟蔬菜种植面积达6.5万亩,产量达20万吨,产值达亿元以上。此外,在坡贡、白水等乡镇建立了生姜生产基地;在断桥、八德、新铺、板贵建立了以柑橘、黄果、桃、李为主要产品的水果基地;在板贵建立了以花椒、砂仁为主的香料基地;在岗乌、沙云等乡镇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在岗乌、顶云、永宁等乡镇建立了中药材基地。这些基地的建成与发展,使一向只懂得荷锄下田、割谷回家的农民,彻底改变了过去“半年活路半年闲”的面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找到了可靠的路子。

再次是抓好林、牧两大优势,带动农副业等多种经营的发展。在推行和完善以大包干为主的各种责任制的同时,狠抓林业“三定”的落实,调动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用好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采取国家扶持、群众投工投劳、谁种谁有等方式,先后在顶云、永宁、普利等乡镇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6万余亩,在建好用材林基地的同时,还加强油桐基地、漆树基地及经果林为主的水果基地建设,加强“四旁”植树和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使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恢复。畜牧业是关岭的另一优势,“关岭黄牛”和“关岭猪”均属地方优良品种。为了发挥这一优势,确立“重点发展养牛业,实行牛、马、猪并重,因地制宜,积极发展鸡、鸭、鹅、兔等草食畜牧业”。放宽政策,取消限制,经济上扶持,提纯扶壮,科学饲养,增加存栏数,提高畜牧业商品率。

进入新世纪,关岭县委、县人民政府进一步深化了对“欠发达、欠开发、欠账多”这一县情的再认识,根据交通地缘优势、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提出“建设旅游大县,绿色经济强县,道路交通枢纽和电煤基地重点县”的建设重点和主要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县、旅游富县、工业强县、生态立县、科教兴县、外向带动战略,努力把关岭打造成为贵州西南部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黔中现代物流集散地和集生态、地质、科普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并在实施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科技兴农为动力的农村经济方兴未艾,以开发低热河谷资源走“钱粮双丰收”的路子越来越宽,以电力、硅铁、煤炭为龙头的企业正在蓬勃兴起,集体和个体工商业健康发展,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文化、教育、卫生、交通、通讯以及林业、畜牧业、金融、保险等事业有较大发展。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稳步推进。关岭由于地势西高东低,海拔悬殊,呈立体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的生长。近年来,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目标,着力调优农业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已先后建成了蔬菜、水果、生姜、砂仁、花椒、中药材等规模都在万亩以上的种植基地和畜牧养殖基地。生态农业、特色种养业及配套加工业发展迅速,早熟蔬菜、生姜、花椒、茶叶、中药材等特色农作物种植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的专业协会,煳辣椒、花椒等调味品生产也成为全县农产品加工业的新兴产业。

二是工业经济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关岭基本上没有象样的工业,除了一个1万千瓦的电力企业外,全县仅有一些手工工业,规模小,产值和效益低。在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深知“无工不富”的道理。县委、县政府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立足本地资源,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强力培育支柱产业,铁合金、电力、煤炭、建材等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北盘江流域建设有光照、董箐、马马崖3个梯级水电站,煤炭资源近期已探明的储量是7.2亿吨,现已形成年产100万吨原煤、30万吨机焦的生产能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壮大工业发展基金,增加工业投入,成功组建资金雄厚、产销渠道畅通、能应对风险的铁合金集团,全县铁合金产量和税收实现较快增长。非公有制企业、合资企业从无到有,得到快速发展。

三是旅游业发展迅速。建成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花江大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木城河乡村旅游景点等,旅游收入逐年增加。关岭自然风光秀丽隽永,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水乳交融。相继建成了花江大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点——木城河乡村旅游区等。目前,关岭自治县已将花江大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与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捆绑申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积极争取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主园区落户关岭。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整合旅游资源,大力整治旅游外部环境,旅游接待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旅游收入逐年增加,进一步拉动了第三产业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

今日之关岭,牛壮草茂、深山椒香、火龙果红……以农业产业突破提升为目标,关岭深入产业的转型升级,向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纵深发展,不断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全面实施了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以“牛猪鹅、菜果药”和花椒、食用菌为主导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成功打造“关岭牛”“板贵花椒”“坡贡小黄姜”“关岭火龙果”4个国家地理标志品牌。截至2018年,全县完成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种植38.5万亩,食用菌年产600万棒,家禽出栏85万羽,生猪出栏9万头;倾力打造“一县一业”的关岭牛龙头产业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目前,全县“关岭牛”存栏量达16万余头。

特色农产品的蓬勃发展搭乘上电子商务的大数据快车,让关岭的第三产业带不断增强壮大。2018年,建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122个,并开设“关岭特色馆”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平台,该平台全年网络零售额700余万元,增长376%;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2138.18万元,电商交易额达7.4亿元,增速40%;2018年9月25日,成功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6年,花江、永宁被列入省级100个示范小城镇。2017年,关岭成功承办安顺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永宁滑雪场被授牌为“贵州省生态体育公园”。2018年,关岭加快推进九仙洞天、茶马古道——关索岭文化旅游提升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并持续提升地质公园、关岭奇缘谷冰雪小镇、木城丽水等景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全年接待游客537.6万人次,增长30.1%;旅游综合收入54.41亿元,增长31.2%。

战天斗地的“板贵精神”

板贵,地处北盘江下游与打帮河交岔三角地带,位于关岭县西南面,距县城45公里,土地面积137.24平方公里,山高坡陡,土层贫瘠,石漠化严重,有近四分之三的土地石漠化程度达到80%以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水资源严重匮乏,年降雨量只有600毫米左右,曾是全省乃至全国石漠化特别严重的一个典型地区。

过去,板贵乡由于生产生活条件差,冬春旱情严重,田少地瘦,农业基础薄弱,致使群众的生活水平一直在贫困线上徘徊。20多年前,人均占有粮不足200公斤,人均年纯收入不到600元,每年需要200多万斤救济粮供给。20世纪80年代末,板贵乡提出了把石漠化治理作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任务,制定了“坡改梯+绿色经济作物+小水利+科技”的综合治理模式。

1992年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扬不甘落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利用自己的双手在贫瘠的石山上搬石造地,植树保土,建池蓄水,掀起了大搞坡改梯的热潮。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板贵乡完成坡改梯面积达2.1万亩,完成土石方82万方,人均坡改梯面积达1亩,人均增加耕地0.19亩,人均占有粮达到400公斤。种植经济林木20余万株,修建大小水池650个、容积28300立方米,可灌溉耕地面积5000亩。通过综合治理,筑起了一道道护山长堤。

有人测算,如果将板贵乡人民修筑的高约1.2米、宽约0.6米的石砌梯坎全部拉开、长度竟达2700公里。这是板贵乡群众利用自己的双手搬石造地取得的丰硕成果,是板贵乡人民筑起的一座不甘落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丰碑。

1998年板贵乡党委、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考察,决定把花椒、砂仁种植作为板贵的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和示范带动,花椒种植得到了快速发展,建成了“万亩香料基地”。花椒基地的建成,大大改变了过去的生态状况,过去光秃秃的石山变成了一片绿洲。生态变好了,经济收入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目标,成为一个被当地群众誉为“绿色银行”的特色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板贵乡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种上了花椒,仅花椒收入达5000元以上的就有近1000户,收入上万元的农户达300多户。

然而,因管护不到位、农业技术支撑不足,板贵花椒种植面积不断萎缩,树龄老化,单产每亩不足100公斤。当年的老“名牌”进入了发展瓶颈期,急需找到一条产业提质升级之路。

发展的道路总是崎岖不平的,由于种植技术落后,花椒产量不高成为摆在板贵乡农户面前的巨大难题。为提高花椒产量与品质,扩大种植规模,2017年板贵乡坝山村堡堡上组花椒种植户曾光卫在政府的组织下,毅然踏上了前往四川学习花椒先进种植技术的道路。通过数月的观摩与学习,曾光卫不负众望,为板贵乡的农户带回来“致富锦囊”——先进的花椒改良技术。

矮化种植、调整施肥配比、规范修剪树形……通过不断测试,确保板贵花椒品质的同时产量也得到大幅提升。如今板贵花椒规模逐步扩大,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板贵花椒”品牌。

种花椒加快了板贵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花椒树成了“摇钱树”。

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来到板贵乡视察工作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板贵精神”。

从1992年开始,当地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以战天斗地的“板贵精神”开山劈石,历经20多年的发展,通过科学技术的“换代更新”,这片山高石多、土地贫瘠、石漠连片的贫困地区,一棵棵花椒树形成了生态与经济的“绿色屏障”。

“五户联保”:探寻改革新途径

历经改革开放40多年洗礼,关岭牛产业在时代变奏中鼓足牛劲,结束了耕田犁地的历史使命,贴上了“以肥为美”的财富标签。

“关岭牛”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的78个地方畜禽品种之一,为中国“五大名牛”之一,贵州四大黄牛之首。一直以来,关岭家家户户就有养牛习惯,关岭自治县花江牛市于明朝崇祯年间就闻名全国,1986年获国家商业部命名为“全国四大牛市”。花江牛市天天有牛上市交易,最多日上市量可达2000多头,全国各地客商争购“关岭牛”,曾创造每年外销15万多头的销售记录。“关岭独特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关岭牛’‘五高一低’,即出肉率高、氨基酸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高、繁殖率高、屠宰率高、脂肪含量低的优良品质。”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黄波介绍说,2016年“关岭牛”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关岭牛”品质好,加之关岭人有着多年的养牛传统,“关岭牛”是关岭的优势产业。

贵州解放初期,关岭牛曾作为地方良种入京参展,一鸣惊人,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优秀牛种。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微耕机等出现,耕牛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关岭牛”开始走下坡路,规模逐渐缩小,产业发展一度萎缩。

“牛产业是一个效益非常高的产业,也是带动面大的产业。”上游可带动饲草种植,下游可深耕精深加工,关岭把关岭牛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打造,助推脱贫攻坚,让广大群众牵好牛鼻子、迈好牛步子、过好“牛”日子。

重拾老品牌,关岭县围绕种、养、加、销全过程,成立专班,制定专案,从圈舍修建、牧草种植、技术保障、防疫体系、品种保护、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等全方位做好顶层设计,多方筹措资金,作为安顺生态畜牧业重点扶持对象,让老品牌焕发出勃勃生机。

“养牛村以前石漠化严重,没有牛根本无法耕地,于是养牛就成了庄户人家的一项主要工作。到我父亲这一辈,村里有人尝试养牛来卖,一头牛可以卖几千块钱,比种一年的玉米强多了。现在我们村的牛产业不断发展,养殖模式比以前好咯。”关岭县沙营镇养牛村村民何万权说。

“养牛是个大活路,投入成本高,如今有了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干起来心里更有底了。”何万权口中的“好政策”,指的是关岭推行的“五户联保”养牛模式:以村合作社为龙头,贫困户申请5万元特惠贷入股合作社,再以1户或2户非贫困户与3户或4户贫困户自由组合为一个养殖小组,每户可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承包5头牛养殖,农户饲养的牛由合作社销售,卖牛后本金归还合作社,增值部分的80%归饲养农户,合作社提成的20%用于支付村集体入股分红及其他费用。“你瞧瞧,我这头小牛刚满3个月,已经长到200多斤,每天长一两斤没得问题。”通过“五户联保”养牛模式,何万权的牛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脱贫致富信心满满。

过去农户散养,单打独斗不成气候,如今有了“五户联保”养牛模式,村民抱团发展走集约化、现代化的生态养殖道路,成为养牛村牛产业的发展方向。关岭还不断优化与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利益联结,让群众“抱团”发展,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村级党组织领办的方式,组建134个“村社合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养殖大户161户,带动农户9404户3.29万人(其中贫困户5316户1.86万人),实现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实现了扶贫产业贫困农户受益最大化。

为做好品牌,2017年关岭县建立“关岭牛”地方保护品种繁育体系,投资3000万元建设1个养殖场,从事纯种“关岭牛”标准化养殖、提纯复壮繁育、标准化育肥,推进“关岭牛”良种化进程,使品种资源进一步得到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投资5亿元建设“关岭牛”产业园,重点建设“关岭牛”养殖基地、牧草基地、文化体验及屠宰加工园区、品尝展销餐饮店、线上线下展销平台等一批项目,打造现代农业“关岭牛”样本,让“关岭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发展,不断叫响“关岭牛”品牌。

附录一:传承“顶云经验” 弘扬“顶云精神”

2018年12月26日,安顺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顶云经验”40周年纪念活动在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顶云经验”纪念园举行。安顺市委副书记吴刚平出席活动并讲话,安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本强主持。

活动现场,安顺市委副书记吴刚平、关岭自治县委书记黄波共同为“顶云经验”陈列馆揭牌,与会嘉宾实地观摩了“顶云经验”陈列馆。

据悉,顶云经验陈列馆用丰富的历史文物、史料和照片完整系统地反映了顶云改革先驱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了解安顺市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陈列馆的建立,为安顺市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参观学习的好场所。

1977年,安顺地区关岭县顶云公社打破大集体,创造“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顶云经验”,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以头版整版及“编者按”形式发表了关于“顶云经验”的两篇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南顶云、北小岗”成为我国农村改革最前沿的两面旗帜,“顶云经验”蕴含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成为引领安顺改革砥砺前行的内生动力和精神丰碑。

改革开放40年,安顺一直奋进在农业农村改革的最前沿,从“顶云经验”到2014年的“塘约经验”再到2016年的“大坝模式”,安顺改革创新动力源源不断,西秀“菜单式”扶贫、普定“一村一公司”、关岭“板贵精神”“五户联保”等基层首创典型层出不穷。40年来,安顺市委、市政府继承和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带领全市人民砥砺奋进、勇立潮头、大胆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谱写了瀑乡儿女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崭新篇章。

作为“顶云经验”的发源地,关岭县继承和弘扬“顶云经验”,创造了战天斗地的“板贵精神”、关岭牛“五户联保”等新经验,敢闯敢试的关岭人民不断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始终坚持将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将“顶云经验”丰富提升为“顶云精神”,推动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山地旅游业和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四个轮子”一起转,全县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8.05亿元,增长248倍,农民纯收入由1978年不足100元提高到2017年7992元,增长92倍。

活动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顶云经验的启示”召开研讨会,专家学者以新颖的观点、深刻的内涵,阐述顶云经验彰显的时代精神和现代启示,对“顶云经验”以及“顶云精神”进行新的理论总结和实践提升,不断赋予“顶云经验”“顶云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富美新安顺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撑和支持动力。

附录二:彰显贵州创造精神 激发深化改革力量

顶云,这个在中国版图上微不足道的乡村,其最早实行的“包干到户”被总结为“顶云经验”,40年前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齐名,“南顶云、北小岗”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曲。

2018年12月26日,在安顺市举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顶云经验”40周年纪念活动中,“顶云经验”40周年研讨会举行。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顶云经验”的启示进行研讨,通过广阔的视野、深刻的内涵、新颖的思想,采取理论阐述、实践总结、历史的回顾、现实的思考,讲述“顶云精神”在新时代下的意义,精彩的演讲、独到的观点,在参会人员中形成共鸣,充实着新时代的顶云新精神。从“顶云经验”到“顶云精神”,这其中呈现着贵州人敢想、敢干、敢担当,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

刘子富(新华社贵州分社原社长):

“顶云经验”赋予新时代新任务

想当年,贵州农村改革与安徽、四川一道,并肩走在全国农村改革前列,留下美谈。

看今朝,贵州、安顺、关岭与全国一道,豪情满怀地走进新时代,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攻坚拔寨,决战决胜,志在后发赶超、跨越发展,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

作为农村改革的亲历者、见证人,1978年3月,安顺地区关岭顶云公社的28个生产队当中,有16个生产队的干部社员冒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政治风险,秘密试行以“定产到组,超产奖励”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那一年,虽然顶云农村夏粮遭遇雹灾袭击,秋粮又遇旱涝灾害,但是,农民由长期吃“大锅饭”转变到“联产联心”,生产责任制充分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尽管是大灾之年,粮食总产量却破天荒地比上年增长三成,一举打破10年徘徊的局面。

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加编者按刊载以《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为题的关岭顶云公社部分干部座谈纪要,省委机关报登载顶云公社“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的定性结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长期受“左”的思想禁锢,对“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时代背景下,省委机关报的定性结论,立即在贵州甚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被广大农民称为“11号红头文件”珍藏起来,作为“定产到组”的护身符。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来,贵州农村纷纷仿效顶云公社的做法,发展为在全省普遍推行“大包干”农业生产责任制:“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省到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解放思想,大胆突破,调整生产关系,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到1984年,贵州与全国一道,粮食生产登上一大台阶。

回顾当年探索创新“顶云经验”这面中国农村改革旗帜的光辉历程,深化对“顶云经验”这座贵州农村改革里程碑的再认识,对贵州、对安顺、对关岭完成新时代赋予的新任务,具有重大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邓国超(贵州日报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

“顶云经验”成为农村改革的引领

40年前,顶云公社的农民冲破思想束缚,悄悄试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当年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效果。1978年11月11日,《贵州日报》加编者按以头版整版篇幅,刊发了《“定产到组”姓“社”不姓“资”》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行之有效》两篇文章,介绍了顶云公社生产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形成“顶云经验”。

“顶云经验”的实质,是尊重农民的创造精神,在经营管理体制上进一步调整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把农民的利益和农产品的增产联系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诠释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合”与“分”的辩证关系,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得到提高。

“顶云经验”反映出贵州人敢想、敢干、敢担当,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根植于贵州的沃土中,贯穿于贵州干部群众奋斗的历程中,铸就了贵州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时代品格。以顶云经验为开篇,贵州探索创新、敢闯敢试,在改革开放历史长卷中创造了无数“贵州经验”,浓墨重彩书写伟业,创造奇迹。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毕节市试验区建立;1987年5月,“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湄潭县列为农村改革试验区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重视,1993年写入中央文件,在全国推广;余庆县“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模式、晴隆农村科技体制改革、黔南州的乡镇和林业体制改革、写入了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三变改革”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样本。

在“顶云经验”的启发引领下,这一系列改革探索,记录了贵州农村经济改革成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小到大、从慢到快的艰辛历程,彰显出贵州人敢与强的比、敢跟快的赛、敢向高处攀的精神力量。

2018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围绕思想观念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作风转变“三场革命”,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吸引城市人才下乡、外出能人返乡,整合生产发展各要素,对土地、林地等资源实行集约经营,让农民千年盼望的“土中生白玉,地里出黄金”成为现实,再次开创了新时代农村改革的“贵州样板”。

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以顶云经验凝聚升华的贵州改革经验、改革精神,将引领我们继续前进,必将为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凝聚更强大的改革力量,在新时代贵州精神的鼓舞下,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吴刚平(安顺市委副书记):

传承“顶云经验” 书写发展新篇章

1977年,顶云农民群众自发采取“定产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组织形式,突破了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积极性,成为“顶云经验”。

在“顶云经验”的带动下,安顺人民大力传承和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立潮头、走在前列。1988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关怀指导下,安顺“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成立,发挥了先行先试的改革探路作用,为全省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40年来,安顺人民与时俱进、顺势而为,用勤劳、勇敢与智慧创造了许多成就,从“顶云经验”到“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的改革试验区;从“三权”促“三变”改革实践,到“一分三向”新型城镇化模式;从“塘约经验”,到乡村振兴的“大坝模式”,安顺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经济社会不断朝着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

顶云的人民群众在探索“顶云经验”的艰难曲折过程中,从“定产到组、包干到户”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凝结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

传承“顶云经验”,弘扬“顶云精神”,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其中蕴含的奋斗、团结、创新、改革、担当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发展的全局,继承和弘扬好新时代贵州精神,传承发展好“顶云精神”,引导安顺市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握好新时代新要求,以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将改革进行到底。

传承发展好“顶云经验”,干字当头,敢字为先,紧盯奋斗目标,抓牢工作主线,突出重点领域,抓实关键环节,发挥比较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释放加快发展新活力。

传承发展好“顶云经验”,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民为本、坚定不移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深入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不断开创富美安顺新未来。

罗凌(贵州省委党校副校长):

回顾顶云四十年 继往开来走新路

“北有小岗,南有顶云”,贵州是全国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份之一。以当时顶云公社为代表的农业“大包干”制度创新,尊重实际,方法简明,利益明确直接。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回望顶云走过的不平凡岁月,总结“顶云经验”“顶云精神”依然是推动改革前进的动力。

第一,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这是党在农村政策的核心,是深化农村改革必须遵循的准则。今天,面临的农村改革千头万绪,要抓住“牛鼻子”,“把改革举措放到实践中去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看改革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是否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

第二,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肯定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实行“三权”分置,才能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40年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农民的土地承包期不断延长,向着长久不变的方向发展,保持了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实行土地“三权分置”,则既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利,也有利于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满足了发展现代农业扩大经营的需要。

第三,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在实行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鼓励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20世纪80年代初,以顶云公社为代表的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户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主体,从而引起了一系列更深刻的变化,开创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第四,推动农村改革和发展,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在群众实践基础上形成政策、推进改革。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评价的主体,也是改革的主体,改革归根结底是群众的事业。今天我们的改革必须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张本强(安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政法委书记):

诠释新时代“顶云经验” 谱写富美安顺新未来

40年前,顶云人打破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单位”旧体制,把土地包干到户,拉开了全省农村惊天动地的改革序幕,“南顶云,北小岗”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初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两面旗帜。顶云农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成为安顺乃至贵州省改革开放的宝贵财富,为贵州山区百姓解决温饱做出了示范。

改革开放40年来,在“顶云精神”的激励下,安顺市委、市政府不断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深化改革挖潜力、扩大开放增活力,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经验,出现了左文学、陈大兴,以及一群有担当、能奉献的基层干部,面对贫困落后的村庄,怀着改变村子贫困落后面貌的美好希望,会干事、敢干事、也干成了事等一系列的动人故事。这些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传承“顶云经验”、发扬敢闯敢为敢担当精神的集中体现。

今天,4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望安顺农村40多年走过的历程,以及农村变革的足迹,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顶云经验”“板贵精神”,还是新时代的“塘约经验”“大坝模式”等,都彰显了安顺奋进在农业农村改革的最前沿。

“顶云经验”的发扬,推进安顺全面深化改革不断突破、纵深发展,凝聚成了“安顺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顺方案”,其中所蕴含的是新时代贵州精神的组成元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顶云精神”,开拓创新,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战。

新时代诠释“顶云经验”,就是要有“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与力量,付诸行动与实践,以不服输的精神、善钻研的劲头、勇担当的意识,将改革进行到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奋力谱写富美安顺加快发展新篇章。

熊元(安顺市原副市长):

传承弘扬“顶云精神” 激发奋进动力

40年前,当安徽凤阳小岗村率先闯开“包干到户”的禁地时,关岭顶云也同步奏响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先声。40年来,随着中国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顶云人民40年前探索创造的“定产到组、包干到户”的“顶云经验”,传承和弘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对安顺乃至全省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全国思想解放大潮中的典型。

四十载众志成城,四十载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安顺市改革发展步入快车道。安顺对集体土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了确权登记颁证,巩固了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用活了经营权,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成效明显,探索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让“红证书”变成“活资产”,为农民实现财产权奠定了基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集体资产收益分红,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到“人人分红”……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二十字方针,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塘约经验”“大坝模式”“秀水五股”等典型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

“顶云经验”既与改革开放精神一脉相承,更在40年的砥砺奋进中淬炼升华。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脱贫攻坚进入攻坚阶段,我们现在所处的是滚石爬坡、涉险过河,唯有大胆试、大胆闯、全力拼、踏实干,才能劈波斩浪。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路上,我们应该大力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激发奋进动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杜黔(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

“顶云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40年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贵州农村较早地实行了以包干到户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全国农村改革中率先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省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经济开辟了道路。“顶云经验”的丰富实践和有益探索,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第一,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贯穿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始终。从顶云开始实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随后这一重要历史进程中,贵州省委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思想解放过程。

第二,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当“顶云经验”出现时,全省形成了大讨论,赞成的有,持不同观点的也有,这场大讨论,吹响了农村解放思想和农村改革的号角,为包干到户责任制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探索,积极寻找解决当下新的问题、新的任务、新的矛盾的解决办法。

第三,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有力地论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证明,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

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顶云经验”反映出贵州人想干、敢干、敢担当、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顶云人率先开展的“包干到户”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推动了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刻推进了农村土地改革,丰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内涵,激发了农村土地活力,解放了生产力。

第五,必须坚持不惧困难、开拓进取。“顶云经验”诠释着发展必须开拓进取,不怕困难,干在前头,在干中解决问题,在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

第六,必须坚持强化干部担当作为。破题发展,干部首先要有担当精神,无论是以前的“顶云经验”,还是现在的决战脱贫攻坚,这种担当作为的精神,将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奠定基础。

吕慎(光明日报贵州记者站站长):

解放思想 打破桎梏

40年前,顶云公社的群众敢于打破发展桎梏、冲破思想枷锁,冒着风险向僵化体制抗争,正是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组成部分。

由“顶云经验”发端,贵州省委于1980年5月下发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明确允许实行包干到户,为贵州在全国率先建立“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提供了政策保障。顶云的试验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农村农业发展道路,对推动农村土地改革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顶云乡也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顶云经验”的发源地石板井村,被称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第一村”。

“顶云经验”其实就是解放思想、打破桎梏的生动实践。思想的禁锢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貌似真理,要打破它,没有一点闯的精神、冒的精神是绝对做不到的。

同样是在安顺这片土地上,2014年,一场洪水把贫困村塘约洗劫得一无所有。家庭承包责任制存在的“分得过多、统得不够”的弊端显现出来,塘约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无法组织生产自救。正是这样的困境,催生了一场以“优化农村产权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体制改革。塘约成立了村级土地流转中心,对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林权、房屋所有权等“七权”进行确权登记,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促进了农村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出了村社一体、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顶云,塘约,这一分一合看似相反的两波操作,却蕴含着相同的真理,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什么样的路子能解放生产力,能激发群众的创造力,能让国家进步、社会文明,就要走什么样的路子。

今天,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们总结“顶云经验”的启示,真正践行了省委“冬季充电”的要求,有了这样强大的精神电能,我们坚信安顺一定能够如期顺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黄波(关岭自治县委书记):

以“顶云经验”为引领,开创关岭发展新篇章

20世纪70年代末,顶云乡农民率先冲破“左”的路线,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大胆实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创造了全国闻名的“顶云经验”。

“顶云经验”的产生,不但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还为边远穷困山区提供了一条适合农村生产力发展的道路,为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其效应具有普遍性,符合我国农村实际,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能有效解决农民的生存、生活与发展问题,代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向改革要动力,用改革增活力,以“顶云经验”为引领,坚持不懈推动改革开放,创造了“战天斗地”的板贵精神,创建了新时期乡村治理“道德超市”新模式和脱贫攻坚造血式扶贫模式关岭“五户联保”,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进步,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明显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1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88.05亿元,总量是40年前的284倍。一、二、三产同1978年产值相比分别增加21亿元、18.89亿元、47.78亿元,实现产值翻了84倍、904倍、1058倍。

不甘落后、敢闯敢干不服输的“顶云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特别是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临这么多困难的时候更要去大胆尝试,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包干到户;虽然时间过去了,但是精神是不变的,只是形式不一样、具体做法不一样而已。

今天的关岭已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也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关岭人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顶云精神”,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创新时代百姓富、生态美的关岭发展新篇章。

周丽江(安顺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主任、副教授):

“顶云经验”到“塘约经验”书写改革故事

总结“顶云经验”的宝贵启示,可以说是坚持党对农村的领导、遵循历史前进的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充分发挥群众内生动力的生动实践。与“塘约经验”都是安顺农村改革的典型代表。

这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故事,一个故事发生在40年前,一个故事发生在4年前。穿越时空,我们看到,由“顶云经验”演绎出来的“顶云精神”,其实一直都流淌和传承在安顺40年来的改革实践中。

顶云的“分”是对原有的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重新分配组合,从而挖掘农民的内生动力,激发和调动每一个个体的积极性、创造力;而塘约的“合”实际上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要素的重新组合和整合,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为了摆脱现实生产力状况下生产关系的束缚,是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是顺应历史逻辑的必然产物。

从顶云的“分”到塘约的“合”,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变,一前一后两个“经验”,跨越时空,共同书写精彩的改革故事。从“顶云经验”到“塘约经验”,到“大坝模式”,到“秀水五股”等,“顶云精神”在安顺改革发展历程中一直被演绎着,一直是安顺人引以为荣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何传承和发展“顶云经验”?最好的纪念就是有所继承、有所突破和有所创新。令人欣喜的是,塘约的“穷则思变”“不改就是死路一条”,大坝人追求“脱贫梦”“别墅梦”“小康梦”的奋斗历程,正是“顶云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站在新时代,改革再出发。我们在这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总结过去的成就与经验,是为了把改革进行到底。只要传承好“顶云经验”,弘扬好“顶云精神”,安顺大地上会有更多顶云、塘约和大坝这样的样板涌现出来,激励安顺儿女续写新时代富美安顺新篇章,再创辉煌成就。

(本书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来源:学习强国

监制:文静

原标题:《《顶云之变》│第八章 传承与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