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的未来|疫情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影响有多大?

澎湃新闻记者 吴英燕
2020-12-24 16: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虽然新冠疫情还在继续,但学校教育已从网课回归到课堂。大众对疫情期间“红极一时”的网课模式褒贬不一。在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也有不少与疫情相关的课题和讨论。

12月21日,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举办了第九届“城市的未来:外来儿童教育政策研讨会”。在研讨会上,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主任陆建非教授与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人口流动与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陈媛媛教授的主题演讲都与疫情对流动儿童教育影响有关。

陆建非调研了上海和杭州两所以农民工随迁子女为主要生源的学校,调研发现10%的家长从来不陪同,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上网课,53.3%的家长表示偶尔在家陪同。至少有50%的学生没有在听网课,而是在玩游戏。上网课期间,学生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31.1%的孩子反映在家上课的学习环境比较吵闹。陆建非的实地调研与陈媛媛团队的问卷调查在结果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今年6月份,陈媛媛团队对上海市16所小学333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学校性质看,公办学校有9所,占比56%,民办学校有7所,占比44%;从学生户籍来源看,上海户籍学生982名,占比30%,流动儿童中公办学校711名,占比21%,民办学校1643名,占比49%。

陈媛媛团队研究发现,网课期间,超过50%的家长每周至少辅导孩子3-4天,并且流动儿童和上海户籍儿童每周对子女的辅导频率没有显著差异。

陆建非在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家里没有无线网络,只能用手机上网,以所调研的杭州余杭区蒲公英学校为例,学校共有2663名学生,其中15%学生无法上网课,而在疫情期间,因过度使用数码产品,学生的近视率大幅上升。陈媛媛团队研究也发现有32%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在网课期间视力下降了。某小学校长在交流中提到,去年学校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是17%,今年是40%。

陆建非和陈媛媛的研究都提到了疫情对流动家庭的影响。陆建非在调研中了解到,受疫情影响,相当一部分受访家长失业,以致在孩子开学后迟迟未能交学费,学校给予困难家庭提供学费减免或减半的优惠政策,尽学校最大努力,让每个孩子能有书读。

而陈媛媛将研究重点放在疫情期间上海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差异和原因分析上。

研究首先比较了上海户籍儿童和流动儿童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差异。整体而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显著差于户籍儿童。相比上海儿童,流动儿童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烦躁。

说明:学生对每个问题出现的频率进行1-3分评价,取均值,其中1分代表“从不”,2分代表“偶尔”,3分代表“经常。”本文图片均由陈媛媛提供。

那么,导致上海户籍儿童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差异的因素有哪些?陈媛媛团队分析认为,流动儿童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与外来人口家庭收入受疫情影响下降有关,但与家庭学习环境、家庭亲子关系、学生疫情期间的活动情况、以及与班主任疫情期间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情况无显著相关。

陈媛媛团队在调研中了解到,疫情对流动家庭最大的影响是父母从事的工作更加不稳定,据调查,疫情导致流动家庭中至少一位家长工资下降的比例达到60%,高于上海户籍儿童家庭的比例(40%),这个研究发现与陆建非的实地调研一致。此外,陈媛媛团队发现,由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更容易受到疫情冲击,因此他们通过借钱、贷款维持正常生活的可能性高于上海户籍儿童家庭。上述这些原因都会导致家庭经济压力增加、家长的焦虑感上升,而家长的焦虑感则会直接传递给子女。

陈媛媛团队还调查了疫情期间上海户籍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学习表现。调查发现,与流动儿童相比,上海户籍儿童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参加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的比例更高一些,而流动儿童每天运动的时间相对多一些,但总体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异。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家长都认为疫情期间班主任是非常负责和比较负责的。其中,上海儿童家长和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家长认为班主任“非常负责”的比例更高。大部分班主任认为疫情期间与学生的沟通时间增加了,公办学校的班主任认为增加了的比例高于民办学校的班主任。

根据陈媛媛团队的研究,总体上,疫情期间,流动儿童与上海户籍儿童在学习上的表现并没有明显的差异,不过在心理健康上,流动儿童与上海户籍儿童相比,更焦虑。这与疫情增加了流动家庭经济压力强相关。对此,陈媛媛建议学校需关注疫情后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需要关注收入不稳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家长课堂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同时,进一步推进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适当对中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减税减费,保障低收入阶层和流动人口的就业。

------

“城市的未来”关注3500万流动儿童和6500万留守儿童,呼吁改变1亿中国儿童身份困局。本专栏由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纵横计划”资助,在此感谢。

 

    责任编辑:沈关哲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