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川报整版聚焦木里丨火塘夜话 一座400年古村寨与时代的对话

2020-12-21 14: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微信号:scrbpx 联系我们:0834-3866868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江琦 胡敏 唐泽文 王云 侯冲 何勤华

12月21日四川日报第14版截图

12月9日,从木里县城出发,一路颠簸十个多小时,记者终于抵达木里县俄亚乡俄亚大村,这里是云南省宁蒗县、玉龙县、香格里拉市和四川省稻城县、木里县5地交界处。

远远望去,鹅卵石“堆砌”的村庄犹如一座巨大的蜂窝,隐伏于龙达河畔。带路的同志告诉我们,这座村子已经有400多年历史。

入夜,村野寂静,循着村里那处最亮的灯光,我们拐进一座名为“东巴客栈”的院落。客栈主人东巴本地和妻子东巴基玛热情接待了我们。

俄亚大村全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云摄

一线故事

讨论 一座客栈起起落落的生意经

●对于现状,妻子显然还不算满意,她随手扔下手上两只正在拔毛的鸡,嘟囔了一句

客栈门口,挂着东巴文字雕刻的木质门牌——这是在随后一天的采访中,我们在村里唯一能够寻到的关于东巴文化的文字符号。

更多纳西族人的印记,则渗透在俄亚大村人的衣食住行里,比如火塘。

男主人东巴本地端着一盘当地盛产的“丑橘子”,把我们迎到火塘边坐下。村支书呷若、第一书记丰子虎已经等候在这里——他们当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和东巴一家商量客栈后续经营的事。

俄亚大村位于香格里拉环线,与闻名于世的稻城亚丁、泸沽湖、丽江古城的距离皆不足200公里,自古以来便是行旅、商人、马帮歇脚的驿站。东巴本地说,已经记不清自家从哪一代开始接待过往客人,但真正开客栈还是20多年前的事。

从一两间客房到现在两楼一底的院落,“东巴客栈”越做越大。“我们是第一家开的,也是现在客房数量最多的。”东巴本地用有些拗口的普通话自豪地说,这几年扶贫政策好,自己修房子改造房子都没有给太多钱。但对于现状,妻子显然还不算满意,她随手扔下手上两只正在拔毛的鸡,嘟囔了一句,“房子倒是好,但最近连个客人都没有。”

一年中有大半年都没什么客人,这也是最近几年让呷若、丰子虎有些头疼的事。几百年来,尽管地处大香格里拉交通要道,但眼瞅着稻城亚丁、丽江古城名气越来越大,俄亚大村却始终没能吃上旅游这碗“饭”: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6000元,主要还是依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旅游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回忆 一场持续一个月的艰难拉锯

●“每天开一次会,开了整整一个月,最后不了了之。”忆及此,呷若无奈地拨了拨火塘里的木柴

俄亚大村不是没有资源:除了地理位置,这里还被认为是东巴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域之一,有“丽江看古城、俄亚看古寨”之说,全村200多户房屋依山而建,连为一体、自成蜂窝状的奇特构造,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俄亚大村也不是不想发展旅游:脱贫攻坚以来,当地陆续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村内步行道及排污设施改造,大街小巷全部铺设石板,老旧实木结构房屋全部进行抛光,并涂上清光漆进行保护。“就是为了哪一天也能发展旅游。”然而,让村支书呷若没有想到的是,旅游的想法还没开始,就被“扼杀”在摇篮里。

那是持续一个月的艰难拉锯。村里的最初想法,是把大村居民全部易地搬迁到附近区域,整个大村腾出来交由外来投资者进行整体开发。“每天开一次会,开了整整一个月,最后不了了之。”忆及此,呷若无奈地拨了拨火塘里的木柴。

“搬出去,我们的文化就没了。”东巴本地承认,自己也是持反对意见的人之一。

东巴基玛记得,丽江刚发展旅游那会儿,很多外地人跑到村里收购老物件,“有点年代的窗户板都被买走了。”她有些懊恼,自家门口的那块木招牌还是去年客栈改造时才新挂上去的。

期待 一个追逐“见世面”的计划

●对于提升服务品相,东巴基玛对客栈进行了第一步“数字化”打造——在各个消费场景都放上“支付二维码”;所有客房WiFi全覆盖

一方面怕外来人打扰村里的安宁,另一方面却又期待更多外地人到来。

在东巴本地的记忆里,有两件事特别值得一说。一是环香格里拉公路修通,两车道的柏油路让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以前松茸二三十块钱一公斤都没人买,现在都卖两三百了,自己想吃都吃不到。”另一件事是去年县里组织的一次考察,他作为考察团成员去了上海、杭州学习开办民宿,“别的不说,人家房间干净得很咧!”东巴本地瞥了一眼正在一旁打理鸡内脏的妻子,提醒她睡觉前把垃圾提到房间外面去。

东巴本地的计划是在下一步客栈改造时,把所有房间都贴上木条,“我看外面民宿都这么干,看起来干净,原生态。最好咱们附近几个村还能连起来,大家一起搞旅游,不然客人来坐一会儿就走了。”

呷若和丰子虎遗憾的是,没有像东巴本地一样去过外面“见世面”,就连最近的丽江也没有去过。但是对于如何发展村里的旅游,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是保护好当地传统,二是提升服务品相。

保护传统从保护全村14户东巴开始,每位东巴都是当地歌、经、书、画、占卜、祭祀文化的传承者。作为其中一员,瓦古向记者展示了一段婚嫁祈福的“经诵”。

对于提升服务品相,东巴基玛对客栈进行了第一步“数字化”打造——在各个消费场景都放上“支付二维码”;所有客房WiFi全覆盖。“我还打算拍一些照片传到网上。”她说。

“外面都在说‘体验式’消费,我们的特色农产品、纳西文化,也可以体验……”聊到兴奋时,几位主人似乎已经忘记客人存在,用纳西语交流起来。

记者手记 说普通话的孩子们

12月10日一大早,我们在村里遇到的第一位小村民,是5岁的扎西卓玛。

沿着石板台阶,小姑娘一路蹦蹦跳跳跑到我们跟前,“我家在杀猪,去吃猪肉好吗?”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小姑娘急切地问,“去吗?现在就去好吗?”

再过两天就是当地的新年。俄亚大村的这一天,是在家家户户杀年猪的热闹中开始的。大人们忙着做猪膘肉,放假在家的小朋友则忙着打下手。10岁的生根杜基和9岁的甲吉的主要任务,是打扫村头拱桥边的石梯——村里的扶贫公益工作,他们家也承担了一些。

十几级台阶打扫下来,生根杜基脸颊已经微微泛红,“20多分钟就能扫完,这样你们就不用踩到脏东西了!”会说普通话的孩子有时候也充当父母的小翻译,遇到外来客人,他们比父母少了一丝羞涩,落落大方,侃侃而谈。

孩子们说,普通话是在河对岸的俄亚中心校和幼儿园学的。那是全村最漂亮显眼的建筑,几栋几层的白色楼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当年我上学,需要骑马一个星期去学校。”呷若说,现在村里的孩子上学很近。

很近,也是俄亚大村的孩子与未来世界的距离。

大顺展示正在出菇的野生香菇棒。(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县一策

羊肚菌“种”出脱贫路

“以前我就靠养羊、捡松茸,一年最多挣5000元钱。今年3月,一亩半的羊肚菌就卖了一万多元钱呢!”谈起现在的收入,木里县博窝乡坑古村战都组村民金昂次尔说他最敬佩一个人,就是县维稳办主任、坑古村第一书记周大顺。

机电校毕业的周大顺曾对羊肚菌也一无所知,经过调研,他想到在博窝乡种植珍贵稀有的羊肚菌。随后,他恶补与羊肚菌有关的一切知识,硬是自主完成羊肚菌菌丝提取培养、菌种研制、种植管理全套技术攻关。为打消村民顾虑,当地设立创业基金2万元,设立驻村工作队野生菌种植示范地5块,队员带头示范。同时,引进本地企业建设产业园。2019年3月,我省第一个由驻村工作队牵头、“实验基地、生产基地、育人基地”一体化运行的脱贫攻坚产业园区——博窝乡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园区正式投入使用。

曾经,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及采摘松茸等是当地群众主要收入来源。现在,当地通过种植林下羊肚菌200多亩,2019年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8000多元。

这几天,在周大顺的带领下,坑古村又开始新一轮的羊肚菌下种,明年三四月,这批羊肚菌又将成为村民的致富菌。

脱贫门道

克尔乡宣洼村

入股县国投公司享分红

全村有耕地面积2707亩,经果林核桃1200亩、花椒805亩;四大牲畜存栏8448头(只)。建成野生菌烘干厂,入股县国投公司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每年可实现分红3万元。新建12亩羊肚菌种植基地。今年将村集体自有砂石资源流转,实现收益1.8万元。

瓦厂镇桃巴村

养鱼种冬桃壮大集体经济

桃巴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坐落在理塘河北岸,围绕木里大寺打造的3A级景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里发展村集体经济两项,分别是养鱼和冬桃种植,目前两个项目都在逐步发展壮大中,年人均纯收入已接近一万元。

西秋乡日布佐村

特色产业助增收

近年来,日布佐村依托县乡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核桃、青红花椒产业,努力探索发展辣椒、中药材种植等新兴产业,着力搭配“传统农业稳基础、特色产业助增收”的产业格局。2019年,全村累计种植核桃4024亩、青红花椒756亩,发展珍红辣椒100亩、中药材137亩,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

乔瓦镇锄头湾村

以药材蔬菜为主导产业

村集体经济以药材蔬菜种植、销售为主,实现人均收益350元。2019年全村已新种植羊肚菌80亩、珍红海椒80亩、党参等中药材400亩、魔芋250亩,预计带动农户户均增收8000元。

脱贫看变

马甲甲的客厅

马甲甲的客厅里,各种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地板被擦得锃光瓦亮,沙发套一尘不染。

马甲甲是木里县列瓦乡列瓦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14年通过新居项目住进新房。客厅不大,却足以一窥她家脱贫“秘诀”。

整个客厅,靠墙摆放的一张半人多高的结婚照最惹眼。“那是大儿子王伍支,上个月刚结婚。儿子在木里打工,儿媳在西昌,小两口一月能挣五六千元。”

正对沙发的一台电视机,连同洗衣机、热水器等,都由政府免费发放。“以前哪有这么好条件哦!”马甲甲的丈夫王伍和笑得合不拢嘴。搬家前,他很少洗澡。现在拧开水龙头就有热水,王伍和一周至少要洗两三次。

闲聊间记者注意到,电视机左上方的墙上密密麻麻贴了六七张奖状,都是小女儿王阿呷得的。阿呷现在读大专,得益于教育扶贫政策,这几年家里基本不用掏学费。

对于女儿念书,马甲甲就一个观点,“支持!”马甲甲不识字,不会使用自动取款机,着急用钱时连钱都取不出来。也因此,马甲甲无数次给阿呷打气:“只管读书,念到什么学校都供得起。”

说这话的底气,来自家里的“产业”。站在客厅窗户向外看,对面就是马甲甲开的小卖部,这是全村第一个小卖部。“养猪养鸡、种花椒,再加上开小卖部,一年挣个五六万元没问题。”她说,自己身体一直不好,之前经常住院,每年看病得花七八千元。现在享受医保,在县域内住院自己只掏5%的医药费。收入增加,开支减少,她们一家每年能存款一万多元。

客厅之内是现在的好日子,客厅之外是马甲甲的憧憬。

辛苦操劳一辈子,她盘算着等娃娃念完书,自己的身体也健康了,就和丈夫外出旅游,“第一站,想去美丽的泸沽湖。”

猜你喜欢

1、对话183丨美姑县委书记马小宁:锁定两个文旅发展目标定位 构建全域生态山地旅游体系2、对话183丨普格县委书记刘若尘:打造深度贫困地区高质量发展样板县3、对话183丨凉山州政协副主席、金阳县委书记毛正文 :打造金沙瑶池明珠

4、美景美图 邛海湿地花香鸟语满园春5、对话183 | 甘洛县委书记陈建生:建设大渡河畔的璀璨明珠6数瞰四川之凉山篇 | 唯美视频浏览全域五彩凉山 感受阳光味道7、对话183 | 会东县委书记刘晓博:让“川滇明珠”在金沙江畔熠熠生辉8、对话183丨凉山州雷波县委书记王荣华:大山大水见证脱贫发展奇迹来源:四川日报

主编:王云

原标题:《川报整版聚焦木里丨火塘夜话 一座400年古村寨与时代的对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