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脱贫攻坚】曲麻莱:“搬”来安居好生活

2020-12-18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曲麻莱县,平均海拔4200米,地处三江源核心区,这里的人们拥有最纯最美的绿水青山,却是青海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然而,在易地搬迁的政策关怀下,昔日的牧民放下牧鞭,发展特色产业,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正从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转变,草原新城在脱贫之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自2005年开始,曲麻莱县便将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作为一项大的民生工程提上工作日程,扎实落实国家关于做好退牧还草工程重大决策部署,切实改善了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的人居条件。

资料图

曲麻莱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扎西巴旦说:“易地搬迁是好事,但这项工程也面临着很多难题,因为要让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牧民放弃广袤牧场,改变世代沿袭的游牧方式,真的是困难重重。”

办法总比困难多。曲麻莱县委县政府通过与格尔木市加大合作力度,科学谋划、统筹兼顾,以移民脱贫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过一批又一批生态移民的尝试,让牧民们尝到了易地搬迁的甜头。

扎西巴旦介绍,2016年至2017年,曲麻莱县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569户5283人,其中:格尔木集中安置点604户2452人、曲麻莱县城集中安置点781户2117人……截至目前,全县易地扶贫搬迁水电路及综合服务中心已全部配套完成。

资料图

牧民搬进来了,但这么多人生活安置怎么办?

曲麻莱县委县政府联合格尔木市集中谋划、共同发力,千方百计,因人因户施策,本着搬得出、住得好、能就业的思路,按照社区进行配套建设与管理,医院、学校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好的配套设施是带动地区发展、提高幸福指数的“敲门砖”。2005年的首批生态移民入住格尔木时,其中就读学生仅43人,小学36人、初中6人,而高中仅有1人。短短15年,这个数目翻了22倍,现在格尔木各级学校就读学生达到964人,累计毕业人数1296人,培养大学生133人。此外,从以前看病远、住院难、疗效低,到现在已有5000多名群众在格尔木开通异地就医结算服务,享受到了更多更优的医疗资源。

如今,走进格尔木市郊的黄河源昆仑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楼房整齐排列,宽敞的水泥马路穿插于其间,来往的社区居民有说有笑,顿时让人觉得整个社区的人居环境非常和谐安详。这里的1520户5100余人,都是从曲麻莱县各乡镇搬来的。曾经是牧民,现在一转眼变成社区居民,这种身份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来自曲麻河乡的移民老人罗松宗周感慨万分:“住上了这么好的高层小楼,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在罗松宗周的家中,藏式装修的民族风格让人感觉非常温馨,客厅里的大彩电、色彩新颖的布沙发、厨房里的大冰箱都很有现代感。他说:“过去全家养牛养羊一年下来收入不到两万元,而现在政府的草原奖补和孩子们在外务工,加起来收入都有五、六万元,生活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正如罗松宗周所说,易地搬迁给牧民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变,还有更宽的赚钱路子。曲麻莱县委县政府与格尔木市统筹协调,依托曲麻莱县农牧民城镇化转型培训基地作为“人才生产工厂”,把与格尔木搭建的劳动转移就业服务平台作为人才输出纽带,将技术人才输送到格尔木市各企事业单位。

“现在环境比过去好太多了,我每天工作干劲十足,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在社区开糕点店的布洛边揉着手中的面团边笑呵呵地说道。

像布洛这样的移民有很多,他们通过培训学习,获得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给家庭打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玉树发布综合@三江源国家公园 整理

审 核丨李万成

编 辑丨尼玛旦周

原标题:《【脱贫攻坚】曲麻莱:“搬”来安居好生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