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朱启臻: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中的主体地位 |《三农大家谈》第3季第6期

2020-12-23 18: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记者:

中央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您给我们谈谈什么是农业现代化,什么是农村现代化,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

朱启臻:

中央文件里面对农业现代化的表述写得很清楚,比如用现代的机器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武装农业,用现代的组织形式来经营农业,用现代的理念来引领农业。这些理念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的、绿色发展的。

农村的现代化包括很多方面,水、电、路、气、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要现代化,老百姓的住房和生活方式也要现代化,乡村振兴其实就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过程。

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应该是什么关系?我们考察乡村的成长过程就知道,乡村之所以产生,就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存在。在游牧时代,老百姓赶着牛群、羊群,逐水草而居,没有固定住所,所以不存在村落;有了农耕文明,农业生产依赖于土地,而土地及土地上面的作物是不能移动的,人们一户一户定居下来就形成了村落。在村落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首先就是要适应农业的生产、遵守近地原则,便于照料农作物和饲养的牲畜。再如庭院经济,在房前屋后可以种瓜种豆、养鸡养猪,还可以发展编织、酿造、织布、印染等手工业,都依托于村落的形态。

如果我们不清楚村落和生产的关系,破坏了村落,生产就会遇到麻烦,这是村子对农业的影响。我们还可以看到村落对耕地保护的重要作用,外国人到中国以后,除了看长城很惊奇,看到中国的农业也很惊奇,惊奇的是中国老百姓种地,越种越肥沃。我们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没有使土地变得贫瘠,这就是中国人的生存智慧。

以乡村为圆心,画几个同心圆就会发现离乡村越近,土壤越肥沃:近处是菜地,用来种菜;再远一点,良田;再远一点,村落够不着的地方,地荒了,只能种草、种树。村落的这种半径是根据生产力的水平和老百姓的活动范围来决定的,所以村落对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记者: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如何实现有机结合?

朱启臻:

农业和农村的关系相较于传统社会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农业和乡村的关系依然没有变化,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让它更现代化,因为农业的生产特点并没有变化,它有生命性、周期性、季节性。作物有生命性,需要人照顾,下雨了,作物需要灌溉,农民把水引到地里去;发洪水了,作物需要防涝,农民又把水排出去。农民在灾害天气下是往地里跑的,不像城市人往屋里跑。

今天的乡村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可能不一定家家户户都继续养鸡养猪,我们可以建家庭农场,在农场里种养是结合的;也不一定晾晒,可以在村里建统一的烘干设施和设备,为农民提供服务。但是农民还是一定要住在离地最近的地方,这样土地才能够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业生产才能够保持高效。农民无论处在大平原还是丘陵,哪怕大平原里面有一大块地,也会在地的某个位置上建一个临时住所存放一些农具,这就是人和土地的关系。

现在中央提出要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厂、手工作坊和乡村车间,手工艺的发展在很多地方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它是依托于村落的,没有村落,我们哪有这些手工业的存在?我们现在强调文旅农的融合,发展融合产业同样需要村落,没有村落,我们到哪去?旅游、休闲、民宿……在楼上还有民宿发展的空间吗?不可能。所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依然离不开农业和乡村的这种密切关系。

记者:

关于农业和农村的关系您讲了很多,农业和农民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朱启臻:

农业社会学其实探讨的是农业的本质问题,农业和政府的责任,农业和农民的关系,以及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农业和农民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什么是农民?靠种地来取得收入的人是农民。农业是离不开农民的,只有农民能够种地。那么其他人能不能种地呢?理论上不可能,现实生活中也不可能。很多人认为现在我们老龄化了,很多人不种地了,能不能把土地流转给工商资本和企业,由企业来种地,其实不现实。因为我们说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民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的主体。

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农业的劳动对象都是有生命的物质,它不是工业的矿石、钢铁。既然是有生命的东西,它就需要高度的责任感,要对劳动对象负责。只有农户自己给自己干才是效率最高、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劳动方式。为什么我们中国农村的改革1978年从小岗村作为标志性的包产到户开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实包产到户就是把土地给农民,自己给自己干,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结果就迸发了极大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短短几年时间几亿贫困人口脱贫了,有饭吃了。这个规律直到今天也没有发生变化,只要农业特点不变,农业和农民的关系就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农户经营是最适合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

这些年农户经营确实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在2009年的时候写过一本书《农民为什么离开土地》,就讲了这个事情。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龄化问题,现在村子里面去种地的大部分都是60岁以上的人,找到一个50岁以下的都很新奇。老年人种地一是力不从心了,二是影响了科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今天我们要想给农民讲科学技术,已经见不到80年代那个场面了。那时我们讲怎么施肥、怎么灌水、怎么增产,农民如饥似渴地来学习,一个教室里坐着很多人,连窗台上都趴满了人来听课。今天我们要讲这些东西,可能得靠物质刺激,因为小农户采不采用科学技术,对自己的收益微不足道,对他们形成不了刺激。

任何一个农业离开了农民都难以为继。举个例子,十几年前,一个大老板流转了一座山的花椒,有可行性报告,一年可以赚1000多万元。但是到了秋天的时候,他突然明白一个道理,采花椒还得雇人,雇人少了还不行,但他面临的问题是雇不了人,老年人不敢雇,上山爬树,摔下一个来就吃不了兜着走。年轻人在城里打工,会在农忙的时候请十天半个月的假来给你打工吗?不会,雇不着人。我们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物质,你不采,花椒就落地了,这位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没办法,花椒落地,一年收成就没有了。

有没有一个现实的可以解决问题的措施?有,中央文件写得很清楚,以农民为主体,谁的花椒给谁,种花椒采花椒是农民的事情,别人都干不了,只要这个花椒能赚钱,农民夜里不睡觉都可以把它采下来,这就是农民。企业干自己该干的事,比如说收农民的花椒,加工打造品牌,出口到全世界,获得比较高的利润,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们组建合作社,也可以按照交易额再把利润返还给农民,这样就形成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一种衔接。

什么叫小农,什么叫大农?本质上不在于一个人种多少地,而在于我们有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规模,这就是规模效益的本质。

记者:

现在乡村的现实问题是老龄化非常严重,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怎样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呢?

朱启臻:

要解决目前小农户在农业经营中存在的老龄化、兼业化问题,组织创新很重要。但是任何的创新都不能违背农业的特点和农业发展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我们经过几十年苦苦探索总结出来的农户经营。农户经营遇到问题了,不是要消灭农户经营的基础,而是坚守基础,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前提下进行创新。

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的时候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这个表述非常符合农业的特点和规律。

有人说我国人多地少,家庭农场不可能实现,那是他不知道什么叫家庭农场。首先家庭农场是以自家的劳动力为主要劳动力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打工农业是不可持续、成本不可控的农业形式,家庭农场是自己给自己劳动,不是给公司打工,坚持了农民主体。

家庭农场有几个特征:第一,自己给自己劳动,不雇工;第二,充分就业,不用去兼业,一年都有事干;第三,主要收入来源于农场的经营,收入还比较高。符合这三个特点,就是家庭农场。有人问我多少亩才是家庭农场?符合这三个条件没有下限,夫妻两个人就种两亩地,建两个温室大棚,自己给自己劳动,一年都有事情做,每个大棚收入四五万,两个十来万,比打工强,还不用背井离乡,这就是家庭农场,小微家庭农场。2012年我在黑龙江做调研的时候研究家庭农场,我问老百姓,一个人如果有的是土地,你最多可以种多少?告诉我300亩,如果家里面有3个劳动力都可以开着拖拉机种地,那么这个家庭农场的上限可能到900亩,那是可以经营的,不用雇人。

去年我又到了黑龙江,又问农场的职工,现在如果有足够的土地,你最多能种多少?告诉我1500亩。拖拉机变大了,机械化程度提高了,一个人可以种1500亩,那家庭农场看几个劳动力了,两个劳动力就会到3000亩,这就是家庭农场。在不同的地方种的作物不同,种蔬菜的、种果树的,在平原还是在丘陵,家庭农场所能经营的面积都是不一样的。

未来的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一定是家庭农场,家庭农场有很多优点,农户的优点它全继承了,它就是一个扩大版的农户。原来我家里有2亩地、5亩地养活不了全家,现在有50亩、100亩、200亩、1000亩了,就有了适度的规模。

有了家庭农场以后,人们对土地和种田的态度发生变化,比如对科技的需求增加。一个农民有几亩地的时候无所谓,当他有了200亩地的时候就会四处来寻求科学技术,这就是家庭农场和传统的小农户的一个区别。

但是家庭农场也会存在问题,像卖难、农资成本过高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通过什么来解决?通过更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合作社来解决。现在小农户加入合作社的动力不足,两亩地加入什么合作社,但是家庭农场就不一样了,他们组织起来可以保护自身利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样合作社就有了微观动力。我们把成千上万的家庭农场组织起来,合作社就真正地实现了农户和市场的衔接,可以统一采购农资和机械化服务。面向家庭农场,规模效益就出现了,还可以打造品牌、搞加工业,使产品增值,把利益返还给农民,这样一个组织形式应该是未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记者:

眼下农民种地的收入普遍较低,很多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如何把年轻人留在农村,甚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就业?

朱启臻:

中国农业的潜在危机是未来谁种地的问题。我们到处去看,都是老年人,有的地方出现了土地抛荒的现象,现代农业不可能寄托在老年人身上,需要高素质的年轻农民不断地补充到农业的队伍里来。如何吸引年轻人留在乡村,吸引乡村以外的人返回乡村,就成为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人才不振兴,谁来发展现代产业?谁来建设农村?我们当然要吸引人才,有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

第一,把乡村建设好。过去的乡村就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谁愿意住在乡村?现在我们有个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可以让城市人更羡慕,城市有的乡村都有,乡村有的城市未必有。乡村能创造一个非常好的生活环境,才有人愿意到乡村。

第二,创造尊重农民的社会氛围。过去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我们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有一句话最励志,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当农民。不好好学习的人才当农民,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怎么能吸引人到乡村去呢?所以我们要改变这样的氛围,把农民作为一个受尊敬的职业来对待和看待。

第三,增加农民的收入。说一千道一万,如果在农村挣不着钱,过着很贫苦的生活,甚至都养活不了自己,还有人搞农业吗?所以一定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发展特色农业和融合农业。

我在研究农业社会学的时候把农业从性质上分成两类,一类是政府的农业,一类是农民的农业,这两类农业性质不同,追求的目标不同。政府的农业追求的是一个国家的农业安全,是物质的极大丰富。市场供应充足,心里边才踏实。然而只要稍微过剩一点点,所有的价格都会下来,因为卖不出去你就会降价,你一降价他也跟着降价,最后降价也卖不出去,总有人卖不出去,这就是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途径:第一,政府增加给农民的补贴,经营农业的人可以拿到政府比较多的补贴,就弥补了收入的不足;第二,发展特色农业和融合农业,这是给农民带来收益的农业,我们对特色农业不会像一般的粮食和蔬菜那样控制它的价格,有的苹果要卖到500块钱一个,你只要有特色,你就去卖,卖出去农民就增加了收入,所以我们要通过发展特色和融合来提高农民的收入。

记者:

特色农业怎样发展才能更健康,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朱启臻:

有的地方发展特色农业没有致富,是因为它发展的根本不是特色农业,比如过去我们种的菜花是白色的,后来有一个新的品种,是绿色的菜花,西兰花,说这是特菜,专门加个特,作为特殊农业的特色蔬菜,装成箱子作为礼品,我记得当时卖到100块钱一盒,但是很快就卖不成了,满大街都是绿菜花了,它就不特色了。

我们说的特色应该是天时、地利、人和在某个区域或者具体到某个村庄在产业上的表现,它包括了文化特色、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等等。以地域特色为例,通俗地讲只有这个村子长这个东西,其它地方不长,就是这个地方的特色,或者其它地方也长,但它长不好,没有这么好的品质,也是这个地方的特色。我们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每个村庄你认真去研究,都有其它村庄不具备的这样的特色,都有这个村民引以为自豪的,比其他村强的这样的产品,千万别说没有特色,我们都一样,那是你根本没有去研究。

我举个典型的例子,在十八大以后,总书记提出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河北有个县的县委书记和我说我们那儿看不见山,也望不见水,每个村都是一样的、同质的,产业就是玉米和小麦,村容村貌也都同质化,记不住乡愁,我能搞点特色吗?我就跟他讲了这样一个道理,他在其他地方参观的时候也看到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启发。

他回去以后一个村一个村地考察村里有什么特色,有一个村里一个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回村用粮食作画卖给老外,一幅画可以卖上万美元,他一看这不就是传统手工艺吗?过去我们家家户户的老百姓都会用它来作画,只不过过去粘的可能是灯芯草和麦秆。县委书记就对美术学院的毕业生说你别自己去粘,你设计图案去打市场,让村里边老百姓来做这个东西。现在是全国文明的粮画小镇,也是全国手工艺品的集散地。去年十一期间书记给我打电话说来了十万人参观、考察、学习、体验、旅游、休闲。类似这样的小镇他在县里面一共做了17个,每个都取得了成功,每个村都是有特色的,这就是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产业要遵守一个原则是什么呢?小而精,精而强。过去到现在为止,规模做大做强渗入到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边。特色农业应该坚持小而精,我们有本事让它做大,绝没本事让它做强,它满足的不是社会大众所有人的需求,而是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这样可以获得比较高的价值。

所以我们发展特色农业,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特色,找到这个特色和把特色放大的途径,但是这个大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要坚持特色基础上的小而精,精而强。

记者:

中央鼓励发展融合产业,我们也经常听说文旅农融合的说法,融合产业究竟是什么?

朱启臻:

融合农业有两个表述,一个是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从一产、二产到三产延伸,把每一个环节增值的收入都留给农民,农民的收入就增加了。另一个是功能的扩展,农业有多功能性,它不仅有生产功能,还有生态功能、景观功能、教育功能。通过劳动教育吸引孩子们到这儿来进行农事体验,孩子受到了教育,老百姓也获得了多种收入,这是我们说融合农业的几个方向。

那么问题就在于什么叫融合、谁跟谁融合。举个例子来说,我有一年到贵州去,从机场到驻地的路上见到一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还有弯曲的公路,两边袅袅炊烟,特别漂亮好看。那袅袅炊烟是老百姓在公路的旁边支上石头,烤玉米,卖五块钱一根。我说你怎么卖这么贵?一天能卖多少根?一个季度能卖多少天?老百姓回答说都是五块钱一根,一天卖百八十根,一个季度卖十天半个月吧。司机说朱教授他一天卖200根都不止,一个季节得卖20天到30天,我说就按他说的最低的算,一天100根500块,卖10天5000块,那个地方是国家级贫困县,一年可以种两季玉米,最少收入1万块。

后来他们给我提供一个准确的数字,烤玉米的农民一年平均收入六万块,种玉米都说不赚钱,他们为什么能挣这么多钱?因为融合——背后就是自己的承包地:种地,第一产业;玉米掰下来就烤:加工业,第二产业;加工完就卖:服务业,第三产业,这就是产业链的融合。利润都留给了生产者,老百姓就增收了。

我们到欧洲去参观酒庄酒,一个200亩的葡萄园,为了酿出好酒,选择好的品种进行科学管理,都是自家酿出酒来,请大家来品酒、卖酒。我也看过养100头奶牛的有机牧场,挤奶后不直接卖奶,做成奶酪卖,这都是融合产业。

融合产业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融合一定是在生产者内部完成,而不是在生产者的组织之间完成。我们在搞融合产业的时候,一定要清楚乡村存在的重要意义。乡村是融合产业不可或缺的要素,乡村本身就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现在讲文旅农的融合,文化在什么地方?文化就保存在乡村,乡村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宝库,文旅农的融合一定是乡村和农业的融合。

理解了农业和乡村的关系、农业和农民的关系,我们就知道应该做什么。像中央讲的,未来我们要把农业变成有吸引力的产业,搞农业的人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获得多方面的收获,农业才有吸引力;要把农民变成受尊敬的职业,有安逸的生活、可靠的收入保障、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要把乡村建成幸福美丽的家园,有青山绿水、良好的生态、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样的乡村才有吸引力,才能够实现振兴,同时也可以促进产业的兴旺和发展。

节目介绍

由农民日报社策划的访谈类节目《三农大家谈》,针对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邀请“三农”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专业、深入的解析,既俯瞰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整体布局,又从小切口展开剖析“三农”问题,有温度,有深度。

该片第三季每期分两至三集。节目于每周三在中国农网、“三农号”客户端、农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推送,腾讯新闻、腾讯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同步播出。

总监制:何兰生

监 制:江 娜

制 片:杜兰萍

记 者:缪 翼

编 导:朱 瑞

设 计:崔鹏家

包 装:付小桐

配 音:朱 瑞

摄 像:谢志军 许嘉秋

原标题:《朱启臻: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中的主体地位 |《三农大家谈》第3季第6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